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备课.docx
《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备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备课.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学期环境教育备课
环境教育备课
四年级
备课人:
张永梅
使用日期:
2010.9
四年级第一学期环境教育学期备课
一、教学内容:
随着水滴去旅行
地球上的水
注意饮水卫生,科学饮水
植树节里的活动
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废旧电池危害大
大地母亲的呻吟
家乡的河
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二、教学目标:
通过衣食住行,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通过生活中的物品使用,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三、教学重难点:
1.了解包装、一次性用品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使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2.了解人类对资源造成的破坏和污染,教育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3.学生通过对水的理解达到对环境爱护的意识。
4.学生通过认识人类生活中污染环境的方面如吸烟、废旧电池等,做到生活无污染。
四、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及课本等
五、课时分配:
每课一课时
六、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基本掌握了三年级所开设课程的知识,有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环保知识,但还不够系统、不全面。
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个别学生环保意识较差,学习兴趣不浓,极少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是他们滞后的原因。
七、教学方法:
观察、讨论、探究、合作等
八、教学措施: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
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环境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头等大事。
所以要教育学生注意爱护环境,提高提高环境保护的能力。
四年级《环境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进度安排:
课题
课 时 安 排
随着水滴去旅行
1
地球上的水
1
注意饮水卫生,科学饮水
1
植树节里的活动
1
为被动吸烟者呼吁
1
我们的石油还能用多久
1
废旧电池危害大
1
大地母亲的呻吟
1
家乡的河
1
做文明的宠物小主人
1
二、教学措施:
本学期讲解时根据课程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制定教学措施为: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
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以上教学措施使学生达到在校、在家、在外,都能够对自己和他人有一定的保护能力;让学生在实际的交通场景中,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进行判断并采取相应避免危险的行动。
三、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根据小学生的学习心理发展特点,要用形象生动的教学来引导学生,并让学生自己参与。
在实践中让学生自己收集生活中的安全知识,,然后用讲故事、游戏的形式来学习,使学生们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2、教学过程从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授同时引导学生观看相关的电视节目,并把其中与中学生有密切联系的事例拿到课堂上来分析,提高学生的兴趣,进一步增强安全意识。
3、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学生爱护环境,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扔垃圾,从小养成节约能源的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通过幻灯、录像、VCD、多媒体等直观性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业务学习安排:
根据学校及上级部门的安排及时参加业务学习。
五、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
按学校及市区教办和教体局的通知要求,及时参加各种教学活动。
六、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
继续进行“和谐、高效、思维对话”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课题:
太阳是万物之源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太阳的作用。
2.使学生知道太阳和人类的关系
3.使学生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太阳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
太阳的作用
一、引入
1.放映关于太阳用途的图片。
2.谈话:
同学们通过观看幻灯片,有什么想法和问题?
3.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己讨论解答。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时要给予引导和鼓励。
)
4.讲述:
太阳给了我们阳光,所以植物才能进行光和作用,给人类提供必需的氧气;太阳给了我们热量,不然地球可能就是一个冰球。
今天,太阳能作为清洁能
源已被人们应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板书课题:
太阳是万物之源)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如果没有太阳,地球将会是什么样呢?
用各种形式表达你的看法。
2.观察两种植物在阳光下和室内的不同。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在石油可开采量日益减少和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两大危机的
夹击下,太阳能的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做个现代工程师,展开想象,谈一谈,你最想“开发”出
太阳能的哪些新用途?
三、小结
太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用途?
四、布置作业-做一个调查
走访你生活的社区,调查使用太阳能热水器、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的比例,
分析不同类型热水器的利与弊。
课题:
绿色出行
教学目标:
1、通过简单的调查、统计,了解人们日常出行的方式。
2、通过谈话、讨论、听故事,了解摩托车、汽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3.从身边事入手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养成科学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什么是绿色出行
教学难点:
培养绿色出行意识
教具准备:
1、调查表
2、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步行人的标记各二
教学设计:
一、以路人和家长为对象进行调查,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出行方式。
“前几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调查了人们出行时最常选择的方式,同学们都
把它记录在调查表上了,现在,谁来告诉我你调查的结果是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
二、说出自己调查的结果,并固定在相应的标记下面,分辨出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最少。
1、“谁来告诉我,加上之前我们调查的和刚刚调查的,你的结果又是哪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
2、“我们来看一下,调查出来的结果中哪一种出行方式最多呢?
”
三、选择自己喜欢的出行方式,并阐述理由
1、“同学们如果现在你要外出,你最喜欢哪种出行方式?
”
2、阐述理由。
四、看课件故事,了解汽车、摩托车给环境带来的危害,
选择科学的出行方式。
五、请进行第二次选择
“如果你现在又要外出,你又会选择什么出行方式呢?
为什么?
”
六、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
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我们一起来做一回“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自己来制作“绿色出行宣传单”,然后我们一起到社区向大家去宣传“绿色出行”的知识。
课题:
穿衣与环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穿的衣服面料和生产过程。
2.使学生知道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服装的制作过程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21世纪,流行着各种各样舒适随意、色彩斑斓的服装,在服装的大千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
有纯棉,纯毛,纯丝,纯麻制品,有皮革裘皮制品,还有化纤,尼龙制品....
(板书课题:
穿衣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1、请同学们带着以下的问题观察:
你身上穿的衣服一般是用什么面料制成的?
你知道它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吗?
2、试着讲述一件棉质衣服的生产过程。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化纤产品本身具有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
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会造成土质恶化。
想一想:
化纤服装的制作过程个资源,环境带来了哪些影响?
我们怎样穿衣才是环保的?
三、小结
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尽量少丢弃未穿旧的衣服。
妥善处理好旧衣服,捐赠或二次利用。
四、作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未来的衣服将是什么样的?
请你把想法写一写。
课题:
饮食与环保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世界资源环境问题。
2.使学生知道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3.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不良饮食给环境带来的影响
教学难点:
养成勤俭节约环保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
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一些良好的环保习惯就养成了。
也许环保习惯可以从餐桌上开始,我们可以用“吃”来传达对地球的关爱。
(板书课题:
饮食与环保)
二、学习新课
中国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先”,可见粮食对于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同学们想一想:
1. 你平时是否注意节约粮食?
2. 你身边有没有浪费粮食的现象?
师生共同谈论交流。
3.畅所欲言
1998年我国首次颁布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提供了合理选择食物的指南。
想一想: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营养宝塔”告诉了我们什么?
你的饮食是怎样安排的,你认为合理吗?
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
三、小结
为了环保,我们要食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食品。
课题:
我们的教室
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2、初步感受参与整洁漂亮的教室创设活动的乐趣,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懂得爱护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简单的清扫环境的方法
教学难点:
养成从我做起的良好卫生习惯
教学设计:
活动一: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1、整洁、漂亮的教室是怎么样的?
2、我们的教室整洁、漂亮吗?
为什么?
3、怎样使教室更整洁漂亮吗?
为什么?
让学生关心自己的学习环境,提出我们可以具体做些什么,重点让学生说说怎样认真做好每天的值日生工作。
活动二:
带领学生去参观其他班级,通过活动拓宽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努力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室环境的积极情感。
活动三:
分组讨论
1、保持环境整洁,我能做到哪些?
出示几张图片,对照图片,说说自己哪些做到了,做到的学生发一颗五角星以表示鼓励。
2、还没有做到的,我该怎么办?
引导学生懂得,要创设一个既整洁又漂亮的教室环境,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要从我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活动四:
实际行动
老师指导学生如何打扫教室。
课题:
过度包装浪费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2.使学生知道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3.使学生增强节约意识,改变不合理的消费观念
教学重点:
了解什么是“过度包装”。
教学难点:
过度包装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危害。
教学设计:
一、教学引入
当今和未来世界人类面临资源匮乏、河流污染、空气浑浊、垃圾成山等资源环境问题的威胁。
其实,现实生活中,只要我们稍加注意对商品进行合理而适度的包装,可以在运输,储藏过程中避免商品受到损伤并便于消费者携带。
但超出了保护商品,美化商品的功能要求,会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板书课题:
过度包装浪费大)
二、学习新课
1.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商品,记录它们的包装有几层,是否属于过度包装。
2.想一想,过度包装会对人类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3.我们用计算来看一下过度包装的危害,
生产8亿件包装盒耗费纸张多少万吨?
需要砍伐直径10厘米的大树多少万棵?
3.畅所欲言
分小组讨论,,选择一种我们日常生活中长购买的商品,分析其包装的合理性,并提出合理,环保的包装建议。
三、小结
我们要认识到过度包装的危害,自觉杜绝过度包装,为保护环境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课题:
谁是敌人,谁是朋友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动物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关系,引起学生观察周围动物之
间关系的兴趣。
2、培养学生爱护各种动物的好习惯,进行初步的生态意识教育。
教学重点:
了解动物之间互相制约和互相依存的关系
教学难点:
培养爱护各种动物的好习惯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今天,我们要到森林动物园去,你最想见到谁?
为什么?
2、今天,我们除了看动物还要给动物找出它的朋友和敌人,什么是朋友?
什么是敌人呢?
二、学习新课
1、观看多媒体画面一:
这是一头怎么样的狮子?
动物们都排好队出来了?
说说有什么动物?
为什么狮子要站在中间?
2、观看多媒体画面二:
下面,我们帮动物把它的敌人找出来,看看是谁把谁给吃了?
3、讨论:
(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互相是敌人?
(2)动物里它吃谁?
又被谁给吃?
(3)动物之间这样吃来吃去好不好?
为什么?
如果没有ХХ,会怎么样?
4、介绍电脑画面三:
食物链图。
5、引导学生观察电脑多媒体画面四:
讨论动物之间的朋友关系。
(犀牛与犀牛鸟,鲨鱼与向导鱼)
三、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课题:
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
教学目标:
1、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
2、通过学习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3、从我做起,减少或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物品,保护环境;
教学重点:
了解“白色污染”的概念。
教学难点:
认识到白色污染的严重危害性。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夏天有没有到乡下的小河边玩呢?
是否经常闻到空气中有难闻的气味呢?
是否看到河边、地头堆着很多的垃圾而不能种庄稼吗?
2、这就是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其中这些固体废弃物——(出示白色污染物品)就是罪魁祸首,就是我们所说的“白色污染”。
二、教学新内容。
1、认识一次性物品。
2、什么叫“白色污染”?
3、学生讨论发言:
(1)说说家里有哪些“白色污染”(一次性物品)
(2)找找身边的“白色污染”物品(牛奶吸管、涂改液瓶、鞋套等,并出示各自收集的物品)。
(3)讨论并说说这些一次性物品的的最终去处。
4、指导认识一次性物品的特点(危害性)。
(1)、它们没有回收价值;
(2)、不能在土壤中自然降解;
(3)、随意丢弃,既破坏环境又影响美观;
5、谁见过焚烧垃圾的现象呢?
请描述以下它的危害性。
三、课堂小结:
如果把以上这些塑料袋堆起来,整个校园都放不下;在如果随地乱扔,那么我们大家都得生活在垃圾中了!
这“白色污染”的危害真大呀!
四、作业
据本课的内容写一份倡议书
课题:
保护环境从小事做起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问题;
2、通过讨论,让学生知道环保是每个人的责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难点:
让学生懂得环保要从小事做起。
教学设计:
一、引发讨论
北京一群中学生曾经给朱镕基总理写了一封提倡环境保护的信,引起了总
理的高度度重视。
朱总理在同学来信上批示说,初二学生如此关心环保,实令我等长辈惭愧。
…
同学们,你们对此有何感想呢?
二、积极讨论
1、教师引导学生讨论: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
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
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呢?
当购物时能否自觉不使用超薄塑料袋呢?
……一件
件小事都很不起眼,但却体现我们究竟具备了多少环保意识。
下面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应该怎样做。
2、学生讨论:
3、举例子:
我知道有一位老奶奶,她每次上街买菜都要自带一个小布袋,每次上餐馆吃饭都要自带一个小钢勺。
看起来很平常,但能够像这位老同志那样,长年自觉坚持不使用白色塑料袋,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确实不容易。
全面的环境保护和全民族环保意识的普及与提高,决非轻而易举;环境保护不仅仅包括动物、森林的保
护、防止大气和水的污染这样一些“大事”,也包括我们周围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各种小事。
三、总结讨论
教师总结:
我认为首要的就是要在全民族树立起环保意识。
要让大家都认识到,保护环境与资源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只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为社会、也为自己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课题:
随着水滴去旅行
教学目标:
1、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小水滴旅行的原因以及过程。
2、对小水滴的变化过程感兴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完成开动脑筋到齐心协力板块
第2课时 完成走出校园
环境与材料:
关于水资源的资料、图片、录像、小水滴的形象、故事录音、纸、笔
教学设计:
一、引起兴趣
1、你们喜欢旅行吗?
你们到哪些地方去旅行过的?
(教师:
原来在我们中国有这么多好玩的地方,下次我也去旅行,去玩一玩。
)
2、你觉得小水滴能去旅行吗?
为什么?
(教师:
你们真棒,和别人有不同的想法时,都能大胆的说出你们的理由。
)
二、倾听故事
师:
小水滴真的去旅行了,今天就请你们来听一听小水滴旅行的故事,可今天听故事可和平时不一样,我们要试一试边听故事,边把故事中你最喜欢的小水滴旅行中的一件事情记录下来,想不想来试一试。
三、记录故事
把你最喜欢的那一件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要是能让别人一看就明白,就更棒了。
四、介绍记录
(一)教师指导要点:
(小水滴旅行的路线图——地球上的水循环示意图)
1、小水滴变成水蒸气、云、雨的原因与过程
2、和别人不同的记录方式。
(二)把全班按照各自的观点分成正方、反方,如开一次辩论会。
(三)公益广告语评选,评出一、二、三等奖。
五、小结:
原来你们都发现了水蒸气、天上的云、雨都是因为小水滴旅行的原因。
我们还用自己的方法把小水滴旅行的事情记录下来了,你们真棒!
接下来,我又想给你们出一个难题了,有没有信心完成?
下次,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把我们记录的故事来制作一本小水滴旅行的小图书,行吗?
课题:
植树节里的活动
教学目标:
1、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以及树与人类的关系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情感。
3、进行环保教育。
4、引导学生珍惜光阴,明白一年之季在于春。
教学设计:
一、了解——身边的树
1、 观察认识身边的树,查找了解树与人类的关系
2、 认识身边的树。
(课件展示)
3、 树的分类知识。
(课件展示)
教学意图
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认识身边的树,从而培养学生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以及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二、认识——树的作用
1、 通过课前的观察、了解、收集,汇报树对人类都有那些作用。
(树的好处
首先,植树造林为人们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许多有用的原料和用品。
如在吃的方面,有各种香甜鲜美的水果;有芳香四溢的茶叶;还有滋补身体的冬青树上的女贞子,鲜美可口、清肺平喘的银杏等珍贵药材。
在用的方面,搞建筑,开采煤炭,交通运输,制造车辆、船舶、尺机,修建桥梁、码头,造纸等都需要木材。
比如,修建1000平方米混合结构的房屋需要木材130立方米;开采1000吨煤,需要22立方米的坑木。
在农业生产中,我们使用的大量农具也离不开木材。
木材加工产品更受到人们的喜爱。
锯末水解可得葡萄糖、洒精等物质。
50公斤锯末可提取糖桨37公斤或结晶葡萄糖10公斤,食用或药用均可。
每1立方米干锯末,可提取酒精70公斤,饲料酵酶18公斤,醛4.2公斤,干冰18公斤,木素板33平方米。
每百斤桦树皮可提炼桦皮焦油15公斤~30公斤,它可用来配制木材防腐剂,或加工提取汽油等物质。
用1立方米木材,能制成150多公斤的人造丝或人造毛,相当于7.5亩棉田的年产量或20只~30只羊的年产毛量。
还有用于房屋建筑、家具等用的胶合板、纤维板大都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剩余的“废物”制成的。
至于车辆上的轮胎,大家肯定知道是从橡胶树上“脱胎”而来的。
其次,植树造林可为人类提供氧气,净化空气,美化环境,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我们知道人每天吸入氧气,吸出二氧化碳,树正好相反,它的叶子在阳光照耀下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
据统计,一亩树林每天能吸收67公斤二氧化碳,释放出49公斤氧气,足可供65个成年人呼吸用。
由于森林具有遮荫避风、树木呼吸和蒸腾作用,因此有成片树林的地方冬暖夏凉,可以避暑疗养。
树木能粘附空气中的尘埃而使空气清洁、新鲜。
科学测试表明:
一亩树林一个月可吸收有毒气体二氧化硫4公斤,一年可吸收尘埃20吨~60吨。
此外,,树木在呼吸过程中,产生大量特殊空气,能治疗一些疾病,对人体有良好作用,比如,桦树、杨树、桧树等能分泌出植物杂菌素,可以杀死白喉、肺结核、伤寒、痢疾等病原菌。
道路两旁栽树可以降低噪音,多种多样的树型、花果和翠绿的枝叶可以美化环境,为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理想化环境。
再次,植树造林能够使水土得到保持,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
我国许多地方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
特别是黄河流域,由于土质松散,每到雨季,雨水冲刷,大量泥沙流入黄河,致使河水变浑,河床增高,给防洪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而多植树,就可以控制水土的流失。
因为树木有庞大的根系,这些根系像一只只巨手牢牢抓住了土壤。
土壤中的水分,就被树根吸收畜存。
据统计,一亩树林比无林地区多蓄水20吨。
要控制沙漠,最有效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植树造林。
因为“沙漠向人类进攻的主要武器是风和沙”(竺可桢语),大量植树造林,就可以形成一道道防护林,减少风的速度和力量,固定沙丘,起到控制风沙的作用。
)
2、 思考:
如果没有树,人类会怎样?
(课件展示)
教学意图
树是人类的朋友,使学生认识到树以其特有的功能保护和改善着我们的环境……课堂上,师生通过各种方式的汇报展示,真正达到了资源共享的目的,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以及视觉形象。
三、畅想——我们来植树
1、怎样保护我们的家园?
引出植树节。
植树节的由来:
世界上有植树节,首始美国。
起初只是在内布拉斯加州,后很快风行全美,其他许多国家纷纷仿效。
中国的植树节,因时代的演变,先后作了三次改定。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
辛亥革命后,民国4年(1915年),在孙中山的倡议下,由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呈准大总统,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指定地点,选择树种,全国各级政府、机关、学校如期参加,举行植树节典礼并从事植树。
经当年7月21日批准后,通令全国如期遵照办理。
民国17年(1928年)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国民党政府通令全国:
“嗣后旧历清明植树节应改为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民国18年(1929年)2月9日农矿部又以部令公布《总理逝世纪念植树式各省植树暂行条例》16条。
而国民政府行政院农矿部长易培基遵照孙中山先生遗训,积极提倡造林,于民国19年(1930年)2月呈准行政院及国民政府,自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