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163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5.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docx

第3单元教案含精备

9鲸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通过看示意图,了解鲸的各部位鳍和其他身体结构。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5.结合课后第3题,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在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的这篇短文中加以运用)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

1.把朗读课文2至3遍,要读得正确、流利。

2.划出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3.思考课后第1题。

4.搜集鲸的有关资料(蓝鲸、白鲸、虎鲸、抹香鲸等)

教师:

制作本课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目标1,教学本课的生字词语,了解鲸的各部位鳍和其他身体结构。

2.根据教学目标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各自然段的意思。

教学步骤:

一、读单元导语,知道本单元是学习说明文。

二、揭课激趣

今天,我们去认识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鲸,教师板书课题。

你了解鲸吗?

(学生自由发言)

想看看鲸吗?

(看教学视频)

看了短片之后,如果请你用一个词语去形容鲸的话,你最想用哪个词语?

对于这么一种动物,怎样把它的特点准确地介绍出来呢,我们研究研究这篇课文。

三、初读感知,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读完之后想一想: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

2、指名读课文(可读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两三段即可,教师要顺势指导,如读写进食的第4段,可引导学生注意写鲸动作的词语,须鲸和齿鲸的句子读法也要稍有区别,因为须鲸相对来说会斯文一点)

3、读词语

课文都会读了,词语已经很简单了,只要过一遍就可以了。

哪些字的读音该提醒一下自己或同学(哺乳)

书写提醒:

“垂”的笔顺,“滤”,肺

学生书写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浏览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概括。

学生发言,教师进行归纳:

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第2课时(精备)

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目标3、4,学习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的方法。

2.结合课后第3题,体会关键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3.交流鲸的相关资料,读写结合,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教学步骤:

一.导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了生字新词,并且了解了课文是从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四个方面来介绍鲸的。

作者到底是怎样介绍的,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进行介绍呢,这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二.细读第一段

师:

我们先来看第1段,只要把第1段学好了,其他的段落相信同学们能自学,大家肯定会有举一反三的能力。

1、指名读,作者为了把鲸的体形特别大这个特点介绍清楚,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进行介绍的?

请学生用直线划出相关的句子,讨论交流。

2、根据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作深入领悟。

预设学生找到的句子: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

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师:

这句话,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你发现了吗?

拿象来比较有什么好处?

(归纳:

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由象“很大到鲸“比象大得多”,说明鲸庞大,给人印象深刻,这样的说明方法叫做比较。

请学生读一读这句话,把这种语言效果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师:

作者觉得就这么简单比较一下,还不行,还加上一笔,谁来读读。

找一找,句子中多了什么?

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呢?

(归纳:

列举了具体的数字,给人的印象更为直观,这种说明方法就是列数字。

写得多好呀,咱们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读读,感受感受鲸的大。

读了之后,问学生:

你感受到了吗?

(3)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师:

谁愿意读读一读这句话?

指名学生读这句话。

读了这句,你有什么新的更深刻的感受?

能不能把句子中的“近、约”这个字去掉?

预设学生回答:

不能去掉,这是表示大概的估计,不是精确的数字,说明作者表述非常科学严谨。

他举了一个实例来说明鲸确实很大,这样的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这句话中举例子和列数字的方法使叙述更准确清楚。

学生发言后,顺势读句子,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4)小结说明方法

师:

在这段话中,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才把鲸的形体特点介绍得这么具体、这么形象的呢?

顺便提提说明方法与修辞方法的概念是不同的。

二、学习下文

1、自读自悟:

师:

课文的第一段写得的确很清爽清楚,刚才同学们学得也很到位,其实文章的其他段落也都写得比较精彩,请你自由读读下文,请你抓住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方面研究研究,看看作者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文章的语句或用词有什么独到之处?

2、反馈交流:

预设学生学情,重点交流:

(1)第2段:

漫长:

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

(2)第4段:

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课件出示: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

有无加点的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课件出示课后第3题,学生讨论交流.

预设学生回答:

①主要:

指有关事物中最重要的。

有了这个词,就说明须鲸还吃其他的东西,不过,吃得最常见的是虾和小鱼。

②必须:

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必要,一定要。

有了这个词,就说明鲸一定要隔一段时间呼吸一次,不这样不行。

这样表达准确,有科学性。

③总是:

一直,一向。

有了这个词说明鲸睡觉一直这样,无例外。

这样表达准确,有科学性。

(3)第5段: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上,呼气的时候浮出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等肺里吸足了气,再潜入水中。

作者将水柱比作什么?

这么一比,让咱们没有亲眼目睹过喷潮的人有种什么样的感觉?

(打比方,形象。

不过老师还是想让同学们看看鲸的水柱。

课件出示鲸鱼喷水的视频

三、总结全课

1.课件出示表格,请学生填一填。

说明的方法

课文中的例子(各举一个)

好处

(列数字)

(做比较)

(举例子)

(打比方)

2.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写了四个方面:

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主要用了四种常见的说明方法:

做比较、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

运用说明方法,介绍得清楚、具体形象。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1.完成课堂作业本1-3题。

2.自述练习

(1)什么叫自述?

(2)根据课文第一段文字进行自述,假如遇到一些困难,先自己动脑筋解决

家庭练习:

1.听写第9课词语,完成语文课堂作业本4-5题。

2.根据课文和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

(题目可以取“我是虎鲸”、“人类啊,救救我吧”等)

板书设计

9鲸

形体特点列数字

进化过程作比较

种类举例子

生活习性打比方

 

*10松鼠(精备)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

通过第三自然段的解读感受作者细腻的语言描写。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文章总体结构的把握。

教学准备:

学生:

课前了解作者布封、了解松鼠的有关知识。

教师:

制作本课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1-5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播放松鼠的视频:

“关于松鼠你知道些什么?

”(请部分同学说说自己对松鼠的认识)

2.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法国著名博物学家布封的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松鼠》。

请谁来给大家简介一下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况。

请学生介绍作者,说一说自己对松鼠的了解。

二、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自学生字词。

2、课件出示生字词,请学生读一读,并解释一下这些词语的意思:

乖巧、驯良、矫健、玲珑、蛰伏。

3、想一想:

这篇文章要我们了解什么?

说一说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预设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文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3.4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最后在第5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4.请学生说一说:

松鼠是怎样的一种动物?

课文用哪句话来概括表达的?

把这句话划出来。

预设学生学情:

松鼠师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三、分析结构,重点感悟

1、课件出示课文总起句: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师:

这句话在整篇文章中起着一个总起的作用,全文都是围绕着这句话展开描写的,那么,看看文章中哪些段落表现了松鼠的漂亮,哪些段落表现了松鼠的乖巧,哪些段落表现了松鼠的乖巧?

预设学生发言,板书:

漂亮1外形

驯良2高处活动,晚上活动

乖巧3—4横渡溪流、储备食物、动作敏捷、搭窝

其它习性5繁殖、换毛

2、那我们首先来看看课文的第三段是怎样来描写松鼠乖巧的特征的。

3、体会语言的描写:

“在第三段中,你最喜欢哪些句子的描写,为什么?

”(根据学生的发言调整下列句子的顺序)

预设学生找到的句子:

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这里用了两个“当作”来介绍松鼠不仅知道要以树皮为穿,还知道要用尾巴当帆和舵,实在是太聪明,太乖巧了。

高明的作者并不仅限于以此表达松鼠的乖巧,他还做了怎样的介绍?

师追问:

从这两个“当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什么时候当作帆,又什么时候当作舵呢?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松鼠很警觉?

(只要……就……、跑、躲、逃)

师:

这里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松鼠和山鼠对比,来体现松鼠的警觉灵敏。

作者用了只要…就…的关联词以及跑、躲、逃的动词来体现松鼠快速的应变能力。

请学生抓住这次词,有感情读一读句子。

个别读,集体读,读出松鼠的那种机灵的感觉。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预设学生交流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同样表现了松鼠的聪明机智,不仅会拾榛子,还知道把榛子储存起来留到冬天吃,甚至还会赛得满满的,看来它们也跟我们人类一样懂得未雨绸缪呢!

即使到了冬天储存的榛子被吃完了,它们也知道在雪下面去找,你们说它们有多聪明啊。

师:

松鼠这么聪明,是不是该表扬一下它们呢?

大家一起读一读,读出松鼠的智慧,读出你们对它们的赞扬之情。

从这句话,你还能看出什么?

松鼠把食物藏在那里的?

这里作者特地指出是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可以看出作者语言的准确性,因为只有老树才会有空心的缝隙。

松鼠轻快极了,总是小跳着前进,有时也连蹦带跑。

它们的爪子是那样锐利,动作是那样敏捷,一棵很光滑的高树,一忽儿就爬上去了。

预设学生的理解:

描写得极为生动,将松鼠的外貌描写和动作描写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出神入化地表现松鼠轻快敏捷的特点。

请学生个别读,集体读,强调“极”“总是”“那样”“很光滑”“一忽儿”

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要是被惹恼了,还会发出一种很不高兴的恨恨声。

预设学生理解:

这是一段拟人化的描写,不高兴往往是形容人的心情的,这里却用在描写松鼠上,也体现了松鼠丰富的感情。

同时也用了作比较的方法来描写松树的叫声。

4、从第三段文字的阅读,你对松鼠的感情有没有得到更进一步的升华呢?

你喜欢它们吗?

我们再来一起读一读这一自然段,读出它们的可爱之处,读出你们的喜爱之情。

四.阅读感悟,体会写法

1、用同样的方法去读一读其它自然段,自己去体会作者在各个自然段中的描写。

2、把喜欢的段落或语句进行摘抄、积累。

3.想想课文在表达上与《鲸》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归纳:

(《松鼠》一文以准确性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

从说明的角度来看,《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而本文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从表达的方法来看,《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事物;从语言风格上来看,《鲸》的语言精炼平实,而本文的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

3.经过小组讨论后,有没有还未解决的呢?

说出来,我们大家一起来解决。

(互相质疑,解疑)

五.教师小结:

本文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了乖巧驯良的松鼠,其实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许多地方推窗见小动物的情景也经常有见,电视里也经常播放老人为松鼠定时喂食的事,看来我们共同创造和谐家园的梦想已将实现。

作业布置:

课堂练习:

1.写几个描写下面这次动物的词语。

松鼠

狐狸

大象

家庭练习:

下列有两段同样是介绍松鼠的文字,试与原文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处活动,因为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它过水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做船,用自己的尾巴当做帆和舵。

它十分警觉,只要有人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

松鼠的窝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它一胎能生三四个。

松鼠亦称灰鼠,哺乳纲,松鼠科。

体长20—28厘米;尾蓬松,长16—24厘米。

体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

冬季耳有毛簇。

林栖,用树叶、草苔筑巢,或利用鸦、鹊的废巢。

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实,有时食昆虫和鸟卵。

年产1—4窝,每窝产5—10仔。

分布于我国东北至西北,以及欧洲各地。

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笔。

 

板书设计:

10松鼠

漂亮1外形

驯良2高处活动,晚上活动

乖巧3—4横渡溪流、储备食物、动作敏捷、搭窝

其它习性5繁殖、换毛

11、新型玻璃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读写、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珍贵博物馆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夹子(夹心夹杂)银行图纸安然无恙即使藕断丝连粘贴(粘连)规定窗帘保持噪音废水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的5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

3、学习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过渡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写作方法。

4、了解科技的作用,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

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学习作者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过渡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

了解其他特殊的玻璃

教师:

制作本课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根据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和“珍贵博物馆急促报警盗窃犯罪嫌疑金属夹子(夹心夹杂)银行图纸安然无恙即使藕断丝连粘贴(粘连)规定窗帘保持噪音废水集中处理对付研制奇迹”等词语。

2.根据教学目标2,理清课文脉络,知道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揭示课题

1.教师板书:

新型玻璃,齐读,提醒“型”的字形。

2.作者围绕这个题目会向我们介绍些什么呢?

猜猜看。

二.初读感知

1.带着有价值的问题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字音,读通课文,联系上下文想想词语的意思,并想想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2.指名读,先读第一段,再指名读自己喜欢的段落,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

3.学习词语

自由读,指名领读,提醒“博嫌疑属恙(羊字头的竖,不露尾巴)即藕窗帘噪废”的字形,并书写。

4.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是否正确、流利,重点指导难读的句子。

请大家拿好书,我们一起来读一遍课文,要把生字读准。

5.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1)先浏览课文,圈出玻璃的名字,再用一句简洁的语言回答。

板书:

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吸音玻璃。

(2)这几种新型玻璃,课文是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中介绍的?

(课文是从1.2.3.4.5自然段中介绍的。

(3).第6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新型玻璃在现代化建筑中所起的作用和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三.明确本课学习重点

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要了解各种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第二,要明白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板书:

特点作用说明方法)大家有信心吗?

第2课时(精备)

教学内容:

根据教学教学目标3、5,学习课文1-6节,了解新型玻璃的特点和作用,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和作者用词准确,表达生动形象,过渡自然而又富于变化的写作方法。

教学步骤:

一.回顾课文主要内容,请学生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种新型玻璃?

二.学习第1节

1.老师导语引入: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来了急促的报警声。

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

同学们,你们知道是谁报的警吗?

”请大家快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从中找答案。

2.这是什么玻璃呀?

怎么一接触它就发出报警声呢?

自由读第1自然段。

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特点?

它有什么作用?

划出有关句子,说说你的理解。

3.学生汇报,再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归纳。

引导学生理解“夹丝网防盗玻璃”特点和作用的关系。

预设学生的理解:

由于这种特殊的玻璃在里面夹一层极细的金属丝网,金属丝网又和电源相接通、和自动报警器相接通的特点,才有它自动报警防盗的作用,由此可见,“夹丝网防盗玻璃”的作用是由它的特点决定的。

4.在学生理解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和作用的基础上,继续引导学生思考:

“夹丝网防盗玻璃”有什么用途?

划出有关句子读一读,指导朗读句子。

(“博物馆可以采用,银行可以采用,珠宝店可以采用,存放重要图纸、文件的建筑物也可以采用。

”)

5.请学生思考:

这句话中用了几个“可以”说明了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四个可以说明了这种玻璃的用途广泛。

你能结合生活实际想一想,用上“……可以……,……可以……,……可以……,……也可以……。

”说一句话吗?

6.指导朗读第一段。

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2-5节

1.自读自悟:

默读2-5节,想想每一种新型玻璃有什么特点,它有什么作用?

你可以重点研究其中的一种玻璃。

你在研究特点和作用的同时,请你关注一下作者的说明方法,留意一下特别吸引你的词语、句子,好吗?

课件出示表格,请学生试着填写

2.学生填表,划出相关的句子,小组讨论,全班反馈交流

预设学生学情:

(1)夹丝玻璃:

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也安然无恙,即使被打碎了,也仍然藕断丝连地粘在一起,不会伤人。

教师追问:

什么叫“安然无恙”?

(形容平安,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受到猛击,也不会伤人。

什么叫“藕断丝连”?

(顾名思义(原义):

藕被掰断了,但它的丝还是连着的。

比喻表面上断了,实际上仍有牵连。

)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玻璃虽然碎了,但玻璃片仍粘在一起,不会四处飞溅伤人。

作者写得多生动,多准确,把这两个词语放到句子中,再有滋有味地读读。

从这两个词语中,你明白了“夹丝玻璃”有什么特点?

(非常坚硬、不易破碎)它有什么作用?

(适用于高层建筑)

(2)变色玻璃:

特点:

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作用:

调节室内光线(自动窗帘)(打比方)

(3)吸热玻璃:

特点:

吸热,阻挡冷空气作用:

使室内冬暖夏凉

(4)吃音玻璃:

特点:

消除噪音作用:

使噪音减弱(隐身人能手形象表达)

3.完成表格,板书完整的表格

新型玻璃名称

特点

作用

加丝网防盗玻璃

玻璃中夹一层金属丝网

防盗

夹丝玻璃

非常坚硬 藕断丝连

 高层建筑采用,安全

吸热玻璃

使房间冬暖夏凉

阻挡强光和冷气

消音玻璃

消除噪音

闹市临街建筑物采用,减少噪音

变色玻璃

反射阳光改变颜色

调节室内光线

小结:

这些新型玻璃在现代化的建筑中,发挥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呀!

三.学习课文第6节

1.课件出示第6节课文,请学生读一读。

2.请学生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预设学生理解:

两层意思:

(1)总结全文,用“正在“指出新型玻璃并不是无法实现的奇迹,它们已经在现代化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

(2)点名主旨,用“将会”启示人们创造出更多品种的新型玻璃。

四.研究开头和过渡

1、浏览全文,看看开头和过渡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

2、反馈交流

五.课外延伸,鼓励创新

同学们,通过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到,在现代化的建筑中,新型玻璃正在起着重要作用,在新型玻璃的研制中,人们将会创造出更多的奇迹。

你想设计出什么样的新型玻璃呢?

教师要肯定学生的创新想象,让其充满自信。

家庭练习:

请你试着做一回小发明家,把你想发明的玻璃用你喜欢的方式写出来。

可参考课文的写法,进行准确、形象的表达。

(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11新型玻璃

新型玻璃特点作用

夹丝网防盗玻璃自动报警防盗

夹丝玻璃非常坚硬、不易破碎适用于高层建筑

变色玻璃随着阳光的强弱而改变颜色调节室内光线

吸热玻璃吸热,阻挡冷空气使室内冬暖夏凉

吃音玻璃消除噪音噪音减弱

 

*12、假如没有灰尘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来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漉漉、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运用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注意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1、了解如果没有灰尘,阳光会刺眼,地面会潮湿,气候得不到调节。

2、掌握并学会分析作比较、列数字等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

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学会用辨证的眼光看待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师制作本课课件。

教学内容:

课文1-6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见过灰尘呀,想一想我们生活当中哪里见到过灰尘?

(脏玻璃,脏桌子,等等。

你们喜欢它们吗?

为什么?

(请一个同学稍微说说灰尘的危害。

是啊,灰尘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假如没有灰尘,那该多好啊!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假如没有灰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朗读课文,读完说说没有灰尘行不行?

2.出示生字生词,指明带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