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30650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docx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是()。

B.

A.Jung

C.Freud

Watson

D.Maslow

2、

()认为健康的人是自我实现的人,

而人的基本需要的满足是在人际关系中实现的。

3、

4、

5、

6、

7、

8、

9、

A.凯利B,马斯洛

根据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水平可分为:

A,自我和非我B.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

C.自我和超我D.意识和无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可分为:

A.自我、超我和非我B.本我、自我和非我

C.本我、自我和超我D.本我、超我和非我

奥尔波特认为最能够说明个体人格特征的是:

A.首要特质B.核心特质

C.次要特质D.共同特质

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结构中最高的监督和惩罚系统是:

A.自我B.本我C.超我自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完美原则

超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B.完美原则

马斯诺认为个人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A.归属需要B.安全需要

C.奥尔波特

D.班杜拉

D.非我

C.现实原则

D.放松原则

C.现实原则

D,放松原则

C.自我实现的需要

D.尊重需要

 

10、“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使用的防御机制是:

A.替代B.合理化

C.投射D.升华

11、认为心理障碍是由于建构系统缺陷的心理学家是:

A.洛特B.朱拉德C.凯利D.班杜拉

12、认为自卑感是人格发展动力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B.荣格

C.阿德勒D.埃里克森

13、“五因素模型”不包括下列哪个维度?

A.神经质B,精神质

C.外向性D.随和性

14、()主张从现象学角度去看待个体。

A,

D,人本主义流派

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C,特质流派

15、依据同样的人格维度对许多人进行比较来了解人格的方法是:

A.个体研究法B.整体研究法C.个案法D.相关法

16、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

A.自己能够成功表现出某一行为的期望。

B.自己行为结果的预期。

C.他人能够成功表现出某一行为的期望。

D.对他人行为结果的预期。

17、艾森克发现的人格维度是指:

A,内向性、外向性和开放性B,内外向性、随和性和精神质

C.内向性、精神质和神经质D.内外向性、神经质和精神质

18、假如某人的家人忽然间得了重病,而他却一再告诉自己这不是真的,他使用到的应对策略有:

A.积极应对策略B.回避应对策略

C,问题解决策略D.求助策略

19、以下最能证明人格中遗传因素作用的研究结论是:

A.一起扶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

B.一起扶养的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

C.分开扶养的同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

D.分开扶养的异卵双生子的智力相关最高

20、以下对强化表述准确的是:

A.正强化是为了减少行为

B.正强化是在行为之前给予奖励

C.负强化是为了减少行为

D.负强化是在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21、“见贤思齐”体现了哪种心理学观点?

A.直接强化B.自我实现C.观察学习D.同理心

22、以下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表述准确的是:

A.学习的是有效行为

B.强化是在反应之前

C.学习的是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

D.反应是早先就有的

23、研究强化和环境对人格影响的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流派B.生物学流派

C.精神分析流派D.行为主义流派

24、将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的是:

A.罗杰斯B.卡特尔C.奥尔波特D.艾森克

25、主张人格是个体条件反射经验的最终结果的人格流派是:

A,行为主义流派

C,生物学流派

B.认知流派

D.精神分析流派

26、Weiner的归因理论中,内部而稳定的因素是:

A.个人能力B,努力程度

C.运气好坏D.任务难度

27、()重视研究的深度,主张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

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

28、根据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恋母情节(俄狄普斯情节)发生在:

A.口唇期B.肛门期

C.性器期D,两性期

29、卡特尔确定人格基本结构的方法是:

A,因素分析B.相关分析

C.实验研究D,经验取样

30、对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重要影响的哲学思潮是:

A.实证主义B.存在主义C.实用主义D.建构主义

31、创立以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的心理学家是:

A.马斯诺B.罗杰斯C.朱拉德D.艾利斯

32、受何种成就目标激励的学生关注自身能力的提高,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

A.成绩目标B.趋近目标C.掌握目标D.回避目标.

33、以下对惩罚表述准确的是:

A.能够使人减少某种行为

B.能够使人学会恰当的行为

C.行为之后给予奖励

D.行为之后撤销厌恶刺激

34、在经典条件反射实验中,狗只听到铃声就会流唾液,铃声对狗而言是:

A,条件刺激B.条件反射

C.无条件刺激D,无条件反射

35、当孩子在家中表现彬彬有礼而被夸奖,他在其他场合也会对人有礼,这一过程称为:

A.强化B.区分C.塑造D.泛化

36、根据唤醒理论,刺激强度水平与个体情绪体验之间的关系图形呈()形。

A.U型B.倒U型

C.S型D.直线

37、班杜拉的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强调人格中:

A.情绪的作用B.意志的作用

C.认知的作用D.环境的作用

38、通过以下哪种研究能够得到明确的因果关系?

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

39、即使父母不喜欢孩子所做的事情,但仍然给他以爱和关怀,这体现了父母对孩子:

A.有条件的积极关注B.无条件的积极关注

C,有目的的积极关注D.无目的的积极关注

40、面对失败,高自尊与低自尊的人会有不同反应,以下表述错误的是:

A.低自尊者会变得泄气而失去动力

B.高自尊者会坚持努力

C.低自尊者更可能接受积极的评价

D.高自尊者会想到自己在其他领域中自己更好的表现

41、“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是经典精神分析中何种防御机制的体现?

A.否认B.压抑

42、以下对特质流派评价准确的是:

A.拥有坚实的实证基础

C.强调人的信息加工方式

C.转移

D.合理化

B.重视环境对人格的作用

D.强调人的责任感

43、以下对埃里克森的自我概念描述准确的是:

A.阻止本我的放纵

B.遵循现实原则

C.建立并保持自我认同感

D.本能冲动和超我需要的协调者

44、弗洛伊德将焦虑划分为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

A.特质焦虑B.状态焦虑C.社交焦虑

45、个体体验到焦虑的倾向性被称为()。

A.外源性焦虑B.内源性焦虑

C.状态焦虑D.特质焦虑

46、罗杰斯认为人们应付焦虑,通常所采用的防御机制有:

A.压抑和替代B.投射和升华

C,拒绝和理智化D,否认和扭曲

47、人格测验分为投射测验和:

A.主题统觉测验B.自陈式测验

48、以下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C,画人测验

A.MMPI

B.TAT

C.16PF

D.EPQ

D.道德焦虑

D,罗夏墨迹测验

49、“人是科学家”的命题是由谁提出的?

A.马斯洛B,班杜拉

50、社会文化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弗洛伊德B,荣格

C,凯利

D.艾森克

51、

52、

53、

54、

C.霍妮

D.

安娜

认为人格差异是由信息加工方式不同造成的人格流派是:

A,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

C.特质流派D.人本主义流派

当个体遇到挫折时,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这种防御机制称为:

A.否认B.压抑C,转移D.退行

在一个行为之后消失或减弱某种刺激,从而使某种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

这是:

A,正强化B.泛化C,惩罚D.负强化

哪一位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个体的独特的强化史的产物?

A,班杜拉B.罗杰斯C,斯金纳D.弗洛伊德

 

55、观察学习中的强化是:

A.替代强化B.直接经历C.分化D,直接强化

56、运用(),研究者可以描述人们在某种人格特质维度上所处的水平。

A,整体研究法B.个案研究法C,实验研究法D.现场研究法

57、依据同样的人格维度对许多人进行比较来了解人格的方法是

A,个体研究法B.整体研究法C.个案法D.相关法

58、以下对操作性条件反射表述准确的是

A.学习的是有效行为

B.强化是在反应之前

C.学习的是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

D.反应是早先就有的

59、()主张环境是塑造人格。

A,行为主义流派B.认知流派

C,特质流派D.人本主义流派

60、通过以下哪种研究能够得到明确的因果关系。

A.个案研究B.相关研究C.实验研究D.现场研究

61、()最能代表一个人的特点的人格特质,它在个人特质结构中处于主导性的地位,影响着这个人的行为的各个方面。

A.首要特质

中心特质

次要特质

共同特质

62、艾森克提出的三种人格特质主要有内外向性、神经质和()。

A、开放性B、精神质C、随和性D、尽责性

63、人是一个能量系统,整体上能量有限.若以某种方式释放能量.那么以另一种方式释放的

能量就会相对减少,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荣格B.阿德勒C.弗洛依德D.埃里克森人

64、把人格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的心

理学家是()o

A.艾森克B.卡特尔C.奥尔波特D.罗杰斯

65、认为人行为的动力来自于“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动机的心理家是()

A荣格B阿德勒C拉康D.柯勒

66、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之中,并决定人的行为,这种观点的提出者是()

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D,斯腾伯格

67、个体潜意识地阻止有关自己痛苦的事实进入意识,这种自我防御机制是()

A.压抑B.否认C.自居作用D.投射作用

68、提出个体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学到别人行为的心理学家是()

D.米勒

D,匮乏需要

A.马斯洛B.班杜拉C.罗杰斯

69、马斯诺将人的需要分为成长需要和(

A.归属需要B.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

二、多选

1、感觉寻求的维度包括

A.兴奋与冒险需求B.经验寻求C.去抑制D.敏于厌倦E.刺激感受

2、卡特尔将人格特质分为

A.共同特质B.根源特质C.个人特质D.表面特质E.核心特质3、以下对经典精神分析评价准确的有

A.过分强调本能对人格的影响

C.重视童年经验的影响

E.强调环境的影响4、超我是人格的最高部分,它包括

B,强调人的自由意识

D.泛性论

D.本能E.自我

A.控制型B.索取型C.回避型

D.奉献型E.社会型

A.良心B,自我理想C.力比多5、阿德勒认为人们的生活风格主要有

三、名词解释

1、人格

2、A型性格

3、自我实现

4、自我同一性

5、成就动机

6、同理心

7、自我效能感

8、潜意识

9、集体潜意识

10、控制点

11>感觉寻求

12、依恋

13、强化

14、观察学习

15、早期经验决定论

16、个案研究

17、习得性无助感

18、无条件积极关注

19、固着

20、自我概念

21、人格测评

三、简答题

1、简述人格定义并分析其内涵。

2、人格测评的测验资料大体可分为哪几类?

3、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4、简述依恋理论。

5、个案研究方法有何优缺点?

6、试以图表的方式简述简述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条件反射的区别。

7、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观。

8、简述人格因素论。

9、简述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

10、简述Rogers的自我理论。

11>简述Erikson的唤醒理论。

12、自我效能通常来自哪几个方面?

13、简述凯利的“每个人都是科学家”的观点。

14、A型性格者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15、简述凯利的个体建构论。

16、试用班杜拉观察学习的四阶段模型解释攻击行为。

17、简述罗特的期望一价值模型。

18、试比较特殊规律研究法与一般规律研究法的异同。

19、简述弗洛伊德的防御机制。

20、简述大五人格因素论。

21、简述感觉寻求理论

四、论述题

1、试论人格研究者有关成就动机的研究发现。

2、试论人格研究者有关社交焦虑的研究发现。

3、试论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4、试论特质流派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5、试述在个体的人格发展过程中,天性与教养是如何交互作用的?

6、一名男青年小李参加晚会,只要有陌生人接近他,与他交谈,他就显得紧张,试图后退或回避。

请从不同人格理论(特质论、生物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人本主义、认知)的角度解释小李这一行为。

7、试论精神分析的防御机制。

《人格心理学》复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B

B

C

A

C

C

B

C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B

D

B

A

D

B

C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A

D

B

A

A

A

C

A

B

题号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B

C

A

A

D

B

C

C

B

C

题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案

D

A

C

D

D

D

B

B

C

C

题号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答案

B

D

D

C

A

A

B

A

A

C

题号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答案

A

B

C

B

B

C

A

B

D

二、多选

1.ABDE2.BD3.ACD4.AB5.ABCE

三、名词解释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2、一种特质维度,能表明人们在具有干劲十足、时间紧迫感强等态度时所表现出的典型行为的程度。

3、是马斯诺层次需要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要,它指一个人希望自己的潜能得以发挥,希望干适合于他干的事情,希望成为他能够成为的人。

4、自我同一性是关于自己是谁,在社会中应占什么样的地位,将来准备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努力成为理想中的人的一连串感觉。

5、成就动机就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包括个人追求进步以期达到希望目标的内在动力;从事某种工作时,个人自我投入精益求精的心理倾向;在不顺利情境中,冲破障碍奋力达成目标的心理倾向。

6、咨询员设身处地地去体会当事人的一切经验,包括欲望、恐惧、冲突等。

去感同身受这些经验,好像你自己也在经历这些体验。

7、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

8、在Freud看来,心理包括三个层面:

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潜意识中蕴藏着人的欲望、本能冲动及其替代物,大部分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所不容。

9、无意识东西中包含的同一种文化所有人共同的思想、意象、精神特征。

10、是根据人认为发生在自己和别人身上的事情是否可控来对人进行划分的一种人格特质。

11、个体对于变化的、新奇的、复杂的和强烈的感觉和经验的需要,并且为了能获得这些体验,宁愿去从事身体的、社会的、法律的和经济的冒险活动。

12、依恋是指个体对生活中某个特定的人亲密而强烈的情感联系。

13、强化是指跟随在一个行为之后,并使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增加的条件。

14、通过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而获得的学习。

15、人生全程可划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六岁)的发展状况对以后一生的发展都起着关键作用,弗洛伊德的这种观点被称为早期经验决定论。

16、个案研究取向重视研究的深度,主张以单独的个体为研究对象,对之进行丰富全面、深入细致的描述。

其主要形式包括观察、访谈、测验、临床研究、个人资料分析(如信件、日记、个人传记等作品分析)等。

17、在察觉到自己无力控制某些重大而且让人厌恶的事件后所产生的认知、动机和情感缺陷。

18、无条件积极关注就是指个体在任何条件下,即便表现出弱点和错误的时候,都能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

19、固着:

弗洛伊德认为在人格发展的前三个阶段,如果力比多的满足过分放纵或过分限制(通常是后者),就会导致人格发展的停滞,这种现象叫做固着。

即人的生理年龄虽然在增长,人格却没有相应地成长,即使到了成年,心理上还处在儿童的水平上。

20、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验中一切有关自己的知觉、认识和感受。

自我概念的内容包括:

自己的特点和能力,自己与他人以及环境的关系。

21、人格测评就是创制和应用各种系统的技术来搜集人格的信息,对人格的各个方面进行考察,从而对个体的行为做出预测和控制。

四、简答题

1、

(1)人格是个人在各种交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理解其内涵

(2)第一,人格是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模式,即个人与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互动方式。

第二,人格更是指一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

第三,人格就是这样一种蕴蓄于中、形诸于外的统一体。

第四,动力组织与行为模式的统一体意味着人格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复杂性和独特性。

第五,人格既是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内外交互作用的过程。

2、测验资料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自我报告资料、观察者报告资料、实验资料和生活史资料。

其中自我报告资料指通过问卷或访谈等程序获得的由个体自己表达的信息;观察者报告资料是指让观察者对个体做出的评定;实验资料指来自实验程序的资料,包括对生理反应和行为直接测量的得分;生活史资料指在个人一生中能够得到公众检验的事件、活动以及结果等信息°

3、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具有层次性,必须先满足某些需要,才能满足另一些需要。

(2)这五种需要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以及自我实现

的需要。

4、

(1)依恋理论是以对象关系理论为出发点。

(2)鲍尔认为依恋关系是指婴儿和养育者的情感依恋。

这种关系能够满足人依附于有支持和保护作用的他人的需要。

(3)爱因斯沃斯界定了三种类型的依恋关系:

安全型关系,焦虑一矛盾型关系,以及回避型关系。

5、个案研究的优点:

(1)注重研究细节,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生动描述;

(2)避免了人为控制,具有可观的生态效度;(3)提出种种前因后果的假设;(4)个案研究强调人的独特性色。

个案研究的缺点:

(1)缺少实验控制,难得出因果结论;

(2)无法进行重复研究,研究结果很难得到检验;(3)信息的可靠性很难保证;(4)很难提供行为的精确描述;(5)难以直接概括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

6、

经典条件反射

操作条件反射

反应的性质

早先就有的反应(流口水)

新的有效行为(踩机关)

强化的性质

在反应之前(灯光一食物一口水)

在反应之后(踩机关一食物)

强化的作用

建立条件刺激物与无条件刺激物之间的联系(灯光一食物)

奖励有效的行为

学习的内容

刺激物之间的信号关系(灯光是食

物出现的信号)

有效的行为

7、依据早期经验决定论,人生全程有五个发展阶段,前三个阶段(从出生到六岁)的发展对整个人格发展起关键作用。

人格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口唇期:

婴儿主要通过吮吸、咀嚼和吞咽等活动来满足欲望。

若人格的发展停滞在这一阶段,就形成口唇性格。

(2)肛门期:

父母要求孩子定时大小便,并对如厕的卫生习惯提出严格要求,而本能又要求及时排泄以获得快感。

如果父母管制过严,导致人格发展的固着,就形成肛门性格。

(3)性器期:

这时儿童开始关注身体的性别差异,偷看异性同伴或异性父母的性器官,并触摸自己的性器官以获得快感(手淫),但这些冲动和行为都会受到压抑,恋父情结、恋母情结、阉割恐惧、阳具妒羡都出现在此阶段。

(4)潜伏期:

此时儿童的注意力从自己的身体和对父母的感情转向外部环境,转向学习和游戏,更多地与同性同伴相处,因此性心理的发展处于潜伏期。

(5)生殖期:

性需求朝向年龄接近的异性,并希望与其建立两性关系,性心理的发展走向成熟,人格也趋向成熟。

8、人格由五个基本维度构成,心理学家们称这五个基本人格维度为“大五因素模型”:

开放性、尽责性、外向性、随和性、神经质。

外向性:

典型的外向者好交际、爱热闹、易冲动、自信、活跃、喜欢追求变化;内向者则固执、刻板、主观、害羞、不易激动。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处于中间位置。

神经质:

情绪稳定性。

高神经质者可能会有过分担心某事或害怕某物的倾向,也可能在适应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焦虑状态;低神经质者则往往是平静的、好脾气的、耐心的。

开放性是指对经验持开放、探求态度,而不仅仅是一种人际意义上的开放。

构成这一维度的特征包括活跃的想像力、对新观念的自发接受、发散性思维和智力方面的好奇。

尽责性是指我们如何控制自己、如何自律。

居于该维度高端的人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并能持之以恒。

居于低端的人马虎大意,容易见异思迁,不可靠。

毫不奇怪,那些尽责性维度得分低的人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在随和性维度上得分高的人是乐于助人的、可信赖的和富有同情心的。

随和的人注重合作而不强调竞争。

而那些得低分的人多抱有敌意,为人多疑。

随和性差的人喜欢为了他们的利益和信念而争斗。

9、Erikson认为人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它们依先天的次序进行。

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面临一些“危机”,解决危机的方式将决定人格的发展方向。

八个阶段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0〜1岁;

(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1~3岁);

(3)主动性对内疚感(3〜6岁;⑷勤奋对自卑(6〜12岁;(5)自我认同对角色混乱(12〜20岁;(6)亲密对孤独(20〜24岁);(7)生产对停滞(25〜65岁);⑻完满对绝望(65岁〜死亡)。

10、Rogers自我或自我概念是指个人经验中一切有关自己的知觉、认识和感受。

自我概念是在个体与环境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

在这种互动中,个体从自己的感受中获得的直接经验与从他人那里获得的间接经验(往往是对自己的评价性经验)往往不完全一致。

有条件的积极关注使儿童学会了抛弃他们自己真实的情感和愿望,只是接受父母赞许的那一部分自我,拒绝了自己的弱点和错误。

当一个经验与自我不一致,会使用各种防御机制阻止这个信息进入意识层。

当事人再不能片面解释或否定他的遭遇,而是要面对面地承受他一直不能接受的事实,自我概念可能随之而崩溃。

11、

(1)唤醒是指大脑皮层随时准备反应的警觉状态,它取决于中枢神经系统中上行网状激活系统的激活水平。

(2)内向者的大脑皮质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