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358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55.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docx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我们的守护者

一、填空题

1、我们生活在法律中,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时常与我们相伴。

2、法律保护了我们的权利。

在法律的规定下,我们享有(人生)权,(财产)权,(受教育)权等权利,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3、法律规定了我们的义务。

纪律、道德和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

与纪律、道德不同,法律由国家制定和颁布,具有(强制力)和(权威性)。

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

4、(法律)调整社会关系,保护合法权益,维护公共秩序。

大到国家的(政治)生活,小到个人的(家庭)生活,处处都有法律的身影。

5、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规定了什么样的行为是犯罪,对于犯罪应该给予什么样的惩罚。

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6、民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民法保护了我们的生命、(健康)、(名誉),保护我们的房屋、(用具)、(储蓄),民法指导人们签订和履行合同,调整生产、(贸易)、(消费)等社会关系。

7、除了刑法和民法,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还有行政法等法律。

行政法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8、在法律的大家庭里,这些不同的法律调整不同领域的社会关系,发挥不同的功能。

它们规范着人们的(行为),保障着社会的(生产)、(生活)秩序。

9、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10、法律如同指南针,告诉我们行为的(方向)。

法律保障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法律督促我们积极承担起对他人、(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11、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受到(制裁)。

当争议和冲突发生时,国家行政、司法机关依据法律做出公正的处理。

12、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

如果经济困难,可以通过(法律援助),获得政府提供的免费法律服务。

13、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14、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制定其他法律的(基础)和(依据)。

它规定了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规定了公民所享有的基本(权利)和必须履行的基本(义务)。

同时,宪法也规定了行使国家权力的各个国家机关,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法律(地位)。

15、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颁布的。

(2014)年,我国将(12)月(4)日设为国家宪法日,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国家设立宪法日具要重要意义。

16、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不仅是增加一个纪念日,更是全民的宪法(教育)日、(普及)日、(深化)日,有助于形成举国上下尊重宪法,宪法至上,用宪法维护人民权益的社会氛围。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浴血奋斗的结果。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让宪法意识植根人心,这正是(忠于)宪法、(维护)宪法的具体体现。

18、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管理国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9、国家宪法日一年只有一天。

但是我们对宪法的认识,不能止于这一天。

通过丰富多彩的宪法传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能更好地(学习)宪法,(了解)宪法。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更要做到(遵守)宪法,(维护)宪法,保证宪法实施。

20、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21、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22、在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23、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的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4、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25、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26、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二、简答题

1、法律的作用有哪些?

作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规则,法律为我们设定了行为准则,提供了外部保障,维护着我们的正常生活。

①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们行为的对错。

②法律如同武器,是保护我们的坚强盾牌。

人人依法享有权利,人人依法履行义务。

在法律的指引和保护下,个人和家庭快乐、幸福,社会与国家公正、和谐。

2、你了解哪些关于宪法的知识?

①我知道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国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②2001年开始,12月4日就成为了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

③发现宪法其实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如宪法中规定了我们有学习和休息的权利。

3、阅读宪法内容,从宪法内容中,我们有什么发现?

①我们应当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②家庭受到宪法的保护。

我们今天接受父母的抚养,将来也要关爱、瞻养父母。

③我们村的大明哥哥光荣入伍了。

听爸爸说,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④我们未成年人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4、宪法和其它法律法规有什么关系?

在法律体系中,宪法与其他法律法规不同,它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是国家的根本法。

树根给枝叶输送营养,枝叶在树根支撑下成长。

宪法就如同树根,其他法律就好比繁茂的枝叶。

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5、你从哪里看出“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

①宪法是国家总章程,规定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最根本的问题,其他法律只规定社会生活某些方面的内容。

②我国,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任何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③我国宪法保护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防止国家机关滥用权力。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6、为什么要树立宪法权威?

一个国家必须有一个最高的法律权威,任何人都必须在这个权威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个权威就是宪法。

7、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①树立宪法权威,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宪法知识。

了解宪法如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机构,我们就能体会它在国家和国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它是我们行动的根本依据。

②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从事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得到追究。

三、我会选

1、红领巾小学六年级

(2)召开了“宪法权威之我见”主题班会,同学们纷纷发言,你认为谁的发言是错误的:

(C)

A.刘同学:

宪法有权威,国家秩序才良好,人民生活才美好。

B.张同学:

维护宪法权威,我们就必须全面实施宪法。

C.李同学:

我还没有成年,宪法的规定和我无关。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C)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A.刑法。

B.民法。

C.宪法。

3、2014年,我国将(A)月()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4日B.4月14日C.5月12日

4、你认同他们谁的观点(C)

A.如果我被别人家的狗咬伤了,那我也没有办法,只能认倒霉。

B.如果有人欺负我弟弟,我就找人教训他。

C.如果有人偷摘我家果园的葡萄,我也不能去偷他家的葡萄,这样是不对的。

5、如果爸爸就职的公司拖欠爸爸工资,可能会用到哪部法律: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

精品文档用心整理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免费交流使用

B.《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6、下列关于我国法律的观点,正确的是(A)

A.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B.行政法是维护人们日常生活秩序的主要法律。

C.民法是约束行政机关的权力,督促其履行自己的职责,管理公共事务,为公众提供服务。

7、张明在放学回家途中被一条小狗咬伤,他们全家对此事展开了讨论,你认为谁的说法是有道理的(C)

A.妈妈说:

“以后可千万加小心,这次就自认倒霉吧!

B.奶奶说:

“这是老李家的狗吧,我明天就去找他们算账!

C.张明说:

“我们刚在道德与法治上学的法律知识,我要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四、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法律规范着我们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权利,协调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2、违反法律和违反学校纪律是一样的。

(×)

3、玲玲在儿童刊物上发表了一篇小说,她有著作权。

(√)

4、民法惩罚犯罪、保护人权、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

(×)5、法律援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法律保障制度。

(√)

6、1954年颁布的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

(√)

7、我们依法享有权利,可以不履行义务。

(×)

8、刑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

9、宪法规定公民有服兵役的义务。

(√)

10、根据宪法,立法机关可以制定很多法律。

(√)

11、在学校生活中,我们只要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就可以了,与法律无关。

(×)12、合法的行为受到保护,违法的行为可以不受到制裁。

(×)

13、当我们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依法维护自己的权(√)14、没有法律的规定,我们也能学习知识、快乐成长。

(×)

15、法律只规定了我们的权利。

(×)

16、所有社会成员都要遵守法律,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五、我会连。

(1)我知道的宪法日美国12月4日

中国12月12日

丹麦9月17日

俄罗斯6月5日

 

(2)阅读下面的情景描述,把于情景对应的法律用线连起来学校门口的墙上,街道边的电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杆上被人贴满了小广告。

张叔叔和吴阿姨在谈恋爱,他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准备结婚。

姐姐大学毕业,取得了教师资格《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证书,被聘为一所学校的音乐教师。

一家工厂向河里排放污水,导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大量鱼虾死亡。

新学期开学典礼,校长带领师生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体肃立,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

第二单元 我们是公民

出题人:

杨莉芬

一、填空题

1、在家里我们都是孩子,在学校里我们都是(学生),在商场里,我们都是(顾客),我们的身份在不同的场合会发生变化,但是有一个身份是共同的,那就是(公民)。

2、公民身份与国家密切相关,标示着个人作为国家成员的资格,即具有某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

国籍取得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出生方式)取得;二是以(申请加入)的方式取得。

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3、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中国,具有(中国)国籍。

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中国)国籍。

外国人或无国籍人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并(具备)一定的条件,可以申请批准加入中国国籍。

我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中国公民具有法定条件的,可以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

4、为了证明居住在中国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的身份,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便利公民进行社会活动,维持社会秩序,国家为每个公民确定了(公民身份号码)——每个公民唯一的、终生不变的身份代码。

5、国民身份号码有(18)位数字组成,各有不同的含义:

第1一6位是(地址)码,第7一14位是(出生日期)码;第15一17位是(顺序)码;第18位是(校检)码,如果校检码为10,用(X)替。

6、日常生活中,警察基于履行职责的需求,依法有权查验居民的(身份)证,我们必须配合,这是我们作为公民的(法定)义务。

7、村民身份证上有姓名,生日,家庭住址等信息,应注意(保密),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后被不法分子利用,损害自己的或家庭的利益。

8、中华民族是智慧、勤劳、勇敢的民族,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举世瞩目。

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自己的贡献,是我们作为中国公民的(使命)。

9、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地快速发展,中国到海外留学、务工和执行公务的人也越来越多。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10、(护照)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1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国家应充当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12、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因此,我们在行使权利的时候,不能(滥用权力)。

13、宪法除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还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这体现了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我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既有对国家、社会的义务,也有对(家庭)的义务。

14、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也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15、公民履行义务既包括做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做的事,如(纳税),(服兵役),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权利,也包括不做法律禁止做的事情,如(不偷别人的财物),不伤害别人,如果我们不履行义务,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6、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17、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参与。

目前,我国已经参加了(20余)项国际人权条约,认真履行已参加的国际人权条约义务,开展国际人权交流和合作,推动国际人权事业健康发展。

 

二、简答题

1、说一说,有哪些事情让你体会到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

1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各项经济指标高速增长,农业,交通,教育等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每个公民的共同努力。

2②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中华民族实现了举办奥运会的百年梦想。

3③国是世界第5个掌握载人深潜技术的国家,在海洋科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④2016年,中国女排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办的奥运会上夺得冠军。

2、中国公民到境外应当注意什么?

中国公民不仅应当在中国境内遵守法律,到其他国家或地区学习、工作和旅游时也应当遵守当地法律,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3、国家为什么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人权是每个人作为人所应当享有的权利。

尊重和保障人权是我国的宪法原则,要求我国各级国家机关树立尊重和保障人权的观念,采取各种措施积极保护和促进人权。

4、我国人权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哪些?

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全面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民主法治建设迈出重大步伐,思想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总体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三、我会选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B)国籍。

A.外国B.中国C.双重国籍

2、公民身份号码由(A)位数字组成。

A.18B.17C.15

3、身份证丢失,要及时到(C)挂失。

A.检察院B.法院C.公安机关

4、(A)是我们在海外证明中国国籍和中国公民身份的证件。

A.护照B.户口本C.身份证

5、今年7岁的叶知秋成为了一名小学生,她享有(A)权利。

A.义务教育权B.人权C.建议权

6、中国公民如果在海外遇到紧急情况,可以拨打热线电话(B)求救。

A.12038B.12308C.13028

7、看一看下列事件对应公民的哪项义务,将选择写在()中。

A.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B.保护国家秘密的义务

C.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D.遵守公共秩序的义务

(1)秦朗和同学在车站等车,按照顺序上车。

(D)

(2)张奶奶卧病在床,她的儿子和女儿轮流照顾她。

(C)

(3)张华和蒙古族同学经常互相帮助,还一起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维护民族团结”主题演讲比赛。

(A)

(4)李红红的爸爸在军事研究机构工作,每次有人问红红妈妈关于爸爸工作单位的情况,妈妈都说:

“对不起,无可奉告。

”(B)

三、判断题。

(对的打“√”,错的打“×”)

1、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在外国,具有外国国籍。

(×)

2、沈一诺的爷爷今年80岁,他领取了当地政府发放的高龄津贴,他享受了物质帮助权。

(√)

3、出国了就不是中国公民了。

(×)

4、12366是全国统一的纳税服务热线。

(×)

5、犯罪后被判刑,就失去公民身份了。

(×)

6、只有年满18周岁,才是公民。

(×)

7、只有取得选民资格,才享有公民权利。

(×)

8、很多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我国不一样,我们应当尊重。

(×)

9、中国是世界上侨民最多的国家。

(√)

10、外籍华人不是中国公民。

(√)

五、我会连。

(1)我国制定了很多法律,具体落实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请你把对应的内容连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人身自由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女性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财产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进法》选举权与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文化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物质帮助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劳动权

(2)不同年龄身份证有效期限不同,请你连一连

有效期5年26——45周岁

有效期10年16——25周岁

有效期20年46周岁以上

长期有效未满16周岁的公民

第三单元 我们的国家机构

出题人:

吴柱兰

一、填空题

1、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也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国家机构是(国家机关)的统称。

(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

学校,医院,银行,邮局等单位(不享有)宪法规定的职权,(不属于)国家机构。

3、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

4、不同的国家机关名称不同,(职权)也不同。

它们就像我们身体的器官,在承载着自己独特功能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有着严密的(组织)性和(协调)性。

(宪法)是规定国家机关职权的根本法律依据。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它的常设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员委员会,简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

根据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6、人民政府是行政机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它代表国家在经济、社会等领域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提供公共服务。

人民政府包括政府自身及所属工作部门,这些部门行使政府的具体职能,我们经常会与它们打交道。

7、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我国司法机关,包括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8、任何社会都有争议存在。

(司法)是解决社会争议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9、我国人口众多,不可能每个人都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人民通过(选举)产生人大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地方人民政府正职和副职、地方监察委员会主任、地方人民法院院长和地方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均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

11、在每年召开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都要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做作报告。

12、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根据宪法,“一府一委两院”由同级(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受同级人民代表大会监督。

“一府一委两院”,其中“一府”指(人民政府),“一委”指(监察委员会),“两院”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检察院)。

在地方,“府”指(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委”指(地方各级监察委员会),“两院”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

13、(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依靠(人民)的支持,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行使职权,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14、作为国家的主人,为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力,人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

15、(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选票)代表着一种民主权利。

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是全体选民行使选举权重要体现,每一张选票都应当认真对待和珍视。

16、每年的(三月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全国人大代表会聚(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代表全国各族人民行使国家权力,共商国事。

17、人民代表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人大代表)应当依法行使代表职权,积极履行代表义务,充分发挥代表作用。

18、人大代表要按时出席(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认真行使大会期间的各项职权。

人大代表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听取)和(反映)选民的意见和要求。

19、关心国家大事不仅仅是人大代表的职责,其他公民也可以积极建言,参政议政。

这既是公民应有的(权利),也是公民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体现。

20、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是权利,也是(责任):

它不仅有利于政府听取广大人民的意见,更好地实现民主、科学决策,管理好国家事务;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愿望),(维护)自身的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