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9770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5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docx

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非选择题专练

2018高考倒计时第四天历史必考题型

非选择题专练

第1卷

评卷人

得分

一、材料题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明穆宗颁布诏令:

“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

这一时期,政府大规模用银的主要表现是推行一条鞭法,即把所有的地税、贡纳、服役、人头税,都归入田亩里面,计亩征银。

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

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

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

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

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

  材料二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

——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

(要求:

观点明确,逻辑严密。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早期的各帝国几乎完全限于各自所在的大河流域地区内,看起来就像汪洋大海般的野蛮收态的几座小岛。

不过在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安息帝国、贵霜帝国和汉帝国一起,连成了一条从苏格兰高地到中国海、横贯欧亚大陆的文明地带。

       

   不过,即使到古典时代末期,欧亚东端的中国和欧亚西端的罗马帝国仍不能建立直接、正式的联系,扔未能相互掌握有关对方的具体、可靠的知识。

——整理自《欧亚大陆的古典文明》

从材料中提取相互关联的汉代中国和古罗马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简表  

发展阶段          

筑路总里程(公里)          

综合统计          

大事记          

肇兴(1876—1894)          

473.4,其中官办占69.3%          

全国总里程2.3万公里,计0.23公里/百平方公里,东北和沿海地区占比94%。

            

钢轨型号200多种,机车型号120多种,32%的车站无信号设备,货车平均载重800多吨。

            

 1880年,第一家铁路工厂胥各庄机修厂诞生。

          

第一次筑路高潮 (1895—1911)          

9200,其中借外资或列强直接修建占83.5%          

1909年,近代中国第一条自建的干线铁路京张铁路建成。

          

从低谷走向高峰(1912—1937)          

11000,在已建成的铁路中列强直接或控制经营占86.7%          

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中国第一次工人运动进入高潮。

          

——摘编自杨勇刚《中国近代铁路史》  

从上表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埃及

公元前4000年左右,开罗附近的墓地中发现残余铁砂;约公元前26世纪,在金字塔内挖出铁制镰刀

赫梯

公元前1400年左右,赫梯人大规模使用铁器

古希腊

在荷马时代(公元前12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之末,铁制工具普遍使用,农业中装有铁铧的重犁施展威力,

希腊多山而贫瘠的土地因之成片地得以开垦与深耕,粮食生产也有较大程度地增长

中国

公元前6世纪首度出现铁的使用。

从此,木制的耒耜逐渐被铁器所取代,出现了用牛牵引铁犁的耕作方法,

农作的效率空前提高。

1403年,铁产量达到16万吨

英国

1858年铁造蒸汽轮船“大东方号”下水,总重量达19000吨,是19世纪集科学大成的运输工具

法国

1889年巴黎地标300米高的艾菲尔铁塔全部用铁铸造完成;1960年欧洲共同体在敦刻尔克建造钢铁厂

美国

1852年伊莱沙·格雷夫斯·奥的斯发明电梯;1930年美国纽约克莱斯勒大厦落成,高319米,大厦的构造为石头、

钢架、电镀金属,堪称装饰艺术之最

——据吴臻义、吴惠芳《世界文化》整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

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节俭观变化表

时代

节俭观

古代

韩非子:

“侈而惰者贫,力而俭者富。

诸葛亮: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司马光: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

明嘉靖年间出现了崇奢黜俭,奢能致富的思想。

近代

梁启超认为东方国家的衰亡,根源就在于崇俭。

晚清时上海报刊公开讨论“俭与奢”,发表题为《论治世不必偏重节俭》的文章。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发起节约储蓄运动

现代

“一勤二俭三节约,全家老少幸福多”

新时期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一项基本国策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社会发展与节俭观”自行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论述。

(明确写出论题,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西方中国观的变迁

 16—18世纪

西方传教士赞美儒家思想,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科举)开明,极少宗教战争,物质生活丰富。

启蒙思想家赞美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推崇儒家道德和规范,中国是一个由开明君主统治的理想国家。

19世纪

西方传教士、外交官把落后腐败麻木的中国称为“睡狮”,封闭、邪恶、停滞、堕落。

20世纪初

传教士、军人和政府眼中的中国基本是贫困、肮脏、混乱、残暴、危险的地狱。

20世纪30—40年代

美国军政界某些人士描述了一个大有希望的新中国形象:

纯朴、智慧的传统社会,“崛起的英雄”。

——摘编自邱世兵《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历史变迁——略论西方的中国观的演变》

上表为16~20世纪30—40年代西方中国观的变迁有关言论。

请从表中提取2个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时期

西方对长城的认知和评价

古罗马时期

古罗马历史学家在其著作中描述到:

“在东方和距两个斯基泰地区不远的地方,

有一用高墙筑成的城廓将赛里斯国环绕起来。

16-17世纪

西班牙传教士马丁·德·拉达于1575年访问中国后,出版《记大明的中国事情》,

指出中国北部有一道方石筑成的雄伟边墙,据说全盖上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工程之一。

17世纪60年代荷兰作家创作关于中国的戏剧,对长城写了长篇赞歌:

“技艺填补了自然的缺口,

建造了,也提供了你所需要的屏障,一堵城墙,从西到东,,一座拱璧,抵挡危险。

17-18世纪

英国人笛福在1719年完成的《鲁滨逊历险记》中,认为长城尽管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

但大而无当,因为它连乌合之众的鞑靼兵都挡不住。

晚年伏尔泰在《哲学辞典》中说:

中国的长城是恐惧的纪念碑,埃及的金字塔是空虚和迷信的纪念碑。

它们证明的是这个民族的极大耐力,而不是卓越才智。

19世纪中期以来-20世纪

1841-1846年,法国人古伯察通过实地科学考察,订正了以前西方人对长城的错误认识

和不恰当的负面评价,并指出“万里长城从甘肃的最西段一直延伸到东海”。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欧探险队掀起对我国西北含长城一带的考察热潮。

1903年,

英国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美国人威廉·埃德加·盖洛系统考察了包括长城在内的中国全国各地,

1909年出版了《中国长城》,对长城起源、修筑、目的、作用首次进行了全方面科学探讨,

指出长城是两种文明之分界线,也是中国形成中央集权帝国之标志。

上表为西方世界对中国长城形象认知的记述、演变与研究简表。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

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

1

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着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

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

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

拥护中国共产党!

拥护农民银行!

”等口号。

2

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右侧印有

“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3

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

口号。

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中国革命根据地货币文化“给力”革命斗争的现象透析》

从表中提取相互关联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论题明确,史论结合)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车的发展演变

古代早期

以牲畜拉车代步;显贵者驾以“驷马”(四匹马同架一车)。

宋代

街市有商户专门出租“长车”,顶上有盖,四周挂幔,可载乘六人,以日计值。

1886年前后

人类第一辆汽车诞生: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电打火、化油器等独创技术,奠定了汽车设计的基调。

20世纪初

近代中国进口的第一辆汽车“图利亚”,因慈禧太后不能容忍司机与她平坐而被尘封于宫中。

20世纪50年代

由苏联援建的“中国一汽”下线生产出第一辆国产卡车,被命名为“解放”;两年后,第一辆国产轿车问世,名为“东风”,又名“红旗”。

1985—1995年

中国第一家轿车合资企业“上海大众”成立,旗下生产的“桑塔纳”轿车被乡镇企业家、个体工商业老板们誉为“轿车小旋风”。

21世纪初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具有卫星导航、人车交互、主动安全等多种功能的智能轿车走进千家万户。

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汽车相继出现。

——摘编自林平《汽车史话》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般说来,在人类历史上有一个带有规律性的现象,那就是几乎所有急剧性变革可以在短时期导致天翻地覆变化,但随后也往往不可避免会发生一场或多场纠偏运动。

相反,那些貌似缓慢、渐进的变革,短时期显得收效甚微,进展缓慢,但它却往往使人们在不易觉察时发生真正的变革。

当人们一旦醒悟,世界已经全然改观,人们不愿意再回到旧秩序,而且也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旧秩序,因为社会基础全变了,人们的意识也变了。

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历史上真正的变革,还应该是温水煮青蛙式的变革,温和、舒适,但不可逆,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此之谓也。

——摘编自马勇《超越革命与改良》等

围绕材料,结合中外近代史的一个例子,自拟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阐述。

(要求:

明确写出论题,阐述须史论结合。

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

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0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1977年冬天有570多万人参加了考试。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中共中央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有6000人参加会议。

邓小平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并着重阐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观点。

1977年底胡耀邦在党校创办的理论刊物《理论动态》上发表文章,

论及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在党内和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到1978年下半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达到了高潮。

1978年,小岗村的18家农户为了能吃饱饭,“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

率先实行了“包产到组、包产到户”。

1978年12月16日,中美两国发表了《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美国承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

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并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

依据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杜牧《阿房宮賦》

蜀山兀,阿房出。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司馬迁《史記》

“(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乃营作朝官渭南上林苑中,先作前殿阿房……故天下謂之阿房宮”,“上(始皇)崩,雲其作者”;“(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四月,复作阿房宮……七月,成卒陈胜等反”,“三年……二世自杀”,“項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宮室,火三月不灭”。

李毓芳《阿房宮前殿遺址的考古收获和研究》

自2002年10月至2004年12月,考古队对阿房宮的主要建筑前殿遺址进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来,在其夯土台基及附近未发現秦代宮殿建筑中墙、殿址、壁柱、明柱、柱础石、廊道和排水設施等相关遺迹,未发現相应的砖瓦、瓦当等建筑材料、也未发現在当时被大火焚烧过的痕迹。

而在秦都咸阳的宮殿建筑考古中則有被大火焚烧的痕迹。

对秦阿房官的叙述在詩人笔下、历史文献和考古学上存在着巨大差异,綜合所給材料提出你的观点,并运用史学研究的方法加以阐释。

(要求:

观点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如果说人文主义真的重新发现了对人、人的能力和人对各种事物的理解力的信念,那么科学实验的新方式、革新了的世界观、企图征服和利用自然的新努力也应当归功于人文主义的影响。

——(意)欧金尼奥·加林《意大利人文主义》

   我们提倡的人文精神应该是具有现代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意识的人文精神,我们提倡的科学精神应该是充满高度人文关怀的科学精神。

——龚育之《论科学精神》

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的关系”,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

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图1“富强”“经世”和“经济”的使用次数(1860-1915)

  图2“民主”“共和”的使用次数(1864-1925)

——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

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

图1、2能够反映中国近代若干社会观念的变化趋势。

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为2016年世界五百强企业分布图.从图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

(要求:

写明论题,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一、材料题

1.答案:

示例

观点:

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评析:

(1)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

另外,白银具有作为货币的天然优势,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

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而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扩展。

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

(2)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一定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需求量增长。

而白银增产有限,明清闭关锁国政策阻止了白银大量流入,造成流通的白银量不足,阻碍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

据材料一提到,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

……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

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据材料二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析古代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问题。

先列出观点,再解析评析。

例如:

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带来一定消极影响。

白银货币化的根源是明清商品经济的繁荣。

白银货币化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的发展,明代对白银的巨大需求,而国内白银产量的捉襟见肘,刺激了对外贸易的扩展。

一条鞭法规定赋役征银,促进农产品的商品化;白银作为货币,具有一定的弊端。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白银的需求量增长。

而白银增产有限,造成流通的白银量不足。

考点: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商业的发展·白银货币化

2.答案:

论题:

汉代中国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之间的互相影响十分有限。

阐述:

从先秦到秦汉时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从分封制发展到郡县制,经济方面长期盛行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而古罗马时期,政治制度是从共和制度发展为帝国,经济方面T商业较 为发达。

汉代中国文明的政治制度、经济基础与古代罗马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差异,由此可见, 汉代中国文明与古代罗马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十分有限的。

解析:

3.答案:

示例一:

论题:

铁路的出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展开。

阐述:

①铁路工业是近代工业的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地区的联系,加速了商品流通,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兴起和发展。

②同时铁路工业的发展还推进了新兴社会力量壮大、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结论:

铁路是中国近代化的助推器,有力推动了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

示例二:

论题:

铁路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助推器。

阐述:

①近代铁路在中国的出现是随着西方侵略而来的,中国近代的铁路多是列强投资修筑,为其直接或间接控制。

而且列强还控制着铁路沿线的采矿、行政管理等权立。

②筑路权是列强在中国争夺的主要目标。

铁路成为列强在近代中国掠夺资源、扩张势力的主要工具。

结论:

近代中国铁路的出现和发展,客观上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历程。

示例三: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呈现阶段性的特征。

示例四: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呈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点。

示例五:

中国近代铁路发展具有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不均匀的特点。

解析:

4.答案:

示例1:

观点:

铁器的应用助推了古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

论证:

铁制农具普遍使用之后,古希腊的农业迅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古希腊文明的进步。

农业的发展进步,为城邦时代的民主政治的繁荣,以及以人文主义为代表的古希腊哲学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牢固的经济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在中国出现。

新的生产工具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从而带来了一系列社会的剧变。

经济上,井田制逐步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渐形成;政治上,伴随着诸侯争霸的推进,各国纷纷进行政治改革,专制集权体制初露端倪;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局面逐渐兴起

综上所述,无论古代的东方还是西方,铁器特别是铁农具的应用在社会的发展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是文明发展的重要助推器

示例2:

观点:

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钢铁在人类生活中扮演了越发重要的角色

论证:

纵观古代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铁的产量较低。

从铁的使用范围来看,铁的使用较为单一。

古埃及、古希腊以及古代中国对铁器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   生产领域,用于其他领域的情况较为少见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的进行,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蒸汽机、电力的使用使得铁的产量迅速增加。

从用途来看,钢铁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遍及建筑行业、交通工具制造等等

综上所述,伴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工业化时代到来之后,钢铁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解析:

本题以铁器的使用作为线索,在材料中给出了古今中外钢铁应用的概况。

考生可以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所谓横向思考,就是要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论述世界古代的各个文明铁农具的使用情况以及其应用对社会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所谓纵向角度指的则是从古到今铁人们对于钢铁的应用的发展与变化,即从近代化、工业化的角度思考这一问题。

此题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但要注意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5.答案:

示例一:

论题:

经济发展水平对节俭观念有重要影响。

经济水平落后促成节俭观的形成。

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匮乏,为了降低生存风险,形成了“黜奢崇俭”的观念;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国经济基础薄弱,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对缓慢,节俭成为民众普遍接受的观念。

经济发展冲击了节俭观念。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出现了“崇奢黜俭”的观念;近代以来,传统经济结构变革,过分节俭制约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崇俭观受到批判。

总之,节俭观念的消长,受社会物质丰富程度的影响。

示例二:

论题:

节俭观念对社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节俭观的盛行有利于国家财富的积累。

中国古代,“黜奢尚俭”的观念便于增加社会物资储蓄,稳定社会秩序,巩固国家统治;一五计划期间,节俭观普遍被接受,生活消费的节制,保证了国家集中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得以实现。

节俭观促成了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中国古代倡导节俭,反对铺张浪费,有利于小农经济的稳定;近代兴起的奢侈之风败坏了社会风气,节俭观有利于抵制不良风气,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健康发展。

总之在经济发达,物质丰富的同时,不应丢弃节俭的传统美德。

解析:

6.答案:

示例一:

论题:

明末清初到19世纪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开明变为堕落

论据和论证:

16到18世纪的明清之际,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政治相对稳定,科举制度盛行,社会流动相对畅通;工农业生产高度发达,商业繁荣;思想统一,文化繁荣;另一方面,此时的西方社会,政治上多数处于天主教和封建专制的统治之下,社会矛盾尖锐,国家间战争不断;经济上与中国的贸易处于不利地位;同时启蒙运动兴起,由于批判封建专制和天主教统治的需要,中国儒家思想部分被采纳。

加上此时西方对中国政治制度、科举、思想文化等了解的不全面,此时中国在西方的眼中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19世纪初,中国专制统治腐朽,对外闭关锁国。

中期开始,在对外战争中屡屡战败,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的附庸,且国人吸食鸦片,身体素质低下,社会落后和保守。

而同时期的西方民主政治逐步确立和完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人文主义、自由平等等思想广泛传播,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的形象由开明变成了封闭、邪恶、堕落。

示例二:

论题:

20世纪初到20世纪30-40年代在西方人眼中中国由混乱变为崛起

论据和论证:

20世纪初,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辛亥革命后军阀混战,社会统治黑暗,各种斗争风起云涌,经济凋敝,民生艰难。

而同时期西方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进入到“电气时代”,加紧对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资本输出和瓜分,民主政治逐步成熟,此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国被贴上了贫困、肮脏、混乱等不良标签。

20世纪30—40年代,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全民族团结一致,坚持抵抗,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解放,有力地配合了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反法西斯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中国的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所以此时在西方人眼中的中国的形象是纯朴、智慧的,是“崛起的英雄”。

示例三:

论题:

中西方发展交流过程中,中国在西方的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