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3329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docx

强烈推荐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三单元复习资料+习题详解

共和政治的基本含义就是国家和政府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国家和政府应当为公共利益而努力,而不应当为私人利益而奋斗。

国家各级政权机关的领导人是由自由公正的选举产生的。

因而,公正而自由的选举,是判断一个国家是否真正实行共和政治的又一基本准则

国家是不是“共和国”,并不在于它的国名是否称之为“共和国”,而在于它的政体是否“行共和之政”如:

英国虽然保留了君主,并且称之为“王国”,但实际上却是“行共和之政”的“虚君共和国”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共和国、州、邦)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制国家由各个联邦成员组成,各成员单位先于联邦国家存在。

加入联邦之后,虽然不再有完全独立的主权,但在联邦宪法规定的范围内,联邦成员的主权仍受到法律的保护,联邦成员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在组成联邦制国家时,联邦成员单位把各自的部分权力让渡给联邦政府,同时又保留了部分管理内部事务的权力。

联邦制国家的特点 第一,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

第二,联邦设有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其联邦成员。

第三,实行联邦制的国家都认同于统一的联邦宪法,遵从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

第四,联邦各成员国有自己的立法和行政、司法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法律和统一的国籍,管理本国内的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

第五,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限划分,由联邦宪法规定。

如果联邦宪法与成员国的宪法发生冲突,以联邦宪法和法律为准。

君主立宪制又称立宪君主制,或称“虚君共和”,是相对于君主独裁制的一种国家体制。

君主立宪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实现事实上的共和政体。

与其他国家元首不同的是,一般君主是终身制的,君主的地位从定义上就已经高于国家的其他公民此外世袭制也往往是君主的一个特点。

代议制是指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行使国家权力的制度。

是间接民主的形式。

现代国家普遍实行代议制。

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关是议会,所以资本主义代议制又称议会制。

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型的代议制,人民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作用:

①在代议制下,资产阶级通过议会对国家实行集体统治,有利于促进资产阶级民主,避免独裁统治   

②资产阶级不同集团利益之争,在议会中以和平方式实现,避免暴力冲突

总统制源于美国。

1787年,刚获得独立的美利坚合众国13个州的代表55人,在费城独立厅召开了制宪会议,制定联邦宪法。

宪法规定:

国家行政大权赋予总统,总统任期4年,由各州选举的总统候选人选出;总统是最高的行政首长,又是武装部队的总司令;总统经参议院同意,有权任命部长、外交使节、最高法院法官以及政府其他官员;总统还有权批准或否决国会通过的法案,

责任内阁制内阁制亦称责任内阁制。

资本主义国家由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

十八世纪初产生于英国。

内阁由获得议会多数席位的一个或几个政党组成,经国家元首任命。

内阁以总理或首相为首脑,下设有阁员,称为部长或大臣。

内阁通常只对议会负责,并受议会监督。

1911年4月清廷以成立“责任内阁”欺骗群众。

中国历史上正式决定采用此制,始见于1912年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一)确立——《权利法案》

1.背景: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

(1)原因:

A.历史渊源:

13世纪《大宪章》开限制王权先河,并逐渐形成议会制度。

B.经济基础: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

C.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力量壮大。

D.政治基础:

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触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他们要求限制王权,同国王展开斗争。

2.内容:

以法律形式确立议会主权,国王权利受到议会和法律的制约。

3.影响:

(1)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英国的统治方式由人治走向法治;以法律为核心的国家权威超过国王权威

(3)英国进入长期稳定时期,为英国经济发展提供条件。

发展:

责任内阁制确立

1.标志:

1721年沃波尔出任英国第一任首相。

2.内容:

(1)首相提名内阁,内阁成员对政府事务集体负责,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

(2)国王任命多数党领袖为首相,掌握行政权。

(3)如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首相或下台、解散内阁,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3.特点:

是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的混合体;

国王是国家元首,统而不治,象征国家。

英国代议制特点

主要特点:

君主统而不治,议会掌权。

政体形式:

君主立宪制,以议会内阁制为核心。

运作模式:

政府掌握实权,国王统而不治。

2.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一)1787年宪法

1.背景

(1)可能性:

美国独立。

(1775莱克星顿枪声,1776《独立宣言》)

(2)必要性:

独立战争后,松散的邦联不利于国家稳定。

(3)可行性:

西方启蒙思想三权分立学说为其提供理论依据。

2.制定:

1787年费城制宪会议。

3.内容

(1)规定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2)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行政三部分,各自归属国会、法院、总统,体现分权制衡原则。

总统:

选民直选产生,任期4年;三军总司令,战时实行独裁,有权否决国会决议、任命最高法院法官。

国会:

对外宣战、媾和,战时可动用民兵,总统违宪时人民可投票否决总统、议会可弹劾总统。

最高法院:

9名法官,司法独立,终身任职。

4.原则

(1)联邦制原则(中央集权原则)

(2)分权制衡原则(三权分立原则)(3)民主原则

5.评价

(1)进步性

a.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奠定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b.体现分权制衡原则,避免专制独裁,保护民主制。

c.缓和社会矛盾。

(2)局限性:

保留奴隶制、种族歧视、妇女地位低下打上了种族歧视的烙印;本质上是资产阶级的民主。

6.完善:

宪法修正案

(三)美国的两党制

1.形成

(1)19世纪20世纪末30年代初开始形成;

(2)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对峙局面形成。

2.特点

(1)与总统制相结合,美国总统选举受政党控制,国会也形成两党对垒局面。

(2)两党组织松散,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

3.本质:

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4.作用

(1)积极性:

两党互相监督,限制当权政党滥用权力;两党轮流执政,一定程度上可促其调整政策,满足民众某些要求,从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2)局限性:

易滋生贪污贿赂及金钱政治。

(四)美国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1.不同:

英国是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内阁掌握行政大权,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美国是总统制共和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统率军队等。

2.相同:

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两党轮流执政,国会都是两院制(参议院众议院)。

(五)英国内阁与美国内阁的对比

1.性质:

英国内阁是国家行政的决策机构,美国内阁是总统的顾问机构;

2.产生方式:

英国内阁由首相提名,国王批准,美国内阁由总统任命,对总统负责;

3.与首脑关系:

英国内阁在政治上与首相共进退,美国内阁组成与任期取决于总统;

4.与议会关系:

英国内阁对首相和议会负责,接受议会监督;美国内阁不对国会负责,但受国会牵制;

5主要权力:

英国内阁拥有决策权,美国内阁无决策权。

3.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法国共和制历程

法国大革命

原因

政治上: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等级对立严重。

经济上:

资本主义发展。

思想上:

启蒙运动启发第三等级的反抗意识。

导火线:

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

爆发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起义,攻占巴士底狱。

结果:

推翻专制制度,君主立宪拍掌权,颁布《人权宣言》和《1791年宪法》。

共和政体最终确立

通过:

1875国民议会通过,史称“一票共和”。

确立:

1875年宪法

内容:

确立法国共和政体

总统:

掌握行政权,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由参众两院联席会议选出,任期七年,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部长和军政要员,缔结并批准条约,有特赦权,经参议院同意可解散众议院。

议会:

立法权。

众议院可以提出并通过法案,议员由普选产生,有财产和居住时间限制,参议院议员间接选举产生,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

内阁:

由总统任命,总统命令须经各部长副署。

最高法院:

司法权。

评价

1共和派掌权,共和政体最终确立,是法国工业革命完2成后进入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必然结果。

3推动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法国民主化的进程。

法兰西共和之路艰难的原因

1小农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2资本主义发展相对薄弱,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3君主思想作为封建残余长期存在。

4.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

德意志帝国的建立

背景:

19世纪中期,德意志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严重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过程:

1864-1870年,在捭斯麦的领导下通过三次王朝战争完成民族统一。

结果:

1871年德意志帝国建立。

确立: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

内容

皇帝:

有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签署和公布法律,统率军队等巨大权力。

宰相:

内阁首脑,对皇帝负责而不向议会负责。

议会:

立法机构,行政立法权,联邦议会由加入帝国的各邦代表组成,拥有巨大权力,帝国议会有选举产生,不能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

评价:

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

德意志帝国宪法形式上确立了德国君主立宪政体,使资本主义工业迅速发展,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但规定帝国和首相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最终将德国和别国人民推入战争的深渊。

一、选择题

1.(2012·南通模拟)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A.为现代英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B.以法律制约王权,实行以法治国

C.以和平方式进行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D.克服王权的专制,建立议会的主权

解析:

1688年光荣革命以和平方式进行,是一场不流血的宫廷政变。

它使英国上下达成共识即抛弃革命,用和平渐进方式实行制度创新来促进国家的近代化,成为英国模式的鲜明特点。

故答案选C。

4.2010年5月11日,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组建英国新一届政府。

卡梅伦成为英国200年来最年轻的首相。

卡梅伦出任英国首相是因为()

A他是下院多数党领袖

B英国国民选举

C国王直接任命

D前任首相推荐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英国的责任内阁制中首相的产生,只要一个政府在下院的选举中成为多数党。

其政党的领袖就成为首相。

B、C、D三项表述错误。

答案:

A

5.(2012·贵阳模拟)“大贵族的所有利益已经在下院得到很好的代理……工业和商业的利益却几乎全无代表!

”英国的这种情形被根本改变是在(  )

A.君主立宪制开始形成时期

B.责任内阁制形成时期

C.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D.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议会改革

解析:

1832年的议会改革使得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故答案为C。

6.学者们认为,从世界范围内看,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的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会负责等等。

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制度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对权力的监控B.对君主的制约

C.突出法治D.强调主权在民

解析:

答案A。

内阁制是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这使得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

君主立宪制是在保留君主制的前提下,通过立宪,树立人民主权、限制君主权力的政体。

两党制指在资本主义国家中,由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而执掌政权的政党制度。

综合这三个概念可以看出它们的共同点是对权力的约束,其余三个答案都是片面的。

7.1785年,约翰·亚当斯被任命为第一任驻英大使。

当他抵达伦敦赴任时,英国外交部的一位官员问道:

“怎么只有你一人来到伦敦?

应该有十三位大使才对呀!

”这说明

A.英国不承认美国的独立地位

B.当时美国还未能建立起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C.美国宪法规定各州有独立的外交权

D.美国驻外使节由各州选派

解析:

材料情景是美国独立战争取得胜利后,当时美国实行的是邦联制,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故答案为B。

9.《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

年未满25岁,为合众国国民未满七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众议员……年未满30岁,为合众国民未满九年,及当选时非其选出州之居民者,不得为参议院议员。

众议员名额和直接税,应按照本联邦内各州的人口分配。

这种人口的决定,除全部自由人外,应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这种自由人包括必须服一定年限的劳役的人口,不包括未纳锐的印第安人。

材料反映当时美国的问题是()看解析

①1787年宪法存在着严重的种族歧视

②美国人权存在着严重问题

③美国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受到极大的限制

④美国最先承认了人权,同时确认了存在于美国的有色人种奴隶制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美国联邦政府建立过程中的立法情况。

通过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787年宪法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允许奴隶制度的存在,种族歧视、不承认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男子相等的权力,材料中的自由人是指白人男子。

这就是美国人权问题,选举权被选举权有年龄、财产等限制。

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

答案:

D

10.(2012·徐州模拟)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

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

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

A.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

C.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

解析:

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美国是两者有机结合,故D正确。

其他选项回答不全面。

11.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

“最高法院与低级法院之法官如忠于职守,得终身任职,于规定期间应受俸金,该项俸金于任期内不得减少。

”作出这种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法官的地位B.提高法官的专业水平

C.提高法官执法的公正性D.确保司法独立

解析:

从宪法中规定法官任职终生,且薪金不得减少,可知宪法是要保证法官任命后不受外界(行政、财政)的干扰,即D项确保司法独立。

二、非选择题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美国人使自己拥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社会制度——自由、平等,不仅在法律面前平等,而且在机会面前平等,每个人都有平等地追求幸福的权利。

……当英国统治者将本土不征收的税收强加给殖民地时,美国人民对此就越觉得不可忍受,于是他们革命。

他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文化制度,而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

——茅琦《历史的边际与坐标》

材料2:

美国宪法是人类法制文明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它的制定将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以来有关人类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使这些伟大的思想在政治实践中获得发扬光大。

——《西方政治制度史》

材料3:

制宪会议取得制宪的任务,不是基于人民的创意或同意……而是由于会议中代表自己的决定。

参加会议的各州代表的产生,不是出于人民直接或间接的选举,制定出来的新宪法也未交人民表决。

——《高中历史教学用书》

请回答:

(1)材料1中“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是指什么?

它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4分)[

(2)用史实说明你如何理解材料2中美国宪法“将……对理想性政治的思考变成了现实的政治原则”?

(6分)

(3)分析材料3,有人据此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没有反映广大人民的意见”,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

简要说明理由。

(8分)

解析:

(1)问由“不仅仅是进行了一场独立战争”看出,“新的社会文化制度”指美国独立后依据1787年宪法建立起的代议制政体。

(2)问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原则进行回答。

第(3)问为开放性答案,结合1787年宪法的进步性或局限性加以阐述。

答案:

(1)总统制共和制。

1787年宪法。

(2)宪法规定,国家职权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个部分,分别由国会、最高法院和总统执掌,体现了三权分立原则;同时规定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体现了人民主权原则。

(3)答案1:

同意。

立法程序脱离民意,导致出现忽视甚至损害人民权利的结果。

如:

没有提及人民的基本权利;承认黑人奴隶制等。

答案2:

不同意。

有利于维护人民的利益。

如确立联邦原则,加强了中央政府的权力,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促进经济发展;确立民主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共和政体,防止了独裁和暴政。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及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一、选择题

2.有学者认为:

“(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

A.《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D.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解析: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了《权利法案》,《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议会主权,使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到了议会,故B正确。

3.(2010·福建厦门质量检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7年5月初访问美国时,白宫特意在7日晚为她举办了一场“白领结”级国宴。

这是布什总统第一次愿意在国宴中身穿燕尾服(如图)。

布什总统之所以如此尊重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于(  )

A.尊重女士是西方的基本礼仪

B.英国女王和美国总统一样,都是国家行政首脑C.英国王室和美国政府关系一向密切

D.英国女王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

解析:

布什之所以尊重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要是由伊丽莎白二世的身份决定的,她是英国民族团结的纽带和国家统一的象征;A、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是主要因素;B项的说法错误,英国女王没有实权,美国总统掌握国家实际行政大权。

答案:

D

4.(2010·安徽淮北)有人说:

17世纪的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

”英国“抢了先机”主要是指(  )

A.获得了欧洲贸易的中心地位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C.大规模进行圈地运动

D.率先开展工业革命

解析:

注意把握时间17世纪,结合材料“率先到达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可判断指英国最早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即君主立宪制。

答案:

B

5.下列对英国责任内阁首相表述正确的是(  )

A.首相由国王任命,也可以被国王罢免

B.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C.由上议院的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D.首相的权力表现为任免高级文官制定宪法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责任内阁制含义和职能特点的理解。

责任内阁制下首相通常是下院多数党首脑,首相拥有对各部大臣的提名权、高级文官的任免权。

内阁首相就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答案:

B

6.(2010·青岛模拟)历史学家在评论1832年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时说:

“英国比欧洲任何国家也许更接近于革命。

”这是因为(  )

A.工业资产阶级取得更多席位

B.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获得了选举权

C.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

D.避免了社会动荡,保持了政局长期稳定

解析:

1832年,英国工业革命即将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在议会选举中取得更多的席位,确保了英国民主政体的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要明确A项是D项的前提,应选A项。

11.(2010·厦门模拟)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它和中国儿童游戏中的“锤子、剪刀、布”同一原理,即一物降一物。

对此种说法你认为(  )

A.正确,讲出了三权分立的实质

B.贴切,道出了三种权力之间的关系

C.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D.不妥,三种权力的关系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解析:

三权分立是指权力遵循分权与互相制约平衡原则,并不是简单的单向制约。

答案:

D

12.(2010·江西六校联考)下列言论一语道破美国两党制实质的是(  )

A.杰斐逊说:

“如果非同一个政党一起就不能进天堂,我宁愿永不进天堂”

B.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认为党派精神是“政府的最危险的敌人”

C.一个政客说:

“在一个共和党选区,我是民主党人;在一个民主党选区,我是共和党人;在一个不确定的选区,我是一个确定的人……”

D.菲迪南德·伦德伯格在《富豪和超级富豪》中指出:

“两党只是同一个钱币在正反两面”

解析:

两党制是分权制衡体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本质都代表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因此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

13.以下图片所反映的事件是发生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大事,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这个题超出课本内容,但是重点是看答案的组织,扩展课外知识)

(1)图一作为代议制的起点,所反映的重大事件是什么?

有何重大意义?

(2)图二和图三有什么因果关系?

(3)图三是英国议会改革,它是如何促进代议制的进步的?

这次改革后工人阶级开展的运动是什么?

它和图四对历史发展有何共同作用?

答案:

(1)重大事件:

《权利法案》的颁布。

 重大意义:

以法律的形式对议会主权至上的原则进行认定,英国从此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2)工业革命使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他们为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掀起了议会改革运动。

(3)促使工业资产阶级不断提高自己在议会中的地位。

 宪章运动。

 共同作用:

推动了欧洲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选择题

1.(12年海南卷1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

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

“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

”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

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D.政党之间的斗争

决定内阁政策

【解析】C本题考点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学生要注意题干中的

几个重要信息:

内阁成员可以表达不同意见、对外内阁要说同样的话、墨尔本内阁辞职而非一个人辞职。

符合这些信息总体特征的只有C项。

2.(12年海南卷1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

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解析】B本题考点是美国共和制确立。

美国总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选民的选举,总统无法控制选民,所以A项不正确。

总统是联邦政府的首脑,两大政党轮番当选总统,说明他们控制了联邦政府。

C、D两项关于“一致”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3.(12年江苏卷15)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

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

这段材料()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解析】A根据材料,明确总统

举受到最高法院的监督与制约,故B、C两项不符合题意。

同时,材料突出的是总统人选在选票上发生了争议,而不是体现选民

意愿,故D项也不符合题意。

5.(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