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991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docx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

评分:

 

大学物理实验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

 

班级:

电信06-1

姓名:

林松学号:

22

指导教师:

王德明

 

茂名学院技术物理系大学物理实验室

实验日期:

2007年11月29日

实验26《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

实验提要

实验课题及任务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实验课题任务是,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波长。

实验提示

在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来测量激光光谱主谱线的波长,有两种方法。

⑴读谱法:

参阅以开实验MP-2《光谱的拍摄与测量》,的读谱方法。

⑵摄谱法:

参阅以开实验MP-2《光谱的拍摄与测量》,的摄谱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所学知识,设计出《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的整体方案,内容包括:

(写出实验原理和理论计算公式;选择测量仪器;研究测量方法;写出实验内容和步骤。

)然后根据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做好数据处理,得出实验结果。

按书写科学论文的要求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

设计要求与提示

⑴采用读谱法测量激光波长,方法和《光谱的拍摄与测量》实验的读谱法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如何将已知光源和待测光源的光,同时照射到摄谱仪的狭缝上(这是该实验的关键),再通过读谱仪进行测量,测量方法和《光谱的拍摄与测量》相同。

⑵采用摄谱法测量激光波长,方法和《光谱的拍摄与测量》实验的摄谱法基本相同,但问题的是如何将已知光谱和待测光谱的光强调配好,因为激光的光强比汞灯和钠灯都强得多,拍摄时的曝光时间要掌握准确,否则排出的底片洗出冲洗后效果不好,甚至失败。

这样就需要设计好各次曝光时间、显影时间、定影时间,显影、定影药液的选择与配置,测量谱线距离时要用读数显微镜测量等。

⑶该实验有多种方法,可以根据上面的提示来设计,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想和方法来设计。

⑷选择实验仪器,小型棱镜摄谱仪、光源(汞灯、钠灯、激光器)、读数显微镜、聚光镜、光谱干板及冲洗设备。

⑸设计出实验方法和实验步骤,要具有可操作性。

⑹实验结果用标准形式表达,即用不确定度来表征测量结果的可信赖程度。

实验所用公式及物理量符号提示

参阅《大学物理实验补充讲义》,实验MP-2《光谱的拍摄与测量》一文。

评分参考(10分)

⑴正确的写出实验原理和计算公式,2分;

⑵设计出仪器可行设置,2分;

⑶做好实验前的准备,1分;

⑷写出实验内容及步骤,2分;;

⑸制作实验器材和实验室条件的合理应用,1分;

⑹写出完整的实验报告,2分;(其中实验数据处理,1分、实验结果,0.5分,整体结构,0.5分)

学时分配

实验验收,4学时,在实验室内完成;教师指导(开放实验室)和开题报告1学时;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时间

学生自选题后2~3周内完成实验整体设计方案并提交。

提交整体设计方案,要求电子版,用电子邮件发到指导教师的电子邮箱里。

思考题

⑴如何使用哈特曼光阑?

⑵狭缝调节在什么范围内较合适?

⑶装底片应该在什么条件下安装?

⑷如何降低激光的光强?

⑸测量光谱底片时要注意什么?

 

用小型棱镜摄谱仪测量激光的主谱线波长

实验目的:

1.了解棱镜摄谱仪的构造原理。

2.掌握棱镜摄谱仪的调节方法和摄谱技术。

3.学会用照相法测定某一光谱线的波长。

实验仪器:

小型棱镜摄谱仪、光源(汞灯、钠灯、激光器)、读数显微镜

实验原理:

1、光谱和物质结构的关系:

每种物质的原子都有自己的能级结构,原子通常处于基态,当受到外部激励后,可由基态迁到能量较高的激发态。

由于激发态的不稳定,处于高能级的原子很快就返回基态,此时发射出一定能量的光子的波长(或频率)由对应两能级之间的能量差ΔEi决定。

ΔEi=Ei–Eo,Ei和Eo分别表示原子处于对应的激发态和基态的能量。

ΔEi=hvi=hc/λi或λi=hc/ΔEi

式中,I=1,2,3,…,h为普朗克常数,c为光速。

2、小型棱镜摄谱仪的基本光路:

狭缝S1和准直镜(平行光管)L1组成准直系统,将待测光先行会聚到狭缝上,以增加光强;棱镜P作为色散元件,把投射到第一折射面的不同波长的平行光,经折射后分成沿不同方向的平行光(因为物质的折射率因波长而变);照相物镜L2和焦平面F处的记录材料组成光谱的接收系统。

由于物镜L2将不同方向的平行光依次会聚在焦平面上。

故形成光谱,为使整个光谱都清晰,焦平面F的方位必须细心调节。

鼓轮

测微目镜

 

 

3、棱镜摄谱仪的构造

(1)准直管

准直管由狭缝S1和透镜L1组成。

S1位于L1的物方焦平面上。

被分析物质发出的光射入狭缝,经透镜L1后就成为平行光。

实际使用中,为了使光源S射出光在S1上具有较大的照度,在光源与狭缝之间放置会聚透镜L,使光束会聚在狭缝上。

(2)棱镜部分

主要是一个(或几个)棱镜P,利用棱镜的色散作用,将不同波长的平行光分解成不同方向的平行光。

(3)读谱装置

包括测微目镜,使目镜水平方向左右移动的手轮、丝杠、滑块、导轨和支架,还包括读出目镜位置值用的标尺和100分度及手轮刻度,手轮转一圈平移1mm,每分度0.01mm,要求估读到0.1分度。

测微目镜内的叉丝用以对准被测谱线中心。

4、线性插入法求待测波长

这是一种近似的测量波长的方法。

一般情况下,棱镜是非线形色散元件,但是在一个教小的波长范围内(约几个nm内),可以认为色散是均匀的,即谱线在底线上的位置和波长有线性关系,如波长为

的待测谱线位于已知波长

谱线之间,如图所示,它们在底片上的位置可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如用和分别表示谱线

的间距及

的间距,那么待测谱线波长为:

 

(a)

 

如波长为

的待测谱线位于已知波长

谱线之外,如图所示,它们在底片上的位置可用读数显微镜测出,如用和分别表示谱线

的间距及

的间距,那么待测谱线波长为:

(b)

 

实验内容及步骤:

1.将汞灯光源和聚光镜L置于仪器准直系统的光轴上,使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入射狭缝出,使光谱接收处能看到明亮的谱线;

2.将看谱管装置装好,将鼓轮调节到(中心波长435.8nm)43.58上

3.调节入射狭缝宽度(0.1mm左右)使谱线最清晰,通过看谱线管观察汞灯的435.8nm(蓝)谱线,是否和看谱管视场内中心指针对齐。

如果435.8nm(蓝)谱线与看谱线视场中心指针不对齐,就要调整。

一般实验前已经调好不用再调节,如果误差太大。

再进行调节;

4.把激光器放置于低压汞灯后面,保证激光器、低压汞灯、平行光管在同一条直线上;

5.调节激光、汞灯光源,使光源发出的光束聚集到入射狭缝上;

6.用看谱管浏览激光光谱,找出已知谱线和待测谱线,在光谱中所在的位置;

7.将鼓轮调至43.58刻度上,换上读谱装置准备测量;

8.调节测微目镜左右移动的手轮,找出已知谱线和待测谱线,在光谱中所处的位置;

9.用测微目镜位置主标尺和100分度手轮刻度副标尺,测量出已知谱线和待测谱线之间的距离d、x,并记录。

实验数据表格:

待测未知谱线原始数据记录及表格

测量

次数

谱线对应位置(mm)

(nm)

d

(mm)

x

(mm)

(nm)

1

2

3

4

5

6

平均

=(nm)

 

低压汞灯光谱和低压钠灯光谱标准波长表

 

汞光谱

蓝绿

绿

404.66

407.78

435.84

491.60

546.07

576.96

579.07

623.44

钠光谱

蓝绿

蓝绿

黄绿

471.5

472.6

517.5

567.5

588.99

589.59

612.0

 

实验报告

实验仪器:

小型棱镜摄谱仪、光源(汞灯、钠灯、激光器)、读数显微镜

实验数据表格:

待测未知谱线原始数据记录及表格

测量

次数

谱线对应位置(mm)

(nm)

d

(mm)

x

(mm)

1

18.025

18.734

19.343

-11.44

1.318

0.709

2

18.035

18.736

19.325

-11.44

1.290

0.701

3

18.052

18.748

19.348

-11.44

1.296

0.696

4

18.031

18.747

19.328

-11.44

1.297

0.716

5

18.040

18.743

19.348

-11.44

1.308

0.703

6

18.036

18.739

19.344

-11.44

1.308

0.703

平均

(nm)

数据处理:

 

用外推法计算待测激光波长:

不确定度的计算:

仪器误差:

得:

相对不确定度:

实验结果:

待测激光的波长:

 

思考题

(1)狭缝调节在什么范围内较合适?

答:

入射狭缝宽度0.1mm左右。

入射狭缝的宽度决定了谱线的宽度,0.1mm左右可使谱线细锐可见,又便于测定各谱线的相应位置。

(2)如何降低激光的光强?

答:

可以利用光栅降低激光的光强。

在激光与狭缝之间放置一透射光栅,则沿着激光入射光线的方向为中央明纹,刚好还是射向狭缝,中央明纹的光强比原来激光的光强较为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