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33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451.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docx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与算量的基本规则

建筑工程钢筋识图入门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

(2)?

?

?

?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肢箍。

⑵φ10@100/200(4)?

?

?

?

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肢箍。

⑶φ8@200

(2)?

?

?

?

?

?

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

(2)?

?

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  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    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  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  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    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  下部钢筋为5Φ25。

二、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2Φ20          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2Φ22+(4Φ12)  表示2Φ22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六肢箍。

⑶6Φ254/2   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2Φ22+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部,均匀布置

三、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

(标在梁的下部)

⑴4Φ25          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6Φ25(-2)/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⑷2Φ25+3Φ22(-3)/5Φ25  表示有两排筋,上排筋为5根。

2Φ25伸入支座,3Φ22,不伸入支座。

下排筋5Φ25,通长布置。

五、标注示例:

KL7(3)300×700Y500×250

        φ10@100/200

(2)2Φ25

        N4Φ18

       (-0.100)

4Φ25  6Φ254/2  6Φ254/2  6Φ254/2        4Φ25

□———————————□———————□———————————□

      4Φ25          2Φ25          4Φ25  

                        300×700

                        N4φ10

KL7(3)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断面宽300,高700。

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宽500,高250。

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钢筋。

φ10@100/200

(2)2Φ25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0.100        表示梁上皮标高。

N2B12(是受扭筋)梁的两个侧面共配2根12的受扭纵向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G2B12(是构造筋)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2根12的纵向构造筋(腰筋),每侧各配一根.

没有标注N的就是构造钢筋G,G是15D,N是LaE

钢筋算量基本方法

第一章梁

第一节框架梁

一、首跨钢筋的计算:

1、上部贯通筋(上通长筋1)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长度:

第一排为Ln/3+端支座锚固值;

                                 第二排为Ln/4+端支座锚固值

3、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

    

注意:

下部钢筋不论分排与否,计算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标注梁的下部纵筋时可以不输入分排信息。

以上三类钢筋中均涉及到支座锚固问题,那么,在软件中是如何实现03G101-1中关于支座锚固的判断呢?

现在我们来总结一下以上三类钢筋的支座锚固判断问题:

直锚:

座宽≥Lae且≥0.5Hc+5d,取Max{Lae,0.5Hc+5d}。

弯锚:

筋的端支座锚固值=支座宽≤Lae或≤0.5Hc+5d,为,取Max{Lae,支座宽度-保护+15d}。

钢筋的中间支座锚固值=Max{Lae,0.5Hc+5d}

4、腰筋构造钢筋:

构造钢筋长度=净跨长+2×15d

 抗扭钢筋:

算法同贯通钢筋

5、拉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11.9d(抗震弯钩值)+2d

拉筋根数=(箍筋根数/2)×(构造筋根数/2)如果我们没有在平法输入中给定拉筋的布筋间距拉筋拉筋根数=布筋长度/布筋间距如果给定了拉筋的布筋间距6、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梁高-2×保护层)+2×11.9d+8d

箍筋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1)×2+(非加密区长度/非加密区间距-1)+1

注意:

因为构件扣减保护层时,都是扣至纵筋的外皮,那么,我们可以发现,拉筋和箍筋在每个保护层处均被多扣掉了直径值;并且我们在预算中计算钢筋长度时,都是按照外皮计算的,所以软件自动会将多扣掉的长度在补充回来,由此,拉筋计算时增加了2d,箍筋计算时增加了8d。

7、吊筋长度=2*锚固+2*斜段长度+次梁宽度+2*50,其中框梁高度>800mm  夹角=60°

                                                     ≤800mm  夹角=45°

二、中间跨钢筋的计算:

1、中间支座负筋:

第一排为Ln/3+中间支座值+Ln/3;第二排为Ln/4+中间支座值+Ln/4

注意:

当中间跨两端的支座负筋延伸长度之和≥该跨的净跨长时,

其钢筋长度:

第一排为该跨净跨长+(Ln/3+前中间支座值)+(Ln/3+后中间支座值);

第二排为该跨净跨长+(Ln/4+前中间支座值)+(Ln/4+后中间支座值)。

其他钢筋计算同首跨钢筋计算。

三、尾跨钢筋计算:

类似首跨钢筋计算    

四、悬臂跨钢筋计算:

1主筋---这里,我们以2#、5#及6#钢筋为例进行分析:

2#钢筋—悬臂上通筋=(通跨)净跨长+梁高+次梁宽度+钢筋距次梁内侧50mm起弯-4个保护层+钢筋的斜段长+下层钢筋锚固入梁内+支座锚固值;5#钢筋—上部下排钢筋=Ln/4+支座+0.75L

6#钢筋—下部钢筋=Ln--保护层+15d软件配合03G101-1,在软件中主要有六种形式的悬臂钢筋,如下图所示

2、箍筋:

(1)、如果悬臂跨的截面为变截面,这时我们要同时输入其端部截面尺寸与根部梁高,这主要会影响悬臂梁截面的箍筋的长度计算,上部钢筋存在斜长的时候,斜段的高度及下部钢筋的长度;如果没有发生变截面的情况,我们只需在“截面”输入其端部尺寸即可。

(2)、悬臂梁的箍筋根数计算时应不减去次梁的宽度;根据修定版03G101-1的66页。

第二节其他梁

一、非框架梁:

在03G101-1中,对于非框架梁的配筋简单的解释,与框架梁钢筋处理的不同之处在于:

1、 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5d的判断值。

未尽解释请参考03G101-1说明。

二、框支梁:

1、框支梁的支座负筋的延伸长度为Ln/3;

2、下部纵筋端支座锚固值处理同框架梁;

3、上部纵筋中第一排主筋端支座锚固长度=支座宽度-保护层*2+梁高+Lae,第二排主筋锚固长度≥Lae;

4、梁中部筋伸至梁端部水平直锚,再横向弯折15d;

5、箍筋的加密范围为≥0.2Ln1≥1.5hb;

7、侧面构造钢筋与抗扭钢筋处理与框架梁一致。

第二章剪力墙

在钢筋工程量计算中剪力墙是最难计算的构件,具体体现在:

1、剪力墙包括墙身、墙梁、墙柱、洞口,必须要整考虑它们的关系;

2、剪力墙在平面上有直角、丁字角、十字角、斜交角等各种转角形式;

3、剪力墙在立面上有各种洞口;

4、墙身钢筋可能有单排、双排、多排,且可能每排钢筋不同;

5、墙柱有各种箍筋组合;

6、连梁要区分顶层与中间层,依据洞口的位置不同还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需要计算的工程量

第一节剪力墙墙身

一、剪力墙墙身水平钢筋

1、墙端为暗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保护层+弯折

 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侧内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弯折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暗拄与墙身相平

2、墙端为端柱时:

A、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B、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保护层+0.65Lae内内侧钢筋=墙净长+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注意:

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3、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

端拄突出墙

当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水平筋在洞口左右两边截断,分别向下弯折15d。

二、剪力墙墙身竖向钢筋:

1、首层墙身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身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3、顶层墙身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

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开始布置)

中间层  无变截面

中间层    变截面顶层      内墙        顶层    外墙

4、剪力墙墙身有洞口时,墙身竖向筋在洞口上下两边截断,分别横向弯折15d。

三、墙身拉筋:

1、长度=墙厚-保护层+弯钩(弯钩长度=11.9+2*D)

2、根数=墙净面积/拉筋的布置面积注:

墙净面积是指要扣除暗(端)柱、暗(连)梁,即墙面积-门洞总面积-暗柱剖面积-暗梁面积;拉筋的面筋面积=横向间距×竖向间距。

例:

(8000*3840)/(600*600)

注意:

如果是端柱,顶层锚固要区分边、中、角柱,要区分外侧钢筋和内侧钢筋。

因为端柱可以看作是框架柱,所以其锚固也同框架柱相同。

箍筋:

依据设计图纸自由组合计算。

第三节剪力墙墙梁

一、连梁

1、受力主筋:

顶层连梁主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

中间层连梁纵筋长度=洞口宽度+左右两边锚固值Lae2、箍筋

顶层连梁,纵筋长度范围内均布置箍筋  即N=(LAE-100/150+1)*2+(洞口宽-50*2)/间距+1(顶层)

中间层连梁,洞口范围内布置箍筋,洞口两边再各加一根  即N=(洞口宽-50*2)/间距+1(中间层)

二、暗梁:

1、主筋长度=暗梁净长+锚固2、箍筋

第三章柱

KZ钢筋的构造连接

第一节基础层

一、柱主筋:

基础插筋=基础底板厚度-保护层+伸入上层的钢筋长度+Max{10D,200mm}

二、基础内箍筋

基础内箍筋的作用仅起一个稳固作用,也可以说是防止钢筋在浇注时受到挠动。

一般是按2根进行计算(软件中是按三根)。

第二节剪力墙墙柱柱

一、纵筋:

1、首层墙柱纵筋长度=基础插筋+首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

2、中间层墙柱纵筋长度=本层层高+伸入上层的搭接长度3、顶层墙柱纵筋长度=层净高+顶层锚固长度一

第二节中间层一、柱纵筋:

1、KZ中间层的纵向钢筋=层高-当前层伸出地面的高度+上一层伸出楼地面的高

二、柱箍筋:

1、KZ中间层的箍筋根数=N个加密区/加密区间距+N+非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03G101-1关于柱箍筋的加密区的规定如下:

1)首层柱箍筋的加密区有三个,分别为:

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取Hn/3;上部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2)首层以上柱箍筋分别为:

上、下部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均取Max{500,柱长边尺寸,Hn/6};梁节点范围内加密;如果该柱采用绑扎搭接,那么搭接范围内同时需要加密。

第三节顶层

顶层KZ因其所处位置不同,分为角柱、边柱和中柱,也因此各种柱纵筋的顶层锚固各不相同。

(参看03G101-1第37、38页)

一、角柱

弯锚(≦Lae):

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梁高-保护层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1.5Lae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柱顶部第一层: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8d

                       柱顶部第二层:

≧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注意:

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

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二、边柱

边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边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边柱顶层纵筋的锚固分为内侧钢筋锚固和外侧钢筋锚固:

a、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

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梁高-保护层

b、外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1.5Lae

注意:

在GGJV8.1中,内侧钢筋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

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梁高-保护层

          外侧钢筋锚固长度=Max{1.5Lae,梁高-保护层+柱宽-保护层}

三、中柱

中柱顶层纵筋长度=层净高Hn+顶层钢筋锚固值,那么中柱顶层钢筋锚固值是如何考虑的呢?

  中柱顶层纵筋的锚固长度为  弯锚(≦Lae):

梁高-保护层+12d

                                                    直锚(≧Lae):

梁高-保护层

注意:

在GGJV8.1中,处理同上。

第四章板

在实际工程中,我们知道板分为预制板和现浇板,这里主要分析现浇板的布筋情况。

板筋主要有:

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一、受力筋:

软件中,受力筋的长度是依据轴网计算的。

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

根数=(轴线长度-扣减值)/布筋间距+1二、负筋及分布筋:

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

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

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输入界面中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

三、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即可,在软件中可以利用直接输入法输入计算。

第五章常见问题

为什么钢筋计算中,135o弯钩我们在软件中计算为11.9d?

我们软件中箍筋计算时取的11.9D实际上是弯钩加上量度差值的结果,我们知道弯钩平直段长度是10D,那么量度差值应该是1.9D,下面我们推导一下1.9D这个量度差值的来历:

按照外皮计算的结果是1000+300;如果按照中心线计算那么是:

1000-D/2-d+135/360*3.14*(D/2+d/2)*2+300,这里D取的是规范规定的最小半径2.5d,此时用后面的式子减前面的式子的结果是:

1.87d≈1.9d。

梁中出现两种吊筋时如何处理?

在吊筋信息输入框中用“/”将两种不同的吊筋连接起来放到“吊筋输入框中”如2B22/2B25。

而后面的次梁宽度按照与吊筋一一对应的输入进去如250/300(2B22对应250梁宽;2B25对应300梁宽)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软件是如何处理的?

当梁的中间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时,我们在软件直接输入当前跨右支座负筋和下一跨左支座负筋的钢筋。

软件计算的原则是支座两侧的钢筋相同,则通过;不同则进行锚固;判断原则是输入格式相同则通过,不同则锚固。

如右支座负筋为5B22,下一跨左支座负筋为5B22+2B20,则5根22的钢筋通过支座,2根20锚固在支座。

梁变截面在软件中是如何处理的?

在软件中,梁的变截面情况分为两种:

1、当高差>1/6的梁高时,无论两侧的格式是否相同,两侧的钢筋全部按锚固进行计算。

弯折长度为15d+高差。

2、当高差<1/6的梁高时,按支座两侧的钢筋不同的判断条件进行处理。

如果框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发生变化,柱纵筋的处理分两种情况:

1、若柱纵筋采用电渣压力焊,则按柱顶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设置;

2、若柱纵筋采用绑扎搭接,例如1~2层为C45,3~10层为C35,则柱要分开来建立两个构件:

一个为C45,为3层,但3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目的是不让2层作为顶层计算锚固;另一个构件建立1~10层,1~2层只输入构件截面尺寸及层高,钢筋信息自3层开始输入,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每米高圆形柱螺旋钢筋长度计算公式:

L=N(P*P+(D-2b+do)^2*π^2)^0.5+两个弯钩长度

式中:

N=螺旋圈数,N=L/P(L为构件长即圆形柱长)

P=螺距;D=构件直径;do=螺旋钢筋的直径;b=保护层厚度.

另外: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计算长度*该钢筋每米质量

钢筋总耗质量=钢筋理论质量*[1+钢筋(铁件)损耗率]

钢筋理论质量计算捷径:

钢筋理论质量=钢筋直径的平方(以毫米为单位)*0.00617

算量

1、柱子工程量

(1)柱子体积:

砖柱;砼柱。

(2)砼柱模板。

(3)、砼柱高度超过3.6m增价;(4)、独立柱装修(5)柱侧装修

2、柱子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构造柱工程量计算:

①构造柱体积=构造柱体积+马牙差体积

其中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与墙相交宽度*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②构造柱模板=构造柱模板+马牙差模板

马牙槎模板面积=马牙槎嵌入墙内的长度(0.03)*构造柱高度

⑵、构造柱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①、构造柱的马牙差算起来很麻烦,必须考虑柱子与几个墙面相交。

②、模板计算难点同体积。

⑶、框架柱:

①现浇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框架柱体积=框架柱截面积*框架柱柱高a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

板上表面)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之间

的高度计算。

b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

至柱帽下表面之间的高度计算。

c框架柱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至柱顶高度计算。

②框架柱的模板=框架柱周长*框架柱支模高度

天津2004计算规则: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③预制混凝土柱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柱上的钢牛腿按铁件计算.

⑷、砼柱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柱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

⑸、独立柱装修=框架柱周长*装修高度

⑹、柱侧装修=柱外露长度*装修高度

1、梁工程量

(1)梁体积。

(2)梁模板。

(3)、梁高度超过3.6m增价;(4)梁侧装修

2、梁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现浇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并入梁体积内。

①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②圈梁与梁连接时,圈梁体积应扣除伸入圈梁内的梁的体积。

③在圈梁部位挑出的混凝土檐,其挑出部分在12cm以内时,并入圈梁体积内计算;

挑出部分在12cm以外时,以圈梁外皮为界限,挑出部分为挑檐天沟。

④预制混凝土梁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所占体积。

⑵、梁的模板面积=(梁侧面高之和+梁底)*梁的长度

天津2004计算规则: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⑶、砼梁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梁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

⑷、梁侧装修=梁外露长度*装修长度

3、梁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⑴、梁的体积计算,要考虑与柱子、砼墙、梁相交时的扣减情况。

⑵、梁的模板不好计算,要考虑净长度。

1、板工程量

(1)板体积。

(2)板模板。

(3)、板高度超过3.6m增价;(4)预制板

2、板的工程量计算

⑴、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的厚度

现浇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面积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

有梁板(包括主、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薄壳板的肋、基梁并入薄壳体积内计算。

预制混凝土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不扣除构件内钢筋、预埋铁件及单个尺寸300mm×300mm以内的孔洞所占体积,扣除空心板空洞体积。

⑵、板的模板=板的底模+板的周边模板

板的底模=板的底面净面积

板的周边模板=板的外露周边长度×板的厚度

天津2004计算规则:

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模板及支架按照设计施工图示混凝土体积计算。

⑶、砼梁高度超过3.6m增价=砼梁高度超过3.6m的墙体体积总和

⑷、预制板

3、板的工程量计算的难点

⑴、异形板板的面积的计算比较麻烦;

⑵、计算模板时板的底面净面积比较麻烦;

⑶、计算模板时板的外漏周边长度比较麻烦;

⑷、无梁板要计算柱帽体积。

楼梯

1、楼梯工程量

⑴、现浇楼梯面积;⑵、楼梯的实际体积;⑶、楼梯栏板、栏杆;

⑷楼梯装修:

楼梯侧面装修;楼梯底面装修。

⑸楼梯模板。

2、楼梯工程量计算方法

⑴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

现浇混凝土楼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不扣除宽度小于500mm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计算。

①楼梯的水平投影面积包括踏步、斜梁、休息平台、平台梁以及楼梯与楼板连接的梁(楼梯与楼板的划分以楼梯梁的外侧面为分界)。

②当整体楼梯与现浇楼板无梯梁连接时,以楼梯的最后一个踏步边缘加300mm为界。

⑵楼梯的实际体积(部分地区):

分别计算楼梯踏步、楼梯板、休息平台砼体积。

楼梯体积=踏步体积+梯板体积

①踏步体积=三角形面积(1/2*踏步宽度*踏步高度)*梯板净宽*踏宽数。

其中:

踏步个数=踏宽数+1;踏宽数=楼梯净长/踏步宽度(楼梯净长:

等于踏步段水平投影净长,即扣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文化宗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