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89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4.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docx

金融理论前沿课题习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金融行为学:

P1

是行为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

它分析人的心理、行为以及情绪,对人的金融决策、金融产品的价格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是心理学与金融学相结合的研究成果。

2.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P2人们新增收入中用于新增消费的比重,此比重趋于递减之中,也就是说,随人们收入的增加,增量收入中用于消费的部分在减少。

3.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P2资本边际效率指新增单位的投资所带来的收益。

递减是说随着投入的增加,每单位投资的收益在减些

4.流动性偏好:

人们对现金具有特殊的偏好,是因为现金的流动性最强;偏好的理由在于提取现金为了交易,或投机或才防患于未然——谨慎。

5.选择性偏差:

P5指人们常根据自己对特定事件的代表性观点,来估计某事件发生的概率。

6.锚定效应和调整:

P5指人们的思维固定于某种方法,然后根据新情况进行调整,但调整对信息的反应是迟钝的。

7.过度反应与反应不足:

P12

是解释投资者行为对新增信息反应程度的两个概念。

投资对收益的过度反应,是股票价格暂时偏离其基本价值的结果;投资者对极端收入的过度反应,是因为投资者不能认识到极端收入回复到平均水平的范围和程度。

过度自信的投资者当对新信息重视不够时,各种收入为正投资,当过度看重信息时,为负投资。

8.动量效应:

P13市场价格的惯性趋势,是投资者在投资期内对信息反应不足够导致的投资行为惯性的结果。

9.魅力股与价值股:

P14是LSV使用的两个描述股票特征的两个概念。

前者指过去业绩颇佳。

预计未来业绩也好的股票;后者指业绩相反的股票。

10.DHS模型:

P16是Daniel

;Hirshleifer和Subrahmanyam等1998年对于短期动量和长期反转问题提出的一种基于行为金融学的解释。

在分析投资者对信息的反应程度时更强调过度自信和有偏差的自我归因。

11.可变性研究:

P22行为金融学对可变性的形容主要指利率期限结构的可变性研究和股票市场的可变性研究。

12.金融脆弱性:

指一种趋于高风险的金融状态,泛指一切融资领域中的风险积聚,包括信贷融资和金融市场融资风险。

简单而言是金融业容易失业的本性。

13.金融脆弱性假说:

P32是指明斯基1985年关于金融脆弱性的阐述。

认为私人信用创造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投资贷款人……经济危机。

14.“安全边界说”:

P34

安全边界可以理解为银行贷款项目的最高风险线,表现为银行收取的风险报酬,包含在借款人给银行支付的贷款人利息之中。

安全边界可以给银行提供一定保障。

15.金融自由化:

P42一个国家的金融部门运行从主要由政府管制转变为由市场力量决定的过渡。

包括价格的自由化、业务经营自由化、资金流动自由化。

16.利率自由化:

P45是说政府放松了利率管制,由商业银行根据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和贷款项目的风险程度自行决定利率,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不同风险的贷款人。

17.通货膨胀定标:

P66中央银行(货币分局)直接以通货膨胀为目标,并对公开通货膨胀的调整目标,以此规划货币政策操作的货币政策制度。

18.规则与相机抉择:

P71规则是一种可持续、可预测的方式,运用信息的系统决策程序。

相机抉择则指根据经济行为的变化来调整政策行为的相机行事。

19.通货膨胀惯性:

P75指前一期的通货膨胀对后一期的通货膨胀具有正面的影响,表明资金通账较大程度上受到历史的通胀所影响。

20.货币政策透明度:

P89指公众能够及时获得政策货币政策决定,决策依据的原则以及对未来发展前景评估等相关信息。

21.可靠性与“可靠性津贴”:

P91

可靠性表示一种信用,即中央银行承担在货币政策执行过程中介以体现的可信度。

可靠性津贴则指在中央银行具有可靠性时,降低一定的通货膨胀的实际成本有所下降。

一、名词解释

1.利率自由化:

P45

指政府放松(开)对利率的管制,利率由商业银行根据资金的市场需求情况来自主确定利率,并通过利率差别来区别风险不同的贷权人,高风险贷款得到高利息补偿。

2.信贷配给:

P105

指固定利率条件下,面对超额的资金需求,银行无法或者不愿提高利率,而采取非利率贷款条件,使部分资金需求者退出银行借款市场,以消除超额需求而达平衡。

3.“金融约束”理论:

P130

所谓“金融约束”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金融政策在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以达到既防止金融抵抑的危害,又能促使银行主动规避风险的目的。

关于“金融约束”理论是由托马斯提出来的针对自由化理论的如何维护金融安全理论。

是解决利率管制弊端又可防止过快自由化所导致的混乱的理论创新。

4.利率管制:

P103指政府控制利率以改变金融资源的配置,并保证金融市场稳定的措施。

但利率管制在带来了稳定的同时,也导致了金融抑制后果和弊博

5.财富效应:

P155

资产价格的上升提高预期的未来商品和服务的价格膨胀水平的渠道之一。

是说较高的资产价格增加了人们的财富水平持久预期,反而增加消费,导致总需求的上升。

如果总需求上升抵达总供给,就会产生膨胀压力。

6.托宾的Q理论:

托宾认为,资产价格的上升(下降)降低(提高)了新项目的融资成本,其中Q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重置成本之比。

这种理论被称为托宾的Q理论。

7.1988年《资本协议》:

1988年由十国集团签署实施,是国际社会统一银行资本监管的协议;适应对像是国际大银行。

后来扩展被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所接受。

其基本思想是以风险基础的资本比率来衡量银行的稳健程度。

此资本比率成为监管者采取行为对银行纠错的“指示器”。

8.核心资本:

P196指银行资本的一部分,包括权益资本和公开储备,占银行资本总额的50%,是《资本协议》对银行资本金要求的规定。

9.附属资本:

P186指《资本协议》定义的银行资本,包括一般损失准备金,混合债务工具和公开储备。

附属资本不得超越银行资本总额的50%。

10.系统性风险理论:

是对银行进行监管的传统理论的基础,是关于系统性风险的起因的解释,是信息不对称。

系统性风险的产生可能发生的独家银行的挤提存在整个金融系统的挤提。

11.存款代理人理论:

P187

是监管银行的理由之一。

基本所谓的治理内款和存款人没有能监管银行的经营而提出来的理论。

监管理论作为有款代理人的身份来监管银行以维护监管人的利益。

12.风险资本与最佳资本:

P189最佳资本外界干扰固定条件下的银行经济资本,可以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资本。

风险资本指银行管理的角度应合理持有的资本。

13.最低资本:

P189指监管总局规定银行必须持有的资本,是一个统一的标准。

14.内部评级法:

P202是银行根据自己的以往借款人违约概率,给定违约率的损失,并比较同业平均风险权重来确定借款人的风险权重。

分为初级法和高级法。

15.操作风险:

P203是指银行由于内部管理不充分或不到位而造成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

16.监管审核:

P203是1999年《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之二,它目的是要鼓励银行建立和使用更好的风险管理技术。

17.市场约束:

是1999年《新资本协议》关于银行资本监管的支柱之一,是指市场投资者参与对银行的监,通过对银行股票和各种上市债务工具的买卖来监管银行的管理。

其核心内容是要求银行批露信息。

一、名词解释

1.泡沫经济:

如果一个国民经济或区域出现了价格泡沫;泡沫资产总量在宏观总量中占到了相当的比重;泡沫资产与经济的各方面发生了系统性联系;泡沫资产使汇价潜伏着危机。

这时,国民经济处于泡沫经济之中。

2.理论价格:

不出偏差时的定价,由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

3.“蓬齐对策”:

P229

指对待债务的一种对策,债务不是靠着将来某一时刻的实际偿还,而是靠将不的资债来偿还。

借款者将无限期的滚动负债,用所借款来偿还的利息与本金。

4.道德风险:

P231

通常来描绘个人在获得保险公司的保险以后,减少预防风险的措施,甚至采取行动,导致发生风险的概率增大的现象。

实际上,道德风险的原意更准确的表述为风险概率大的更愿意投保。

5.群体行为:

P238所谓群体行为是一种行为模仿或者称之为观念传染,是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来解释经济现象的一种方式,相近的概念是羊群效应。

6.金融危机:

P245

金融风险大规模积聚爆发的结果。

是起始于一国或一个地区乃至整个国际金融市场或金融系统的动荡超出金融部门的控制能力,造成其金融制度混乱,进而对整个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过程。

7.货币危机:

P249货币危机指一国货币遭受冲击,引发本币急剧贬值或导致国际储备货币大幅度减少的过程。

8.银行危机:

P256指大量实际存在的或潜在的银行挤兑和破产,导致银行取消债务的内部兑换性,或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

9.金融危机预警:

是指对宏观经济金融领域未来可能出现的危险或危机提前发出警报的一种经济活动,目的在于减小或避免损失。

其系统是指运用某种统计方法预测某经济体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发生货币危机、银行危机以及股市崩溃的可能性大小的宏观金融监测系统,除指标体系外,还包括主要的法律框架和组织结构等制约安排。

10.预警指标:

P253是指能够对金融危机发生提前警报的经济金融指标,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

11.FR概率模型:

P255

指Frankel和Rose在1996年以100个发展中国家在1978-1992年这段时间内发生的金融危机为研究对象,以各个国家的年度数据为样本数据,建立的可以统计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概率模型。

12.STV横界面模型:

P261SachsTornell

和Velasco,1996年采用的一种方法。

他们集中分析危机成因类似的一组国家,同时选择对危机形成有重要作用的一组变量。

从讲量经济学角度而言,由于其中使用的数据为模型面数据,然后用这些横界面数据回归而建立的模型,因此叫做STV横界面回归模型。

13.KLR信号分析法:

P264

预警金融危机的一种方法。

Kaminsky,1:

zonbo和Beinhart所建立。

他们选择一毓指标并根据其历史数据确定其临界值,是某个临界值在某个时间区间内突破,就意味着该指标发出了一个危机信号。

危机信号越多,危机的可能性越大。

14.非对称信息:

P286指市场交易者或者鉴定契约的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的信息这样一种状况。

信息不对称是市场机制发生问题主要原素之一。

15.逆向选择:

买卖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差的商品总是将好的商品驱逐出市畅市场会成为“柠檬”市畅

16.道德风险:

扩展意义的道德风险指在契约签订之后,由于信息不对称,契约的一方通过采取对自己有利又不至于被发现的行动,使得契约的另一方蒙受损失的行为。

17.激励相容:

P288在存在道德风险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拥有信息优势的一方(称为代理人)按照契约的另一方(委托人)的意愿行动,从而使双方都能趋向于效用最大化。

18.风险偏好:

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

19.风险最优分担合同:

根据不同的风险偏好来确定风险承担程度的信贷契约,这样的合同可使风险配置实现最优化。

一、名词解释

1.信用风险:

P323

指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违约而导致的损失的可能性,更为一般地,信用风险还包括由于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的变动和履约能力的变化导致其债务的市场价值变化而引起的损失的可能性。

2.系统性风险:

P324

风险的成因是信用活动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分为外在的不确定性和内在的不确定性。

外在不确定性对整个市场都会带来影响,所以,外在不确定性导致的信用风险等被称为系统性风险。

3.非系统性风险:

P325而内在不确定性产生的风险,具有明显的个性特征,它所引起的风险不具备普遍性,因此称为“非系统性风险”。

4.专家制度:

P326

是一种古老的信用风险分析方法,其最大特征是,银行信贷的决策由该机构的经过长期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信贷人员所掌握,并由他们做出是否贷款的决定。

5.Z评分模型:

P327EdwardIAllman

1968年建模,根据数理统计中的辨别分析技术,对银行过去的贷款案例进行统计分析,选择部分最能反映借款人财务状况、对贷款质量影响最大、最具预测或分析价值的比率,设计出一个能最大程度地区分货款风险度的数学模型,对贷款申请人进行信用风险及资信评估。

6.期权推理分析法:

现代信用风险模型的重要特征。

这种方法是指利用期权定价理论对风险债券和贷款进行估价,以及对它们的信用风险进行度量。

7.在险价值法:

是市场风险测量的方法,能够简单清晰地表示市场风险的大小,又有严谨、系统的概率统计理论作为依托。

在险价值,作为一种市场风险测量和管理的新工具,是由J.P.摩根银行在1994年提出,其标志性产品为“风险度量制“模型。

8.信用度量组合模型:

P350

是一组用来测定信用资产组合价值和风险的分析法和数据库。

由J.P.摩根银行1997年建立。

是一种估算由于信用资产质量变化(包括违约)而导致的组合价值的波动以及价值的分布状况,并最终计算出信用资产组合的在险价值的方法。

9.国际收支危机传染:

P366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导致了另一个国家国际收支危机的可能性。

10.波及型传染:

P369一个国家发生的危机恶化了另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基础(如贸易赤字加大、外汇储备下降),从而导致了另一个国家发生危机。

11.纯粹型传染:

指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诱发了另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危机,却无法从宏观经济基础变量来解释。

12.羊群行为:

指市场上存在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到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羊群效应加剧了市场波动,并成为领头羊行为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简答题

1.行为金融学同传统金融学有什么不同?

P4-5

主要区别体现对以下三个问题的答案的不同:

P4-5主题1从事金融实务的人之所以犯错误,是因为他们依赖“拇指规律”,经验的偏差。

P6-7主题2架构(形式和实务)影响投资者行为吗?

架构依赖

P7-8主题3错误与决策架构影响市场价格吗?

无效的市场

2.简述法玛有效市场理论的主要内容。

Fama将有效性理论化为弱有效市畅次绢效市场和强式有效。

所谓市场有效就是在市场上,盈利机会等于零。

在弱有效率市场中,投资者不能根据过去的信息获得非经常收益,而在资金有效市场中,投资者无法以过去和现在的信息获得巨额回报,在强有效市场中,投资者不能以任何信息获得信息。

3.何谓“输家——赢家”效应?

P12

“输家——赢家效应”发生在价格偏差得到纠正的时期。

前期的输家最终赢得了正的过去风险调整的款额回报;而前期的赢家获得负的资金风险调整的款额回报。

轮回终于会产生。

4.你认为行为金融学理论能解释中国的证券市场吗?

请说明理由。

P25

(1)行为金融学理论要求我们从新认识中国证券市场上的投资者行为。

投资者行为并非完全理性的,但看待投资者行为却要以理性的理光。

(2)证券市场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投资人只能在市场中学,不能等学好以后再进入市畅(3)它可以为我们的证券市场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思路与方法。

(4)鉴管部门通过对投资者行为的分析掌握投资者的心态与行为动向,实施针对性监管。

5.怎样理解预测与收益公告效应?

P19-20

因为投资者情绪、行为、心理等可能导致价格与价值式说基本面的偏差,因此存在市场趋势的影响,因些预测往往发生确认性偏差,这种偏差经常表现为投资者预测现在的趋势会是连续不断的。

6.为什么说金融自由化在相当程度上激化了金融固有的脆弱性?

P44因为金融自由化以后,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获得了更多的行动自由,增加了更多地冒险机会,就增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7.金融脆弱与金融危机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金融脆弱,仅仅表明金融只有不稳定性,不等于金融危机;但金融脆弱可以转化为金融危机,“金融脆弱积累到一定程度,并“融发复”出现时,危机就会爆发了。

另外,金融的“自我实现”过程也可以看出,金融体系较脆弱,金融危机的可能性较大。

8.通货膨胀定标有什么政策意义?

P88-97

(1)前瞻性

(2)透明度(3)可靠性(4)独立性(5)稳定性(6)效率性

9.中央银行为什么要采取规则性货币政策?

P71-72

因为相机抉择会导致时间的不致性,并且从长期来年,其政策效率是次就的。

因为分出不会长久偏离充分就业时的产出目标,只有得款“零通货膨胀”才能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

可见,长期执行的货币政策,最应是零通胀政策。

10.为什么说通货膨胀定标条件下货币政策更具独立性?

中央银行更强的独立性常常与通货膨胀定标制度相适应。

(1)通货膨胀定标下的中央银行可以更大程度上摆脱政府的通胀偏好;使央行对货币政策具有终决策权。

(2)定标下的中央银行不承担政府发行货币的职能。

(3)定标下的政府有明确的价格稳定目标,因此不干预央行的行动。

11.何谓通货膨胀惯性及其目标水平?

P74

(1)惯性指前期的通货膨胀对后期的通货膨胀具有正的影响。

(2)目标水平指一过程的范围水平,使得人们在进行经济决策时不致于价格变动是一种麻烦。

这样的水平被称为目标水平。

12.通货膨胀定标对中国货币政策实践有什么意义?

①促进中国货币政策从数量控制到价格控制的转化。

②中国货币政策应该选择单一目标,而不是多重任务。

③使中国货币政策应该更形成公众合理时期,落实该政策的向心力。

④对评价货币政策实效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标准。

二、简答题

1.发展中国家实行利率自由化有哪些经验教训?

效果:

(1)实际利率由负转正

(2)跟进了间接货币政策的应用(3)金融深化指标的改变(4)促进了投资数量与质量

问题:

(1)实际利率过高

(2)出现金融危机,陷入重新金融管制

2.中国利率管制有哪些特点?

P1351、管制比较严格2、制定利率水平和调整有贷款利率的最终权力在国务院,中央银行缺乏独立的货币政策能力3、利率多轨制

3.利率自由化有哪些前提条件?

P1281、宏观经济要稳定2、金融体系须健全3、严格的科学金融监管体系4、健全的会计、信息批露和立结框架等

4.如何理解资产价格的上涨同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

P151下—P152上财富效应:

资产价格的上涨不是由于经济基本面的原因所导致的时,则资产价格的上升可能导致财富效应,从而引发需求的上升,产生通胀压力。

但资产价格发生变化的原因很多,这些原因并不都是与未来的通胀压力相联系的,因此在某些情况下,资产价格上升可能意味着通胀压力减小而其它情况下则相反。

P156上必须以更多的数据来分析资产价格与通胀之间的关系。

5.如何理解托宾的Q理论?

P156

托宾的Q理论是说:

资产价格的上升(或下降)降低(或提高)新项目的融资成本,因此股票价格的波动存在着影响实体经济的传导机制。

托宾的Q是指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资本重置成本之比,因此MQ的大小决定于公司的市场价值和重置成本,提高Q时,公司的新的工厂的投资和资本价格就会低于公司的市场价值,这时公司就会通过发行股票来增加投资。

6.股票价格影响国民经济的渠道有哪些?

归为A、成本效应B、收入效应C、财富效应三条途径。

细述如下:

从根本上说,资产价格的变动通过改变受到其影响的人们的行为方式而对经济产生广泛的影响。

具体而言,资产价格的波动对投资、消费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社会总需求。

①资产价格的变动影响投资A:

托宾的Q理论;B:

资产价格变动影响对经济的预期;C:

通过信用渠道来影响公司融资成本。

②资产价格对消费的影响A:

财富效应;B:

预期工资收入的变动;C:

消费贷款的变动途径。

7.简要说明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关系的分析框架。

①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变化,即研究资产价格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②资产价格的变动通过三条途径影响实体经济,也影响到金融稳定本身,这是研究框架的二根柱子;③资产价格能否作为货币政策调控目标的研究,是由二根柱子撑起了大梁。

8.简要说明监管银行的理由。

P186

①系统性风险理论:

一个银行的风险会通过挤提向其它银行传递,从而带来系统风险。

②存款代理人理论:

谁监督银行的行为,不至于它损害存款人的利益,而存款人不具备监测银行的能力。

③存款保险和道德风险:

仍然是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但同时避免银行和存款人的机会主义行为。

9.有人说监管会引起银行倒闭的增加,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意见。

P192

监管与银行的灵活性及业务创新之间存在着矛盾,但至于是否是严格的监管增加了银行破产的可能性,这具有更多的争论。

但无论如何,监管会限制资产—风险的利益最大化风险行为,在考虑到各种影响因素之后,监管对银行倒闭是否增加的结果是不确定的。

并且监管对社会总福利而言,也是个双刃剑。

10.1988年《资本协议》存在哪些问题?

P198①风险权重的划分过于简单,没有考虑不同信用等级企业的差异。

②协议没有考虑银行的其他风险;③方法本身就产生了所谓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

11.简述《新资本协议》的主要内容。

①最低资本标准:

A信用风险的结算B操作风险②监管审核③市场约束

二、简答题:

1.何谓泡沫?

它是如何产生的?

P210

泡沫是一种经济失衡现象,可以定义为某种价格水平相对于经济基础条件决定的理论价格的非平稳性的向上偏移。

导致泡沫的原因很多:

在实际经济活动中,与预期相关联的过度投机行为,幼稚投机者的交易行为、范规失灵、诈骗行为和道德风险等都有可能导致泡沫现象。

P210第二段有更详细的论述。

2.信息传播和交易的扩大为什么会产生泡沫?

信息迅速、广泛传播和交易手段的便利是一把双刃剑,如果市场因为信息传播与交易而出现了投资狂热,就可能成为促成投机性资产泡沫膨胀的因素。

信息的迅速传播有时会误导市场,导致投资(机)者对经济的错误预期,从而吸引大量投资进入市场,促使资金价格脱离基本经济面而上升,其结果就形成投机性价格泡沫。

3.泡沫产生有哪些环境因素?

①经济环境的变化可以通过改变预期的形式导致泡沫。

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时,尤其在这种环境变化还存在许多想象窨时,就可能导致市场产生不合实际经济情况的预期。

一旦预期高估了环境变化对价格的影响,就可能引发泡沫现象。

②经济环境变化,可能导致原来的经哜活动规范失衡,从而成为导致泡沫形成的因素。

③经济形势的变化还会导致实行固定汇率制国家的本币被高估,出现制度失衡,形成泡沫。

4.什么是金融危机?

简述金融危机的分类与特点。

①关于金融危机的概念copy名词解释题的“金融危机”内容答案。

②分类:

不同标准有不同分类,我们按照金融危机发生的起始完成及其影响范围,将金融危机划分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资本市场危机。

③特点:

突发性、可预测性、传染性。

5.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构成。

P251

①如果是论述或者全面答案,要求回答定义:

金融危机预警系统是指应用某种统计方法。

②系统主要由预警方法、预警指标、预警模型、制度安排与管理信息系统等多方面构成,此外还包括一些细节方面的事宜,如数据库、单个指标与指标体系的临界值、金融危机的判断标准、警报发出后的应对措施等。

6.如何看待金融危机预警系统的效果?

三种预警系统对于经济危机的发生都有一定的解释力,但本书介绍的三种系统都是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前建立的,因此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看,他们的预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致其准确性遭受挑战。

7.抵押在债务合同中的作用。

抵押是借款合同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抵押品时,银行的放款的安全性将提高,但同时借款者的成本也会增加,正因为这样,借款者愿意向银行支付的利息也会较低,对银行来说其收益未必增加。

8.标准债务合同存在的原因。

是因为非对称信息和检查成本的存在。

从理论上而言,风险最优分配原理是成名的,但是,由于信息是相对称的,银行对行业的实际风险并不甚了解,除非对行业进行严格的审计或者检查外,这将由银行承担风险,虽然能获得较高收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