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3116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5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模拟试卷及解析五.doc

网络工程师全真模拟试卷及解析(五)上午试题

●主存储器和CPU之间增加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的目的是

(1)。

(1)A.解决CPU、主存速度匹配

B.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C.扩大主存容量

D.扩大主存容量和增加CPU通用寄存器数量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计算机系统中Cache结构的知识点。

缓存是计算机系统中处处可以见到的技术,考生应该牢固掌握缓存的概念,以及采用缓存的理由。

Cache即高速缓冲存储器,是位于CPU与主存间的一种容量较小但是速度很高的存储器。

采用Cache的理由是由于CPU的速度远高于主存,CPU直接从内存中存取数据要等待一定时间周期,Cache中保存着CPU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一部分数据,当CPU再次使用该部分数据时可从Cache中直接调用,这样就减少了CPU的等待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Cache又可以分为一级Cache(L1Cache)和二级Cache(L2Cache)。

答案:

A

●中央处理器包括

(2)。

(2)A.运算器和控制器

B.累加器和控制器

C.运算器和寄存器组

D.运算和控制系统

【解析】中央处理器简称CPU,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答案:

A

●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3)、分析指令、执行指令。

(3)A.取指令

B.传送指令

C.控制指令

D.处理指令

【解析】指令的执行过程包括取指令、分析指令和执行指令。

答案:

A

●总线组成包括(4)。

(4)A.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

B.信号线、地址线、电源

C.数据线、地址线、控制线、电源

D.信号线、总线控制器、附属电路

【解析】总线组成包括信号线、总线控制器、附属电路。

信号线包括数据线、地址线和控制线。

答案:

D

●在一个虚拟存储管理系统中,假如系统分配给一个作业的内存物理块数是3,并且此作业的页面使用顺序为2,3,2,1,5,2,4,5,3,2,5,2,若采用FIFO和LRU置换算法,其产生的缺页次数分别为(5)和(6)。

(5)A.6

B.7

C.8

D.9

(6)A.6

B.7

C.8

D.9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虚拟内存的页面调度算法。

题目中当采用FIFO时,其页面调度过程如下:

232152453252

――――――――――――――

2 22255553333

33332222255

111444442

可知缺页次数为9。

同样若采用LRU算法,可计算其缺页次数为7。

答案:

D、B

●原型化(Prototyping)方法是一类动态定义需求的方法,(7)不是原型化方法所具有的特征。

与结构化方法相比,原型化方法更需要(8)。

衡量原型开发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9)。

(7)A.提供严格定义的文档

B.加快需求的确定

C.简化项目管理

D.加强用户参与和决策

(8)A.熟练的开发人员

B.完整的生命周期

C.较长的开发时间

D.明确的需求定义

(9)A.丰富的编程技巧

B.灵活使用开发工具

C.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

D.快速获取需求

【解析】原型化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快速确定需求的策略,对用户的需求进行提取、求精,快速建立最终系统工作原型。

原型化方法与结构化方法不同,它不追求也不可能要求对需求的严格定义、较长的开发时间和熟练的开发人员,但是该方法要求完整的生命周期。

为了加快模型的建立,它需要加强用户的参与和决策,以求尽快将需求确定下来,采用这样一个(与最终系统相比)相对简化的模型就可以简化项目的管理。

原型化方法是一种动态设计过程,衡量原型化人员能力的重要标准是其快速获得需求的能力,至于是否有熟练的程序编制调试能力、很强的协调组织能力以及灵活使用工具的能力,都不是最重要的。

答案:

A、B、D

●网络管理系统的实现方式有(10)。

(10)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本题考查的网络管理系统的相关知识点。

网络管理系统的结构一般有集中式、分布式和分层式,具体说明如下。

集中式体系结构是最常用的一种网络管理模式,它由一个单独的管理者负责整个网络的管理工作。

该管理者处理与被管网络单元的代理之间的通信,提供集中式的决策支持和控制,并维护管理数据库。

分布式结构与管理域(按照地域、组织和其他方式定义不同的域)的概念相关,系统中使用了一个以上同等级别的管理者。

因为它根据每个域设置一个管理者,很适合于多域的大型网络结构。

分层结构也应用了在每个管理域中配置管理者的模式。

每个域管理者只负责本域的管理,不关心网络内的其他域的情况。

所有管理者的管理系统(MoM)位于更高的层次,从各域管理者获取管理信息。

与分布式结构不同,域管理者之间并不通信。

这种结构能很容易地扩展,并且可以增加一个以上的MoM。

可以采用在各个MoM之上建立MoM形成多级分层组合。

在这种结构中可以较容易地开发综合应用程序,从多个域(可以是异构的)获取管理信息。

答案:

C

●SNA体系结构的网络采用(11)。

(11)A.虚电路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B.虚电路操作支持数据报服务的方式

C.数据报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D.数据报操作支持数据报服务的方式

【解析】本题是一道网络体系结构的综合题,需要考生具备综合思考的能力。

SNA的网络一般采用虚电路操作支持虚电路服务的方式。

答案:

A

●完成路径选择功能是在OSI模型的(12)。

(12)A.物理层

B.数据链路层

C.网络层

D.传输层

【解析】路径选择是网络层的功能之一。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支持网络连接的实现,包括点-点结构的网络连接以及由具有不同特性的子网所支持的网络连接等。

具体功能如下:

①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②路径选择和中继;③网络连接多路复用;④分段和组块;⑤传输和流量控制:

⑥加速数据传递;⑦复位;⑧差错的检测与恢复;⑨服务选择。

答案:

C

●TCP中滑动窗口的值设置太大,对主机的影响是(13)。

(13)A.由于传送的数据过多而使路由器变得拥挤,主机可能丢失分组

B.传输延时加大,并产生过多的ACK

C.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加快

D.由于接收的数据多,而使主机的工作速度变慢

【解析】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来进行流量控制和阻塞控制,其窗口尺寸的设置很重要,如果滑动窗口的值设置太小,会使主机传输延时加大,并产生过多的ACK(acknowledgementnumber);如果设置太大,又会由于传送的数据过多而使路由器变得拥挤,导致主机可能丢失分组。

答案:

A

●已知有5个子网通过互联网相连,最多需要(14)个协议转换程序。

(14)A.5

B.10

C.15

D.20

【解析】当子网通过互联网相连时,所有进入互联网的分组,都要先转换成互联网的分组格式,而当分组由互联网交付给目的主机时,再转换成目的主机的格式。

这样当网络数目为n时,最多需要协议转换程序为2n个。

答案:

B

●IPv4地址可以划分为{网络号,主机号}两部分。

在下面的地址标记中,用0表示所有比特为0,用-1表示所有比特为1。

以下选项中,(15)不能作为目标地址,(16)不能作为源地址,(17)只能用于本机测试,(18)用于内部网络。

IPv6使用了更大的地址空间,每个地址占有128比特,为方便网络管理人员阅读和管理,采用(19)进制数加冒号的表示方法。

(15)A.{0,0}

B.{127,主机号}

C.{10,主机号}

D.{网络号,-1}

(16)A.{0,0}

B.(127,主机号)

C.{10,主机号}

D.{网络号,-1}

(17)A.{0,0}

B.{127,主机号}

C.{10,主机号}

D.{192,-1}

(18)A.{0,0}

B.{128,主机号}

C.{10,主机号}

D.{168,-1}

(19)A.十六

B.十

C.八

D.二

【解析】IP地址=网络号+主机号

把整个Internet网看成单一的网络,IP地址就是给每个连在Internet网的主机分配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惟一的标示符,Internet管理委员会定义了A、B、C、D、E5类地址,在每类地址中,还规定了网络编号和主机编号。

在TCP/IP协议中,IP地址是以二进制数字形式出现的,共32bit,1bit就是二进制中的1位,但这种形式非常不适用于人阅读和记忆。

因此Internet管理委员会决定采用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表示IP地址:

面向用户的文档中,由4段构成的32bit的IP地址被直观地表示为4个以圆点隔开的十进制整数,其中,每一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8个比特为一个字节称为一段)。

A、B、C类最常用,下面加以介绍。

本文介绍的都是版本4的IP地址,称为IPv4。

从图5可以看出:

·A类地址:

A类地址的网络标识由第一组8bit二进制数表示,A类地址的特点是网络标识的第一位二进制数取值必须为"0"。

不难算出,A类地址第一个地址为00000001,最后一个地址是01111111,换算成十进制就是127,其中127留作保留地址,A类地址的第一段范围是:

1~126,A类地址允许有27-2=126个网段(减2是因为0不用,127留作他用),网络中的主机标识占3组8bit二进制数,每个网络允许有224-2=16777216台主机(减2是因为全0地址为网络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这两个地址一般不分配给主机)。

通常分配给拥有大量主机的网络。

答案:

A、D、B、C、A

●IEEE802定义的局域网参考模型中,只包括了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其中LLC通过其LLC地址为高层提供服务访问的接口,这个接口是(20),在LLC帧中,广播地址是通过(21)表示的,将数据链路层划分成LLC和MAC,主要目的是(22)。

(20)A.SSAP

B.DSAP

C.SAP

D.MAC

(21)A.全1地址

B.地址中的I/G置1

C.地址中的C/R置1

D.地址中的C/R置0

(22)A.硬件相关和无关的部分分开

B.便于实现

C.便于网络管理

D.因为下层用硬件实现

【解析】为高层提供服务访问的接口称之为服务访问点(SAP);在LLC帧中,广播地址通过I/G置1来表示的;数据链路层分层主要是为了使与硬件相关的和硬件无关的部分分开。

答案:

C、B、A

●在数字信号脉冲编码方案中,若当发"1"码时发出持续时间短于一个码元的时间宽度的正电流,当发"0"码时完全不发送电流,则称这种码为(23)。

(23)A.单极性归零码

B.双极性不归零码

C.单极性不归零码

D.双极性归零码

【解析】归零码与不归零码的差别在于脉冲时间与码元的全部时间的关系。

若在一个码元的全部时间内发出或不发出电流则为不归零码;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IT认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