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446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6 大小:157.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8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建设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1年xxxxxx区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节能减排提质增效

技术改造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单位:

xxxxxx商贸有限责任公司

建设地点:

xxxxxx市xxx区xxx村

编制时间:

二O一〇年十一月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1.1概况

建设单位名称:

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节能减排提质增效

技术改造项目

成立时间及注册资本:

公司成立于2002年,注册资金306万元。

1.1.2建设单位简介

公司成立于2002年。

注册资金306万元。

现有总资产1513.04万元,固定资产573.60万元。

管理人员18人。

是xxx地区以经营脱水蔬菜出口贸易为主的食品加工经营企业。

近年来,结合xxx区蔬菜种植面积的逐年扩大,与xxx区供销合作社合作,吸纳345户农民共同组建农产品产销专业合作社,从原料质量入手,采用集中承租农民土地,建立自己的生产基地,形成了以蔬菜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产、加、销经营产业链,增强了企业的自主性。

同时,从硬件设施着手,从蔬菜的接收处理、分类、清洗、分拣、加工、包装冷藏方面进行升级改造,保证了蔬菜产品的最优质量。

经营的脱水菜主要产品有青红椒、番茄、甘蓝、梅豆、菠菜、芹菜、香菜、胡萝卜、韭葱色素菊等二十多个品种。

公司先后取得了自营出口经营许可证、ISO9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14000的环境认证及HACCP(质量关键点控制及危害分析)认证、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登记注册了“xxx”商标,与欧洲、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客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贸易关系,脱水菜产品90%出口国外。

是北京美全、山东鲁能国内两大食品生产企业产生产品所需辅料指定供货商。

依托产地资源优势和供销社经营网络优势,开展蔬菜进社区蔬菜店,进机关、厂矿、医院、学校食堂业务,发展销售网点7个。

良好的信誉保证和质量控制,已成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可靠基础。

2009年,实现销售收入2047.00万元,其中出口创汇98.00万美元,利润173.60万元,为地方经济发展起到了支撑和带动作用。

2008年,被xxx市人民政府确定为“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

1.2项目建设方案

1.2.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

1、项目名称:

2011年xxxxxx区年产1200吨蔬菜加工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

2、建设性质:

技术改造

3、建设地点:

xxxxxx区xxx村

1.2.2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

新建部分车间,增加保鲜气调库、色选机、蒸汽回收机等设备,形成1200吨蔬菜保鲜加工生产能力。

2、产品方案:

产品主要品种为:

青椒60吨、红椒240吨、菠菜60吨、韭葱300吨、梅豆60吨、芹菜100吨、番茄300吨、卷心菜40吨。

1.2.3技术、设备、建筑物

1、主要技术及来源的可靠性、可得性:

该项目采购国内先进成熟可靠的设备,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产优质脱水蔬菜。

2、主要设备名称、数量:

色选机、金属探测仪、静电毛发异物去除机、挑选台、振动筛、风力选别机、泡沫清洗机、农残检测仪、蒸汽回收机及管道系统和气调库保险系统。

新增生产设备52台(套)。

3、主要建筑物(主体工程)类型、面积:

利用现有建筑物面积平方米,新增建筑面积平方米。

新增面积中:

新建加工车间1200平方米,气调式恒温库966平方米

4、建设期限:

2010年5月--2011年11月。

1.3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

1.3.1投资结构

1、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2225.25万元,其中:

固定资产投资1846.40万元,流动资金378.85万元。

本技术改造新增投资706.70万元,其中:

建设投资517.17万元,流动资金189.53万元。

2、新增建设投资结构

(1)建筑工程费187.75万元,占新增投资的26.57%;

(2)设备购置费177.20万元,占新增投资的25.07%;

(3)安装工程费16.35万元,占新增投资的2.31%;

(4)其它投资135.87万元,占新增投资的19.23%。

(5)流动资金189.53万元。

占新增投资的26.82%;

1.3.2资金来源

项目总投资2225.25万元,其中:

中央财政投资100.00万元,xxx财政配套资金50万元,市财政配套20万元,区本级财政配套10万元,银行贷款300万元,企业自筹1745.25元。

1.4项目效益

1.4.1经济效益

项目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详见下表:

 

表:

1-1主要经济效益指标表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指标

备注

规模

 

 

 

1

生产能力

t/a

1200.00

其中新增600吨

产品方案

 

 

 

1

青椒

t/a

60.00

其中外销70%内销30%,下同

2

红椒

t/a

240.00

 

3

菠菜

t/a

100.00

 

4

韭葱

t/a

300.00

 

5

芹菜

t/a

100.00

 

6

梅豆

t/a

60.00

 

7

番茄

t/a

300.00

 

8

卷心菜

t/a

40.00

 

原材料消耗

 

 

 

1

青椒

万t/a

1500.00

 

2

红椒

万t/a

4440.00

 

3

菠菜

万t/a

1400.00

 

4

韭葱

万t/a

4500.00

 

5

芹菜

万t/a

1200.00

 

6

梅豆

万t/a

600.00

 

7

番茄

万t/a

9000.00

 

8

卷心菜

万t/a

720.00

 

动力消耗

 

 

 

1

燃料煤

吨/a

5400.00

 

2

kWh/a

144.00

 

3

万t/a

1.38

 

其它指标

 

 

 

1

职工定员

7477

 

 

  其中 生产工人

115

 

 

        管理人员

15

 

2

占地面积

hm2

2.66

合40亩

投资

 

 

 

1

总投资

万元

2225.25

 

2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1846.40

 

3

建设期利息

万元

 

 

4

流动资金

万元

378.85

 

5

总投资中新增投资

万元

654.64

 

6

新增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494.64

 

7

新增流动资金

万元

160.00

 

财务指标(预测)

 

 

 

1

销售收入

万元/a

2975.69

正常年

2

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a

27.10

年均

3

总成本费用

万元/a

2452.42

年均

4

利润总额

万元/a

437.20

年均

5

所得税

万元/a

65.58

年均

6

税后利润

万元/a

371.62

年均

7

投资利润率

19.65

 

8

投资利税率

20.84

 

9

盈亏平衡点

48.03

 

10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22.52

税后

11

全投资内部收益率

%

25.65

税前

12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448.00

税后

13

财务净现值

万元

1839.00

税前

14

全投资回收期

5.29

税后,含建设期

15

全投资回收期

4.87

税前,含建设期

1.4.2生态效益

本项目将节煤3000吨,将减少CO2排放量1848吨,减少SO2排放量84吨,减少粉尘排放量63吨,减少炉渣排放量1092吨。

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将做出显著的贡献。

1.4.3社会效益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必须有稳定的生产基地作依托,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本项目的建设,旨在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采用先进技术对现有设备、设施进行节能降耗和提质增效技术改造,曾经xxx区脱水菜产业技术升级,促进蔬菜种植向规模化、有机化、高效化、产业化方向发展,从而带动xxx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本项目配套建设蔬菜原料基地500亩,蔬菜种植按户均种植2亩计算,与种植粮食作物相比,农民人均增收800元。

1.5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5.1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实行财政补贴的指导意见;

1.5.3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1.5.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2009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

1.5.5xxx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6xxx市x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

1.5.7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1.6综合评价

1.6.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xxx市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有蔬菜种植的历史传统,xxx市生产的蔬菜色泽鲜艳,味美可口,因此xxx市生产的脱水蔬菜已畅销国内外,特别受到欧美及东南亚各国客商的青睐,近年来已远销美国、法国、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国家。

2009年xxx市蔬菜种植面积达32万亩,其中种植生产脱水蔬菜用蔬菜10万亩。

生产加工脱水蔬菜9000吨,实现产值近2亿元,出口创汇900万美元。

到目前为止xxx市有脱水菜生产企业120余家,年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脱水蔬菜已成为xxx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销售收入已占到全市乡镇企业产值的30%左右,脱水蔬菜产业已经成为xxx市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xxx市脱水蔬菜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能源消耗过高,产品质量提升速度过缓和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脱水蔬菜基地建设滞后,规模小、品种少。

蔬菜生产具有种类多,品种多,生产周期短,茬口复杂,病虫害多,施肥施药频繁等特点,在生产过程中容易由于施肥、施药不当或生产环境、大气污染造成蔬菜农药、亚硝酸盐、重金属等有害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xxx市目前存在重视脱水蔬菜加工,忽视基地建设,脱水蔬菜原料质量不稳定,农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为此,发展脱水蔬菜种植基地,不仅有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发展,还可以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放心的蔬菜食品,有利于发展生态农业,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部分企业工艺落后,设备陈旧影响产品质量。

xxx市部分脱水蔬菜企业,是在八十年代初建设的,由于受建设资金和工艺技术的制约,建设起点低、工艺设备落后,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目前有部分企业脱水蔬菜的检选分级仍然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存在检选质量差,效率低下,交货期长等问题。

分选车间也不符合国际食品卫生标准。

致使只能生产低档次的产品,严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

三是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使企业的产品质量在低水平徘徊。

xxx市脱水蔬菜的总量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是80%以上的产品都是初级产品,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出口要求,严重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四是检验检测手段落后,制约产业健康发展。

xxx市大多数蔬菜脱水企业至今没有建立完善的产品检验检测系统,多年来生产的产品委托xxx商检部门检验,增加了企业的费用。

有时因检验检测手段落后或检验检测设备落后等原因,造成产品退货,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和信誉损害。

中国加入WTO后,国际市场对中国脱水蔬菜的需求量有较快的增长。

给xxx市蔬菜脱水产业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只有建设规模化、规范化的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保证原料的可靠供应,建设高标准的深加工生产线和发展符合国际标准的出口产品,才能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企业驶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将xxx市脱水蔬菜产业做大、做强,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将xxx市打造成国内知名的脱水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为了进一步促进xxx市脱水蔬菜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档次,增强脱水蔬菜产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必须进一步优化生产布局,调整品种结构,强化对脱水菜产业的科技投入,加强标准与检测、市场信息服务等体系建设,加快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基地建设、技术改造,提高加工深度和保鲜期限,延长加工期。

围绕标准化、无害化、专业化生产目标进行全过程控制,提高无公害脱水蔬菜产品生产和质量水平,创建名优地方清真绿色品牌,形成真正的外向型、出口型拳头产品,促进出口创汇,使其真正成为xxx市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创汇的产品。

xxx市脱水蔬菜企业数量多,但企业的生产规模大多较小,许多企业仅对脱水蔬菜进行简单的人工分捡、分级,大多没有进行去除异物、杀菌等后续加工工序,致使产品的档次上不去,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出口创汇。

为此,本公司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确定在本公司xxx区建设500亩脱水蔬菜种植基地,在现厂内建设年产1200吨脱水蔬菜出口深加工、气调库保鲜、计算机分选和蒸汽回收利用项目,对脱水蔬菜进行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

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检验检测能力,满足产品出口创汇的要求。

对洗涤污水、废弃蔬菜进行处理和利用,有效解决脱水蔬菜行业的“三废”污染,使脱水蔬菜行业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厂区内具备厂房、办公楼、供电、供水等项目建设的基础条件。

为本项目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节省大量建设投资。

本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建设项目。

1.6.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本项目立足于xxx区丰富的蔬菜资源,采用现代科技手段生产脱水蔬菜,将建成安全、无公害的生产示范基地。

项目环保措施经环保部门审定,符合国家有关环保要求。

本公司多年从事脱水蔬菜的生产和经营,具备丰富的生产经验和广泛的国内外市场。

公司供电、供水、厂房满足本项目需要。

公司目前生产能力达到600吨,经过本技术改造后,生产能力将达到1200吨。

本项目计划用1年时间,建设500亩优质无公害脱水蔬菜原料基地,利用现有厂房、办公设施和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进行有蔬菜深加工技术改造,可以节省大量投资,具有以少量增量资产拉动大量存量资产的投资拉动效益。

本项目基地建设采用滴灌节水技术,建设滴灌设施,达到节水增收的效果。

脱水蔬菜生产工艺采用“热风-微波杀菌-多工艺去杂”组合式蔬菜脱水工艺,计划购置色选机、金属探测仪、静电毛发异物去除机、振动筛、风力选别机、泡沫清洗机、农残检测仪和蒸汽回收机等先进设备,全面提升了脱水蔬菜的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详见气调库采用装配式气调库技术,提高蔬菜储存能力。

本技术改造项目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的色选机,代替人工拣选,可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能力。

采用先进的蒸汽回收装置,改变目前蒸汽放散造成的能源浪费。

本项目承建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内部设施和外部环境均具备建设条件。

因此,项目的实施是可行的。

1.6.3风险评估

本项目采用的技术先进、成熟、可靠,投资利润率高,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佳,抗风险能力强。

1.6.4带动作用

本项目的实施立足于xxx市xxx区的蔬菜种植产业,带动蔬菜种植户250户,以此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的完整产业链,将成为带动一方农民致富的脱水蔬菜种植和脱水蔬菜生产基地。

1.6.5制约因素及解决方案

建设资金是制约企业快速发展的最大瓶颈。

仅靠企业自有资金无法带动一方农民进行大规模种植。

因此,特申请本项目列入国家2011年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取得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指导和扶持,尽快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争取政府财政扶持资金,以解决项目实施中的资金短缺问题。

1.6.6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本项目属脱水蔬菜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技术改造项目,企业节能减排和脱水蔬菜产业化经营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之一,完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

(2)项目区建设条件优越,产地环境优良,无污染,适宜本项目的实施。

(3)建设单位属农业深加工企业,是xxx市脱水蔬菜市级龙头企业,具有开拓市场的优势和扩大销售的潜力,其研究能力较强,技术力量可靠,可承担本项目的建设。

(4)项目采用的技术既先进又成熟可靠,符合开发绿色无公害食品标准的要求。

(5)项目运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较理想。

(6)项目发展前景广阔、风险小,财务评价均可被接受。

2、问题与建议

(1)建议项目主管部门审查批准可行性研究报告,把项目列入2011年地方特色产业中小企业发展资金项目,尽快落实国家和地方配套资金。

(2)积极组织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并搞好施工的招投标,精心组织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3)承建单位应按项目要求做好生产标准的认证工作,确保项目建成投产后达到IFOAM有机食品生产要求。

第二章背景及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国家产业政策

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强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科技创新为手段、质量效益为目标,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该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

2.1.2行业发展规划

蔬菜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的第二大产业,其年产量高达4亿多吨,产值超过5000亿元。

但在流通中,绝大部分蔬菜均以未经任何处理的毛菜形式出现在农贸市场上,造成高产后损失,高成本流通,高度环境污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于是蔬菜深加工产品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我国大中城市超市保鲜、速冻、跳水蔬菜销量不断增长。

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如日本、香港、韩国、荷兰、美国、新加坡、法国等,对我国的蔬菜出口需求量更大。

因此,开发高档保鲜蔬菜,进一步提高城市蔬菜供应的水平、质量,扩大出口创汇,增加菜农收入,繁荣城乡经济,提高综合效益,是蔬菜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脱水蔬菜产业已经被xxx市列入农牧业产业化十一五规划和xxx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能够得到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

2.1.3项目的提出

xxx市xxx区依靠资源优势,在发展设施蔬菜的基础上,陆地蔬菜种植得到了较大发展,为发展脱水蔬菜加工业奠定了基础。

xxx区xxx乡土地平坦、土质肥沃,在脱水蔬菜加工企业的带动下,蔬菜种植面积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脱水蔬菜企业采用的技术相对落后,能源消耗较高,人工拣选质量难以控制等原因,脱水蔬菜质量波动较大,严重制约了脱水蔬菜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由于能耗过高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为此,本公司提出了改造脱水蔬菜拣选系统和设置蒸汽回收机的技术改造项目的设想。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延长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

xxx市xxx区是xxx主要的蔬菜种植区,xxx区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强调指出发挥本地区优势,大力发展有机蔬菜的种植,发展蔬菜产业化。

这将有力地促进蔬菜种植与加工的专业化、一体化进程和“公司+基地+农户”农业产业结构的实现。

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可加大本地区蔬菜的就地转化,同时也可缓解因蔬菜深加工技术落后而导致蔬菜大量积压、售价偏低的状况,对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公司以此为依托,实行订单农业,可解决农民的卖菜难的问题,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促进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2.2.2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加快,近年来由于农药、化肥、工业废气、废水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使蔬菜的有毒成份日益增多。

这些都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蔬菜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优质化、营养化和无害化是基本要求。

近年来,由于受市场及自然因素的双重影响,传统种植业收入起落不稳,农民增收缓慢,为此,xxx区根据市场需求,坚持实施了农业种植结构调整,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粮食作物面积和蔬菜作物面积,许多农户也从结构调整中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从大幅度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出发,这样的结构调整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尤其是蔬菜种植面积更不能满足市场的总体需求。

常言道:

一亩园、十亩田种植蔬菜的效益十分可观。

蔬菜种植经济收入相当于粮食种植经济收入的三倍。

特别是有机蔬菜产品出口价格一般高于普通产品数倍甚至10余倍,项目实施可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

有机蔬菜生产加工的基准点主要是提高产品质量,重视保护生态环境,实施该项目可有效遏制滥施农药、化肥的现象,保护耕地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农业生态平衡,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2.3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需要

本项目以“公司+基地+农户”为基本动作模式,建立有蔬菜→合同收购→加工→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将推动xxx区蔬菜产业化进程。

项目建成后,可大大提高企业蔬菜加工能力,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蔬菜生产,把农民和龙头企业紧紧地连接起来达到共同富裕的目标。

同时,企业在生产运营中,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将不断地引进适销对路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加工设备,并严格按照引进、试验、示范的步骤,对农民和企业员工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技术素质和社会生产力。

2.2.4是节能减排,提质增效的需要

本项目采用先进的蒸汽回收技术,每年可以节煤3000吨,将减少CO2排放1848吨,减少SO2排放84吨,减少粉尘排放63吨,减少炉渣排放1092吨。

对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将做出显著的贡献。

本项目采用计算机控制的机械拣选设备,可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匀质稳定,确保达到出口产品的要求。

总体来看,本脱水蔬菜技术改造项目的实施,有良好的政策环境,产品结构符合国家的农业产业化政策,有利于加速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化进程。

利用当地资源,推动结构调整,开发特色产品,采用与国际需求配套的加工技术进行深加工,面向国际、国内市场,从而达到节能减排、提质增效、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企业增值、国家增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多重效益。

第三章建设条件

3.1项目区概况

3.1.1建设地点选择

1、选址原则、依据

(1)蔬菜种植的基地标准、要求:

远离城市和工业区,大气和地面水环境质量应无污染,符合卫生标准。

(2)蔬菜加工车间,必须严格通过ISO9000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和环境保证体系认证,加工基地应远离市区和有污染的工业区,厂区内尽可能园林化,整体设施环境应达到生态优美环境宜人。

(3)蔬菜加工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的生产环境不得有任何人为污染。

(4)根据上述要求,本项目的种植基地在xxx区xxx村,周边环境无任何污染,生态环境空气达到上述要求。

2、地理位置

xxx区xxx乡位于xxx市北部,位于xxx区南片东南部,地理坐标东经106°44′,北纬39°06′。

北与尾闸乡,南与xxx县宝丰镇、黄渠桥镇相连,西与红果子镇、燕子墩乡,东与礼和乡接壤。

3、土地类型

xxx村现有耕地面积4400亩,本项目的蔬菜种植基地土地类型为农业用地。

4、来源方式

通过反租倒包形式获得土地使用权。

5、占地面积

本项目蔬菜种植基地面积为500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