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同步学案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1051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232.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LK同步学案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LK同步学案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LK同步学案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LK同步学案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LK同步学案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LK同步学案力.docx

《LK同步学案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LK同步学案力.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LK同步学案力.docx

LK同步学案力

高一物理教学案:

第一章力

第一节力

学习目标:

1知道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指出施力和受力物体。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能画力的图示。

3能根据力的性质、效果对力进行分类。

课前预习: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的。

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一定有另外的物体施加这种作用。

前者是,后者是物体,一定有

物体和物体。

2、力的大小和方向:

(1)力的大小可以用来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符号是。

(2)力不但有大小,而且还有

,要把一个力完全表达出来,除了力的大小外,还要指明力的。

3、力的图示:

.

4、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受力物体产生;力也可以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

(2)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力的。

5、力的分类:

(1)按性质命名的力,力学中有;

(2)按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

(3)不同效果的力可以是同一性质的力;性质不同的力,按效果命名可以叫同一个名称。

自我检测: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只有互相接触的物体才存在相互作用力

C、若一物体是施力物体,则该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D、一个力必定与两个物体相联系。

2、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可以用天平测量。

B、弹簧秤是测量力的仪器。

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N。

D、力的大小、方向任一个发生变化,力的作用效果都要发生变化。

3、在力的图示中,可以用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有时也可以用箭头来表示力的作用点。

如图,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是力,此力的大小是N。

4、下列各组力中,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

A、弹力、阻力、动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

C、压力、拉力、排斥力D、摩擦力、阻力、拉力。

例题分析:

例题1:

一本书放在桌面上,对桌面产生了5N的压力,试画出这个力的图示,并指出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属于那种性质的力。

例题2:

足球运动员以将足球踢向空中,用G表示重力,用F表示脚对足球的作用力,用f表示空气重阻力,如图所示为描述足球在斜向上方飞行过程中某时刻的受力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例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效果不同的力可能是同一性质的力

B.效果相同的力也可能是性质不同的力

C.重力、压力、浮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D.动力和阻力都是按效果命名的力

课后作业:

1、下列各组力中,全部以性质命名的()

A、重力、压力、摩擦力、阻力。

B、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

C、重力、阻力、浮力、动力。

D、拉力、支持力、吸引力、磁场力。

2、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物体受力作用时,运动方向一定发生改变。

C、两个力都是5N,那么这两个力一定相同。

D、一个受力物体可能找到一个以上的施力物体。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有拉力,车对马也有拉力。

B、力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力量。

C、武术运动员在训练时,用力冲拳和踢腿,并没有受力物体,说明力可以没有物体。

D、运动员将足球踢出去,球在空中是因为球受到一个向前的冲力。

4、关于力的性质和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一定相同。

B、根据效果命名的不同名称的力,性质可能相同。

C、性质不同的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一定不同。

D、性质相同的力,对物体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5、一个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它们的图示如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这三个力都相同,

B、这三个力中只有F1和F2相同。

C、这三个力都不相同。

D、这三个力,必定有三个施力物体和三个受力物体。

6、做出下列力的图示:

(1)放在斜面上静止的物体受到250N的重力。

(2)用40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

(3)重50N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对桌面的压力。

第二节重力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是由于而产生的。

2、知道重力的大小、方向。

会测量重力的大小。

3、会用公式G=mg计算重力。

4、知道重心的概念以及均匀物体重心的位置。

知识点预览:

1、重力:

(1)重力的产生:

重力是由于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重力作用。

(2)重力的方向是。

(3)重力的大小可用测出,重力G=。

2、重心:

(1)重心的概念: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要受到的作用,从效果上来看,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的作用于一点,这一点叫做。

(2)重心的位置:

由物体的及决定。

质量发布均匀的物体,重心位置只跟物体的有关。

有规则形状的、质量分布均匀物体,它的重心就在。

重心可以在物体上,也可以不在物体上。

自我检测: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产生的。

B、物体所受到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到重力。

D、一个挂在绳子上的物体,它受到的重力就是绳子对它的拉力。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C、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直接测量。

D、静止的物体对水平支持面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3、关于重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B、重心就是物体上最重的一点。

C、物体的重心位置跟物体的质量分布情况和物体的形状有关。

D、物体升高或降低,重心相对物体的位置保持不变。

例题分析:

例题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其方向必定指向地心。

B、天空中飞行着的小鸟掉不下来,说明这时的小鸟不受重力。

C、物体落向地面时比物体上抛时所受的重力大。

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不仅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还与物体所处的位置有关。

例题2:

设装纯净水用的塑料桶所受重力为G,将装满纯净水的桶装到引水机上,那么从装上到饮完水的整个过程中,桶和水的共同重心位置()

A、一直下降B、一直升高C、先下降后上升D、先升高后下降。

课后作业

1、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B、物体本身就有重力,所以重力没有施力物体。

C、将物体从高处释放,物体在下落过程中不再受到重力作用。

D、一个物体无论静止还是运动,无论怎样运动,受到的重力都是一样的。

2、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支持物体的支持面垂直。

B、同一地点,物体的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C、物体落向地面时,它受到重力大于它静止时所受到的重力。

D、物体的重力总等于它竖直测力计的拉力。

3、如果一切物体的重力消失了,将会发生的情况是()

A、天不会下雨也不会刮风。

B、一切物体的质量都没有了。

C、天平仍然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D、河水不会流动。

4、关于重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重心就是物体上重力集中作用的那一点。

B、重心是物体的各个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C、重心就是物体的几何中心。

D、直铁丝被弯曲后,中心便不在中点,但一定还在铁丝上。

5、在下列各个图中,画出重力的示意图。

6、如图,有一等边三角形ABC,在B、C俩点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2m的小球,则这个球组的重心在何处?

第三节弹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形变的概念和形变的种类。

2知道弹力的概念及判断弹力的有无。

3知道压力、支持力、拉力都是弹力。

4、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

知识点预览:

1、形变:

(1)叫形变。

(2)

叫弹性限度。

(3)叫弹性形变。

(4)形变的种类可分为、和等。

2、弹力:

(1)弹力的概念:

(2)弹力产生的条件:

一是,二是。

(3)弹力的方向:

总是指向的方向。

支持力的方向总是

压力的方向总是。

绳子对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

3、胡克定律:

(1)内容:

(2)公式:

F=kx,其中k为弹簧的,与弹簧本身的性质有关,与F或x无关,单位是,x为弹簧的。

自我检测:

1、关于形变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切物体都可以发生形变。

B、有的物体可以发生形变,有的物体不能发生形变。

B、物体的体积的改变叫弹性形变。

D、撤去外力后物体一定能恢复原状。

2、下列关于弹力产生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

B、两个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C、只有弹簧才能产生弹力。

D、不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也可能产生弹力。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子的拉力都是弹力。

B、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

C、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就是电灯受到的重力。

4、关于弹簧的劲度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有关,拉力越大,k值也就越大。

B、与弹簧发生形变的大小有关,形变越大,k值越小。

C、由弹簧本身决定,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及形变程度无关。

D、与弹簧本身特性、所受拉力的大小及形变大小都有关。

例题分析:

例题1如图,一个光滑的小球用细线悬吊着,小球的下面与斜面接触,细线保持竖直状态,试分析光滑小球是否受到斜面的弹力。

迁移1:

判断下列各图小球受几个力?

例题2:

画出下列各图中A物体受到的弹力。

迁移2:

如图,所示。

图中各物体均静止,画出接触面处A物体所所受的弹力示意图。

例题3:

如图所示,小车上固定着一根弯成角的曲杆,杆的另一端固定着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

分析下列两种情况中杆对球的弹力的大小和方向。

(1)小车静止。

(2)小车做匀速向右运动

例题4:

如图,一轻质弹簧的弹力F大小和长度L的关系。

试由图线确定:

(1)弹簧的原长。

(2)弹簧的劲度系数。

(3)弹簧伸长0.10m时,弹力的大小

课后作业。

1、下列有关弹力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杯放在桌面上要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作用,这是由于桌面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竹竿拨动水中的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头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

C、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悬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挂在悬线下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拉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2、关于弹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形变微小时,弹力很小。

B、形变量越大,弹力就越大,弹力的大小总与形变量成正比。

C、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的压力等于书所受到的重力的大小。

D、绳子悬挂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子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拉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重力的大小。

3、如图,P物体对Q物体的压力示意图,其中错误的是()

4、如图所示,两个物体A和B的质量分别为M和m,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物体静止于水平面上,不计摩擦,A物体对绳子的作用力的大小和地面对A物体的作用力的大小分别是()

A、mg,(M-m)g

B、mg,Mg.

C、(M-m)g;mg.

D、(M+m)g;(M-m)g

5、如图所示,A、B是两个相同的轻弹簧,原长L0=10cm,

K=500N/m,如果图中悬挂的两个物体质量均为m=1kg,则两个

弹簧的总长度为()

A、22cmB、24cm

C、26cmD、28cm。

6、如图所示,A、B的重力分别为GA=3N,GB=4N,弹簧的质量不计,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作用于AB的弹力大小F=2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

A、1N和6NB、5N和6N

C、1N和2ND、5N和2N

第四节摩擦力

学习目标:

1、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2、会用F=Un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知道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及方向,知道最大静摩擦力的概念。

4、知道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

知识点预览:

1、滑动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①②③。

(3)方向:

(4)大小:

①压力FN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表面施加的作用力。

②公式中u叫,

它的数值由俩物体的和有关。

2、静摩擦力:

(1)定义:

(2)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②相互接触且③两物体间有

(3)方向:

(4)大小:

自我检测:

1、关于摩擦力的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B、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

C、相互压紧并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摩擦力作用。

D、只有相互压紧并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间才可能有摩擦力的作用。

2、关于摩擦力与弹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弹力一定有摩擦力。

B、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

C、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D、同一接触面上的弹力和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垂直。

3、两个物体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与下列那种因素有关()

A、两个物体之间的相对速度。

B、两个物体之间的接触面积。

C、两个物体接触面的材料。

D、两个物体之间的垂直接触面的弹力。

4、关于动摩擦因数,下列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B、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

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间的压力成反比。

D、两个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无关。

例题分析:

例题1、如图,一辆汽车在平直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其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1)

汽车由静止加速启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2)汽车匀速运动。

(3)汽车急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例题2:

如图所示,一个M=2kg的物体放在u=0.2的粗糙水平面上,用一条质量不计的细绳子绕过定滑轮和一只m=0.1kg的小桶相连,已知M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Fm=4.5N,滑轮上的摩擦不计,g=10m/s2,求在以下情况下,M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1)

只挂m处于静止状态。

(2)只挂m但在M上再放一个M1=3kg的物体时。

(3)只在桶内加入m1=0.33kg的沙子时。

(4)只在桶内加入m2=0.5kg的沙子时。

 

例题3:

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

夹在AB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力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力F作用后()

A、

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课后作业:

1、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动摩擦力总是和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B、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相对运动。

C、滑动摩擦力不可能是动力。

D、滑动摩擦力跟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相对静止的物体间一定有静摩擦力的作用。

B、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C、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

D、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静摩擦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3、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的物体,质量是20kg,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u=0.1,在运动过程中,还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为10N的拉力作用,则物体所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A、10N,向右。

B、10N,向左。

C、20N,向右,

D、20N,向左。

 

4、A、B两个物体叠放在水平面上,A受到了水平向右的恒力F,A、B仍然静止,如图,由此可以判断()

A、A、B两物体间无摩擦力

B、A、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大小一定等于F.

C、A、B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作用,大小一定等于umAg.

D、地面与B间不存在摩擦力。

5、质量为3.0kg的空木箱,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沿着水平方向施加拉力,当拉力F1=8.0N时,木箱静止;当拉力F2=10.3N时,木箱做匀速运动,求:

(1)木箱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

(2)木箱在8.0N的拉力作用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3)木箱在12.0N的水平拉力作用下,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6、在两块完全相同竖直放置的木板中间夹一重为G的木块,在左右两边对木板所施加的压力都等于F,木块静止不动。

(1)求两木板对木块施加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

(2)若左右两边加在木板上的压力均变为2F,两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如何变化?

 

第五节力的合成

学习目标:

1、理解合力和力的合成的概念

2、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间关系4、理解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

知识点预览:

1、几个概念:

(1)合力:

(2)力的合成:

.

(3)共点力:

2、平行四边形定则:

3、力F1和力F2的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

(1)当θ=0

时,即F1和F2同向,此时的合力为,方向

(2)当θ=180

时,即F1和F2的方向相反,此时合力的大小为,方向为。

(3)当θ=90

时,即F1和F2垂直,

如图,则合力F=,方向

tana=。

两力合力的范围:

4、矢量和标量:

(1)叫矢量,如。

(2)叫标量,如。

自我检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共同作用效果相同。

B、合力大小一定等于其分力的代数和。

C、合力可能小于它的任一个分力。

D、合力可能等于某一个分力。

2、如图,两个共点力F1、F2的大小一定,夹角θ是变化的,合力为F,在θ角从0逐渐增大到180的过程中,合力F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

A、从最小逐渐增大到最大

B、从最大逐渐减小到最小

C、从最大逐渐减小到零,

D、先增大后减小。

3、有两个共点力,F1=2N,F2=4N,

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可能是()

A、1NB、5NC、7ND、9N

例题分析

例题1:

力F1=4N,水平向右,力F2=3N竖直向下,这两个力都作用在同一点,求这两个力的合力。

 

例题2:

求如图三个共点力F1=5N、F2=6N、F3=8N的合力.

例题3:

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kg的重物,∠CBA=30

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多少?

 

例题4、如图所示,物体G=10N,OA绳与水平夹角为60度,OB绳水平,求

绳子OA、OB的拉力各是多少?

 

拓展:

(1)如果将绳OA从A点水平向右移动到A1,则AO、B0绳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怎样?

(2)绳OA、OB各自的拉力怎样变化?

(3)如果将重物的重力逐渐加大,哪一根绳子先断?

 

课后作业:

1、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N,F2=9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A、9NB、25NC、6ND、21N

2、一个人用双手抓住单杠把自己吊起来,静止在空中,在下列四种情况下,

两臂用力最小的是()

A、当他两臂成60度夹角时。

B、当他两臂成45度夹角时

C、当他两臂平行时

D、当他两臂成120度时

3、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F,如果它们之间的夹角θ固定不变,使其中的一个力增大,则()

A、合力F一定增大

B、合力F的大小可能不变

C、合力F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D、当0<θ≤90

合力F一定增大

4、有两个力大小相等的共点力,它们的夹角为90度时,合力为F,则当他们之间的夹角为120度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B、

FC、

FD、

F

5、某物体受到三个水平共点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现将其中一个向西的大小为6N的力撤去,则物体所受的合力为()

A、向西,大小为6N,

B、向东,大小为6N

C、向南,大小为6

N

D、不能确定。

6、水平面上质量为1kg的物体,在向西运动中受到向东的水平拉力F=3N作用,设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0.2,则作用在物体合外力为()

g取10m/s2

A、1N,向东,B、1N,向西,C、5N,向东,D、5N,向西。

7、物体同时受到同一水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

A、5N、7N、8NB、5N、2N、3N

C、1N、5N、10ND、10N、10N、10N

8、如图,用一绳子OB将电灯拉向墙壁,已知悬绳AO与天花板成60度的角,绳子AO对电灯的拉力F1=24N,BO与竖直墙壁垂直,绳子BO对电灯的拉力F2=12N,求F1和F2的合力。

 

9、如图所示,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杆AB的重力为1500N,顶端A受到水平拉力为F=3000N,为保持其竖直状态,用铁丝AC拉住顶端A,铁丝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AC与地面夹角θ=60度,求:

(1)铁丝AC对木杆顶端A的拉力F1为多大?

(2)木杆对地面的压力为多大?

 

第六节力的分解

学习目标:

1、理解分力和力的分解的概念

2、能根据力的实际作用效果进行力的分解

3、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分力。

知识点预览:

1、两个概念。

(1)叫分力。

(2)叫力的分解,它是的逆运算。

2、力的分解方法:

自我检测:

1、把一个力分解为两个分力时,()

A、一个分力变大时,另一个分力一定变小

B、两个分力不能同时变大

C、任何一个力的分解都是唯一的

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还可能比一个分力大,比另一个分力小。

2、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分力F1和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B、F1和F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李F

C、F1和F2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

D、F是F1和F2的合力

3、将一个竖直向下8N的力分解为两个分力,一个分力在水平方向上,并等于6N,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为()

A、10NB、8NC、6ND、2N

 

例题分析:

例题1:

指出力F产生的效果,并求出这两个分力

例题2:

指出下列各图中重物的重力产生的效果,并求出重力的分力。

物体的质量设为m=2kg,g=10N/kg.斜面的倾角θ=30

例题3:

将力F分解成F1、F2两个分力,如果已知F1的大小和F2与F之间的夹角α,α为锐角,则

A、当F1>Fsinα时,一定有两解

B、当F>F1>Fsinα时,有两解.

C、当F1=Fsinα时,有两解

D、当F1

课后作业:

1、重力为G的物体静止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将重力G分解为垂直斜面向下的力F2和平行斜面向下的力F1,那么()

A、F2就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B、物体对斜面压力方向与F2方向相同

C、F1就是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

D、物体受到重力、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静摩擦力、F1、F2共五个力。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N的力能够分解成6N和3N的两个分力

B、10N的力可以分解为5N和4N的两个分力

C、2N的力可以分解成6N和5N的两个分力

D、10N的力可以分解成10N和10N的两个分力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信息与通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