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蓄能材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461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变蓄能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相变蓄能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相变蓄能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相变蓄能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相变蓄能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相变蓄能材料.docx

《相变蓄能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变蓄能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相变蓄能材料.docx

相变蓄能材料

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过程一般是等温或近似等温过程,相变过程中伴有能量的吸收或释放,这部分能量

称为相变潜热,利用相变过程的这一特点开发了许多相变储能材料。

与显热储能材料相比,潜热储能材料不仅能量密度较高,而且所用装置简单、体积小、设计灵活、使用方便且易于

管理。

另外,它还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即这类材料在相变储能过程中,材料近似恒温,可以以此来控制体系的温度。

利用储能材料储能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可用于解决热能供给与需求失配的矛盾,在能源、航天、军事农业、建筑、化工、冶金

等领域展示出十分广泛和重要的应用前景,储热材料的研究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研究

热点。

相变储能材料的相变形式一般可分为四类:

固一固相变、固一液相变、液一气相变

和固一气相变。

由于后两种相变过程中有大量气体,相变物质的体积变化很大,因此,尽管这

两类相变过程中的相变潜热很大,但在实际应用中很少被选用。

与此相反,固一固相变由于体积变化小,对容器要求低(容器密封性、强度无需很高),往往是实际应用中希望采用的相变

类型。

有时为了应用需要,几种相变类型可同时采用。

相变储能材料按相变温度的范围分为高温(大于250C)中温(100〜250C)和低温

(小于100c)储能材料;按材料的组成成分又可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包括高分子类)及

无机、有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相变材料是由多成份构成的,包括主储热剂、相变点调整剂、

防过冷剂、防相分离剂、相变促进剂等组成。

1、相变储能材料的机理

相变材料从液态向固态转变时,要经历物理状态的变化。

在这两种相变过程中,材料

要从环境中吸热,反之,向环境放热。

在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可储存或释放的能量称为相变热,发生相变的温度范围很窄。

物理状态发生变化时,材料自身的温度在相变完成前几乎维

持不变。

大量相变热转移到环境中时,产生了一个宽的温度平台。

该温度平台的出现,体了

恒温时间的延长,并可与显热和绝缘材料区分开(绝缘材料只提供热温度变化梯度)。

相变

材料在热循环时,储存或释放显热。

相变材料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吸收或释放的潜热却相当大。

以冰一水

相变的过程为例,对相变材料在相变时所吸收的潜以及普通加热条件下所吸收的热量作一

比较:

当冰熔解时,吸收335j/g的潜热,当水进一步加热,温度每升高1C,它只吸收大约4j/g的能量。

因此,由冰到水的相变过程中所吸收的潜热几乎比相变温度范围外加热过程的热吸收高80多倍。

除冰水之外,已知的天然和合成的相变材料超过50种,且这些材

料的相变温度和储热能力各不相同。

把相变材料与普通建筑材料相结合,还可以形成一种新

型的复合储能建筑材料。

这种建材兼备普通建材和相变材料两者的优点。

目前,采用的相变材料的潜热达到170j/g左右,而普通建材在温度变化1C时储存

同等热量将需要190倍相变材料的质量。

因此,复合相变材料具有普通建材无法比拟的热容,对于房间内的气温稳定及空凋系统工况的平稳是非常有利的。

相变材料应具有以下特点:

凝固熔化温度窄,相变潜热高,热率高,导比热大,固时

无过冷或凝过冷度极小,化学性能稳定,室温下蒸汽压低。

此外,相变材料还需与建筑材

料相容,可被吸收。

2、相变储能材料分类

一、固一液相变储能材料

(1)无机类

无机类固一液相变材料有主要有单纯盐(如LiF、LiH)、碱、金属与合金(如Mg-Cu)

高温熔化盐类和混合盐类等。

高温熔化盐类主要是氟化盐、氯化物、硝酸盐、碳酸盐、硫

酸盐类物质。

混合盐类温度范围宽广,熔化潜热大,主要用于热机、太阳能电站、磁流体

发电及人造卫星等方面,由于其有腐蚀性、价格较高、传热器构造复杂等方面的原因较少使用。

1、单纯盐:

LiH分子量小而熔化热很大(2840j/g),已应用于人造卫星上作储能物质;LiF也是一种理想的储能物质,以550-848C显热和843C熔化热开动斯特林热机,采用真空密闭型。

缺点是价格高,只能用于特殊场合。

2、碱:

碱的比热高,熔化热大,稳定性强。

在高温下蒸汽压力很低。

价格便宜,也是较好的储能物质。

在美国和日本已用于采暖制冷方面。

3、金属与合金:

金属必须是低毒、价廉。

铝因其熔化热大,导热性高,汽压力低,是一

种较好的储能物质。

Mg-Zn、Al-Cu、Mg-Cu等合金熔化热也十分高,也可作为储能物质。

4、混合盐:

可根据需要将各种盐类配制成120〜850C温度范围内使用的储能物质。

其熔化热大,熔融时体积变化小,传热较好。

其中最典型的是结晶水合盐类,结晶水合盐提供了熔点从几摄氏度到一百多摄氏度的

可供选择的相变材料。

它们有比较大的熔解热和固定的熔点(实际是脱出结晶水的温度,

脱出的结晶水使盐溶解而吸热,降温时其发生逆过程,吸收结晶水而放热)。

结晶水合盐通常是中、低温相变储能材料中的重要一类,有如下的优点:

使用范围广、

价格较便宜、导热系数大(与有机类相变材料相比)、熔解热较大、密度大、一般呈中性

但是这类材料通常存在着两个冋题,一是过冷现象,解决的方法有:

a、加成核剂,如加入微粒

结构与盐类结晶物相类似的物质;b、冷指法,保持一部分冷区,使未熔化的一部分晶体作为

成核剂。

另一个问题是相分离,解决的办法有:

a、加增稠剂;b、加晶体结构改变剂;c、盛装

相变材料的容器采用薄层结构;d、摇晃或搅动。

(2)有机类

典型的有机类相变材料有:

石蜡、酯酸类、高分子化合物等。

石蜡主要由直链烷烃混合

而成。

短链烷烃熔点较低,链增长时,熔点开始增长较快,而后逐渐减慢。

一般说来,同系物

的相变温度和相变焓会列相变温度的储能材料,但随着碳链的增长,相随碳链的增长而增大

这样可以得到具有一系变温度的增加值会逐渐减小,其熔点最终将趋于一定值。

石蜡是混合

物,因此不像低分子量的物质有一个熔融尖峰。

石蜡作为相变储能材料的优点是:

无过冷及析出现象,性能稳定,无毒,无腐蚀,价格便宜。

缺点是:

导热系数小,密度小,单位体积储热能力差。

高分子化合物类的相变材料,由于是具有一定分子量分布的混合物,并且分子链较长

结晶并不完全,因此它的相变过程也有一个熔融温度范围,没有熔融尖峰。

酯酸类也是一种

有机储热相变材料,其分子通式为CnH2nO2其性能特点与石蜡相似。

为了得到相变温度适当、性能优越的相变材料,常常需要将几种有机相变材料复合以形成二元或多元相变材料以弥补二者的不足,得到性能更好的相变材料,以使之得到更好的应用。

固一液相变材料是研究中相对成熟的一类相变材料,对于它们的研究进行得较早,不论

是无机类还是有机类,都有很多的品种可以利用,而且对这些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防过

冷、防相分离和选用容器等方面都有大量的文献报道,也有很多的物化手册可以查找到有关

的数据;目前已经发现可适合各种温度范围的多种相变材料,并有较多的应用。

二、固一固相变储能材料

目前已经开发出的具有技术和经济潜力的固一固相变材料主要有三类:

无机盐类、多元

醇类和有机高分子类。

其中后两种在实际中的应用较多。

(1)无机盐类

这类相变储能材料主要是利用固体状态下不同种晶型的变化而进行吸热和放热的,主要

有层状钙铁矿等代表性物质。

通常它们的相变温度较高,适合于高温范围内的储能和控温之

用,而中、低温的材料较少,因此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目前在实际中应用也不是很多。

(2)多元醇类

这一类相变材料主要有:

季戊四醇、新戊二醇、三羟甲基乙烷、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等

满足对同相变体系的需要。

该相变材料储能原理同无机盐一样也是利用晶型之间的转变来进行吸热或放热的。

它们的相变焓较大,相变温度适合于中、高温储能应用,对低温储能不太

适用。

多元醇类相变材料的优点是:

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反复使用也不会分解和分层、

过冷现象也不太严重、对应用中的影响不大。

但是它们有一个严重的缺点,就是将其加热到

固一固相变温度以上,它们由晶态固体变成塑性晶体时,塑晶有很大的蒸气压,易挥发损失,

从而导致其使用时仍需容器封装,体现不出固一固相变材料的优越性。

(3)高分子类

这类相变材料主要是指一些高分子交联树脂:

如交联聚烯烃类、交联聚缩醛类和一些

接枝共聚物,如纤维素接枝共聚物、聚酯类接枝共聚物、聚苯乙烯接枝共聚物、硅烷接枝

共聚物等。

总的来说,高分子类相变材料目前种类较少,尚处在研究开发阶段。

其中,接枝共

聚物类是在一种高熔点的高分子上利用化学键接上大量的另一种低熔点的高分子作为支链而形成的共聚物。

在加热进程中,低熔点的高分子支链首先发生从晶态到无定形态的相转变,由于其接枝在尚未融化的高熔点的主链上,虽然它处于无定形形态,但是仍然失去了自由流动

性,仍可以在整体上保持其固体的状态,从而可以利用低熔点的高分子支链的这种转变来实现储能目的。

目前该类材料仅在保暖纤维中有所应用,其中在纤维素接枝共聚物方面,国内的中

科院广州化学所纤维素开放实验室了许多工作,但与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还有距离。

固一固相变材料与固一液相变材料相比具有很大的优点:

一是它无需容器盛装,可以直接加工成型;二是固一固相变膨胀系数较小,体积变化小;三是过冷程度轻,无相分离现象;四是无毒、无腐蚀、无污染;五是热效率高,性能稳定,使用寿命长;六是使用方便,装置简单。

因此,固一固相变材料是很有前途的研究领域。

三、复合相变储能材料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主要包括结晶性质相似的二元或多元化合物的一般混合体系或低共熔体系、形状稳定的固一液相变材料、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等。

(1)形状稳定的固一液相变材料

由于固一液相变材料存在着液体流动性的缺点,因此出现了一大类形状稳定的固一液

相变材料。

这类相变材料采用固一液相变形式,但制成的材料进行相变储能时,在外形上一直可以保持固体形状,不具有流动性,无需容器盛装,使用性能和固一固相变材料近似,因此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代替固一固相变材料。

这类相变材料的主要组成成分有两种:

其一成分是工作物质,利用它的固一液相变来进行储能,工作物质可以是上述的各种固一液相变材料,用得较多的主要是有机类的相变材料。

另一成分是载体基质,其作用是保持材料的不流动性和可加工性,载体基质的相变温度一般

较高,在工作物质的相变范围内物化性能稳定并能保持其固体的形状和材料性能,载体基质应

该便于加工并有结构材料的一般特性,如强度、硬度、柔韧性、热稳定性、密封性、载体基

质和相变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等。

目前载体主要采用一些交联高分子树脂类物质如高密度聚乙烯、聚苯乙烯、聚缩醛、聚酯、硅橡胶等以及它们的一些衍生物。

工作物质和载体基质的结合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共混而成,即利用二者的相容性,熔

融后混合在一起而制成的成分均匀的相变材料。

另一种方式是采用封装技术,即把载体基质

做成微胶囊或三维网状结构,而工作物质灌注于其中,这样微观上仍是发生固一液相变进行储能控温的,但从相变材料的整个宏观特性上来看仍然保持其固体形状。

四、纳米复合相变材料

由于纳米材料具有独特的电、磁和光学性能,为常规的复合材料的研究增添了新的内容,

含有纳米单元相的纳米复合材料通常以实际应用为直接目标,是纳米材料工程的重要组成

部分,正成为当前纳米材料发展的新动向。

专家研究了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新型有机一无机

纳米复合相变储热材料,并利用差式扫描量热分析仪测定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利用扫

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复合储热材料的结构特

性、蓄热性能,为新型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3、相变储能材料的挑选原则

不论开发出何种相变材料,都必须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热性能要求:

有合适

的相变温度,较大的相变潜热,合适的导热性能(一般宜大)。

二是化学性能要求:

在相变过程中不应发生熔析现象,以免导致相变介质化学成分的变化;相变的可逆性要好,过冷度应尽量小,性能稳定;无毒、无腐蚀、无污染;使用安,不易燃、易爆或氧化变质;较快的结晶速度和晶体生长速度。

三是物理性能要求:

低蒸气;体积膨胀率要小;密度较大。

四是经济性能要求:

原料易购,价格便宜。

4、相变储能材料的应用研究

一、相变储能在太阳能领域的应用研究

太阳能取之不尽、对环境无污染,被认为是最有应用前景的一种能源。

但太阳能是不稳

定的,夜间没有太阳辐射,而且随着天气、气候、季节的变化辐射量也不同,所以太阳能的储存和释放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相变储能材料在太阳能利用中的应用引起了研究者的兴趣。

如工业级乙酰胺、工业级硬酯酸和工业级乙酰苯胺作为相变储热材料用于太阳能炊具中

能够在太阳辐射期间吸收太阳能,傍晚时利用储存的能量煮饭。

石蜡用于太阳能空气加热器

中与传统的吸热装置相比,提高了传热表面和传热系数,有效降低了热能损失。

二、相变节能建筑材料和构件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愈来愈高,相应的建筑能耗

(包括空调制冷采暖能耗)也随之提高,造成能源消耗过快,环境污染加剧。

怎样在人的舒适度、能耗、环境中找到合理的平衡点已成为建筑设计、建筑节能领域的永恒主题。

相变储能

材料与合理利用太阳能的结合提供了一种提高建筑物舒适度、降低能耗和对环境负面影响

的有效途径。

专家设计了一种装置有相变储能材料的玻璃窗,当温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双层玻璃之

间的相变材料开始逐渐凝固,从而阻止室内温度下降。

实验结果证明填充相变材料的双层玻璃窗比填充空气的同种玻璃窗的热效应要好得多。

交流空气交换器用于很多建筑中作为通风

设备,在冬季,从建筑物中排出的废热空气流把热量传递给从外面进入的新鲜冷空气。

问题是

当外界气温降到273K以下时,废气中的水分就会凝固形成霜,最终导致管道的堵塞,使空气

交换器的性能急剧下降。

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冷空气和热空气通道之间使用相变储能材料分隔,利用其调温能力保持废热空气管道内壁温度在冰点以上,从而避免结霜。

将相变储能材料与建筑材料相结合,利用其储放热能力来调整室内的热波动,由于储放热

的作用,热流的波动幅度被削弱,作用的时间被推后。

通过恰当的设计,就可以把温度的波动控

制在较舒服的范围内。

对吸收了相变材料的水泥体系进行多次热循环,研究了它的储热能力和结构稳定性,说

明了此相变材料储能体系用于相变储能墙板的局限性和适用性。

D.Banu领导的实验小组研究了含93%〜95%市售棕榈酸甲酯和7%〜5%市售硬酯酸

甲酯的相变材料在建筑灰泥墙板中的应用,此材料相变温度区间在23〜26.5C,相变热至少

为180kJ/kg。

炎热的夏季,这种墙板可以减小昼夜温差,在23〜26.5C范围内,其储热能力至少是一般墙板的12倍。

他们又测试比较分别浸入了市售硬脂酸丁酯(Emerest2326)和

市售石蜡(Unicere55)的普通水泥板的储热性能,研究了空气流通速度对储放热速度的影响。

本研究在大规模实验的基础上证明了把适当的相变材料与水泥复合,制造具有储放热功

能建筑用水泥板的可行性。

而且还进行了大型的应用实验,建造了完全相同的、中间用墙隔

开的两间房子,其中一间房子的墙和天花板是用一般的灰泥板,而另一间用的是吸收了相变材

料的灰泥板。

研究结果表明,在供暖或制冷系统停止后的延续时间里,用吸收了相变材料的灰

泥板做墙板的房子里,室温能够保持在人体感到舒适的范围内。

在合适的容器中;

(2)将相变材料密封在建筑材料中;(3)将相变材料直接与建筑材料混合。

这些具有储热功能的建筑材料及构件可以做成墙、地板、天花板,应用于被动式太阳房中。

5、相变储能材料在其他领域中应用

相变储能材料的开发已逐步进入实用阶段,主要用于控制反应温度、利用太阳能、储存

工业反应中的余热和废热。

低温储能主要用于废热回收、太阳能储存及供暖和空调系统。

高温储能用于热机、太阳能电站、磁流体发电及人造卫星等方面。

此外,固一固相变蓄热材

料主要应用在家庭采暖系统中,它与水合盐相比.有不泄漏、具收缩膨胀小、热效率高

等优,能耐3000次以上的冷热循环(相当于使用寿命25年);含有这种相变材料的沥青地

面或水泥路面,可以防止道路、桥梁结冰。

另外相变储能材料在纺织服装、温室种植等领域

都有应用。

随着相变材料基础和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相变材料应用的深度和广度都将不断

拓展。

6、展望

上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以来,相变储能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在世界发达国家迅速崛起并得到不断发展,到今天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很多方面还不完善,有不少问题尚待解

决。

对于相变储能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有:

改善相变材料的导热性能和相变速率;根据相变

机理提高其相变焓,研制出高能量密度的相变材料;掌握相变材料之间的复合原则以及如何复合来提高材料的性能以弥补不足;开发出除具有相变储能功能外还具有其它功能的多功能相变材料,如导电相变材料、防水相变材料、可杀菌防虫蛀的相变材料、形状记忆相变材料等

等;降低成本,实现工业。

在应用方面,首先应建立一个相变材料及其物性的数据库,以方便根

据实际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开发更多的应用领域,最大程度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应继续开展模拟研究以及与模拟研究相对应的实验研究,尽快使科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7、国内相变蓄能材料产品

当前国内相变蓄能材料主要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与各类建筑的外墙外保温(涂料或

贴装等饰面);外墙内保温;分户隔墙、吊顶、楼梯间、屋面、顶棚等需要隔声、保温隔热的部位。

该产品应用于高速公路、飞机跑道、桥梁路面,通过相变机理具有融雪效果,可避免融雪剂对路面及绿化片的侵害,对公路养护可有效平抑热胀冷缩作用,可避免雨水对高温

路面的爆击危害。

相变储能材料还可直接加入混凝土或沥青中搅拌使用,对路面质量无任何

影响。

国内相变蓄能产品主要有混合砂浆、玻璃、泡沫、板、管等形式。

玻璃、泡沫类价格在

780元/m3、900元/m3左右,板管类价格在1000元/m3左右,混合砂浆价格在600元/m3左右。

混合砂浆也可以购买原料在水泥中自己勾兑,原材料价格为20元/公斤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