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30263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0.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务员 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docx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法律知识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选择题

1.我国在全体公民中实施法制宣传教育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从(1986年)开始的。

2.我国现行宪法包括(序言、正文、宪法修正案)。

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

4.(《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是全国第一部全面规范行政程序的立法,对于推动行政程序的全国立法具有示范意义。

5.依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我国问责制的适用对象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门及其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的领导成员,上列工作部门内设机构的领导成员)。

6.在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宪法性文件是(《钦定宪法大纲》)。

7.党的十六大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的具体要求是(科学判断形势、驾驭市场经济、应对复杂局面、依法执政和总揽全局)。

8.世界上最早确立政府信息公开制度的国家是(瑞典)。

9.依法治国的关键环节是(依法行政)。

10.《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规定的问责方式有(责令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

11.宪法的核心精神是(约束政府权利,保障公民权利)。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由(宪法、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13.属于社会法的法律是(劳动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护法,矿上安全法,红十字会法,公益事业捐赠法,职业病防治法,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失业保险条例,安全生产法)。

14.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依法治国)。

15.我国宪法上的紧急权制度是指()。

16.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1987年美国联邦宪法)。

17.认定刑法理论上的“意外事件”,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1)行为在客观上造成了损害结果;

(2)行为在主观上没有罪过;(3)损害后果的发生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

18.以权利客体的性质不同,民事权利可以划分为(财产权、人身权)。

19.我国《公司法》规定的公司类型有(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

20.我国《侵权责任法》第7条规定: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其规定”。

该规定确立的是(无过错原则)。

21.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22.犯罪所具有的特征是(1.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刑事违法性、3.应受刑罚处罚性。

)。

23.民事审判中,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有(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有关公民个人隐私的案件;3、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民法上: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不公开,另外有离婚、涉及商业秘密等的案件可以申请不公开审理)。

24.依据《公司法》规定,设立有限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500万)。

25.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1、平等、自愿原则;2、公平、诚实信用原则;3、遵守法律、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4、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原则)。

26.在我国,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宪法)。

27.我国刑事诉讼审判管辖制度分为(分为审判管辖、地域管辖、专门管辖、指定管辖四种)。

28.人身权是以主体的人身性要素作为客体的权利,主要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

29.我国《商标法》规定,商标权的保护期限为(10年)。

30.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是指一国调整税收关系的基本规律的抽象和概念,是贯穿税法的立法、执法、司法和守法全过程的具有普遍意义性指导意义的法律准则)。

二、判断、分析题

1.宪法的核心功能在于规范和调整国家权力的运行,尊重和保障基本人权。

(√)

2.对于执政者来说,其执政活动不能仅仅限定在合法性范畴之内,要把合宪性作为活动的基础。

(√)

3.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就民族自治地方所作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

4.我国行政监督体系主要由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和社会的监督三大部分构成。

(×)

5.《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统一规制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法律,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

6.在应急管理中,必要时可先行采取某些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应急管理措施,事后再争取立法机关承认。

(×)

7.应急预案是各种应急法律规范在特定范围内的具体执行方案,从本质上讲属于应急法律规范的一部分。

(√)

8.产生于传统与习俗基础的人民调解制度是我国的独创,被西方学者誉为司法制度中的“东方之花”,已经成为我国纠纷解决机制中的“第一道防线”。

(√)

9.在我国,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是互相配合、互相协助的并列机关,但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人民法院有权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活动进行审查和监督,司法权的效力高于行政权,行政裁决必须服从司法裁判。

(×)

10.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依法执法。

(×)

11.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

(√)

12.近现代意义上的宪法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但它并非资本主义国家独有。

(√)

13.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标志着我们党开始向依法执政的历史性转变。

(×)

1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它不属于某一个具体法律部门,与具体法律部门之间也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高于并统领其他所有法律部门。

(√)

15.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

(×)

16.合法行政要求行政职权的行使应当依据法律的明确授权,行政管理活动要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

(√)

1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由宪法、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法律部门组成。

(√)

18.改革开放的深化就是政府不断放松管制和优化服务的过程,意味着政府要不断还权于社会和市场,并且更多运用行政合同、行政指导等方式实现行政目的。

(√)

19.在应急管理中,必要时可以限制和中止某些公民合法权利的行使,但是宪法权利的行使除外。

(×)

20.纵观《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的条款可以看出,问责是与党纪政纪处分以及刑事责任并列的责任追究方式,问责的责任范畴主要是指行政责任和法律责任以外的其他责任类型,即政治责任和道德责任。

(√)

21.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主线和灵魂,也是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理念的根本和关键。

(×)

22.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法治政府”的概念,并提出了十年的建设期。

(√)

23.合理行政的核心内容是行政活动必须公平正义,符合理性。

(×)

24.我国行政监督的对象主要是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机关以外的其他国家机关、政党等不在其中。

(√)

25.市县两级政府及其部门每隔一年要进行一次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未列入继续有效的文件目录的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行政管理的依据。

(√)

26.被问责的领导干部如果重新担任与其原职务相当的领导职务,必须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履行审批手续,才可以任职。

(×)

27.党领导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依法执政。

(√)

28.从大的方向上说,构建中立、独立审判的法院,将其塑造为依法审判的第三者角色,应当作为我国司法改革的主要目标。

(√)

29.当法律不适应形势需要时,决策者可以以现实的合理性政策适当突破法律的框架,同时通过法定程序建议修改法律。

(×)

30.在应急管理中,必要时可以先行采取某些没有法律明确授权的应急管理措施,事后再争取立法机关承认。

(×)

31.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依照基本法的规定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

32.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

大会、人民政府及人民法院。

(×)

33.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制定法律和行政法规。

(×)

34.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

是犯罪未遂。

(√)

35.刑事案件由犯罪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由被告人居住地法院审判

更为适宜的,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法院管辖。

(√)

36.在我国,民事责任的免除情形主要是不可抗力、正当防卫和紧急

避险。

(×)

37.依据《物权法》的划分,物权分为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

38.对于发明创造,当事人只能采取申请专利的形式来加以保护。

(×)

39.“三鹿事件”中掺有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侵害的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

(×)

40.民事诉讼当事人对一审法院作出的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间为10日。

(×)

41.2011年3月10日,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

上,吴邦国委员长宣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

(√)

42.平等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它禁止一切差别,是绝对平等。

(√)

43.“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社会主义

法治理念的本质属性。

(×)

44.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的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

(×)

45.在我国,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第一审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

46.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

(√)

47.在我国,未经注册的商标和注册商标一样,都受《商标法》的保护。

(×)

48.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享有财产,合伙企业的财产属于合伙人共有,因此合伙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

(×)

49.当事人订立合同时,要约人一旦发出要约,就不能改变要约的内容,也不能随意地撤回要约。

(×)

50.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应当按照下列顺序清偿:

(1)所欠税款;

(2)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3)其他债务。

(×)

51.宪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处于最高的法律地位,具有最高的效力。

(√)

52.平等权是宪法规定的一项公民基本权利,但它并不禁止一切差

别,它允许存在一定范围内的合理差别。

(√)

53.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原则。

(×)

54.凡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都属于犯罪。

(×)

55.在我国,所有刑事案件的侦查都由公安机关进行。

(×)

56.人民调解是民事诉讼的必经程序。

(×)

57.专利权保护的客体是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

58.因侵权行为或债务不履行等风险事故的发生,对于第三人的财

产或身体造成损害时,依法应负赔偿责任的风险叫做责任风险。

(×)

59.在有限公司,股东表决权的大小与其出资或持股的多少成正比,出资或持股多,股东享有的表决权就大。

(√)

60.民事诉讼第二审的审理方式以开庭审理为原则。

(√)

三、简答题

1.领导干部应如何树立依宪执政意识?

答:

第一,按照宪法和法律程序行使权力;第二,执政活动的有效性与宪法的权威性相统一;第三,在合宪性与合法性统一中提高执政能力;第四,依宪执政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核心。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怎样构成的?

答:

1、1980年,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讲话,强调要解决国家政治体制中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出了初步构想。

2、1982年,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全面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982年宪法成为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3、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

4、1999年,九届人大二次会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写进了宪法。

正式把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5、与此同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在不断完善。

6、到此,一个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3.法治政府应具备哪些特征?

答:

选举民主、权力受限、政务公开、依法行政、承担责任。

4.应急管理中的人权保障原则有哪些?

答:

尊重人权保障底线原则、比例原则和权利救济原则

5.什么是“替代性纠纷解决方式”(即ADR)?

答:

主要是指在诉讼外或者审判外解决诉讼纠纷的方式、方法和途径以及制度架构的总称。

6.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答:

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革命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

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我国的立法体制

答:

(一)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二)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

(四)经济特区所在地的省、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全国人大的授权决定,还可以制定法规,在经济特区范围内实施。

(五)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大还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对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六)国务院各部、各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规章。

8.程序正当的涵义和主要内容

答:

涵义是:

程序正当是英美法系的一条重要的宪法原则

主要内容是:

程序的正当性包含的价值是程序的中立、理性、排他、可操作、平等参与、自治、及时终结和公开;通过正当程序达到宪法的至信、至尊、至上从而实现宪法权威。

9.危机预防的基本策略

答:

1、缩减2、预备3、反应4、恢复

10.应该怎样维护司法权威,增强法院判决的权威性?

答案:

司法权威是司法机关享有的威信和公信力。

司法权威要依靠清正廉洁的法官队伍来保证,靠公正、高效的司法活动来实现。

法律只有被公正、高效地适用,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自觉拥护和一体遵从,才能真正树立和维护司法权威。

(一)必须坚定不移的坚持“三个至上”。

(二)应坚持严格公开公正高效司法。

(三)必须大力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四)应正确处理好依法独立行使职权与接受监督的关系。

11.我国宪法的发展历程

答:

一、临时宪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一九四九年》,也称《共同纲领》,或称临时宪法。

1949年9月2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并且通过了起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949年颁布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宪法,却为宪法的订立奠定了基础。

二、第一部正式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五四年》,也称五四宪法。

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54年9月20日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106条。

被称为五四宪法。

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部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三、第二部正式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五年》,也称七五宪法。

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5年1月17日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30条。

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

是一部有严重缺点、错误的宪法(可参阅“文化大革命”)。

四、第三部正式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七八年》,也称七八宪法。

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于1978年3月5日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共4章60条。

五、第四部正式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一九八二年》,也称七二宪法。

是我国当前现行现行宪法,并经过了四次修正。

 

  1982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

并根据1988年4月1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3年3月29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进行了修正。

12.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

答:

主要有司法监督;行政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

13.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的关系

答:

《实施办法》明确提出,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并不相同,在具体适用时要注意正确把握。

一方面,实行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不能相互替代,在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后,仍然可以依据相关规定给予被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另一方面,实行问责与党纪政纪处分可以单一执行也可以共同执行,并不是对实行问责的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是否给予处分应当依照有关党纪政纪处分的规定执行。

14.应急管理中的比例原则的具体要求

答:

行政法中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权力的行使除了有法律依据这一前提外,行政主体还必须选择对人民侵害最小的方式进行。

比例原则对我国行政法治建设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5.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含义

答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灵魂和精髓。

16.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答:

1、一切国家权利属于人民的原则

2、保障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原则

3、民主集中制原则

4、社会主义法制原则

17.犯罪的基本特征

答:

1、社会危害性,犯罪是具有一定的社会危害的行为。

2、刑事违法性,犯罪是触犯刑法规定的行为。

3、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是应该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8.民事权利行使的原则

答:

第一、自由行使原则。

权利行使是权利人的自由,自应依当事人的意思决定,他人不得干涉

第二、正当行使和禁止权利滥用原则。

权利人应依权利的目的正当行使权利,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禁止权利滥用

19.物权的基本特点。

答:

第一、物权的主体具有对世性;物权的权利主体是特定的权利人,而其义务主体则是权利人以外的一切不特定人

第二、物权的客体具有特定性;物权以物为其客体,而且物权的客体必须具有确定性,须为现存、独立和特定之物

第三、物权的内容以支配权为核心。

物权是法律赋予人对物的直接支配之权利。

物权人完全可以根据权利人自己的意思而自由享受物上之利益,不需要借助他人意思或行为之介入

20.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举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

答:

(1)采取假冒或混淆等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的行为

   

(2)商业贿赂行为

   (3)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

   (4)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5)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

   (6)损害他人商业信誉或商品声誉行为

   (7)公用企业或具有独占地位的经营者强制交易行为

   (8)滥用行政权力限制竞争行为

   (9)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的行为

   (10)搭售和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行为

   (11)串通投标招标行为

21.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一个国家最为根本性的内容,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是其他法律制定的前提和基础

22.犯罪未遂的特证

答: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例如,盗窃犯已经潜入他人住宅,翻箱倒柜

  

(2)犯罪未完成而停止下来

  (3)犯罪停止下来不是出于犯罪人自愿,而是由于犯罪人意志以外的因素,如正在盗窃时主人回来,盗窃犯逃跑

23.民事案件中属于专属管辖的范围。

答:

(一)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的诉讼,由港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三)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者主要遗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24.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答: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是指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权行为所必须具备的因素。

只有同时具备这些因素,侵权行为才能成立。

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包括:

有加害行为、有损害事实的存在、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四个方面

25.我国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

税收法定原则、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和社会政策原则

26.法治理念对依法治国的意义

答:

依法治市不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为基础,而且需要与之相应的观念的支撑。

法治要求人们对法律拥有一种神圣的情感,一种在忠诚与信仰基础之上的归属感和依恋感,一种由此激发出的对法律的信赖、尊敬和崇尚。

法律意识的发达程度既是一个国家法律运行的实现基础,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民族法治建设的尺度。

没有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信抑,没有深厚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就没有坚实的文化基础。

27.职务犯罪的特征

答:

(1)该罪只能由国家工作人员构成

(2)绝大多数职务犯罪只能由故意构成,如贪污罪、

受贿罪、徇私舞弊罪、刑讯逼供罪等。

有的职务犯罪只能由过失构成,如失职致使在押人员脱逃罪、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被骗罪等。

有的犯罪既可由故

意又可由过失构成,如泄露国家秘密罪等

(3)职务犯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实施的犯罪行为;国家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实施的犯罪行为

(4)职务犯罪侵犯的是国家对职务活动的管理职能

28.民事诉讼当事人的特征

答:

1.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2.与案件有着直接的厉害关系

3.受人民法院裁判的拘束

29.列举合伙企业解散的条件

答:

(一)合伙期限届满,合伙人决定不再经营

 

(二)合伙协议约定的解散事由出现

 (三)全体合伙人决定解散

 (四)合伙人已不具备法定人数满三十天

  (五)合伙协议约定的合伙目的已经实现或者无法实现

  (六)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原因

30.公司的法律特征

答:

1.公司作为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从事经营活动是起基本的社会职能和活动方式。

经营活动就是有组织有计划有控制的进行商品的生产,流通或服务性活动。

公司从事的经营活动必须具有连续性,必须在登记的范围内进行

2营利性是公司的本质特性

3公司在法律上都居于企业法人的地位,公司是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

4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的种类组织结构,权利义务,设立,变更和终止都做了专门规定

四、论述题

一、结合我国社会纠纷的现状,谈怎样完善我国的社会纠纷化解制度?

当前,我国的社会纠纷主要呈现出了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纠风发生率高。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一方面,旧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打破,新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建全,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极易为了自身利益而侵害他人利益,引发民事主体之间的纠纷;另一方面,我国推进依法行政的时间尚短,各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影响或侵害行政相对人权益的情形时有发生,容易引发行政相对人与政府之间的纠纷。

第二,综合性纠纷多。

当今世界,国家的行政职能都很多很广。

国家大量介入民事领域,导致民事法律关系和行政法律关系经常相互交织,民事纠纷和行政纠纷常常混合形成综合性纠纷。

第三,群体性纠纷多。

在民事领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许多企业的业务不断拓展,社会影响力也不断增强。

有时一个企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