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359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模拟题104

一、单项选择题

1.“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这体现了蔡元培主张

A.教育独

B.教授治校

C.思想自由

D.文理沟通

答案:

C

2.孔子重视启发式教学,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朱熹对“愤”的解释是

A.“达其辞”

B.“口欲言而未能之貌”

C.“开其意”

D.“心求通而未得之意”

答案:

D

3.在蔡元培提出的“五育并举”中,处于“现象世界”和“实体世界”之间而“为之津梁”的是

A.公民道德教育

B.实利主义教育

C.军国民教育

D.美感教育

答案:

D

[解答]在五育中,公民道德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属于“现象世界”,世界观教育属于“实体世界”,而美感教育处于二者之间“为之津粱”。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

4.数据推断的目的是确定

A.一组分数是否形成正态分布

B.样本容量是否大到可以验定实验组合控制组之间的真正差异

C.被观察到的结果是否是一个偶然结果

D.一个研究的结果是否构成另一个研究的结果的非偶然重复

答案:

C

[解答]推断统计使得研究者能够基于描述统计量对总体进行推断。

要使推断出的结果具有可推广性,我们首先必须排除一种可能的解释:

结果是一种偶然的情况。

这可以通过重复研究来进行,也可以通过推断统计得出结论。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

5.晏阳初三大教育方式中,学校式教育不包括

A.初级平民学校

B.高级平民学校

C.中级平民学校

D.生计巡回学校

答案:

C

6.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人自身具有的______乃是人成为教育对象的根本原因和条件。

A.生物性和社会性

B.生物性和阶级性

C.历史性和阶级性

D.受教性和可教性

答案:

D

7.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

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

答案:

B

[解答]马克思在分析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总结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后,找到了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8.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是通过表现出来的。

A.培养人

B.参与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

C.传播文化和科学知识

D.生产斗争

答案:

A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只有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才能为政治经济服务。

9.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大致可以分为人文主义教育、新教教育和。

A.科学教育

B.天主教教育

C.世俗教育

D.古典教育

答案:

B

10.下列关于南朝宋总名馆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不是纯粹的教学机构

B.集藏书、教学、研究三位一体

C.实行分科教授制度

D.分科不如四馆分科

答案:

D

[解答]此项正好相反,总名馆的分科要好于四馆的。

11.后学材料对先学知识记忆与保持的干扰叫。

A.前摄抑制

B.后摄抑制

C.侧抑制

D.系列位置

答案:

B

12.黄炎培认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涵,其基本要求是。

A.“博爱互助”

B.“谋生济人”

C.“敬业乐群”

D.“爱国崇实”

答案:

C

[解答]黄炎培的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道德教育:

敬业乐群。

敬业:

对“所习之学业具嗜好心,所任之事业具责任心”,即热爱所业、尽职所业;乐群:

“具优美和乐之情操及共同协作之精神”,即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

13.南宋时期著名的四大书院是。

A.岳麓、白鹿洞、丽泽、象山书院

B.岳麓、应天府、嵩阳、茅山书院

C.岳麓、白鹿洞、石鼓、应天府书院

D.嵩阳、茅山、丽泽、象山书院

答案:

A

14.19世纪,在高等教育上,美国开始学习德国的模式创建学术型大学。

1876年()建立,首创研究生院。

A.霍普金斯大学

B.哈佛大学

C.哥伦比亚大学

D.耶鲁大学

答案:

A

15.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A.思维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酝酿效应

答案:

C

16.为蔡元培所独创并被作为教育的最高境界。

A.公民教育

B.美感教育

C.军国民教育

D.世界观教育

答案:

D

17.研究表明,学习成功的儿童往往对学习抱积极态度,学习屡屡受挫的儿童对学习抱消极态度,这反映了()。

A.认知失调

B.经典条件反射

C.因果律

D.社会学习论

答案:

C

18.兼具敏感、细心、情感体验深刻等积极品质和多疑、孤僻等消极品质的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

D

19.梁漱溟主张通过,进行乡村建设,改变农村状况

A.教政统一

B.教政养卫合一

C.精神对话

D.乡村教育

答案:

D

[解答]D项最具概括性,其他均属具体措施。

20.赫尔巴特赞同洛克的。

A.德育观

B.绅士教育

C.白板说

D.知识观

答案:

C

21.20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教育家赞科夫提出了较为系统的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学要着眼于使学生获得

A.特殊发展

B.一般发展

C.个性发展

D.全面发展

答案:

B

[解答]赞科夫通过多年的教育实验,逐渐形成其发展性教学理论。

赞科夫认为,教学过程要使学生的一般发展取得成效。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22.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A.需要起源论

B.意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答案:

D

23.在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杜威创办了。

A.芝加哥实验学校

B.哥伦比亚学校

C.皮肯希尔学校

D.生活学校

答案:

A

杜威创办的是芝加哥实验学校。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是进步教育运动的中心。

皮肯希尔学校是罗素创办的,生活学校是德可乐利创办的,这两所学校都是新教育学校。

24.为了打击社会不良现象,政府常用“杀一儆百”的做法,其理论依据可能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操作条件反应

C.人的悟性

D.替代惩罚

答案:

D

25.18世纪后期,德国在夸美纽斯和法同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是

A.泛爱学校

B.实科中学

C.骑士学校

D.城市学校

答案:

A

[解答]此题考查的是17—18世纪的德国教育。

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组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观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

“泛爱学校”的创始人是巴西多,提出了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采用“适应自然”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广泛。

26.英国近代第一个关于初等教育的法案是

A.《福斯特法案》

B.《工厂法》

C.《巴尔福教育法》

D.《费舍教育法》

答案:

A

27.1927年6月,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蔡元培等人的提案,试行大学院和大学区制,以实现教育行政机构的()。

A.科学化

B.集权化

C.学术化

D.法制化

答案:

C

28.适合自由回忆学习研究范型的例子是。

A.记住中国各省名与相应省会名

B.记忆电话号码

C.记忆外语单词

D.记忆班级同学名字

答案:

D

29.把某一学科的方法、理论运用到另一学科,这种培养创造性的方法叫做。

A.类比模拟法

B.设问探究法

C.移植法

D.列举法

答案:

C

30.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

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A.经典条件反射

B.耍赖行为受到强化

C.该儿童天生脾气坏

D.该儿童有多动症

答案:

B

31.雅典教育区别于斯巴达教育的最明显之处是

A.开设了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

B.设立了军事训练团教育

C.进行体操学校教育

D.进行体育馆教育

答案:

A

[解答]此题考查的是雅典教育。

雅典教育形成了以体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制度。

其目的是培养具有较高文化修养、道德高尚、能言善辩的公民和商人,即“身心既美且善”的人。

整个雅典教育的实施过程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家庭教育;第二阶段是文法学校和琴弦学校的学校教育,这是雅典教育区别于斯巴达教育的最明显之处;第三阶段是体操学校教育;第四阶段是体育馆教育;第五阶段是军事训练团教育。

32.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家是。

A.布鲁纳

B.赞科夫

C.巴班斯基

D.布鲁姆

答案:

B

33.教育独立论是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等人提出的重要观点。

他们认为,教育独立包含多种含义,其中最核心的是。

A.经费独立

B.行政独立

C.思想独立

D.内容独立

答案:

B

34.“学习即回忆”是的观点。

A.普罗塔拉格

B.苏霍姆林斯基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答案:

C

35.朱熹称为“为学之序”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出自______。

A.《白鹿洞书院揭示》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答案:

D

本题具有较大的迷惑性,部分考生看到“为学之序”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白鹿洞书院揭示》,但是正确答案实为《中庸》。

36.形式训练说所涉及的迁移本质上是()。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特殊迁移

D.一般迁移

答案:

D

37.斯腾伯格认为在认知性智力活动中起着最重要的核心作用,它解决问题时使用的策略的智力内部构成成分是。

A.操作成分

B.技能获得成分

C.知识获得成分

D.元成分

答案:

D

38.“书院”作为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正式形成是在。

A.唐代

B.宋代

C.元代

D.明代

答案:

B

注意是“正式形成”。

39.福禄培尔认为,人之初,“尽管犹如一个自然的产物还是无意识的,然而就其本身而言,却必然地、无疑地要求至善的,而且甚至采取完全适合于他的形式来达到至善。

”因此,教育遵循

A.发展的原则

B.顺应自然原则

C.统一的原则

D.创造的原则

答案:

B

40.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教育同生活相结合

B.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C.教育同娱乐活动相结合

D.改造旧式劳动分工

答案:

B

[解答]马克思在分析了大工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和教育发展的趋势,并总结了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教育实践活动经验后,找到了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那就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1.“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______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

B.实证教育学派

C.传统教育学派

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

答案:

D

42.访谈者在没有征求访谈对象意见的情况下,悄悄地将访谈内容进行了录音。

这种做法违背了教育研究的______的原则。

A.客观性

B.理论联系实际

C.伦理性

D.创新性

答案:

C

抓住关键词“悄悄录音”,即可判断正确答案为“伦理性原则”。

43.儿童在知道“苹果”“梨”等概念后,再学习“水果”的概念,新学习的概念就具有了意义,这种学习叫做

A.并列结合学习

B.相关类属学习

C.上位学习

D.派生归属学习

答案:

C

[解答]上位学习指的是在了解个别事物的概念后再来学习类事物的概念。

44.下列不属于严复提出的教育作用观点的是______。

A.鼓民力

B.兴民权

C.开民智

D.兴民德

答案:

B

严复提出了“鼓民力、开民智、兴民德”的“三育论”。

45.高度强调通过阅读名人杰作进行教育的教育思潮是。

A.改造主义教育

B.要素主义教育

C.永恒主义教育

D.新托马斯主义

答案:

B

二、辨析题

1.课程标准是有关学校教学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答案:

错误。

由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有关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课程计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出全面安排。

课程标准是各学科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发挥着教学工作的组织者作用,可以确保不同的教师有效地、连贯地、目标一致地开展教学工作。

2.培养目标与课程目标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答案:

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原因具体分析如下:

(1)培养目标是各级各类学校对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它是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业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培养目标要根据教育目的来制定。

(2)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

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品德发展、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

课程目标包括三层重要内涵:

一是目标的对象性是指惟一的学生;二是目标是指最终取得的成果;三是课程目标是分层次和类别的。

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微观层次的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础,是进一步具体化、趋向作业化的培养目标,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由此可见,培养目标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础,课程目标是培养目标在实际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体现,二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

3.成功的教学只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答案:

错误。

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认识过程,因而如何处理师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关系问题,一直是教学史上的一个主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一个主要因素;防止忽视学生主体作用和忽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偏向。

三、简答题

1.如何增强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答案: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成功的课堂教学始于良好的开端。

教师在导入新课以前,重要的是先使学生对新课内容感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2)保持学生的好奇心。

有经验的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常常运用各种方法来进一步唤醒并维持学生的好奇心。

(3)运用多种有趣的方式呈现知识。

如在课堂教学中有计划地安排幻灯、录像、演示、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补充教学,往往能起到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计算机的使用也被证明是增强学生内部动机的有效方法。

(4)将教学目标转化成可达到的学习目标。

教学应该将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等级和层次,建立一个教学目标系统,使不同能力、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在此目标系统中找到切合自己情况的、可达到的学习目标,从而使每个学生的成就动机都有机会获得满足。

(5)设法满足学生的各种缺失需要。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个人的认知需要是在各种缺失需要满足或基本满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所处的需要层次,并设法使其缺失需要得以满足,以促进其较高级的求知和理解的认知需要的发展。

2.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答案:

夸美纽斯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规律。

夸美纽斯认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保证万物和谐发展的“秩序”,即普遍规律,所以人的各种活动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秩序”或规律。

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的自然本性和年龄特征。

夸美纽斯认为,人属于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自身的法则。

3.简述学校教育内容的社会制约因素。

答案:

略。

4.简述《大学》的教育思想。

答案:

[答案要点]

(1)“三纲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

(2)“八条目”:

《大学》认为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可分为八个步骤: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解答]本题考查考生对《大学》教育思想的掌握情况。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篇,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篇章。

其中心思想是提出大学教育的“三纲领”和“八条目”,并进行了论证。

它涉及整个人生,不是仅限于教育,反映了儒家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有哪些作用?

答案:

遗传,即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一些天赋特点,也称为与生俱有的解剖生理特征,如机体的特点、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等。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物质基础,它规定了人各方面潜能所能达到的最高极限。

一方面,人的发展都是以遗传获得的生理组织、一定的生命力为前提。

没有这个前提,人的发展无从谈起。

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水平只能不断地接近先天规定的最高极限,而无法突破这个极限(除非人的遗传素质发生改变)。

(2)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对人生理发展影响方面,遗传素质起着绝对统率作用。

人都是从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人的遗传物质存在着差异性。

随着现代高科技的应用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对人类遗传的解释已不是停留在现象的描述,而是深入到分子水平,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出DNA是生物的主要遗传物质,除一卵双胞胎外,世界上找不出具有相同DNA的两个人。

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的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同的DNA上有不同的基因,而不同的基因则控制生物表达出相应的性状。

在人的发育过程中,不管外界环境如何,也不管人的意愿如何,人的遗传物质始终牢牢地控制着人的身体发展,按照遗传固定的节律,使遗传信息先后顺序得以表达,其结果形成了人的多样性:

肤色不同、高矮不同、血型不同……可见,遗传物质的差异性对人生理发展的差异性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

(3)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身心发展的水平。

最明显的是脑的发育完善与心理发展的关系上,人的脑在出生时,在结构上已接近成人,但他们的皮层比成人薄,皮层上的沟回比成人的浅,脑重量也不及成人。

出生时儿童脑重39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3;9个月时儿童脑重约66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1/2;两岁半至3岁时儿童脑重约900~1000克,相当于成人脑重的2/3;7岁时儿童脑重已接近成人。

与此相应的,儿童的心理水平也随之提高。

但是,遗传素质仅仅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这种可能性必须在一定的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才能转化为现实。

另外,遗传素质本身也会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的改变而变化。

6.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有何区别?

如何对待一个班级中的非正式群体?

答案:

略。

四、分析论述题

1.试说明教育问卷调查的特点和优缺点。

答案:

问卷调查的特点明显。

问卷调查有别于调查表法,它的调查范围较窄,偏重于意见、态度和看法,并且往往以个人或一群人为对象。

问卷调查的优点有四个。

(1)方便实用,节省时间,花钱少。

(2)由于可以不署名,在有些情况下,结论比较客观。

(3)便于搜集大样本的信息资料,收效大。

(4)便于整理归类,能作数量方面的统计分析,使调查结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问卷调查的缺点有三个。

(1)如果问卷中的问题不明确或者题目数量过大,或者被调查者不合作,研究结论的代表性就会受影响。

(2)有时搜集的资料只反映表面的情况,不能深入了解调查对象的深层次的内心世界的真实情况。

(3)如果部分调查对象不回答,也会影响问卷的效度。

2.分析观察法的主要特点、具体的应用及其对教师的作用。

答案:

(1)教育观察研究属于科学观察。

其基本特点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观察具有明确的观察目的;教育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搜集资料的活动,观察是根据研究课题的需要,为解决某一问题而进行的。

②对观察对象不加任何干预控制;教育观察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研究人员不干预研究对象的活动,不改变对象的自然条件和发展过程。

换言之,教育观察是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不加任何干预和控制的状态下进行的。

③有翔实的观察记录;在教育观察的过程中,研究人员要通过描述记录法、取样记录法、行为核对表等对观察到的事实或现象进行详细的记录,以备研究、分析。

④是在一定的教育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其结果的解释是以有关理论为依据的。

⑤教育观察具有直接性,要借助一定的工具。

(2)观察法对于教师来说其主要功用是了解学生,具体的应用场合有:

①对学生课堂学习活动的观察。

②对学生课外活动的观察,包括课间的活动、午间的活动、课外活动时间里的活动等。

③对学生家庭的观察。

(3)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对象有:

①全班学生。

②小团体或者小组。

③个别学生,特别是需要重点了解的学生。

(4)观察法具体的应用内容有:

①学习与思维活动。

②人际交往活动与互动行为。

③思想品德方面的表现等。

[解答]此题的难点在于教师对教育观察的应用,答不全或不知应如何作答及答案的组织缺少逻辑性、条理性是考生失分的主要原因。

3.结合课堂实际谈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答案:

(1)巧设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欲望是一种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事物的心理特征。

在学习过程中,人们可以通过巧设悬念,使学生对某种知识产生一种急于了解的心理,这样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

例如:

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一课时,先给学生讲个小故事:

一天,小明去小李家看他,当时小李正在做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习题,小明一看就告诉小李有道题做错了。

小李非常惊讶,问小明有什么“判断的秘诀”?

此时,我问学生: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种秘诀?

”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想!

”于是同学们非常有兴趣地上完了这节课。

(2)引起认知冲突,引起学生的注意。

认知冲突是人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与所面临的情境之间的冲突或差异。

这种认知冲突会引起学生的新奇和惊讶,并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关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

“圆的定义”的教学,学生日常生活中对圆形的实物接触得也较多,小学又学过一些与圆有关的知识,对圆具有一定的感性和理性的认识。

然而,他们还无法揭示圆的本质特征。

如果教师此时间学生“究竟什么叫做圆?

”他们很难回答上来。

不过,他们对“圆的定义”已经产生了想知道的急切心情,这时再进行教学则事半功倍。

(3)给予成功的满足。

兴趣是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

在学习中,学生如果获得成功,就会产生愉快的心情。

这种情绪反复发生,学习和愉快的情绪就会建立起较为稳定的联系,学生对学习就有了一定的兴趣。

(4)进行情感交流,增强学习兴趣。

“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与学生感情的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热情地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使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那么学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喜爱你所教的学科上了,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另一个方面是:

教师通过数学或数学史学的故事等,来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演变及其作用,了解数学家们是如何发现数学原理及他们的治学态度等。

比如:

笔者给学生讲“数学之王——高斯”、“几何学之父——欧几里德”、“代数学之父——韦达”、“数学之神——阿基米德”等数学家的故事,不仅使学生对数学有了极大的兴趣,同时从中也受到了教育,起到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引之以悟,导之以行”的作用。

(5)适当开展竞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适当开展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异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

通过竞赛,学生的好胜心和求知欲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都会大大加强,所以在课堂上,尤其是活动课上,一般采取竞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

(6)及时反馈.不断深化学习动机。

从信息论和控制论角度看,没有信息反馈就没有控制。

学生学习的情况怎样,这需要教师给予及时反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