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581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187.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docx

信息科技考纲复习汇总

【说明】由于今年考纲未拿到,因此此文稿是根据2014年信息科技学业水平考试考纲列出的知识点,由于是文本性资料,比较枯燥,但知识点较全面,有需要的可以自行打印。

1信息与信息技术

1.1信息的基本知识

1.1.1信息的概念和特征(理解/学会)

信息论创始人香农认为:

信息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量是用消除不确定的多少来衡量的。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资源:

信息、物质、能源。

信息的特征:

传载性、共享性、可处理性、时效性

信息载体:

在信息传播中携带信息的媒介,是信息赖以附载的物质基础,各种载体所包含的内容是信息。

例:

文字、图片、声音…是信息载体,所反应的内容是信息。

1.1.2常见的信息技术(知道/初步学会)

凡是能扩展人的信息功能的技术都是信息技术。

感测技术(获取)、通信技术(传递)、计算技术(处理)、控制技术(自动化)

1.1.3信息的处理过程(知道/初步学会)

信息处理的工具:

计算机是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

计算机作为常见的信息处理工具的特征:

高速、自动、准确。

信息处理过程是指收集、存储、加工、发布信息的过程

信息处理的一般要求:

获取要全面、加工要准确、表达要规范、传输要安全。

1.1.4信息科技的发展及影响(知道/初步学会)

发展:

语言、文字、造纸术、印刷术、电报、电话、计算机、互联网

影响:

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

1.2信息与数字化

数字、文字、图像、语音以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实际上都可以通过采样和量化、用二进制的数字序列(编码)来表示;数字化后的信息也可以通过转换,还原成原来的信息。

1.2.1信息的数字化(理解/学会)

把要处理的信息用二进制代码来表示,这就是信息的数字化,或者说信息的编码。

B(字节,Byte)计算机存储的基本单位

b(二进制位,bit)计算机处理的基本单位

1B=8b

二态逻辑:

电阻的大和小及电路的通和断等都可以认为是二态逻辑(或二态现象)

失真、整形:

用整形来取消失真

1.2.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掌握/应用)

①数制是用一组固定的符号和规则来表示数的方法(数码、基数、位权)

数码:

一组用来表示某种数制的符号

基数:

数制所使用的数码个数

位权:

数码在不同位置上的倍率值

对于N进制的数字,整数部分第i位的位权为Ni-1。

例:

请问01000001左起第6位的位权是多少。

(提问的是第6位,但是要注意,位权要算的位是从右算起的,因此,左起第6位就是右起第3位;因为是二进制,所以该位的位权是23-1)

比较项

十进制

二进制

八进制

十六进制

数码

0、1、2、3、4、5、6、7、8、9

0、1

0、1、2、3、4、5、6、7

0、1……8、9、A、B……E、F

基数

10

2

8

16

位权

N进制整数第i位的位权位Ni-1,小数部分第j位的位权为N-j

每一位的最大值

9

1

7

F

特点

逢十进一

逢二进一

逢八进一

逢十六进一

②各种进制的表示方法:

B

(二)、D(十)、H(十六)、O(八)。

③二进制与其他进制的换算

二进制→十进制(表格法、乘权相加法)

表格法:

注意表头不要写错,这是个非常好用的方法,适合多种换算

256

128

64

32

16

8

4

2

1

乘权相加法:

每一位的数码与位权相乘,再将所有位上的结果相加(适合于任何数制换算到十进制)

二进制→十六进制:

从右往左4位一组,高位不足用0补齐,每组用十六进制表示(会逆运算)

8

4

2

1

8

4

2

1

8

4

2

1

8

4

2

1

二进制→八进制:

方法同上,3位一组(会逆运算)

4

2

1

4

2

1

4

2

1

4

2

1

4

2

1

能够进行各种数制的相互转换。

(以二进制为基础,先转成二进制,再转)

十进制→二进制(除以2取余数法)

除以2取余数法:

注意一直要除到最后商为0;将余数从后往前写(逆序)

补充:

任何进制→十进制(乘权相加法)

十进制→任何进制(除以基数取余数法,类似除以2取余数法)

④二进制的运算

算术运算:

运算规则是“逢二进一”

关系运算:

关系运算有六种(>、<、=、>=、<=、<>)

运算结果是一个逻辑值(1或0)

例:

已知a的值为8,b的值为2,则关系运算“a

(关系运算的值为逻辑值,真则为1,假则为0,这题a

逻辑运算:

两个(0/1)逻辑数据(非0即1),三种运算(与、或、非),

运算真值表

not

>

and

>

or

a

p

a

b

p

a

b

p

0

1

0

0

0

0

0

0

1

0

0

1

0

0

1

1

1

0

0

1

0

1

1

1

1

1

1

1

优先级:

非>与>或

例:

已知a:

0;b:

0;c:

1;d:

1求(aORbANDc)ANDcAND(NOTd)

1.有括号先算括号

2.与或非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

非、与、或

3.遵循自左向右运算的规则

(aORbANDc)ANDcAND(NOTd)

①(0OR0AND1)AND1AND(NOT1)

②(0OR0AND1)AND1AND0

③(0OR0)AND1AND0

④0AND1AND0

⑤0AND0

⑥0

⑤补充:

n位二进制数,可以表示2n种不同的代码,组成的最大数值转换为十进制为2n-1

1.2.3字符的编码(掌握/应用)

编码:

建立数据与代码间的对应关系,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种规则称为“编码”

1.2.3.1ASCII码:

用7位、占8位(1个字节),最高位是0

有27=128种不同组合,表示128个字符

大小关系:

空格<数字符号<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①会查表(如:

请在ASCII编码表中查出A的二进制表示方法。

查找A所对应的行标和列标,高位写在前,低位写在后。

A:

01000001

②会推算(有规律的有0-9;A-Z;a-z,主要考察二进制和十进制的转换)

0:

48A:

65a:

97

例:

已知A在ASCII编码表中的二进制表示方法为:

01000001,请推算出D的二进制表示为多少?

1.计算A和D相差多少,ABCD……依此规则,A到D差位为3

2.将3转换为二进制得到11

3.将已知的A的二进制表示与差位的二进制表示相加得到所求D的二进制表示

即01000001

+11

01000100

4.做练习时,可以核对一下,查表看看D是否为01000100

1.2.3.2汉字信息交换码

国标码,一个汉字占2个字节,原因是中国文字数量多。

每个字节只用低7位,最高位为0,即0*******0*******表示一个中文字符

1.2.3.3汉字的机内码

变形的国标码,解决了中西文机内码存在二义性的问题

即1*******1*******表示一个中文字符

同一个汉字的机内码是唯一的

1.2.3.4汉字的输入码

解决了通过键盘输入汉字的问题,一个汉字可以有多个不同的输入码;

无论使用什么输入法,在计算机内部汉字都是以二进制代码形式表现的

1.2.3.5汉字的字形码

为显示、打印设计的汉字编码,使用点阵方式,存储所需空间较大

总之,汉字在存储时至少占用2个字节

1.2.4声音的编码(理解/学会)

采用采样和量化把声音转换为二进制数序列

采样:

每隔一定的时间,读取一次值;采样频率:

每秒钟采样的样本数

量化:

将读取到的物理量用数值来表示模数转换

模拟量:

连续的模拟量数字量

数字量:

间断的数模转换

计算公式(单位B):

时间(s)×采样频率(hz)×采样位数(b)×声道数÷8

例:

一般CD的采样位数是16比特、采样频率是44.1khz,立体声双声道。

那么一张60分钟的CD的大小约为多少?

60×60×44.1×103×16×2÷8=635040000B=620156.25KB≈605.62MB

目前音质最好的是CD音频格式,MP3和WMA格式的音质次之,RA格式适用于在线播放

1.2.5图像的编码(理解/学会)

把静态图像按矢量图、位图方式转换成二进制数

矢量图:

使用直线和曲线来描述图形,通过数学公式计算获得,无论放大、缩小、旋转等,都不会失真。

但色彩不丰富。

位图图像数字化:

基本原理是把一幅图像看作是纵横分隔的许多图像元素(像素)的组合,对每个图像元素(像素)进行采样并量化。

分辨率:

像素的数量(小格子的数量,图像元素的数量)

通常以水平方向上的像素数量×垂直方向上的像素数量来表示

单像素占字节数:

纯黑白图像:

1个像素(格子)用1位(bit)表示(8b=1B)

全彩(24位)颜色:

1个像素用24位表示,即3字节

灰度图像(如黑白照片)用灰度级N来表示:

1个像素用log2N(1b表示2灰度级;2b表示4灰度级……)

256色图像:

log2256=8b,1个像素用8位表示。

计算公式(单位B):

①1个像素由多少位表示(b)×图像的分辨率÷8

1024B=1KB;1024KB=1MB;1024MB=1GB;1024GB=1TB……

例:

一张分辨率为1024×768的24位颜色的图片,它的大小为?

24×(1024×768)÷8=2359296B=2.25MB

②视频是由多张静止图片连续播放形成的

例:

一段无声无压缩视频文件,它的图片分辨率是400×300,颜色质量是24位颜色,视频播放速度是25帧/秒(每秒播放25张图片)问:

1分钟的该视频文件的大小

24×(400×300)×25×60÷8=540000000B=514.98MB

③dpi(打印分辨率,每英寸长度上有多少个像素点)

例:

一张3×5英寸的图片,如果以72dpi分辨率,24为色彩扫描,获得的图片文件大小是多少?

3×72×5×72×24÷8=233280B=227.8125KB≈228KB

1.2.6数据的压缩(理解/学会)

是一种特殊的编码方式

有损压缩:

图片、音频、视频等多数都使用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

程序、代码等不能用有损压缩

无损压缩的工具有WinRAR、WinZIP

BMP格式是没有经过压缩的格式

GIF格式是无损压缩的格式

2信息技术工具

2.1计算机硬件系统

2.1.1冯·诺依曼体系及五大逻辑部件(理解/学会)

冯·诺依曼体系:

“存储程序”设计思想、二进制思想

会读图会填空

五大逻辑部件:

输入设备、输出设备、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

1输入设备:

将信息转化成二进制码送入计算机

(会举例、会识别)鼠标、键盘、扫描仪、摄像头……

2输出设备:

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转为各种形式的信息输出

(会举例、会识别)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绘图仪……

③存储器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

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断电后数据丢失(如:

内存条)

ROM只读存储器(开机程序固化在其中)

外存储器(会举例、会识别)光盘、优盘、磁盘、磁带……

特点:

存储容量大;缺点:

读写速度相对内存慢

存储单位

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

字节(Byte,B)(注意区别于二进制位bit)

1024102410241024

从大到小TBGBMBKBB(1B=8b)

④运算器

实施算术运算和逻辑判断(关系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

⑤控制器

与运算器组成CPU(中央处理器)

运算器中央处理器(CPU)

控制器只读存储器(ROM)

五大逻辑部件存储器内存储器随机存储器(RAM)

输入设备外存储器

输出设备

2.1.2计算机硬件的基本配置(掌握/应用)

一台完整的计算机需要哪些硬件

如:

显示器、键盘、鼠标、主板、硬盘、CPU、显卡、声卡、电源、音箱、内存条、光驱、软驱、机箱、电源等

各硬件的作用(若缺失或容量不够会有何后果)及相互关系

配件名称

功能和说明

主板

安装各部件的母板,包括许多插座、插槽和各种接口

CPU

集成电路芯片,包含控制器和运算器

内存条

随机存储器,集成电路芯片

显卡

处理显示图形的模块

声卡

处理声音的模块

软驱

用来读写存放在软盘中的数据

硬盘

外存储设备,用来存储数据和程序,一般操作系统安装在其中

光驱

外存储设备驱动器,用来读取光盘中的数据

显示器

图形人机交互设备,将计算机中的数字信号转化为光信号

键盘

用来输入各种字符

鼠标

输入设备,通过移动、点击实现命令控制

机箱

用来固定主机内的各部分设备,并提供一定的电磁屏蔽功能

电源

将交流电源变压成计算机所需的各种低压直流电

音箱

输出声音

主要配件的性能指标

计算机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CPU的性能、内存的容量和速度、以及显卡和主板的性能等。

会识别理解测试值的意义

例如:

中2.53GHz是CPU核心频率(主频)

CPU:

主频:

即CPU的时钟频率,是衡量CPU处理速度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单位Hz)

高级缓存:

用来存放CPU频繁使用、访问的程序和数据。

也属于存储器,但存取速度远高于内存,它的容量也作为反映CPU性能的重要指标

字长:

指CPU一次可以处理的二进制位数,字长越长,运算精度越高

硬盘:

转速、容量

[阅读材料](获取于2011年数据,仅供参考)

电脑硬件配置参数说明:

1。

电脑的配置一般是指电脑的硬件配件的高档程度、性价比等,电脑的性能好坏主要决定于

(1)CPU:

决定运行速度,比如赛扬D2.66G,其中“2.66G”是指它的运算速度,但是这里的单位“G”跟硬盘的“G”不同,不是大小,CPU的“G”是“GHZ”是频率,就是每秒可以运算2.66G次

(2)主板:

决定运算速度和稳定性,由于主板应用的芯片不同,可分为很多种,如845、865、895、815等,

(3)硬盘:

决定读、存数据速度和大小,如80G/7200/0.8M,其中80G是大小,7200是转速,转速决定读存数据的速度,还有0.8M是硬盘的缓存,还决定速度

(4)显卡:

决定画面显示效果的好坏与显示速度,它的性能指数一般看它的显存及位数,如人们常说的双128,就是说内存和位数都是128的

上面几项最能决定配置高档的程度,其它的就都是次要的啦,而且现在一般的主板都集成网卡、声卡等,都影响不大!

如果你想看看自己电脑的配置,那就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系统信息”里面包括硬件版本,性能指数,软件版本信息等,都在里面了!

一般来讲,电脑的速度的响应并不能说某单个硬件对它的影响,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匹配(下同此理),当然,硬件占主要因素,二是软件的优化设置:

先从硬件来讲

1、CPU,这个主要取决于频率和二级缓存,频越高、二级缓存越大,速度越快,未来CPU将有三级缓存、四级缓存等,都影响响应速度。

2、内存,内存的存取速度取决于接口、颗粒数量多少与储存大小(包括内存的接口,如:

SDRAM133,DDR233,DDR2-533,DDR3-800),一般来说,内存越大,处理数据能力越强,速度就越快。

3、主板,主要还是处理芯片,如:

笔记本i965比i945芯片处理能力更强,i945比i910芯片在处理数据的能力又更强些,依此类推。

4、硬盘,硬盘在日常使用中,考虑得少一些,不过也有是有一些影响的,首先,硬盘的转速(分:

高速硬盘和低速硬盘,高速硬盘一般用在大型服务器中,如:

10000转,15000转;低速硬盘用在一般电脑中,包括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电脑一般用7200转,笔记本电脑一般用5400转,这主要是考虑功耗和散热原因。

硬盘速度又因接口不同,速率不同,一般而言,分IDE和SATA(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串口)接口,早前的硬盘多是IDE接口,相比之下,存取速度比SATA接口的要慢些。

硬盘近年来也随着市场的发展,缓存由以前的2M升到了8M或更大,就像CPU一样,缓存越大,速度将会快些。

5、显卡:

这项对运行超大程序软件的响应速度有着直接联系,如运行CAD2007,3DStudio、3DMAX等图形软件。

显卡除了硬件级别上的区分外,也有“共享显存”技术的存在,和一般自带显存芯片的不同,就是该“共享显存”技术,需要从内存读取显存,以处理相应程序的需要。

或有人称之为:

动态显存。

这种技术更多用在笔记本电脑中。

6、电源,这个只要功率足够和稳定性好,也就OK啦。

7、显示器:

显示器与主板的接口也一样有影响,只是人们一般没有太在乎(请查阅显示设备相关技术资料)。

下面说说软件部分:

1、操作系统:

简单举个例子说明一下:

就现在的电脑,同等配置,运行原版Windows98肯定比运行原版WindwosXP要快,而原版XP肯定又比运行原版的WindowsVista速度要快,这就说明,同等配置情况下,软件占用的系统资源越大,速度越慢,反之越快。

还有,英文原版的操作系统运行英文版程序比运行中文版的程序稳定且速度快都有关系的。

所以,这里特别强调是原版的系统,也就是没有精简过的系统。

同理,精简过的WindowsXP一般来说,会比原版的XP速度快些,因为精简掉一些不常用的程序,占用的系统资源少了,所以速度有明显提升。

2、软件(包括硬件)都可以适当优化,以适合使用者,如:

一般办公文员,配置一般的电脑,装个精简版的XP和精简版的Office2003就足以应付日常使用了。

但如果是图形设计人员,就需要专业的配置,尤其对显卡的要求,所以,升级软件:

MicrosoftDirectX9.0或以上版本是很有必要的。

2.2计算机软件系统

软件:

程序及相关的文档资料

程序:

为解决某个问题而组织起来的一系列指令的有序集合

指令:

让计算机执行一步运算或判断的命令

2.2.1软件的分类(知道/初步学会)

系统软件、应用软件

✧系统软件:

操作系统(必须有)、程序语言处理的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概念:

系统软件是最“靠近”计算机硬件的的一层软件,它与具体应用无关,是为其他软件服务的。

Ø操作系统

✓概念:

操作系统是管理计算机系统的全部硬件、资源,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界面,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支持,使计算机系统所有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友善服务的系统软件。

✓功能:

管理计算机(通过处理器管理、存储器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控制程序运行;改善人机交互界面;为其他应用软件提供支持。

✓区别各操作系统,了解特点

DOS:

字符界面

Windows:

基于图形界面

Linux:

开源的

Ø程序语言处理的程序,例如VB

作用:

把源程序翻译成二进制代码表示的机器语言,使计算机能够识别和执行

Ø数据库管理系统,例如FoxPro

✧应用软件:

针对某种需求开发的软件(功能比较专一的),如办公软件、多媒体制作和播放应用软件、网络应用软件……

2.2.2常用软件的安装(理解/学会)

1安装的实质

将软件从一个载体转移到目标载体,并使之能够运行

安装文件名通常为:

setup.exeinstall.exe

2安装的顺序:

操作系统→驱动程序→应用软件

3安装的类型:

典型安装:

为用户安装最常用的选项

完全安装:

全部安装,需要磁盘空间较大

最小安装:

只安装软件最必须的部分

自定义安装:

根据需要安装

4软件卸载:

软件自带的卸载功能(通常文件名为“uninstall.exe”)

控制面板中的添加/删除程序

第三方软件

2.3补充:

常见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Pascal、C、C++、VB、Java、JC、Delphi

三种程序设计语言的比较

语言类型

机器语言

汇编语言

高级语言

语言特点

0,1

助记符

接近人类语言或数学语言

计算机能否识别

不能

不能

计算机型号改变程序是否相同

不同

不同

相同

执行速度

最快

需要通过编译软件进行解释和翻译

3网络基础

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互联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可以看成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

3.1网络基础知识

3.1.1网络的组成要素(知道/初步学会)

计算机设备(即主体):

不同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终端等

通信线路及连接设备介质:

用于传输信息

通信线路:

有线:

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缆……

无线:

无线电波、微博、红外线……

连接设备:

集线器:

广播式的

交换机:

自动查找对口

路由器:

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

网络协议:

计算机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

✓TCP:

传输控制协议

✓IP:

互联网协议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文件传输协议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

✓SMTP: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能辨别各种网络硬件属于网络三要素中的哪个部分。

3.1.2网络的功能(知道/初步学会)

数据传输:

基本功能

资源共享:

主要功能

分布式数据处理和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处理功能)

3.1.3网络的分类与互联(理解/学会)

分类:

按覆盖范围分:

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会区分。

其中覆盖范围达到国家级别的是广域网。

因特网是最大的广域网

局域网

广域网

结构

有一定的拓扑结构

没有固定的拓扑结构

传输方式

广播式

点对点式

连接设备

多为集线器、交换机

路由器

传输协议

不一定非要使用TCP/IP协议

普遍采用TCP/IP协议

按拓扑结构分:

星型、环型、总线型(还有网状型、树型等)

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星型,其次总线型

星型总线型环型

按传输介质分:

有线方式、无线方式

互联:

(XX文库:

常见的网络互联设备)

网络互联是指LAN-LAN,WAN-WAN,LAN-WAN之间的连通和互操作能力,这种互操作指的是互联网上两个网络用户可以透明的交换信息,而不管这两个网络上的硬件、软件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