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853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6.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docx

高一历史下册单元考试试题11

专题测试

(二)

一、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

1.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每年5月31日为世界禁烟日。

1999年美国纽约市政府把竖立林则徐铜像的华埠中心命名为“林则徐广场”。

林则徐受到世界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他(  )

A.严禁鸦片,是世界禁毒反毒先驱

B.加强海防,提出建立近代海军主张

C.学习西方,提高欧美的国际地位

D.抗击英军,维护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2.一个英国商人曾说过这样的话:

“只要每个中国人衣服的下摆长一寸,就够曼彻斯特所有的工厂生产几十年。

”这揭示了(  )

A.鸦片战争爆发的必然性

B.中国传统服饰的变化

C.曼彻斯特纺织厂生产能力有限

D.中国纺织生产落后

3.下面漫画所提供的信息,主要揭示了《南京条约》的签订(  )

A.是英国为打开中国市场而签订的

B.是英国侵略中国的不平等条约

C.清政府是一个卖国求荣的政权

D.使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4.“经济上的暴力强制”是近代历史上外国对华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就连外国人也承认在华洋商“个个都是大恶棍”,美国公使承认:

“我们的国旗曾经用来庇护在中国的所有流氓。

”外国政府“庇护”在华外国人所依据的是(  )

A.永久居住权B.海关管理权

C.领事裁判权D.片面最惠国待遇

5.下图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中农民阶级的要求,符合题意的是(  )

①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②实现“耕者有其田” ③取消一切私有财产 ④绝对平均主义理想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

6.这是当时的一幅西洋漫画,描述了各国列强任意宰割中国领土的

现象。

中国最终并没有被列强“吃”掉,其根本原因是(  )

A.中国人民的奋起反抗

B.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

C.清王朝的抗争

D.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兴起

7.(2018·江苏)1937年7月7日,驻华北日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

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8.民国建立后,中国市场经济比较活跃,1928—1937年,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

以上,1936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一些轻工业如棉纺织业等获得了较

大的发展,其中,属于民族工业的工厂企业居多。

据此推断,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应在

(  )

A.1914—1918年B.1912—1937年

C.1912—1919年D.1928—1937年

9.在这幅摄于20世纪日军占领区的照片里,一名日本军官正手把手

教中国孩子学写日语字母。

日本军官此举的目的是(  )

A.帮助中国扫除文盲

B.为中国培养翻译人才

C.向中国少年儿童灌输奴化思想

D.便于和中国人进行语言交流

10.下面这幅漫画反映了重庆谈判期间(  )

①中共争取和平民主 ②蒋表现出和平的诚意

③全国人民期盼和平机遇 ④蒋“假和平,真内战”

A.①②B.①④C.①③④D.①③

11.解放战争时期,报刊上的文章有人用了下列标题或副标题,其中哪一项是描述1947年下半年战局状况的(  )

A.“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B.“战无不胜刘伯承,神机妙算邓小平”

C.“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正忙”

D.“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

12.第四套人民币100元背面的风景是地处江西省西南部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的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

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此地区(  )

A.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B.中国共产党的工作中心开始由城市转向农村

C.开创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D.开创了第一个抗日革命根据地

13.下面漫画作品所描述的历史事件实现了中国民主革命(  )

A.工作重心的转移B.革命中心的转移

C.党的根本任务的转移D.革命道路的转移

14.下图所示漫画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发展高产、高效、优质农业

B.大力提倡玉米运动

C.高指标、浮夸风盛行

D.农业合作化进程加快

15.漫画“客人来了心情不同”,从思想解放的角度看,没有涉及到(  )

亲朋来家待客愁      好友聚会露两手

A.“两个凡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B.“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

C.关起门来建设——改革开放

D.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6.下面图片是某一时期的宣传画,它从侧面反映了我国当时的外交环境,请判断这一宣传画,最有可能属于下列哪一历史时期(  )

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打倒美帝!

打倒苏修!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

17.

右图为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封面上的周恩来。

上角写着:

“TheChineseAreComing。

”美国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主

要是因为(  )

A.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D.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8.下边的漫画反映了(  )

A.中美关系的缓和B.中美关系的对抗

C.中美关系的破裂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9.联合国安理会2018年1月8日晚通过第1860号决议,呼吁巴以双方立即在加沙地带实行“持久的、受到全面尊重的停火”。

中方敦促有关各方全面有效落实决议,立即实现停火。

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哪一特点?

(  )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是我国外交的一贯原则

B.重视同世界大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C.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D.实行不结盟政策

20.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

以下春联中当下最流行的是(  )

A.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1.(12分)工业文明的产生,造成了人类社会的大转移,在此背景下,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19世纪50年代—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

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

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材料二 世界贸易总额

材料三 为获取资源与市场,工业文明的先导国家以枪炮打开了地球上一切民族和国家的大门,迫使一切后进民族走上工业化之路。

近代中国,为实现民族的平等和国家的发展,进入了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期,百年动荡,内忧外患,血流成河。

随着人类社会的转型,近代中国人们的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显著变化。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贸易发展的基本特点。

(6分)

(2)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举例说明西方的工业文明给近代中国带来的主要影响。

(6分)

22.(20分)由于世界各地的地理环境、生产方式、文化进步、民族传统等因素差异,政治文明的演进呈现出复杂多样的特点,民主政治不断走向完善和成熟。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论中国政治制度,秦汉是一个大变动。

唐之于汉,也是一大变动。

但宋之于唐,却不能说有什么大变动,一切因循承袭。

有变动的,只是过于时代,迫于外面一切形势,改头换面,添注涂改地在变。

纵说它有变动,却不能说它有建立。

只因宋初太宗太祖不识大体,立意把相权拿归自己,换言之,这是不放心大臣,这也罢了。

……但因宋初承袭五代积弊,社会读书人少,学术中衰,反对的也只晓得唐制不如此而已,并未能通揽大局,来为有宋一代定制创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对于真正的美国主流精英人士来说,他们的国家最值得为之骄傲的不是其庞

大的物质财富、领先世界的科技和教育、无与伦比的军事力量,而是创造这一切的机

制。

这种机制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治国之道。

——《美国文化与社会》

材料三 既然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则建立民国就必然成为另一时代主题。

问题是建立哪一种模式的民国呢?

以孙文为理论骨干的革命党人,毫不迟疑地选择了当时的“美国模式”。

所以辛亥革命以后的民国,便是一个美国模式的民国。

……不幸的是,这个生吞活剥的美国模式在中国实行起来却完全走了样。

——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材料四 毛泽东:

“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毛泽东和黄炎培的谈话(1945年7月)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和唐朝政治制度“大变动”分别指什么?

宋朝在政治制度上未能有“大变动”的原因有哪些?

(6分)

(2)材料二所述“机制”确立的标志及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在处理中央集权问题上有何突出特点?

(4分)

(3)你怎样理解材料三中“时代已不允许再出个皇帝”这句话?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模式的民国”的表现和结果。

分析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

(8分)

(4)材料四中毛泽东认为“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建设的史实说明“新路”的特点。

(2分)

23.(18分)近代以来,中国人为实现现代化付出了艰苦的努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表一

表一 1913年与1919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表(单位:

千元)

材料二 实现国家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也是100多年来中国人民的宿愿。

旧中国的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年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而且发展极不平衡,仅有的一点工业基本上集中在沿海城市地区。

由于工业落后,旧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生产工具还是和古代没有多大区别,现代交通工具和通信设备极其缺乏。

……到1952年工业已经恢复并超过了历史上的最高水平,但总的说来,中国还是一个落后农业国。

材料三 1952年与1957年轻重工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

材料四 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20.6%。

光通信设备、程控交换机、移动电话机和微型电子计算机等信息通信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5.9%至1.2倍。

——国家统计局《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民国初年我国工业发展的状况。

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民国初年我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7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析建国初期我国工业结构的变化,说明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和必要性。

(7分)

(3)根据材料四,简要指出我国当今工业化建设的新特点。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

(4分)

答案1.A2.A3.B4.C5.D6.A7.B8.D9.C10.C11.B12.C13.B14.C

15.D16.B17.B18.A19.C20.D

21.

(1)英国垄断地位被打破,世界形成多中心的贸易新格局;世界贸易总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呈现出均衡发展的趋势;世界经济联系进一步加强(或以欧美工业国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影响:

一是巨大的灾难。

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开始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进程;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中国完全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

二是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如“向西方学习”新思潮的萌发,洋务运动的实践,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对救国道路的探索。

22.

(1)秦汉:

建立并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皇帝制、公卿制、郡县制、监察制、察举制等)。

唐朝:

完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或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

宋朝:

宋初统治者弱化相权;学术中缺乏人才。

(2)标志:

1787年宪法制定。

核心:

“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

特点:

加强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相结合。

(3)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表现:

民主共和,三权分立。

结果:

失败(徒有共和虚名)。

原因:

中国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力量薄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强大。

(4)特点:

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3.

(1)状况:

轻重工业都有发展。

轻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发展缓慢。

原因:

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开辟道路;南京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的政策,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一战期间欧洲帝国主义列强无暇东顾,提供了客观条件;群众性反帝斗争,提倡国货,抑制洋货;“实业救国”成为社会思潮。

(2)变化:

轻工业比重下降,重工业比重上升。

原因:

“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必要性:

我国工业基础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才能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为了增强国防力量,维护国家独立。

(3)新特点:

工业中高技术产业增长较快。

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的指导;改革开放创造的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