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431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docx

语文版选修教材《论语选读》资料之03待贾而沽

第三课待贾而沽

引人入胜

孔子想不想做官?

这当然是毫无疑问的。

孔子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才堪大任,一心想通过为官来推行其政治主张。

在孔子壮年时期,这种愿望是很强烈的。

孔子自己也说“天下有道则见”(8.13)。

鲁定公九年,孔子终于有了机会,先是为中都宰,后来又做到司空、大司寇,政绩斐然。

鲁定公十年,鲁国与齐国的夹谷之会,孔子大大出彩,智勇兼备,不仅为鲁国争得了面子,还赢得了不少实际利益。

这是孔子从政生涯最为出色的一笔。

孔子周游列国,也是想找一个能任用其的诸侯国君,通过政权的力量来推行孔子所认可的道。

只是怀道不仕,周游数年,竟无一人肯行孔子之道于一二。

道之不行,孔子自然感慨万千: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9.13)孔子非不想从政,而是不想违背自己的意愿、政治主张而从政。

所以“待贾而沽”,而不是是非不分的“求而为仕”。

我们现在所说的政治家与政客的区别,可能也就在这里。

……[课前预案]……

一、文言知识

(一)正字音

与(yù)于斯文桓魋(tuí)从者见(xiàn)之木铎(duó)

期(jī)月韫(yùn)椟善贾而沽(gū)佛肸(bìxī)

涅而不缁(zī)匏(páo)瓜系(jì)而不食笃(dǔ)信

归孔子豚(tún)亟(qì)失时

(二)通假字

1.求善贾而沽诸(“贾”通“价”,价钱)

2.公山弗扰以费畔(“畔”通“叛”,叛乱)

3.子路不说(“说”通“悦”,高兴)

4.宁武子,邦有道,则知(“知”通“智”,聪明)

5.归孔子豚(“归”通“馈”,赠)

6.孔子时其亡也(“时”通“伺”,伺察)

7.遇诸塗(“塗”通“途”,道路)

8.文王既没(“没”通“殁”,去世)

(三)一词多义

①文不在兹乎(名词,礼乐制度)

②郁郁乎文哉(形容词,完美)

③越人断发文身(动词,刺花纹)

④温文尔雅(名词,文辞)

⑤骚人之文,自兹而作(名词,文章)

①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通“智”,聪明)

②不患人之不己知(动词,了解)

③知之为知之(动词,知道)

④孰为汝多知乎(通“智”,名词,智慧)

⑤悲歌辞旧爱,衔泪觅新知(名词,知己)

①天下有道则见(动词,出仕)

②阳货欲见孔子(使……拜见)

③从者见之(使……得以进见)

④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动词,召见,接见)

⑤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介词,表示被动)

⑥图穷而匕首见(动词,同“现”,出现)

⑦冀君实或见恕也(指称性副词,可译为“我”)

①天之将丧斯文也(连词,如果)

②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副词,将要)

③呼儿将出换美酒(动词,拿出)

④出郭相扶将(动词,扶持,扶助)

⑤将进酒(动词,请)

⑥将数万之众(动词,带领,率领)

⑦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名词,将领)

①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动词,参与,介人)

②吾与点也(动词,赞许,赞同)

③与赢而不助五国也(动词,结交)

④蜩与学鸠笑之(连词,和)

⑤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动词,给予)

⑥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动词,等待)

⑦孰与君少长(介词,和,跟)

⑧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介词,为,替)

⑨求之与?

抑与之与?

(表疑问、反诘或感叹)

①公山弗扰以费畔(凭借)

②天将以夫子为木铎(用)

③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原因)

④臣以王之攻守也(认为)

①子畏于匡(介词,被)

②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介词,到)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介词,对)

④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介词,在)

(四)词类活用

l.名词作动词

怀其宝而迷其邦(“怀”:

怀揣)

2.动词的使动用法

①从者见之(“见”:

使……得以进见)

②阳货欲见孔子(“见”:

使……拜见)

③天之将丧斯文也(“丧”:

使……丧失)

④怀其宝而迷其邦(“迷”:

使……迷乱)

3.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守死善道(“善”:

使……完美)

(五)古今异义

1.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古义:

这种文化。

今义:

文雅。

2.君子之至于斯也古义:

到某地或到某种程度。

今义:

另提一事。

(六)文言句式

1.判断句

①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也”,表判断)

②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也”,表判断)

③我待贾者也(“……者也”,表判断)

2.定语后置句

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应为“至于斯之君子”)

3.状语后置句

①有美玉于斯(应为“于斯有美玉”)

②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应为“于其身亲为不善者”)

4.宾语前置句

①何必公山氏之之也(由“之”来表示)

②岁不我与(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前置,应为“岁不与我”)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的前置,应为“患何”)

5.省略句

①佛召(子),子欲往

②(阳货)谓孔子曰:

“来!

予与尔言!

③宁武子,(于)邦有道,则知

6.被动句

子畏于匡

7.固定句式

①匡人其如予何

②桓魋其如予何

③子之往也,如之何(如……何:

能将……怎么样呢)

(七)成语积累

1.待贾而沽:

等待善价出售,也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

亦作“待价而沽”。

2.期月有成:

期,整月、整年。

形容办事见效迅速,很短的时间便功效显著。

3.愚不可及:

愚,傻,笨;及,赶得上。

愚蠢得别人比不上。

形容愚蠢无比。

4.道不同不相为谋:

走着不同道路的人,就不能在一起谋划。

比喻意见或志趣不同的人就无法共事。

5.岁不我与:

年岁是不等人的。

表示应该及时奋起,有所作为。

 

二、预习思考

1.在9.13中,子贡曰:

“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

求善贾而沽诸?

”子曰: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怎样理解孔子的“待贾而沽”的选择?

请你思考:

【答案】孔子的选择,显示了他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

按现代人的眼光看,古董热,藏与沽都各有道理,都不错。

这只是从字面上作解释。

子贡是用美玉作比,跟老师探讨人生问题。

我们从孔子的答话中,能看出孔子的处世态度。

“沽之哉!

沽之哉!

我待贾者也。

”斩钉截铁,卖,一定要卖喽!

好的东西被埋没也就不能称其好了,好的东西是一定要让别人感受到它的好,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才如果不为社会所用,他的人生价值也就非常有限,对社会的贡献也要大打折扣。

好的思想、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定要被实行,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才能体现其价值。

待贾而沽,是孔子“怀才待用”“待时而行”的积极用世思想的体现。

可待贾而沽也应该是有原则、有目的的沽,如果实现不了这个价值,卖它又有何益?

就像姜太公钓鱼一样,鱼钩是直的,又悬在水面上,这样钓鱼自然不是钓鱼,只是在钓识货的人。

2.在朗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并给9.5、7.23、3.24、9.13、8.13、5.21各章每章写一则点评。

请你思考:

【答案】

9.5:

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当然这次是误会。

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他强调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不过,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7.23:

孔子认为,自己是有仁德的人,而且是上天把仁德赋予了他,所以桓魋对他是无可奈何的。

3.24:

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

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9.13:

“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

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求仕的心理。

8.13:

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一条重要原则。

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5.21: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

当形势好转,对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竭力尽忠。

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

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取赞许的态度。

……[课堂学案]……

一、文本探究

(一)整体感知

1.在17.5中,“公山弗扰以费畔,召,子欲往。

”引起了“子路不说”,你如何看待孔子的求仕?

【提示】孔子求仕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求得个人的富贵显达,而是为了行道救世,是为了拿自己的思想学说、政治主张去匡正时弊,让诸侯国能实行仁政,这种积极入仕的思想,这种传承文化,匡世济民的精神,对引导人们经邦建国、建功立业、进而推进社会发展,人类进步有积极意义。

孔子“志于道”的这种超乎寻常的自负,也恰恰说明了孔子在政治上的幼稚:

他救世之心是急切的,但有时表现为.“饥不择食”。

孔子教人要有原则性,自己却很灵活地为自己寻找理由,难怪子路很是不高兴。

2.“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反映了孔子什么思想?

【提示】孔子说:

“君子忧虑死后名声不传扬于后世。

”即君子总希望死后能给这个社会留下点什么,不愿意一生碌碌无为,死后默默无闻。

儒家强调把个人置于社会群体之中,超越个人,为群体谋福利。

中国的传统重视“青史留名”,也反映了孔子对这种个人价值的重视。

(二)细节探究

1.怎样理解孔子的“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提示】孔子说:

“如果有人用我治理国家,只要一年就能治理得大体就绪,三年就能大见成效。

”孔子是得道之人,精通政治人事,所以,只要得位,只要获得国君的信任,一年即可初成,三年则大成。

这也反映了孔子渴望建立功业的思想。

当然这并非孔子的最终目的,他的真正目的是想借此恢复整个天下的生活秩序,使社会出现安定的政治局面。

怎奈众生业力过重,贪欲炽盛,私心自用,圣人不能当权。

所以,不是圣人无能,而是百姓无福。

2.“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

”你如何理解这种做法?

【提示】孔子固然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进取;坚持不懈的一面,同时又有洁身自好、保身全生的一面。

因此,孔于非常赞赏宁武子,非常喜欢宁武子在邦有道时所表现出来的聪明和在邦无道时所表现出来的笨拙。

这宁武子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孔子自己的真实写照!

孔子又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意思是“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藏身自好”。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最为精练地表达了孔子对于因邦有道而进(出仕)、因邦无道而退隐的入世与出世,进与退的政治选择与人生态度。

3.“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和老庄出世思想是否一致?

【提示】孔子的思想:

君子应该信仰坚定,不去危险的国家,离开动乱的国家,天下大平就出来做事,天下不太平就应该隐遁起来。

儒家讲“隐”讲“藏”,是在“天下无道”之时,是为了韬光养晦,以便将来“达则兼善天下”,在基调上仍是进取的。

老庄思想:

“有道”“无道”对于道家来说已无意义,所以不管政治好坏与否都应“避逃”。

道家认为天下不可能有好的政治、国家,所以只有借超然世外以求解脱,具有消极的思想表现。

(三)思维碰撞

1.读9.5章,“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

”这几句话,对你有什么启发?

【提示】圣人贤者也难免会遇到挫折和意外,但是,因为他们在遇到挫折和意外时,不会改变自己的心志,所以才有可能成为圣人贤者。

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正是由于具有这种强烈的文化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才使他在危难面前镇定而自信。

我们在遇到挫折和意外的时候,会不会镇定地处理呢?

是否会改变自己的志向呢?

也许平时的圣贤气象不易被人察知,但在患难之际,圣贤气象便易于被人知晓了。

2.结合你的认知,谈一谈你对“道不同,不相为谋”是如何认识的?

【提示】孔子说:

“志向不同,不在一起谋划共事。

”所谓“人各有志,不能强勉”“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其实都是“道不同,不相为谋”的意思。

当然,“道”在这里的外延较广,既指人生志向,也指思想观念、学术主张等。

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饿死幸首阳山。

这是政治态度不同而不相为谋的典型。

司马迁又说:

“世上学老子的人不屑于儒学,学儒学的人也不屑于老于。

”这是思想观念、学术主张不同而不相为谋的典型。

孔子自己也曾说: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从吾所好”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不也是“道不同,不相为谋”吗?

(四)熟读成诵

1.子曰:

“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2.子曰:

“然有是言也。

不曰坚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涅而不缁。

吾岂匏瓜也哉?

焉能系而不食?

3.子曰: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4.子曰:

“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5.子曰:

“道不同,不相为谋。

二、拓展探究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题目。

舍我其谁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

“夫子若有不豫色然。

前日虞闻诸夫子曰: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

曰:

“彼一时,此一时也。

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

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

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吾何为不豫哉?

(《孟子·公孙丑下》)

【探究】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有不豫色然豫:

欢喜,快乐

B.不怨天,不尤人尤:

怨恨,归咎

C.以其数,则过矣数:

数量

D.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舍:

舍弃,除了

2.根据“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这句话,后来归纳出一个意思相反的成语     ,意思是                                              。

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译文:

(2)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译文:

【点拨】很显然,孟子的“舍我其谁”与孔子的出仕思想一脉相承。

体现了他自视极高、自任极重(或“自信心、责任感极强”)的心怀。

这就表明了孟子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我期许。

这种浩然之气,这种大我情怀,应该是当代青年学子的一个精神的鞭策。

参考译文如下: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

“老师似乎有些不高兴的样子。

前些天我从您那里听到说:

‘君子不埋怨天,不怨恨人。

’”

(孟子)说:

“那时是一个时候,现在是一个时候。

每五百年必定有圣明的君主出现,这期间也必定有闻名于世的贤能之才(出现)。

自周朝以来,已经七百多年了。

按年数计算,已经超过(五百年)了;按时势来考察,也该出现圣君贤臣了。

上天不想让天下太平,如果想让天下太平,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我为什么不愉快呢?

【答案】1.C(数:

shǔ,计算。

2.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报怨天,责怪别人。

3.

(1)每五百年必定有圣明的君主出现,这期间也必定有闻名于世的贤能之才(出现)。

(2)如果上天想让天下太平,当今这个时代,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个重任)呢?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1~3题。

中国传统的和谐社会观

钱穆说:

“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观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之归宿处。

”“天人合一”代表着中国人的人生精神,就是追求人与自然界的统一。

所谓“天地变化,圣人效之”。

儒家认为“天地生万物”,人与万物都是自然的产儿,主张“仁民爱物”,由己及人、由人及物,把“仁爱”精神扩展至宇宙万物。

道家把自然规律看成是宇宙万物和人类世界的最高法则,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比人与人的和谐还要崇高快乐。

佛家认为万物都是“佛性”不同的体现,所以众生平等,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

儒、佛、道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完全一致。

孔子认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有精神生活,特别是在于人有道德,所以孔子以“仁爱”为中心,推演出温良恭俭让仁义礼智信,把培养有道德的人作为学问的根本,认为这是社会稳定和谐的根基。

道家也主张以谦下不争、清静无为的方式来达到人的身心和谐。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

有了和谐的人格,就能消除个我的锢蔽,以开豁的心胸与无所偏执的心境去看待一切。

佛家讲修来世,力图以事事无碍的超然态度进入一种彻悟的心灵境界,实现自我身心的和谐。

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谐和人我的人际环境。

并以“仁爱”为原则,实施途径有两条:

一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一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世界各大文化与宗教中都有相同表述,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律”。

孔子还特别强调“和”是君子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儒家将以“和”为主的道德原则制度化,使之成为可操作的“礼”,“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的作用就是通过“人和”来实现社会和谐,这便是“礼之用,和为贵”。

儒家的理想就是“天下”。

《礼记》中“以中国为一人,以天下为一家”,说的就是以超越一国一族的“天下观”,构筑一个和谐有序的世界。

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

古代中国是“文化中国”,是“文明共同体”,主张以和平的、公正的、文明的手段来解决国际争端,这才是真正的世界主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各家各派都有自己向往的和谐社会模式。

道家以“小国寡民”为梦想,墨家以“爱无差等”为梦想,法家以“富国强兵”为梦想,佛教以“善地净土”为梦想,但最具代表性的,还是儒家描述的“大同社会”。

“大同社会”代表了中国古代理想和谐社会的最高境界。

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比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却早了两千年。

东汉郑玄解释说:

“同,犹和也,平也。

”所以“大同”也就是“大和”与“太平”,也就是和谐社会与太平盛世。

经数千年来各种思想的融合,中国传统文化所提出的和谐共生理想,已成为以“和”为核心,兼顾多元、和谐有序、包容开放的一套哲学伦理体系。

1.下列观点不能作为“天人合一”和谐思想的依据的一项是()

A.天生万物,仁民爱物。

B.天道自然,物我融一。

C.儒、道、佛都主张物我“和谐”。

D.众生平等,万物都有生存权。

2.画线句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以用来论证的观点是()

A.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B.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自我身心的和谐。

C.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D.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与世界的和谐。

3.根据原文信息,下列分析与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整个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归宿,儒、道、佛三家在人与自然和谐的观点上是完全一致的。

B.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道、佛三家都注重自我身心的“和谐”,儒家孔子以“和”“礼”实现人的自我身心“和谐”。

C.儒家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以和平、公正、文明构建和谐有序的世界。

D.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同期的中国古代“大同社会”,比欧洲最早的空想社会主义“乌托邦”早两千年。

【答案】

1.C(C.这是对儒、佛、道三家“天人合一”思想的总结,是结果,不能作为依据)

2.C(从原文第三段来看,作者说“孔子提出创造宽厚处世、谐和人我的人际环境”“被公认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黄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证明的观点应该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3.B(B.张冠李戴。

“和”“礼”是儒家文化中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和谐”,可依据原文第三段推知)

……[佳作T型台]……

至圣

2006年福建一考生

文庙,是古时的学府。

文庙大成殿,是文庙精神的中心。

中华各地的文庙大成殿中,当面傲立的,便是中华儒学之始者——孔子。

可以说,任何一个中国人都知道孔子,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崇敬孔子。

孔子生前并非皇族,但在其以后的时光封号却一再提高,从“大成至圣先师”直至“大成至圣文宣王”,孔门盛极一时,孔子万古流芳。

儒士注重个人的修养,孔子做为儒士之首,自然是修养极高的人。

孔子一生行迹依《礼》,非礼勿行。

颜回去世,孔子赞曰:

“贤哉,回也。

”内心极推崇他,但依礼反对厚葬。

他对诸侯公卿公然欣赏天子乐舞而感到愤怒,他对列国不纳其言感到委屈,但又绝对平静。

身处乱世,一老者默对现实,独善其身。

既有伯夷叔齐般高义,又有微子、箕子、比干之胆识。

“见贤思齐”是他的理论,论语中他直抒胸臆:

“殷有三贤人。

儒家求出仕,孔子自然亦是。

在做鲁相的日子中,其能大展其才,但因国君不明,只得周游列国。

或而谓之游,可此绝非游说之路——诸侯无一纳其言。

但其在天下纷争中,为天下奔走,为他人奔走。

在所有人都觉得“礼”已不会富国强兵之时,其却矢志不谕,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

圣人居于天地间,绝非呼天抢地地狂号,只是留下一片静默,一片永恒。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静默中孕含了无穷的力量。

孔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至今日,是因其在教育上的贡献。

孔子七十二门生为贤人,另有三个人感其教化。

孔子身体力行的教学,是无愧于先师的称号的。

他的学生有的富甲天下,有的潜心学问,有的能通灵于天地,有的傲立于庙堂。

孔子注重文化的传承,其修《春秋》《诗》虽是为儒家而修,对《诗》的内容也有一定的曲解,但无疑将中华的文化传了下来。

否则哪有“关关睢鸠”的千古绝唱?

孔子是个文化人。

他回望是历史,低首是现今,远望是将来。

汉代的独尊儒术使其学术的传承初见成效;传至宋代,程朱理学的高峰,也是孔子精神的续扬。

一门能傲立千年的学术以其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以及能代代相传不断创新,证明了它在华夏的生命力,无人可挡的生命力!

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他的精神,他的学说也随川前行,奔流不止。

孔子为圣,圣者之圣。

纷争之春,多世之秋,乱世间,圣人傲立。

其对自身的感怀,对社会的关注,对文化的贡献:

仅有一项便可傲立于天地,何况全才乎!

步入文庙,孔子静默。

一身宽服的他目视远方,目视将来。

“圣人不拘于时”,他自能望见的将来,不知儒士能否长存,但儒学必将仍扎根每个国人心中。

个体之圣人,社会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

至圣。

【赏析】文章以“至圣”为题,由文庙引入孔子,指出孔子的历史地位——“大成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

接着从三个方面评述孔子的文化影响,也就是孔子之所以会被尊为“至圣”的原因:

一是孔子身处乱世却能独善其身,一生行迹“非礼勿行”,指出孔子是修养极高的圣人;二是孔子一生为天下奔波,学说不被接受却矢志不渝;三是孔子在教育上的巨大贡献及其思想的影响。

文章最后对孔子作出总体评价,“个体之圣人,社会之圣人,教育之圣人,文化之圣人”。

最后一段仅两个字“至圣”,不仅回扣文题,而且具有强调的作用,是对全文有力的收结。

整篇文章中心突出,结构严谨,选材得当,语言老道,论说有理有据,可以看出作者是颇有文字功力的。

……[课后练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各句中无通假字的一项是()

A.公山弗扰以费畔

B.宁武子,邦有道,则知

C.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D.归孔子豚

【答案】C(A项“畔”通“叛”,背叛。

B项“知”通“智”,聪明。

D项“归”通“馈”,馈赠。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之将丧斯文也(将要)天生德于予(道德传统)

B.仪封人请见(边界)从者见之(拜见)

C.韫椟而藏诸(藏)涅而不缁(染黑)

D.孔子时其亡也(时常)好从事而亟失时(屡次)

【答案】C(A.将:

如果。

B.见:

xiàn,使得以进见。

D.时:

通“伺”,伺察。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守死善道B.怀其宝而迷其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