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990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5.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规分章 第五章 会计职业道德.docx

法规分章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

  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

一、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会计职业道德既吸纳社会道德规范的一般要求,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又突出会计职业特征,如客观公正、坚持准则等。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对象,既有单位会计人员,也有注册会计师。

二、会计职业道德功能

(一)指导功能。

即指导会计人员行为的功能。

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指引或劝诫,表达了对会计人员行为的期望和要求。

(二)评价功能。

对会计人员的行为,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进行评价,又可分解为褒扬的功能或谴责的功能。

(三)教化功能。

教育和感化,道德具有引导人的行为的功能,这种引导的特征是,劝善戒恶,并辅以社会舆论的赞扬或谴责,进而作用于人的道德良心和道德情感。

可见,会计职业道德作为一种良性调整会计职业关系和改造会计人员品质的方式,调整面宽、作用面广,这是行政命令和会计法律制度所不及的。

三、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

(一)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关系。

二者具有共同的目标、相同的调整对象、承担着同样的职责,二者关系密切。

主要表现为:

1.两者在作用上相互补充。

在规范会计行为中,我们不可能完全依赖会计法律制度的强制功能而排斥会计职业道德的教化功能,不需要或不宜由会计法律制度进行规范的行为,可通过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来实现;同时那些基本的会计行为必须运用会计法律制度强制遵守。

2.两者在内容上相互渗透、相互重叠。

3.两者在地位上相互转化、相互吸收。

会计法律制度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

4.两者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法律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会计法律制度是促进会计职业道德规范形成和遵守的重要保障。

(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主要区别

1.性质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国家机器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他律性;会计职业道德的很多内容都是源于职业习惯和约定俗成,依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自愿执行,基本上是非强制执行的,具有很强的自律性。

2.作用范围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侧重于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和结果的合法性,而不能离开行为过问动机,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求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的精神世界,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在会计职业活动的实践中,虽然有很多不良的会计行为在违反了会计法律制度的同时也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但也有的不良会计行为在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同时并没有违反会计法律制度。

3.表现形式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是通过一定的程序由国家立法机关或行政管理部门制定颁布和修改的,其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明确的、正式形成文字的成文条例;而会计职业道德出自会计人员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实践,日积月累,约定俗成。

其表现形式既有明确的成文的规定,也有不成文的规范,特别是那些较高层次的会计职业道德,存在于人们的意识和信念之中,并无具体的表现形式,它依靠社会舆论、道德教育、传统习俗和道德评价来实现。

即使是那些成文的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相比,在表现形式上也缺乏具体性和准确性。

4.实施保障机制不同。

会计法律制度的实施需要一套保障机制,这种保障机制不仅体现在法律规范的内容中有明确的制裁和处罚条款,而且体现在设有与之配套的权威的制裁和审判机构。

而当人们对会计职业道德上的权利与义务发生争议时,没有权威机构对其中的是非曲直作出裁定,即使有裁定也是舆论上的,缺乏权威机构保障对裁定的执行。

(三)会计行为的法治与德治。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

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爱岗敬业

(一)爱岗敬业的含义。

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热爱本职工作,安心本职岗位,并为做好本职工作锲而不舍、尽职尽责。

这里所说的“岗”是指会计岗位。

爱岗和敬业互为前提,相互支持,相辅相成。

爱岗是敬业的基石,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二)爱岗敬业的基本要求

1.热爱会计工作,敬重会计职业。

要热爱会计工作,正确认识会计职业,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

只有正确地认识会计本质、明确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地位和重要性,树立职业荣誉感,才有可能去爱岗敬业。

2.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没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就可能出偏差;要将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职业作风贯穿于会计工作的始终。

绝不允许原始凭证不经审核就做账,白条也入账;绝不允许填制凭证只有“制单”人而无“审核”人,或制单人只签姓而不签名,绝不允许会计档案乱堆乱放等行为的发生。

3.忠于职守,尽职尽责。

忠于职守不仅要求会计人员认真执行岗位规范,而且要求会计人员在各种复杂情况下,能够抵制各种诱惑,忠实地履行岗位职责。

尽职尽责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对自己应承担责任和义务所表现出的一种责任感和义务感,具体包含一是社会或他人对会计人员规定的责任;二是会计人员对社会或他人所负的道义责任。

会计人员在对单位(或雇主)的忠诚与国家及社会公众利益发生冲突时,会计人员应该忠实于国家、忠实于社会公众,承担起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注册会计师不仅要对委托人负责,更应对广大的信息使用者负责,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出客观、公允的审计报告。

二、诚实守信

(一)诚实守信的含义。

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

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

(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

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

会计人员应该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得为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

不为他人所左右,也不因个人好恶而取舍,更不能为谋取个人或小集体利益而弄虚作假,编造假账。

会计人员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念如何,将直接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

泄密,不仅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是会计职业的大忌。

保守秘密,要求会计人员在主观上树立保密意识,在客观上采取保密措施,保障商业秘密和国家秘密不被他人所获悉。

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

首先,注册会计师在选择客户时应谨慎,不要一味追求营业收入,迎合客户不正当要求,接受违背职业道德的附加条件;其次注意评估自身的业务能力,正确判断自身的知识、经验和专业能力能否胜任所承担的委托业务;第三,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和和执业规范、程序实施审计,对审计中发现的违反国家统一的会计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法律制度的经济业务事项,应当按照规定在审计报告中予以充分反映;第四,在接受委托业务后,应积极完成所委托的业务,认真履行合同,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擅自终止合同、解除委托,不得超出委托人委托范围从事活动,以免当事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三、廉洁自律

(一)廉洁自律的含义

廉洁是指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保持清白;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

廉洁是自律的基础,自律是廉洁的保证。

如果会计人员不能做到清正廉洁、客观公正。

其职业活动必然会损害或影响第三者的利益;如果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不能严格自律、自我约束、抵制不正当的思想和行为,就难以做到客观公正、清正廉洁。

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这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职业声誉的“试金石”。

会计工作的特点决定了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是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

(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奠定廉洁自律的基础。

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

四、客观公正

(1)客观公正的含义

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客观主要包括以下两层含义:

一是真实性,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真实地记录和反映经济业务事项;二是可靠性,即会计核算要正确,记录要可靠,凭证要合法。

公正就是公平正直,没有偏失,但不是中庸。

对于会计职业和会计工作而言,公正主要包括以下三层含义:

一是国家的会计准则、制度要公正。

会计准则、制度不是为某一特定的主体所制定的,而是为众多主体和社会公众所制定的,它不应偏袒任何一个特定的会计主体,任何一个主体都能平等地运用会计准则、制度,而不会因某一特定主体的运用较其他主体的运用获得更大的优势;二是执行会计准则、制度的人,即公司、企业单位管理层和会计人员不仅应当具备诚实的品质,而且应公正地开展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工作,即在履行会计职能时,摒弃单位、个人私利,公平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相关利益各方;三是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审计签证时,应以超然独立的姿态,进行公平公正的判断和评价,出具客观、适当的审计意见。

客观是公正的基础,公正是客观的反映。

要做到公正,仅仅做到客观是不够的。

公正不仅仅是指诚实、真实、可靠,还应该在真实、可靠中作出公正选择。

这种选择尽管是建立在客观的基础之上,还需要在主观上做出公平合理的选择,是否公平合理,既取决于客观的选择标准,也取决于选择者的道德品质和职业态度。

(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

1.依法办事

认真遵守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

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

客观公正要求会计核算过程和会计核算结果都是客观公正的。

没有客观公正的核算过程就难以保证核实结果的客观公正;没有客观公正的结果,业务操作的客观公正就没有意义。

客观公正,是会计人员和会计工作追求的目标,会计职业特征是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3.保持独立性

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尤为重要。

独立是客观、公正的基础,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保持独立性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

具体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

注册会计师在履行其职责时,保持独立性固然十分重要,但财务报表的使用者对于这种独立性的信任也很重要。

如果审计人员在执业过程中实质上是独立的,但报表使用者认为他们是客户的辩护人,则审计职业的大部分价值将随之消失。

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这比形式上的独立更重要。

实质上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

五、坚持准则

(1)坚持准则的含义。

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所左右。

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包括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其他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

会计人员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过程中,只有坚持准则,才能以准则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在发生道德冲突时,应坚持准则,以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正常的经济秩序。

(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

1.熟悉准则,是遵循和坚持准则的前提。

既包括会计准则、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法律制度相关的经济法律制度,还包括部门、单位内部的管理制度。

2.遵循准则,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经常学习、掌握准则的最新变化,了解本部门、单位的实际情况,准确地理解和执行准则,还要在面对实际经济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以及准则未涉及经济业务或事项时,通过运用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理论和技能,作出客观的职业判断,予以妥善地处理。

3.坚持准则。

会计人员坚持准则,是对国家、社会公众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人负责。

六、提高技能

(1)提高技能的含义,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

会计之道,就是会计的职业技能和技术,没有娴熟的会计之道,会计之德就失去了依托。

有了高超的职业技能,更要“德”来滋润。

没有良好的德行滋润,技能越高,其破坏力越大,最终会毁掉会计职业。

就会计职业而言,它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

不同岗位、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

一般会计人员注重于实务操作能力;会计主管、会计部门负责人及中等会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等;高级会计人员,不仅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综合分析能力,还要具备组织协调能力、职业经验和参与管理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高级会计人员还应当具备现代金融知识、内部控制和信息化等知识。

(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

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

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谦虚好学、刻苦钻研、锲而不舍,是练就高超的专业技术和过硬本领的唯一途径,也是衡量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七、参与管理

(一)参与管理的含义,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与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好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

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地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参与决策方案的制订和选择,参与决策的执行、检查和监督,为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当好助手和参谋。

(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

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

首先,要求会计人员有扎实的基本功,掌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做好会计核算的各项基础性工作,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完整。

其次,要求会计人员充分利用掌握的大量会计信息,运用各种分析方法,对单位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预测,找出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把管理结合在日常工作之中,从而使会计的事后反映变为事前的预测和事中的控制,真正起到当家理财的作用,成为决策层的参谋助手。

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

八、强化服务

(1)强化服务的含义,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

强化单位会计人员的服务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账、算账和报账,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就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评价委托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为社会公众及信息使用者服好务。

(2)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

1.强化服务意识

2.提高服务质量

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教育性道德影响活动,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体现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是一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自我提高的活动,从而将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逐步转化为会计人员的内在品质,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使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

会计职业道德的他律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

从他律到自律,从“不敢为、不能为”到“不愿为、不屑为”,方为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

(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

(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

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

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

会计人员应懂得,一旦违反了会计职业道德,除了受到良心和道义上的谴责外,还会受到行业惩戒和处罚。

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

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

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

指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

(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1.岗前职业道德教育,指对将要从事会计职业的人们进行的道德教育。

包括会计专业学历教育以及获取会计从业资格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教育的重点是职业观念、职业情感和职业规范等方面。

2.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指对已经进入会计职业的会计人员进行的继续教育。

目前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完全摆脱了传统的基础教育和其他类型的学历教育中那种“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根据培训对象的不同层次、不同学历的不同要求,在教学内容上,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培训内容;在培训组织上,可以采取培训班、研讨班、进修、自学等多渠道培训形式;在培训方法上,采用讲授、研讨、远程教育、参加考试等多种形式;在时间安排上,根据需要可长可短,可采取脱产、半脱产或业余函授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

(1)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含义,指人们依照职业道德原则的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自我锻炼、自我提高的活动。

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最终是在会计人员自我修养中得到升华。

无论是职业道德规范,还是职业道德教育,都表现为客观的、外在的、强制性的道德要求。

它以职业义务为核心,表现为一定的应该负担职业道德责任,并往往以政府行政监管、行业自律监管和社会舆论监督作为后盾,体现出道德作用的他律性。

这种他律教育灌输,是职业道德形成的不可逾越的首要阶段,它使从业人员将这种职业规范看作是外在的、不受内心支配的东西,而被动地去遵守、服从。

在职业道德建设初期,这种遵守和服从是必要的,也有其合理性,因而应用也最为普遍。

职业良心是对职业责任的自觉意识,是认识和情感、意志和信念的统一,它不仅使从业人员表现出强烈的道德责任感,而且能够使其依据一定的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自觉地选择和决定其行为,成为从业人员发自内心的巨大精神动力,在从业人员的行为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会计职业道德的最终目的,在于把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从而将职业实践中对职业道德的意识情感和信念上升为职业道德习惯,使其贯穿于职业活动的始终。

(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环节

1.形成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认知

会计职业道德认知主要是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准则及其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它包含两方面:

一是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概念的掌握;二是对会计职业道德判断能力的提高。

会计职业道德规范是在会计职业实践中不断总结、不断探索而提炼和概括出来的,是会计职业生活的一种客观要求。

2.培养高尚的会计职业道德情感

会计职业道德情感是指会计人员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在处理职业活动中的各种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包括职业自豪感、荣誉感、责任感、幸福感等等。

会计职业道德情感的培养,主要取决于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热爱程度。

3.树立坚定的会计职业道德信念

会计职业道德信念是指对会计职业的道德义务具有的强烈责任感和对会计职业的理想目标的坚定信念。

4.养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行为

会计职业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信念等,属于道德意识修养的范畴。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除了包括道德意识修养外,还应包括道德行为方面的修养。

会计职业道德行为是指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调节下所采取的行为,当这些行为反复持久、习以为常以后,就会形成职业习惯。

职业习惯是一种不需要任何监督的自觉行为。

(三)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进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应综合运用以下几种具体方法:

1.不断地进行“内省”

在会计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上,尤其提倡“内省”。

所谓“内省”,是检查自己的言行是否有不对的地方,就是内心的自我审判,自我批评。

2.要提倡“慎独”精神

“慎独”对会计工作者尤其重要。

会计职业道德修养讲“慎独”,就是要求每个会计人员严格要求自己,在履行职责时,自律谨慎,不管财务制度是否有漏洞,也不管有人没人,领导管理严不严,都应当按照职业道德要求去办,会计人员尤其要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要努力达到“慎独”的境界。

3.虚心向先进人物学习

第四节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决定了会计职能作用的发挥和会计工作质量,因此,必须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应当实行自我修养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宣传教育与检查惩戒相结合;行业自律与舆论监督、政府监督相结合;以德规范会计职业与依法监管会计职业相结合。

一、财政部门的组织推动

(一)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会计职业道德宣传教育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组织和推动本地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责任。

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开展工作,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宣传方案,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形式,如举办会计职业道德演讲、论坛、竞赛、有奖征文等活动。

(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管理相结合

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注册登记制度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结合起来,有利于对强化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强制引导会计人员遵守会计职业道德。

如果会计人员不遵守会计职业道德,不按照要求完成规定的继续教育,不遵守财经法规,情节严重的,还应由财政部门依法吊销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近年来,财政部门对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档案实行电子计算机管理,为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创造了条件。

(三)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评、聘用相结合

报考初级资格、中级资格的会计人员,应“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管理机构对有不遵循会计职业道德记录的,应取消其报名资格;对高级会计师而言,不论是考试还是评审,会计职业道德都是重要内容。

高级会计师评审委员会在对申报人的会计职业道德进行考核时,可以采取量化评分的方式,使之与其专业学识、工作成绩等的得分一样作为其评审得分的重要组成办法;同时,还可以规定一些关于职业道德规范的否决条款,如,申报人曾因违法行为而受到过刑事处罚的;因在财务、会计、审计、企业管理或其他经济管理工作中犯有严重错误而受过党纪、政纪处分,如果申报人员存在这些情形,则不能参加高级会计师资格的评审;各单位在聘用会计人员时,除考察其专业胜任能力外,更应将遵守职业道德情况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

(4)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法执法检查相结合

财政部门通过对《会计法》执法情况进行检查,一方面可以督促各单位严格执行会计法律法规;另一方面也是对各单位会计人员是否遵守会计职业道德情况的检验。

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会计人员不但要承担《会计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受到行政处罚或刑事处罚,同时还必须接受相应的道德制裁,可以采取在会计行业范围内通报批评、指令其参加一定学时的继续教育课程、暂停从业资格、在行业内部的公开刊物上予以曝光等。

法律惩罚和道德惩罚两者是并行不悖、不可替代的,应同时并举。

(5)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与会计人员表彰奖励制度相结合

我国会计人员表彰制度早在1963年就已经实现制度化,目前会计人员表彰主要包括会计人员荣誉证书制度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评选表彰制度。

1963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会计人员职权试行条例》,确立了会计人员奖惩制度;1988年6月,财政部印发了《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试行规定》,规定从事财务会计工作满30年的会计人员颁发《会计人员荣誉证书》;财政部先后于1990年、1995年、2005年、2008年组织了全国先进财会工作集体和先进会计工作者表彰活动

二、会计职业组织的行业自律

中国会计学会制定了《中国会计学会个人会员分级管理办法(试行)》,加强对会员学术规范、职业操守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中国会计学会会员的职业道德水平;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为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平,先后发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及《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行业诚信建设实施纲要》等,并研究建立调查委员会、技术鉴定委员会、惩戒委员会等行业自律性决策组织。

但总体上看,我国会计职业的自律性监管还比较薄弱。

三、社会各界齐抓共管

单位负责人必须重视和加强本单位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在任用会计人员时,应当审查其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职业记录和诚信档案,选择业务素质高、职业道德好、无不良记录的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开展对会计人员的道德和纪律教育,并加强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