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2161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1 大小:1.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6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docx

化学推断20小时成为化学推断高手

化学推断题解题高手

推断题是平时各级考试、每年高考必考的题型之一,考察的分值一般在35分----60分之间。

该类型题具有考查知识面广、思考容量大、逻辑推理严密、条件隐含、综合性强等特点。

近几年来高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较高。

化学推断题的类型主要有:

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框图式推断题、关系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

这类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掌握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考查学生思维的敏捷性、严密性、整体性和创造性。

其解题思路一般是:

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找突破口→注意联系→意向猜测→全面分析→验证确认。

解题的关键是:

依据物质的特征或转换特征等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后,再完成整个题目。

解题的方法有顺推法、逆推法、假设论证法、发散法、列举法等等。

只要是认真看了此光盘的内容,解化学推断题的能力就有明显提高。

若是掌握了此课件的大部分或绝大部分内容,就能成为解化学推断题的高手(2010年、2011年高考全国卷中化学推断题均占44分,2013年推断题的分值为39分)。

第一部分:

化学推断题的类型

 一、表格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

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或相互反应产生最多或最少现象的物质为突破口进行解答。

例1A、B、C、D分别是HCl、BaCl2、AgNO3、Na2CO3四种物质的无色溶液中的某一种,先将它们两两混合,产生现象如下表所示:

反应物

A+B

C+D

A+D

C+A

D+B

现象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

无色气体

由上表可知:

A、B、C、D依次是()

A、HCl、BaCl2、AgNO3、Na2CO3

B、AgNO3、HCl、Na2CO3、BaCl2

C、BaCl2、Na2CO3、AgNO3、HCl

D、AgNO3、HCl、BaCl2、Na2CO3

[解析]用图表寻找突破口,从而进行解答

 

HCl

BaCl2

AgNO3

Na2CO3

HCl

 

 —

 ↓

 ↑

BaCl2

 —

 

 ↓

 ↓

AgNO3

 ↓

 ↓

 

 ↓

Na2CO3

 ↑

 ↓

 ↓

 

从表中看出,一种物质跟其它三种物质反应均生成白色沉淀的是AgNO3、即为A(A+B、A+D、C+A均生成白色沉淀);D+B→无色气体,则D、B是HCl或Na2CO3,又从“C+D”“A+D”均生成白色沉淀,即两两混合时,生成一种气体,两种白色沉淀,则D是Na2CO3;不难得出B为HCl,C为BaCl2。

答案:

D

二、网络式推断题

给出了物质范围和各物质相邻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用线段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网络”图,要求考生根据物质发生反应的数目,从而推出其中的未知物质。

例2 下图中的A、B、C、D、E、F分别表示澄清石灰水、CuSO4溶液、Na2CO3溶液、BaCl2溶液、盐酸和金属铁,它们之间的连线表明相邻的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根据图中关系确定A、B、C、D、E、F各物质的化学式.

Ca(OH)2能发生3个化学反应,CuSO4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Na2CO3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BaCl2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HCl能发生3个化学反应,Fe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

分析方框图,B、F所在方框均为4条线,即能发生4个化学反应,为CuSO4和Na2CO3,而均能与B、F反应只有A,则A一定是BaCl2,这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

A确定后,马上可确定C为Fe(余下的只有Fe能发生2个化学反应),随后可推断出D为HCl,B为CuSO4,F为Na2CO3,E为Ca(OH)2。

三、框图式推断题

框图题由于题目字数少,题意及所供信息新颖且简洁,能很好地检测出考生的知识和能力储备,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为100%。

有无机框图题和有机框图题两类题型。

例3 X、Y、Z是3种元素的单质,甲、乙是2种常见的化合物。

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

据此判断:

(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X的元素是________,不含有组成Y的元素是________(用“甲”、“乙”填写)。

(2)单质X是________(填“金属”、“非金属”或“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3)若单质X是________,则单质Y、Z分别是________;若单质X是________;则单质Y、Z分别是________;若单质X是________,则单质Y、Z分别是________。

[解析]单质X+化合甲化合物乙+单质Y,这属于置换反应,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而在置换反应中,单质X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1)、

(2)问的答案为:

(1)在甲、乙两种化合物中,不含有组成X的元素是甲,不含有组成Y的元素是乙。

(2)单质X既可以是金属又可以是非金属。

(3)问是开放性推断题,在“卤素”、“硫和硫的化合物”、“氮和磷”中都有置换反应。

比如有以下几组答案:

此题在学过“卤素”后可得到1~3组答案;学过“硫和硫的化合物”后,可得到4~5组答案;学过“硅和硅酸盐工业后,可得到6~7组答案”学过“氮和磷”后,可得到8~9组答案;学过“几种重要的金属”后,还可得到10~13组答案。

\

四、关系式推断题

这类题一般不限定物质范围,给出各物质转化关系,要求考生根据转化关系推断出各物质。

例4 A→E五种物质有如下所示的反应关系式:

[解析]此类推断题中,物质的特殊颜色、特征反应现象往往是解题的突破口。

紫红色固体A与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B,可推断出A为Cu,B为CuO;根据后面的关系及“蓝色沉淀”可推出D为CuSO4,C为CuCl2,E为Cu(OH)2。

即:

五、叙述式推断题

此类推断题是以文字叙述形式给出的,出题的范围广,可以给出物质范围或实验现象或已知数据,要求考生推断出元素、化合物的名称,或推出混合物中一定存在、一定不存在和可能存在的是什么物质,或根据已知数据进行计算推断等,叙述式推断类型有:

(1)元素、化合物推断题;

(2)实验推断题;(3)计算推断题;(4)综合性推断题。

下面各举一个例题予以说明。

(一)元素、化合物推断题

例5 周期表中相邻的A、B、C三元素中,A与B同周期,A与C同主族,已知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三种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为41,则A、B、C各是什么元素?

[解析]抓住“A、C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它们与B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差1”的特点,用三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除以3便可以求解,即19/3=6……1,则A、C为VIA族的氧或硫,B的质子数为41-8-16=17,则B为氯元素。

易知A为硫,C为氧.它们的位置关系是:

(二)实验推断题

例6 有一白色固体粉末,可能由Na2SO4、CuSO4、KNO3、NH4NO3、BaCl2、CaCO3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

①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和上层无色清液。

②过滤后,在滤出的白色沉淀里加入稀HNO3,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并有无色气体生成,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在滤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并加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由此实验推断: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_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

(填化学式)

(三)计算推断题

例7 某化合物R和Na2SO4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11.65g,经试验,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滤液呈碱性。

加入稀盐酸中和滤液,当加入146g5%的盐酸时溶液恰好呈中性,求原混合物中R的质量。

[解析]因Na2SO4的氧化性很弱,它与R不大可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应从复分解反应考虑,可得出白色沉淀为BaSO4,即R中含Ba2+,又反应后的滤液呈碱性,可初步推断出R为Ba(OH)2[BaO也可以与水反应生成Ba(OH)2]。

BaO——Ba(OH)2——2HCl

15317173

Y=15.3X=17.1146×5%=7.3

答:

R为Ba(OH)2时质量为17.1克(为BaO时质量为15.3克)。

(四)综合性推断题

这类推断题出现的频率较高,象2004年高考(全国卷)理科综合的26题(16分)、27题(14分)、28题(14分)均属综合性推断题,总分值达44分。

例8 (全国高考题)粉末状试样A是由等物质的量的MgO和Fe2O3组成的混合物。

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A进行铝热反应,产物中有单质B生成;

②另取20gA全部溶于0.15L6.0mol·L—1盐酸中,得溶液C;

③将①中得到的单质B和溶液C反应,放出1.12L(标准状况)气体,同时生成溶液D,还残留有固体物质B;

④用KSCN溶液检验时,溶液D不变色。

请填空:

(1)①中引起铝热反应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产物中的单质B是___________。

(2)②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3)③中所发生的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4)若溶液D的体积仍视为0.15L,则该溶液中c(Mg2+)为____________,c(Fe2+)为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而不难,是一道好的综合性推断题。

要完成题目的解答,必须推断出单质B、溶液C和D,再进行计算。

2Al+Fe2O3===Al2O3+2Fe,所以单质B为Fe。

②20gA与HCl反应,得到溶液C为MgCl2、FeCl3和HCl;③Fe和溶液C反应,放出H2的同时,还发生反应:

Fe+2FeCl3=3FeCl2,因Fe剩余,所以溶液中无Fe3+。

c(Mg2+)和c(Fe2+)的计算:

设MgO和Fe2O3的物质的量均为xmol,有40X+160X=20,得X=0.1mol,即n(MgO)=n(Fe2O3)=0.1mol,∴c(Mg2+)=0.67mol/L,对于Fe2+,来源分两部分,一部分是Fe3++B→Fe2+,另一部分是B+2H+→Fe2++H2↑,有:

2Fe3++Fe==3Fe2+Fe~~~~~~~~~H2

2311

2×0.1y=0.3molZ=0.050.05mol

得c(Fe2+)=2.3mol/L

参考答案:

(1)加少量KClO3,插入镁条并将其点燃;Fe

(2)Fe2O3+6HCl=2FeCl3+3H2O,MgO+2HCl=MgCl2+H2O

(3)Fe+2Fe3+==3Fe2+,Fe+2H+==Fe2++H2↑

(4)c(Mg2+)=0.67mol/L,c(Fe2+)=2.3mol/L

第二部分:

推断题突破口(记住)

一、以物质结构和组成为突破口

(1)族序数与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是H、Be、Al;族序数是周期数2倍的元素是C、S;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的元素是O;族序数是周期数3倍多1的元素是F。

(2)周期数是族序数2倍的元素是Li和Ca;周期数是族序数3倍的元素是Na。

(3)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Be、Ar。

 

(4)没有中子、由质子和电子构成的元素是H;相对原子质量相差1倍或2倍的同位素是氢元素的3种同位素(H、H、H)。

(5)质量最轻的元素是H,其次是He,它们的单质都可以用来填充气球。

(6)地壳中含量最多(丰度最大)的元素是O,其次是Si>Al>Fe>C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其次是Fe。

(7)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差是4的是S,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差为零的元素是C和Si。

(8)C元素有多种不同的同素异形体,其中一种硬度最大(金刚石),另一种熔点最高(石墨);C60熔点低;C是构成有机物的骨架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最多。

(9)含10个电子的分子有Ne、HF、H2O、NH3、CH4;离子有Na+、Mg2+、Al3+、F--、O2--、N3--、H3O+、NH4+、OH--、NH2--。

(10)核外电子总数为18个电子的分子有:

Ar、HCl、H2S、PH3、SiH4、F2、H2O2、N2H4、C2H6、CH3OH;离子有:

K+、Ca2+、P3--、S2--、Cl--、HS--。

(11)核外电子总数及质子总数均相同的离子有:

Na+、NH4+、H3O+(或F--、OH--、NH2--)。

(12)常见两种元素组成不同物质:

①Na2O、Na2O2②H2O、H2O2③CuS、Cu2S④CO、CO2⑤SO2、SO3⑥FeCl2、FeCl3⑦FeO、Fe2O3Fe3O4⑧FeS、FeS2⑨CuO、Cu2O⑩CH4、C2H4

(13)官能团: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

醛类、甲酸、甲酸的酯、甲酸的盐、葡萄糖、麦芽糖。

②能与Na反应的有机物有:

醇、酚、酸。

二、以物质的气味为突破口

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NO、NO2、SO2、NH3、H2S(臭鸡蛋气味);醇香味:

乙醇;果香味:

酯;苦杏仁气味:

硝基苯。

三、以物质的状态为突破口

(1)常温下气体单质:

H2、O2、N2、O3、Cl2、稀有气体。

(2)常温下气体化合物:

HCl、CO2、SO2、H2S、CH4、NH3、NO、NO2、C2H2、C2H4、HCHO。

(3)常温下液态物质:

H2O、H2O2、H2SO4(浓)、Br2、Hg、CS2、一些有机物。

四、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

(1)白色难溶:

BaSO4、CaCO3、BaCO3、BaSO3、AgCl、Mg(OH)2。

(2)白色絮状沉淀:

H2SiO3、Al(OH)3。

(3)黑色:

FeO、Fe3O4、CuO、CuS、MnO2、PbS、FeS、Ag2S、石墨、铁粉、银粉

(4)(淡)黄色固体:

AgBr、Agl、S、FeS2、Na2O2。

(5)红棕色:

Fe2O3、NO2。

(6)红色:

Cu、KMnO4溶液、Fe(SCN)3、Cu2O、Fe(OH)3(红褐色沉淀)。

(7)紫(黑)色:

I2、KMnO4溶液、FeCl3与苯酚的生成物

(8)其它颜色:

Cu2+溶液为蓝色、Fe3+溶液为浅黄色、Fe2+溶液为浅绿色、Cu(OH)2为蓝色沉淀、溴水为橙色、Br2在CCl4等有机物中的颜色为橙色,I2在CCl4等有机物中的颜色为紫红色(2004年高考全国卷28题的突破口,分值为14分)。

(9)焰色反应:

钠为黄色,钾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五、以物质典型性质为突破口

(1)在一定条件下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只有Na2O2。

(2)能与NaOH溶液作用产生H2的金属只有Al,非金属只有Si。

(3)溶于水显碱性的气体唯有NH3;遇酚酞变红的气体一定是NH3,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也只有NH3。

(4)与H2S反应有淡黄色沉淀的气体可能为O2、Cl2或SO2。

(5)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物质唯有白磷。

(6)遇Ba2+生成白色沉淀不溶于盐酸的只有SO42--。

(7)遇Ag+的稀硝酸溶液生成不溶的白色沉淀的惟有Cl--;若生成浅黄色沉淀的为Br--;黄色沉淀的为I--。

(8)可溶于氢氟酸的酸性氧化物只有SiO2。

(9)通入CO2能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酸的溶液中一定含有SiO32—。

(10)可与盐酸反应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生成且通入品红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为含SO32—的物质。

(11)可溶于NaOH溶液的白色沉淀物只有Al(OH)3;可溶于NaOH溶液的金属氧化物只有Al2O3。

(12)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化合,生成盐的元素一定是氮。

(13)能与浓H2SO4、Cu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盐只有硝酸盐。

(14)遇SCN—呈血红色溶液、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的惟有Fe3+。

(15)向某一溶液中加入碱液,产生白色沉淀进而变为灰绿色,最终为红褐色,该溶液中必含Fe2+。

(16)能与水作用产生气体且有白色浆状沉淀生成的物质只有CaC2。

(17)1mol醇与Na反应放出1molH2,可确定有机物中含有两个—OH。

(18)1mol有机物与纯碱反应放出1molCO2,可确定有机物中含两个—COOH。

(19)1mol有机物发生银镜反应,生成4mol银,可证明有机物中含两个—CHO。

六、以反应现象为突破口

反应过程中沉淀、气体、颜色改变、爆炸等特征反应现象,可以作为突破口。

例如,在空气中点燃后火焰呈淡蓝色,则气体能为CO、H2、CH4、H2S;向一溶液中滴入碱液,先产生白色沉淀,进而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沉淀,则该溶液中一定含Fe2+;遇空气迅速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必为NO,除此以外,还有以下反应:

(1)2Na+O2   Na2O2 淡黄色固体

(2)H2+Cl2   2HCl 苍白色火焰

(3)2P+3Cl2   2PCl3白色烟雾

PCl3+Cl2 PCl5白色烟雾

(4)Cu+Cl2 CuCl2棕黄色的烟

(5)MnO2+4HCl(浓) MnCl2+Cl2↑+2H2O产生黄绿色气体

(6)Cl—+Ag+AgCl↓ 白色沉淀

(7)Br—+Ag+AgBr↓ 浅黄色沉淀

(8)I—+Ag+AgI↓黄色沉淀

(9)2H2S+O2   2S↓+2H2O 产生淡黄色不溶于水的物质

(10)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红棕色气体

(11)S2O32—+2H+  S↓+SO2↑+H2O生成淡黄色沉淀和气体

(12)Mg3N2+6H2O   3Mg(OH)2↓+2NH3↑ 生成白色沉淀和气体

(13)Al3++3HCO3—  Al(OH)3↓+3CO2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

(14)2Al3++3CO32—+3H2O  2Al(OH)3↓+3CO2↑产生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

•(15)2Fe+3Cl22FeCl3棕黄色的烟

•(16)Cu+4HNO3(浓)=Cu(NO3)2+2NO2↑+2H2O红棕色气体

七、以反应类型为突破口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同一元素的高价物质和低价物质混合生成该元素的单质,则该元素一定为非金属元素中的变价元素,可能是C、Cl、S、N;两种溶液混合生成沉淀和气体,则可能发生“双水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称为置换反应,这都是反应类型,可以根据书上的反应进行归纳、总结。

都要记住!

1.重要的置换反应

(1)Fe+HCl(H2SO4)→FeCl2(FeSO4)+H2(→表示反应未配平)

  

(2)C+CuO(Fe2O3)→Cu(Fe)+CO2

  (3)H2+CuO(Fe2O3)→Cu(Fe)+H2O

  (4)H2S+O2(Cl2、Br2、I2)→S+H2O(HCl、HBr、HI)

(5)2F2+2H2O  4HF+O2

(6)FeBr2(FeI2)+Cl2→FeCl3+Br2(I2)

(7)2Mg+CO2  2MgO+C

(8)2Al+Fe2O3 Al2O3+2Fe

(9)3Fe+4H2O Fe3O4+4H2

八、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

1.“电解”作为条件的反应(重要!

(1)2H2O2H2↑+O2↑

(2)2NaCl2Na+Cl2↑(NaCl熔融)

(3)2Al2O34Al+3O2↑

(4)2NaCl+2H2O2NaOH+Cl2↑+H2↑

(5)2KCl+2H2O2KOH+Cl2↑+H2↑

2.“加热”作为条件的分解反应

7)C+H2O====CO+H2(条件:

高温)

(8)SiO2+2C====Si+2CO(条件:

高温)

(9)工业制玻璃的的两个反应,条件也是高温

(2)与水反应既有沉淀又有气体生成,如Al2S3、CaC2、Mg3N2

(3)既能与盐酸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Al、Si、Al2O3、Al(OH)3、(NH4)2CO3、NaHS、氨基酸等。

(4)与H+反应可逸出气体的离子:

CO32—、HCO3—、S2—、HS—、SO32—、HSO3—。

(5)与OH--反应可逸出气体:

NH4++OH—===NH3↑+H2O

十、以常见离子的特性为突破口(理解的基础上记住!

1、常见阳离子的鉴别

十一、以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为突破口(理解的基础上记住!

第三部分:

化学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表格式推断题、网络式推断题、关系式推断题、叙述式推断题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前面已有介绍。

框图题作为推断题的一大类型,出现的机会很多,解题技巧性强,下面重点介绍框图题常用的解题方法与技巧,并安排了一些练习,提供了详细的参考答案。

1、顺推法

顺推是根据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方框图,从最初反应物入手,利用给定反应物的结构和性质特点,顺着转化关系往后推,从而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9下图中每一方框内的字母代表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请推断出字母所代表物质并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说明:

H除了Zn之外,还可以是H与HCl反应的较活泼金属,如Na、Mg、Al、Fe等。

2、逆推法

此类题的某一结果有较明确的含义,求解时,从这一结果入手,采用逆推模式,逆向逐层推理,可以达到求解的目的。

例10下图中C、D为无色气体,E常温下为无色液体。

3、发散法

此类题目从中心物质出发,向上、下、左、右四周发散,可推

断出结果。

例11图示变化中,E为淡黄色图体,试确定A~G的化学式,写出G→C、E→B的化学反应式。

G→C:

NaHCO3+NaOH=Na2CO3+H2O

  E→B:

2Na2O2+2H2O=4NaOH+O2↑  

4、假设验证法

假设法是由题设条件和转化关系图找出题目突破口,并对有关内容建立假设,然后将假设结果代入题中验证分析,由此可使问题得以解决。

假设法的解题思路可表示为:

 例12如下图所示,已知:

①甲、乙、丙、丁均为前三周期元素的单质。

②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3反应,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

③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1:

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

请填空:

(1)甲是_________,乙是_________。

   

(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断过程及参考答案:

(一)假设丙、丁在反应中显+1价;

①若丙、丁为单原子分子,由题意知,甲显--3价,即甲为P,丙、丁为Na或Li。

同理推得乙为S。

②若丙、丁为双原子分子,则甲为H2、同理推得乙为O2。

(二)假设丙、丁在反应中显+2价,即为Mg,则甲为N2,同理推得乙为O2,通过分析,可得两组答案:

5、列举法

  根据所讨论物质的结构特点或性质特点,将所知的与此相吻合的物质全部列举出来,再一一确定,或一一排除。

运用列举法时应注意,如果列举的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自然景观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