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427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1.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样板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样板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样板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样板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样板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样板施工方案.docx

《样板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样板施工方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样板施工方案.docx

样板施工方案

高平市瑞璟嘉园住宅楼工程(2#楼)

高平市瑞璟嘉园住宅楼工程(2#楼)项目部

样板工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1、建设单位:

高平市前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2、工程名称:

高平市瑞璟嘉园住宅楼工程(2#楼)

3、建设地址:

高平市神农北路西侧,友谊东街南侧

4、面积指标:

建筑基底面积:

708.31m2,总建筑面积:

17488.19m2。

其中:

地下建筑面积:

1507.47m2;

地上建筑面积:

15980.72m2(包括一至二十二层住宅建筑面积:

15387.31m2;

阳台一半面积:

495.96m2,楼电梯间水箱间出屋面面积:

97.45m2);

5、建筑层数:

地上二十二层,地下二层。

6、建筑高度:

68.60m(室外地坪至女儿墙顶),主体建筑室内高差南向为0.45m,北向为0.90m。

7、剖面设计:

地下部分:

地下一层层高为3.2m,局部为3.5m;地下二层层高为3.0m;

地上部分:

地上一层层高为3.5m,局部为3.2m,二到二十二层层高均为3.0m;

电梯机房和出层面楼梯间层高均为4.0m。

8、建筑结构形式:

主体建筑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基础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

9、建筑工程设计等级:

一级

耐火等级:

地上和地下均为一级

高层建筑防火类别:

一类住宅建筑

屋面防水等级:

Ⅰ级

地下防水等级:

Ⅰ级

地下室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

P6

抗震设防烈度:

6度

建筑设计使用年限:

50年

10、使用性质与规模指标:

地下一、二层为住房储藏室(严禁经营或储藏火灾危险性为甲、乙类储存物品性性的物品)。

地上一至二十二层均为住宅,住宅总套数为130套,其中,2-A户型21套,2-B户型21套,2-C户型21套,2-D户型21套,2-E户型21套,2-F户型21套,2-A1户型1套,2-C1户型1套,2-D1户型1套,2-F1户型1套。

(住宅内严禁布置存放和使用甲乙类火灾危险性物品的商店、车间和仓库,以及产生噪声、振动和污染环境卫生的商店、车间和娱乐设施)。

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证全体职工的身心健康,确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达到项目部安全目标。

2、编制依据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范》JGJ107-2012

三、施工工序控制

一、模板工程

1、筏板基础砖胎模施工

垫层施工完毕,开始进行砖胎模砌筑(240厚),高出底板顶面300mm,为保证在底板混凝土浇筑时不变形,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将砖胎模外侧空余位置全部回填土,并灌水夯实。

为了保证底板侧钢筋保护层的厚度,砌筑砖模前弹出位置线,线预留出砖胎模的抹灰层和防水卷材的厚度。

2、地下室墙体模板施工

2.1地下室墙模板配置

本工程地下室为剪力墙结构,模板工程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关键的因素。

模板选型及配置一览表

序号

结构部位

模板形式

备注

1

垫层

木方

2

基础外围

砖模

3

剪力墙

胶合板

配制1套模板

4

顶板、框架梁

胶合板

配制1套模板

2.2墙体模板安装

施工工艺:

弹线→剪力墙、暗柱、门窗洞口模板→安一侧模板→安另一侧模板→调整固定→预检。

施工控制要点:

(1)模板安装前应弹出模板就位线,支模前应将杂物清理干净,模板下口粘贴泡沫条,以防模板穿墙螺栓高低错位及下口跑浆。

(2)模板安装前把板面清理干净,刷好水性脱模剂,并应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3)支墙模前,先洞口模板,门、窗洞模板先在地面组装成整体,然后放置到钢筋网中,为防止模板窜位,模板四周加限位钢筋。

(4)墙体模板按配模编号对号入座。

安装好单侧片模后,穿螺栓(套塑料管)、清扫模内杂物,检查所有孔洞口和预埋件无误后,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拧紧穿墙螺栓。

(5)支拉体系为利用在墙体两侧底板上预埋拉顶措施的锚筋(直径≥22mm具体根据当地情况调整),模板侧面用φ48×3.5mm钢管加升降丝做顶撑并用螺栓拉索找正、拉紧。

(6)墙体厚度的控制:

采用同墙后的混凝土撑块。

(7)地下室外墙模板支设要求同内墙模板,而穿墙螺栓则要求带钢板止水片。

(8)安装墙模板前,检查墙体中心线、边线和模板安装线是否准确,无误后方可安装墙模板。

模板之间的连接处、墙体的转角处,墙柱交接、接茬处必须严密牢固可靠,防止出现混凝土表面错台和漏浆、烂根现象。

模板底部的缝隙,要用海绵条等堵严。

3、框架梁及楼层顶板模板

3.1框架梁模板

(1)工艺流程:

弹线→支剪力墙、暗柱→调整标高→安装梁底模→绑梁钢筋→安装侧模→预检。

(2)梁底及梁侧模板采用10mm厚的胶合板(背附40×80mm木方)散装散拆,梁底支搭主龙骨采用40×80mm通长木方;上铺40×80mm短木方横担,下索口及侧向斜撑均为40×80mm木方,间距500-600mm,局部底模接头单加。

梁宽在600mm以下时,梁底设二排支柱纵向间距为≯900mm;梁宽在600mm(含)以上时,梁底设三排支柱纵向间距为≯900mm。

(3)支撑体系采用φ48×3.5mm钢管配合升降丝(下垫10mm厚通长木脚手板),立杆纵横距为900mm×1200mm,水平拉杆选用φ48×3.5mm钢管,步距为≯1200mm一道(下设扫地杆,上根据层高设2~3道水平拉杆);另每6000mm设一道剪刀撑用卡扣锁紧。

(4)梁底支模时,如跨度较大(跨度>4m),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起拱,1/1000~3/3000起拱。

3.2顶板模板的安装

(1)工艺流程:

弹线→支立柱→调整标高→安装板底模→绑板下铁钢筋→穿电气预埋管线→绑板上铁钢筋→安装侧模。

(2)地下室顶板模板施工

竖向支撑安装:

竖向支撑采用扣件架,上端加可调支座。

安装时立杆应支于准备好的脚手板或木枋上。

搭设立杆时先将可调支座装好,以横杆长度为间距,将立杆分布好临时支撑固定,按标高线将立杆高度调至次龙骨下皮。

竖向支撑的设置要根据现场情况从一边相对固定的位置支搭,确保上下层立杆尽量对齐。

龙骨安装:

龙骨安装前,根据碗扣架的档距进行布置,做到龙骨到边,并应尽量减少断料;次龙骨采用4cm×8cm木方,应两面刨平,尺寸统一,每道次龙骨竖放于主龙骨上,应在次龙骨两边用4寸木钉钉牢,确保铺模板后的平整、稳定。

次龙骨间距250mm,搭接长度应在400-600mm。

标高校核:

次龙骨安好后,校正标高、找平,以保证模板平整。

标高校核时根据+50cm线,弹出距底板20cm线,以便进行标高校核。

顶板模板安装:

顶板模板采用木夹板,板厚10mm,不足整板处裁割补足。

多层板用锯切割后,锯口要求及时刷胶封严,以保证使用次数。

模板长边平行次龙骨布置,用寸钉@300沿四周与木龙骨钉牢,防止因板翘曲造成板面不平,板拼缝要严密,用海绵胶带封粘严密,防止漏浆。

清扫口应留于梁端、板端,浇筑砼前封堵。

(3)±0.00以上顶板模板施工

顶板模板:

顶板模板采用10mm/12mm胶合板。

竖向支撑安装:

竖向支撑采用碗扣架,上端加可调支座。

安装时立杆应支于准备好的垫脚板上。

搭设立杆时先将可调支座装好,以横杆长度为间距,将立杆分布好临时支撑固定,按标高线将立杆高度调至次龙骨下皮。

竖向支撑的设置要根据现场情况从一边相对固定的位置支搭,确保上下层立杆尽量对齐。

龙骨安装:

龙骨安装前,根据碗扣架的档距进行布置,做到龙骨到边,并应尽量减少断料;次龙骨采用4cm×8cm木方,应两面刨平,尺寸统一,每道次龙骨竖放于主龙骨上,应在次龙骨两边用4寸木钉钉牢,确保铺模板后的平整、稳定。

次龙骨间距225mm,搭接长度应在400-600mm。

标高校核:

次龙骨安好后,校正标高、找平,以保证模板平整。

标高校核时根据+50cm线,弹出距底板20cm线,以便进行标高校核。

模板起拱:

梁、板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起拱,起拱高度为全跨长度的3/1000。

支模采用主龙骨上皮钉木楔子调整高度。

边板的长边不起拱。

4、梁、柱节点模板安装

为使砼达到清水标准,梁、柱节点模板安装成为本工程模板施工中的难点、重点,为此,在配置节点模板时,采取定型钢模,采用对拉螺栓进行紧固,安装时,重点检查其处对角的方正、拼缝的严密、支设的稳固。

5、模板拆除

5.1框架柱:

柱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时方可拆除。

拆模时应先拆拉筋或固定斜支撑,然后用撬棍上下松动柱子模板。

5.2墙体模板:

墙体模板的拆除,应保证其砼强度达到不因模板拆除而损坏的条件,模板拆除与模板安装顺序相反,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或侧向斜支撑),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如果模板与砼墙体不能脱开,可用撬棍撬动模板下口,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在墙上口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应保证拆模时不晃动砼墙体,尤其拆门窗洞口模板时不能用大锤。

5.3梁、板模板:

梁侧模拆除条件同墙体;顶板、梁模板拆除时,先降下可调顶托,拆除梁侧帮(有对拉螺栓者先拆除对拉螺栓),再拆除梁底模和楼板模板,取下覆膜竹胶板和方木,再拆除碗扣架。

5.4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设计砼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拆除模板。

见下表:

序号

部位

跨度

强度百分率

1

顶板处梁、板

≤2m

≥50%

2m<跨度≤8m

≥75%

>8m

≥100%

2

≤8m

≥75%

>8m

≥100%

3

悬挑结构

-

≥100%

另外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砼完全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允许承受全部计算荷载。

施工中不得超载使用,严禁堆放过量的施工材料。

5.5后浇带处理:

后浇带顶板处的模板不拆除,后浇带砼浇筑完毕后,强度达到75%后模板方可拆除。

5.6悬挑部位:

挑梁及悬挑板处应采取层层支撑,在主体完工后方可拆除。

6、模板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施工中加强对全体施工人员质量意识的教育和重点工程建设的宣传工作。

做到班组操作前有交底,操作中有检查,完工后有总结。

做到奖优罚劣。

各分项模板工程施工前必须和前工序办好交接手续,签认齐全,否则不准施工。

模板安装应拼缝严密、平整,不漏浆,不错台,不涨模,不跑模,不变形。

堵缝所用海绵条不得突出模板表面,严防进入砼。

模板安装前,施工缝处已硬化砼表面层的水泥薄膜、松散砼及其软弱层,应剔凿、冲洗清理干净。

受污染的外露钢筋应清刷干净。

模板安装前,模板内、外灰浆必须铲除清刷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组模前要清扫墙体内的杂物,模板组装后,要仔细校正模板的垂直度后加固固定。

门窗洞口的模板尺寸、标高要认真核对,并与墙体模板可靠固定。

保证模板整体稳定性及不跑模:

保证支撑及龙骨严格按照设计尺寸安装施工;紧固件应达到一定的紧固要求,对拉螺栓、支撑、龙骨与接触面接触密实,不得出现虚设、浮搁或松动现象;模板自身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模板应拼装平整,板缝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墙体砼浇注时,应分层浇注,每层厚度不大于0.5米,避免砼一次下料过多造成冲击力、侧压力过大而跑模。

认真清理模板底部杂物,模板留清扫口;认真振捣密实,操作人员对振捣的插点均匀排列,局部振捣有困难时,可采用人工捣固配合,防止卡棒造成模板压力过大,避免漏振现象发生。

浇筑砼时安排专人看模板,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

加强质量监控力度,全面落实三检制及各项质量奖罚制度。

7、成品保护

吊装模板时轻起轻放,不准碰撞,防止模板变形。

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砼表面和棱角。

拆下的钢模板,如发现模板不平或肋边损坏变形应及时修复。

钢模在使用过程中,分规格堆放并及时补刷防锈剂。

8、质量检查、验收

8.1、PC构件质量允许偏差标准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长度

楼板

+5

钢尺检查

樯板

+5

+5

楼梯

+5

宽度

板、墙板

+6

钢尺量一端及中及中部,取其中较大值

+5

楼梯

+6

高(厚)度

+2,-3

墙板

0,-5

+3

楼梯

+3

侧向弯曲

L/1000且≤15

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

墙板

L/1000且≤15

对角线差

4

钢尺量两个对角线

墙板

5

4

表面平整度

板、墙板

3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8.2、构件外观质量的允许范围标准

名称

现象

质量要求

露筋

构件钢筋未被混凝土包裹而外露

禁止露筋

蜂窝

混凝土表面缺少小泥砂浆而形成石子外露

禁止蜂窝

孔洞

混凝土中孔穴尝试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允许极少量孔洞

夹渣

混凝土中夹有杂物且尝试超过保护层厚度

禁止夹渣

疏松

混凝土中局部不密实

允许极少量疏松

裂缝

缝隙从混凝土表面延伸至混凝土内部

允许极少量不影响结构性能或使用功能的细微裂缝

连接部位缺陷

构件连接处混凝土缺陷及连接钢筋、连接件松动

禁止

外形

缺陷

内表面缺棱掉角、棱角不直、翘曲不平、抹面凹凸不平等

外表面面砖粘结不牢、位置偏差、面砖嵌缝没有达到横平竖直,转角面砖棱角不直、面砖表面翘曲不平等

内表面缺陷基本不允许,要求达到预制构件允许偏差

外表面仅允许极少量缺陷,但禁止面砖粘结不牢、位置偏差、面砖翘曲不平不得超过允许值

外表

缺陷

构件内表面麻面、掉皮、起砂、沾污等

外表面面砖污染、铝窗框保护纸破坏

外表面不允许任何外表缺陷,内表面允许少量沾污等不影响结构使用功能和结构尺寸的缺陷

8.3、构件安装后表面允许偏差标准与检验方法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立面垂直度

3

2m水准尺检查

2

表面平整度

2

2m告尺和塞尺检查

3

阳角角方正

2

用直角检测尺检查

4

上口平直

2

拉5m线,不足5m拉通线,用钢直尺检查

5

接缝高低差

2

用钢直尺和塞尺检查

8.4、柱、剪力墙模板验收标准与方法

 

项目

质量要求/允许偏差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mm

钢尺检查

模板上口标高

0,—5mm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柱、墙

+4mm,—5mm

钢尺检查

层高垂直高度

≤5m

6m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5m

8mm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表面平整度

6mm

2m靠尺和塞尺检查

二、钢筋工程

1、定位和间距控制

筏板钢筋定位采用Φ14@1000马蹬筋梅花布置;楼层现浇板采用Φ8@600马蹬筋布置;剪力墙墙体钢筋位置固定采用Φ14“梯形筋”定位固定,底部、顶部、中部用Φ14长度与墙厚相同;柱子在每层柱底和柱顶设Φ20钢筋箍进行焊接定位。

2、钢筋保护层控制

保护层选用混凝土垫块,安装牢靠,结构各部位钢筋保护层的厚度:

序号

部位

保护层厚度(mm)

1

基础底板

40/25

2

地下室外墙

25/15

3

板和墙

15

4

25

5

暗柱

15

3、钢筋接头选择

钢筋锚固和接头搭接要求按照施工规范«GB50204-92»,直径≥20mm钢筋接头、梁钢筋接头用直螺纹连接,接头按照≤25%错开,错开距离为35d;框架柱连接采用电渣压力焊工艺,接头按照50%错开。

顶板和墙体钢筋采用绑扎接头。

4、安装操作:

4.1工艺流程

熟悉图纸→核对小样→加工制作→对料→划线、弹线→铺、插钢筋→绑扎→加保护层块→钢筋位置固定→自检→隐蔽工程验收及质量评定。

4.2钢筋加工后,要及时对半成品分类分型号码放。

4.3不能随意代换钢筋,如需等强或等截面代换时,应经设计人同意。

4.4钢筋绑扎前在模板上画线,以保证钢筋的位置准确。

4.5钢筋保护层以设计厚度为依据放置垫块,并安放牢靠。

4.6柱筋绑扎位置在四角主筋画点,箍筋接头交错布置,135゜弯钩正确,平直长度满足10d,相交点均绑扎,加密箍筋数量、位置准确。

4.7梁钢筋绑扎:

箍筋位置在架立筋上画点,箍筋接头交错开布置,当梁为双排受力筋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直径大于25mm短钢筋,当框架节点处钢筋十分稠密时,梁顶面主梁应有30mm净距,主次梁钢筋相交时,次梁钢筋在上,主梁钢筋在下。

4.8板筋绑扎:

在模板上画出钢筋位置线,铺设钢筋要排列均匀,弯钩朝上,不得左右倾斜,双层筋时,上层钢筋弯钩向下,并且在上下两排筋中设置支架,间距1米,单向板外围两周相交点均应绑扎,其中间部分可每隔一根成梅花型绑扎,双向板相交点均应绑扎,盖铁上角十字花扣,以防倾斜。

4.9墙体筋绑扎:

先绑墙端暗柱筋、梯子筋及竖向立筋,立筋根部搭接按照规范隔根错开,距离为35d;弯钩及绑扎尾丝一律指向墙心;墙体竖向钢筋在外,水平钢筋在内,

布筋间距均匀,横平竖直,无歪斜、松绑、脱扣;墙体筋与暗柱、暗梁主筋的相邻间距50mm,门窗洞口上部暗梁钢筋的箍筋,在标准层进入洞口边暗柱内一肢,在抗震加强层(最顶层)沿全梁均匀布置。

5、质量检查、验收

钢筋工程验收主要是针对钢筋数量、型号、结构尺寸、安装位置进行检查、核对,并填写工序验收表格

5.1对于采用电渣压力焊接的接头需满足以下质量要求:

(1)钢筋的品种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需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

(2)钢筋的规格,焊接接头的位置,同一区段内有接头钢筋面积的百分比,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3)电渣压力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必须合格。

力学性能检验时,从每批接头中随机切取3个接头作拉伸试验。

在一般构筑物中,以300个同钢筋级别接头作为一批。

(4)在现浇钢筋混凝土多层结果中,以每一楼层或施工区段的同级别钢筋接头作为一批,不足300个接头作为一批。

(5)钢筋电渣压力焊接头应每个进行外观检查,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

a焊包较均匀,突出部分最少高出钢筋表面4mm。

b电极与钢筋接触处,无明显的烧伤缺陷。

c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大于4°。

d接头处的轴线偏移应不超过0.1倍钢筋直径,同时不大于2mm。

外观检查不合格的接头应切除重焊、或采取补救措施。

(3)连接接头检验:

施工现场检验进行单向拉伸强度检验,试验方法按GB228标准中有关条款进行。

钢筋连接接头的现场检验按验收批进行,同一施工条件下采用一批材料的同等级同型式同规格接头,以300个为一个验收批进行检验和验收,不足300个的也作为一个验收批。

对每一验收批接头,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个试件进行试验,并按要求做单向拉伸强度试验。

每个试件单向拉伸试验均符合强度要求时,该批验收评为合格。

如有一个试件的强度不合格,再取6个试件进行复检,复检中有一个试件试验结果不合格时,则此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三、混凝土浇筑施工

1、混凝土浇筑顺序

对于商品混凝土应由试验员随机检查坍落度,并分别做好记录。

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阶梯形浇筑,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向前进行。

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的梁,允许单独浇筑。

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词充分振实后再下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帮部位应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梁、柱节点钢筋较密集时,浇筑此处混凝土时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木抹子抹平。

施工缝处或有预留件及插筋处用木抹找平。

浇筑板混凝土时严禁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当柱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差二级以内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混凝土可随楼板混凝土同时浇筑,但在施工前应核算梁柱节点核心区的承载力,包括坑剪、坑压应满足设计要求,当柱与梁、板混凝土级差大于二级时,应先浇筑节点混凝土,强度与柱相同。

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筑,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混凝振捣

混凝土应用混凝土振动器进行振实捣固,只有在工程量很小或不能使用振动器时才允许采用人工捣固。

采用PC外挂板当柱模的柱、剪力墙混凝土必须分两次浇捣,并用Φ30mm振动棒振实。

振捣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操作流程,按顺序依次振捣,防止因漏振出现蜂窝、麻面,防止因强振而跑模、露筋。

插入式振动器使用要点:

使用前,应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各连接处是否紧固,电动机绝缘是否可靠,电压和频率是否符合规定,检查合格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试运转。

作业时,要使振动棒自然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猛插,宜垂直插入,并插到尚末初凝的下层混凝土中50~100mm,以使上下层相互结合。

振动棒各插点间距应均匀,插点间距不应超过振动棒有效作用半径的1.25陪,最大不超过500mm。

振捣时应“快插慢拔”。

振动棒在混凝土内振捣时间,每插点约20~30s,见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水泥浆和外观均匀为止。

振捣时应将振动棒上下抽动50~100mm。

使混凝土振实均匀。

作业中要避免将振动棒触及钢筋、芯管及预埋件等,更不得采取通过振动棒振动钢筋的方法来促使混凝土振实。

振动器在使用中如温度过高,应立即停机冷却检查;振动器软管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0m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

软管不得有断裂,死弯现象,若软管使用过久,长度边长时,应及时更换。

作业完毕,应将电动机、软管、振动棒擦刷干净,按规定要求进行保养作业。

振动器应放在干燥处,不要堆压软管。

平板振动器使用要点:

平板振动器振捣混凝土,应使平板底面与混凝土全面接触,每一处振到混凝土表面泛浆,不再下沉后,即可缓缓向前移动,移动速度以能保证每一处混凝土振实器不得放在已出凝的混凝土上。

振动器的引出电缆不能拉得过紧;禁止用电缆拖拉振动器;禁止用钢筋等金属物当绳来拖拉振动器。

振动器外壳应保持清洁,以保证电动机散热良好。

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

现浇板的表面标高控制采用拉线检查控制法,即在需浇筑混凝土的现浇板上的柱子钢筋上抄设+500mm的标高控制点,现浇板的混凝土浇筑中随时拉线检查现浇板的表面标高。

现浇板的混凝土表面采用二次抹压法施工,即在混凝土初凝前一次抹压,混凝土终凝前1~2h二次抹压,表面平整度控制在8mm以内。

混凝土表面泌水应及时引导集中排除。

柱头混凝土表面浮浆较厚时,应在混凝土初凝前加粒前加粒径为2~4cm的石子浆,均匀撒布在混凝土表面用抹子轻轻拍平。

四级以上风天或烈日下施工应有遮阳挡风措施。

当施工面积较大时可分段进行表面处理。

混凝土硬化后的表面塑性收缩裂缝可灌注水泥素浆刮平4、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养护的一般规定:

浇筑完毕后,为保证已浇筑好的混凝土在规定龄期内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并防止产生收缩,应按事故技术方案及时采取有效的养护措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

混凝土浇水养护的时间:

对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于7天;对参用缓凝型外加剂或有坑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d;

当采用其他品种水泥时,混凝土的养护应根据所采用水泥的技术性能确定。

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制用水相同。

混凝土强度达到1.2N/mm²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装模板及支架。

正常温度下施工常用的养护方法:

覆盖浇水养护:

利用平均气温高于+5℃的自然条件,用适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