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0893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19.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浙江省台州市届高三上学期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台州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选考科目教学质量评估(一模)

历史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历史学家指出,西周王朝虽然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的分散性、松散性仍是最本质的特点。

这反映出西周王朝

A.诸侯在封国内不能享有世袭统治权

B.最高统治集团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

C.当时社会是典型的贵族政治

D.分封制宗法制不能适应西周统治的需要

2.察举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选官制度,确立于汉武帝时期。

察举制不同于先秦时期的世官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

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下列项中,对察举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察举制在当时看起来比较完善

B.汉代中央和郡国没有资格举荐人才

C.从考选的方式和程序来看体现出开放的特征

D.举荐的标准是考试成绩优异又有议政能力的人

3.《汉书·食货志》记载: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故贫民常衣牛马之衣,而食犬彘之食。

”该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

①土地私有制确立②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③土地兼并严重④小农经济的形成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4.宋代是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峰。

下列项中,表述符合宋代特征的有

①“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②“风雨冥晦时,惟凭针盘而行。

③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也是“仁”。

④“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5.王夫之猛烈抨击“孤秦”、“陋宋”,从三个方面深刻揭露秦始皇及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他认为政治腐败的根源是

A.帝王横征暴敛B.帝王独尊C.土地私有D.法制之弊

6.一些有正义感的读书人,不满官府的黑暗统治,便利用杂剧的形式来揭露官场的罪恶和社会不公平的现象,关汉卿就是其中之一。

他把看到的、听到的百姓悲惨的遭遇写进他的剧本。

该剧本可能是

A.《西游记》B.《感天动地窦娥冤》C.《三国演义》D.《封神演义》

7.右图所示为欧阳询所书的《皇甫君碑》局部,现存陕西西安,书28行,行59字。

下列项中,对此碑文字体表述正确的是

A.最能表达和抒发书法家的感情

B.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

C.形体方正,规矩整,可作楷模

D.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

8.北京故宫曾是明清两朝的皇宫,也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范。

下列项中,关于故宫的说法正确的是

A.前朝后寝,沿中轴线排列B.外朝建筑多严谨富丽,具有阴柔之美

C.坐西朝东,体现传统礼制D.内朝建筑多疏朗雄伟,富有阳刚之美

9.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买洋布者十室而九。

”1846年时人记载“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

松、太布市,消减大半。

”此材料反映了

A.传统经济结构的逐渐解体B.社会动乱导致人口锐减

C.传统纺纱技术水平高超D.土纱拥有广阔的市场

10.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缅怀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驱的历史功勋,就是要学习和弘扬他们为振兴中华而矢志不渝的崇高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

下列有关孙中山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就任临时大总统②积极策划广州起义

③成立中国同盟会④北上宣讲召集国民会议

A.①③④②B.③①②④C.②③①④D.③④①②

11.无产阶级革命家伍修权曾写《七律·历史转折》:

“铁壁合围难突破,暮色苍茫别红都。

强渡湘江血如注,三军今日奔何处……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

”诗中的“历史转折”发生在

A.上海B.汉口C.遵义D.延安

12.民间媒体在我国由来已久,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

下列项中,关于中国近代报刊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时务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

B.政论性报刊更能受到普通民众的欢迎

C.《昭文新报》拉开了中国近代报刊业的序幕

D.《新青年》曾作为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公开理论刊物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自1954年颁布以来,历经三次修改、五次修正。

结合当时的历史阶段特征判断,下列有关宪法的表述,按出现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强调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②确立了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方向和途径

③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

④增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内容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②①④③

14.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

下列不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是

A.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B.捍卫国家主权

C.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反对殖民主义

15.“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

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

”这一精辟论述提出后,体现对其进行探索的会议有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②中共十四大

③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④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6.《新全球史》写道:

“为了确保贵族不破坏他的改革,梭伦为平民提供在雅典政府的席位,他放开城邦议事会的任职资格,不再考虑公民的出身和血缘,那些富裕到有闲暇投入公共事务的人都可以进入议事会。

”该城邦议事会是指

A.公民大会B.四百人会议C.五百人会议D.陪审法庭

17.早期文艺复兴阶段,人们认为罗马和希腊的文化不是宗教统治的文化,其建筑风格是古典柱式构图。

人文学家认为古典柱式的构图能够表现出和谐和理性,与文艺复兴代表人文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在设计建筑物时,直接套用罗马建筑的样式。

以下符合该建筑设计意图的是

A.罗马大斗兽场B.万神殿C.帕特农神庙D.佛罗伦萨大教堂

18.谈到工业革命,有历史学家指出:

“棉纺织业像一架滑翔机,在它所依赖的殖民地贸易推动下起飞了。

殖民贸易不仅展示了广阔的前景,而且还指望获得迅速、无法估量的发展,它鼓励企业家采用革命性的技术以满足它的发展需要。

从1750年到1769年,英国棉纺织品的出口增长了10倍以上。

”该学者意在强调

A.殖民贸易推动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B.工业革命促进英国棉纺织品出口增长

C.英国棉纺织业领域采用革命性技术

D.棉纺织业的技术进步推动出口增长

19.英国1654年前后历史使人费解:

1654年,还有许多议员主张削弱护国主权力,可为何不过两年,议员们就变得如此驯服,反过来要求扩大护国主的权力。

导致时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议员们认识到“识时务者为俊杰”B.克伦威尔施政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C.克伦威尔强有力地提高了议会地位D.《航海条例》颁布提高了克伦威尔声望

20.随着一系列新的交通工具的出现,全世界交通运输业有了迅猛发展,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下列项中,关于近代交通事业发展表述正确的是

A.富尔顿驾驶“旅行”号机车试车成功

B.戴姆勒发明了结构更简单、燃料更便宜的柴油机

C.近代中国第一个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在上海率先建成

D.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

21.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在《草拟和约条款最后文本对和平会议的几点意见》中宣扬:

战胜国可以剥夺德国的殖民地,解除其武装直至仅保留其警察力量,并使其海军列入大国中第五流的地位。

但如果它感到自己在1919年的和约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它同样最终会从胜利者身上找到进行严厉报复的手段。

劳合·乔治宣扬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法西斯的报复B.联合德国反对法国C.维持欧洲大陆均势D.防止德国发生革命

22.1938年9月,为了决定捷克斯洛伐克的命运,希特勒会见了英国和法国的领导人。

同盟国的领导人抛弃了这个不太重要的民主国家,试图绥靖希特勒以避免战争,但却枉费心机。

此次会议地点在右图中

A.①B.②C.③D.④1939年3月德国控制地址

23.根据下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选项,指出与表相符的是

①一五期间重工业发展较快,轻工业较慢,重工业和轻工业比例失衡

②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大幅度领先欧美国家,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③一五计划完成后,苏联各项指标进步较大,特别是汽车、拖拉机增长明显

④初步方案切合苏联实际,追加指标没有完成,反映了经济发展中出现一定冒进迹象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24.电影《长津湖》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下列与该电影及相关历史表述正确的是

A.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还未直接参与该战役

B.朝鲜战争是美苏冷战背景下的首次大规模局部战争

C.中国曾拍摄了《风云儿女》等抗美援朝为主题的电影

D.《爵士歌手》标志着世界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25.据研究表明,“中国”一词早在西周金文中便出现,源于西周初年周对其本国统治区的称谓。

自西周出现以来迄于战国,指京师、国中、王畿、天子直接统治区、诸夏国家、地处中原之国,以区别于四周游牧民族。

秦汉统一后“中国”一词的文化意义进一步加强,地域范围进一步扩大。

国家概念在明代出现,逐渐成为大一统时期全国的统称。

以上有关“中国”的评述,合理的结论是

A.它遵循了唯物史观揭示的人类社会历史发展普遍规律

B.它是对“中国”一词历史演绎最完整的考证

C.历史事实可能有不同历史叙述予以记录

D.历史现象是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4小题,26题10分,27题10分,28题15分,29题15分,共50分)

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他)的远征是中华帝国最后一次向“西域”的大举征伐。

他本人把他的武功比隆于汉唐两代……(他)为使新疆变成清朝的一个行省并使更多的汉族移民前往定居铺平了道路。

……他的成功也应归功于他的筹划和战略,以及他对复杂的后勤工作的措置得当。

-摘自《剑桥晚清史》

材料二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马克思主义迅速传入中国,给正在寻求解放道路的中国人民提供了思想武器,也为新文化运动增添了新的内容。

北京大学成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一个中心,一支以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和革命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文化新军开始组成。

-摘自张申府《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的回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中“他”的名字。

概括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他”收复新疆的策略和清政府维护新疆主权的措施。

(5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写出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在1919年为宣传“新的内容”所发表的一篇重要文章。

指出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关系。

(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经济一片萧条,亟需国家治理体系的转型,为此政府接受了凯恩斯经济学为核心的新自由主义的指导,对国家实施干预政策,并给英国带来了战后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的英国,新自由主义、社会民主主义等思潮占据着主流政治。

然而好景不长,英国主流政治所采取的政策开始失灵。

进入到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经济上增长速度缓慢,甚至一度低于欧共体的平均水平,被称为“洲病夫”;政治上行政机构膨胀,效率缓慢,政府因福利政策而遇到财政危机;思想上民众对政府失去信任,开始对现行的制度、政策提出了质疑。

-摘自刘猛等《英国新保守主义:

撒切尔时代的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