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9490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7.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docx

329兽医药理学复习题详解

题型

❑选择题(20%)

❑填空题(10%)

❑名词解释(10%)

❑简答题(30%)

❑论述题(30%)

 

绪论和第一章总论

一、名词解释

副作用、治疗作用、二重感染、相加作用、协同作用、质反应、肠肝循环、量效关系、首过效应、消除半衰期、生物利用度、表观分布容积、半数致死量、继发性反应、量效曲线、治疗指数、生物毒性作用、肠肝循环

量反应、不良反应、配伍禁忌、后遗效应、拮抗作用、抗菌谱、生物转化(已考)

 

二、单项选择

1.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C)

A.选择性作用B.直接作用C.兴奋与抑制D.间接作用

2.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自用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D )

A.有效血药浓度B.速度C.程度D.速度和程度

3.药物在体内发生的化学结构变化称之为(D)

A.吸收B.分布C.排泄D.生物转化

4.进入体内的药物主要排泄途径是(C )

A.胆汁B.消化道C.肾脏D.呼吸道

5.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很小的不良反应是( C)

A.副作用B.毒性反应C.过敏反应D.继发反应

6.副作用是指( )

A.用药后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作用

B.用药过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C.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有关的作用

D.在治疗剂量下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9.副作用( )

A.是一种治疗作用B.是不可预见的

C.是可预见的D.与剂量无关

7.药物在体内的主要代谢部位是( )

A.肝脏B.肾脏C.皮肤D.肺脏

8.药物在体内跨膜转运的主要方式是( )

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胞饮D.易化扩散

9.被动转运的特点不包括( )

A.消耗能量     B.无饱和性

C.无竟争抑制现象   D.顺浓度或电化学梯度

10.受体的特性不包括()

A.饱和性B.非特异性C.可逆性D.特异性

11.产生协同作用的两种药物联合,其药效应比各药单独应用时的药效之和( )

A.大B.小C.等于D.大或等于

12.药物在体外联合有可能产生( )

A.协同作用B.拮抗作用C.相加作用D.配伍禁忌

13.两种或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在体内不可能产生( )

A.拮抗作用B.相加作用C.配伍禁忌D.协同作用

14.内服给药吸收的主要方式是( )

A.简单扩散B.主动转运C.易化扩散D.吞噬

15.“二重感染”属于( )

A.继发作用 B.继发性反应C.副作用 D.直接作用

16.能产生首过效应的给药途径是( )

A.肌内注射B.皮下注射C.内服给药D.气雾给药

17.无吸收过程的给药途径是( )

A.肌内注射 B.内服给药 C.静脉注射D.呼吸道给药

18.非静脉注射给药的药时曲线3个期中不包括()

A.潜伏期 B.休药期 C.持续期D.残留期

19.药物在体内的简单扩散转运是一种()

A.被动转运过程 B.主动转运过程 C.易化扩散过程D.离子对转运过程

20.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A.消除半衰期(t1/2)受体清除率影响 B.对一级消除速率的药物,t1/2长短与剂量无关

C.Vd值越大,药物体内分布越广D.具有相同体清除率的药物,Vd越小,t1/2越短

E.Vd值越小,药物体内分布越小

21.影响内服给药吸收因素不包括()

A.胃肠道排空速率 B.药物的溶解性 C.首过效应D.肠肝循环

22.具有肠肝循环的药物排泄途径肯定存在()

A.肾脏排泄 B.胆汁排泄 C.呼吸道排泄D.乳腺排泄

23.受体的特性不包括

A.饱和性 B.特异性 C.可逆性D.吸附性

三、填空

1.AUC的全称是药时曲线下面积。

2.药理效应的强弱可以用数字或量分级表示的称之为量反应。

3.功能性药物作用的基本表现是  兴奋与抑制  。

4.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5.药物在体外联合有可能产生配伍禁忌。

6.因用药目的不同,副作用有时也可以成为治疗作用。

7.因用药目的不同,治疗作用可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8.消除半衰期是指药物在体内血药浓度下降 一半  所需时间。

9.内服给药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10.药物作用的两重性是指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11.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制剂从给药部位吸收进入体循环的速度与程度。

12.药物的体内过程包括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

13.药物经吸收进入全身循环后分布到作用部位产生的作用称为全身作用或吸收作用。

14.对特定的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识别能力并可选择性与之结合的生物大分子称之为受体。

15.药理效应以有或无,阴性或阳性表示的称之为质  反应。

16.一般Vd值越大,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17.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过程包括排泄和。

18.参与药物体内生物转化的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常简称为。

19.可立即产生药效的给药途径是。

20.遵循体内一级消除速率的药物,其半衰期长短与无关。

21.极性药物和低脂溶性化合物主要经消除。

22.在药物的肾排泄过程中,碱化尿液有利于药物排泄。

 

四、简答题

1.简述影响药物作用的主要因素。

(已考)

2.何谓药物和毒物?

如何理解二者间辨证关系?

(已考)

3.何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如何理解二者间辨证关系?

4.何谓首过效应?

首过效应和肠肝循环有何临床意义?

4.联合用药产生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有哪些?

分别予以解释。

参考答案

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药物方面、动物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因素。

(1)药物因素:

如给药剂量、剂型、给药方案、联合用药与药物相互作用等。

(2)动物因素:

如种属差异性、生理因素、病理因素、个体差异性等;

(3)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

包括患畜的饲养管理及环境应激等方面。

2、

(1)药物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中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疾病的各种化学物质;而毒物则是指能对人或动物机体产生有害作用的各种化学物质。

(2)药物和毒物间只有量的不同,没有质的区别。

药物超过一定剂量对机体可产生毒害作用;在特定情况下,药物和毒物二者间可相互转化。

3、

(1)对因治疗系指针对疾病产生的病因进行的治疗;对症治疗系指针对疾病表现的临床症状而采取的治疗。

(2)辨证关系:

对因治疗在和畜、禽感染性疾病作斗争中具有重大意义;但对症治疗对病因不明、症状严重,或在尚无对因治疗药物的情况下是一项重要措施;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各有其特点,临床上往往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

4.联合用药后产生的药效学相互作用有协同作用、相加作用和拮抗作用。

(1)协同作用:

指联合用药后产生的药效超过各药单用时的总和;

(2)相加作用系指两药合用的药效等于它们单独应用的药效之和;

(3)拮抗作用系指两药合用的药效减弱或相互抵消。

5、

(1)首过效应系指内服给药吸收前因肝脏和胃肠道微生物代谢,以致吸收进入体循环的药物量减少的一中现象。

(2)具有强首过效应的可使生物利用度明显降低,若治疗全身性疾病,则不宜内服给药;具有明显肠肝循环的药物,则会延缓药物的体内消除,延长半衰期。

五、论述题

1.为何具有药理效应的药物在临床上不一定能产生药效?

参考答案

1、这是因为影响药物作用包括了药物方面、动物方面和环境方面的因素。

(1)药物因素:

①剂量:

治疗疾病时需要一定的剂量才能显效;②给药途径:

给药途径不同,药物的吸收速度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药理效应;③给药方案:

为了维持药效,大多数药物需间隔一定时间重复给药;④联合用药会产生相互作用,进而影响药效。

(2)动物因素:

①种属差异:

动物种属不同,对同一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②年龄、性生理:

幼畜和老年家畜对药物的敏感性比成年动物高;母畜对药物敏感性一般比公畜高;③病理因素:

各种病理因素都改变药物的体内过程,特别是肝、肾功能损害时,药物的代谢和排出会相应受到影响。

(3)饲养管理及环境因素:

良好饲养管理是预防疾病、保障动物健康的基本条件,也有助于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营养不良、体质衰弱的家畜对药物的敏感性增高。

第二章外周神经药理

一、名词解释

封闭疗法、传导麻醉、浸润麻醉(考过)

二、选择题

1.浸润麻醉时常与局麻药合用的药物是( )

A.戊巴比妥钠B.安定 C.肾上腺素D.去甲肾上腺素

2.普鲁卡因不适用于( )

A.浸润麻醉 B.表面麻醉 C.传导麻醉 D.封闭疗法

3.肾上腺素可用于抢救( )

A.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B.急性过敏性休克

C.因α受体阻断引起的低血压D.急性心肌炎

4.克伦特罗为( )

A.β1型受体激动剂B.β1型和β2受体激动剂

C.β2型受体激动剂D.α、β受体拮抗剂

5.直接作用于副交感神经的拟胆碱药是( )

A.东莨菪碱B.氨甲酰胆碱C.新斯的明D.敌百虫

6.可用于解除肠道痉挛的药物是( )

A.阿托品 B.阿斯匹林 C.麻黄碱 D.新斯的明

7.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的机理是( )

A.抑制胆碱酯酶活性B.直接作用于M胆碱受体

C.作用于肾上腺素受体D.直接作用于N胆碱受体

8.抢救直接拟胆碱药中毒有效的药物是()

A.碘解磷定B.阿托品C.肾上腺素D.强心苷

三、填空

1.克仑特罗禁用于    动物。

2.普鲁卡因浸润麻醉时常在其药液中加入的缩血管药物是。

3.普鲁卡因不适用于麻醉。

4.局部麻醉药用于急性炎性组织时其局麻作用将。

5.非去极化型肌松药中毒时可用进行解救。

6.琥珀胆碱过量中毒时禁用进行解救。

7.新斯的明促进胃肠蠕动机理是活性。

8.阿托品可用于治疗中毒。

9.急性过敏性休克宜选用抢救。

10.氨甲酰甲胆碱主要作用于受体。

四、简答题

1.简述新斯的明的作用机理和临床应用。

2.局麻药(或区域性麻醉)的常用方式有哪些?

3.简述抗胆碱药的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1、

(1)作用机理:

通过与乙酰胆碱酯酶(AchE)结合,使AchE活性暂时受抑制,阻止AchE对乙酰胆碱(Ach)的水解作用,导致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的Ach蓄积,从而增强或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

(2)主要用于:

①胃肠弛缓;②重症肌无力;③箭毒中毒;④膀胱平滑肌收缩无力引起的尿潴留、子宫收缩无力、胎衣不下等。

2、区域性麻醉(常用诱导局部麻醉)方法有:

(1)表面麻醉。

(2)浸润麻醉。

(3)传导麻醉(外周神经阻断)。

(4)静脉阻断。

(5)硬膜外麻醉。

(6)脊髓或蛛网膜下腔麻醉。

(7)封闭疗法。

3、抗胆碱药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应用

(1)麻醉前给药;

(2)拮抗胆碱能神经兴奋症状;

(3)减少胃肠道过度活动;

(4)眼科用药。

五、问答题

1.试述除极化和非除极化肌松药的肌松作用机理及药理作用特点。

(已考)

2.试述阿托品的作用机理、主要药理作用及应用。

3.试述肾上腺素的主要药理作用及用途。

参考答案

1、

(1)去极化型肌松药作用机理:

与骨骼肌运动终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胆碱受体结合后,产生与ACh相似但较持久的去极化作用,使神经肌肉接头后膜的N胆碱受体不能对ACh起反应,从而使骨骼肌松弛。

作用特点:

①最初出现短时肌束震颤;②连续用药可产生快速耐受现象;③抗胆碱酯酶药不仅不能拮抗其肌松作用,反而能加强之;④治疗剂量无神经节阻断作用。

(2)非去极化型肌松药:

通过与ACh竞争神经肌肉接头的N2胆碱受体,竞争性地阻断ACh的去极化作用,使骨骼肌松弛。

作用特点:

增加运动终板部位ACh浓度可逆转其肌松作用,中毒时可用抗胆碱酯酶药解救。

2、

(1)作用机理:

通过竞争性地与M受体结合,阻断乙酰胆碱(Ach)或其他拟胆碱药与M受体结合,从而拮抗Ach或拟胆碱药对M受体的激动作用。

(2)主要药理作用:

①对多种内脏平滑肌,特别是过度活动或痉挛的平滑肌有显著松弛作用;松弛虹膜扩约肌和瞳孔睫状肌,表现为扩瞳、眼内压升高和调节麻痹;②抑制腺体分泌,对唾液腺与汗腺的作用最强;③对抗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房室传导阻滞;④过量可呈现中枢兴奋作用。

(3)临床应用:

①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②解救有机磷或拟胆碱药中毒,可与胆碱酯酶复活剂配合应用;③麻醉前给药:

制止腺体分泌和避免迷走神经过度兴奋;④扩瞳:

防治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3、

(1)药理作用:

①心脏:

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房室传导加速,心输出量增加;②血管:

收缩皮肤、黏膜和肾血管;小剂量扩张骨骼肌血管、冠状血管;③血压:

升高血压;④平滑肌:

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物质,收缩支气管黏膜血管。

⑤其他:

如异化作用加强,肝糖元和肌糖元分解,脂肪分解加速。

使马、羊等动物发汗,兴奋竖毛肌等。

(2)应用:

①心脏骤停的急救;②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急性过敏性休克;③与局麻药配伍,延长局麻作用时间;④外用局部止血。

第三章中枢神经系统药理

一、名词解释

麻醉前给药、诱导麻醉、基础麻醉(P90)

二、选择题

1.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

A.氯胺酮  B.氯丙嗪   C.溴化钙  D.水合氯醛

2.硫喷妥钠全身麻醉持续时间短是因为( )

A.药物在体内的再分布现象B.药物在体内排泄迅速

C.药物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药物在体内代谢迅速

3.用药方法不属于复合麻醉的是( )

A.麻醉前给药B.基础麻醉C.配合麻醉D.局部麻醉

4.赛拉嗪无( )

A.镇痛作用B.镇静作用C.肌肉松弛作用D.麻醉作用

5.氯丙嗪可用于()

A.麻醉前给药B.基础麻醉C.诱导麻醉D.配合麻醉

6.尼可刹米治疗无效的呼吸抑制是( )

A.巴比妥类药物中毒B.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

C.新生仔畜窒息D.溺水

7.常用剂量下尼可刹米是一种( )

A.大脑兴奋药B.延髓兴奋药 C.中枢镇静药D.脊髓兴奋药

8.a2受体激动剂类镇静药是()

A.赛拉嗪B.氯丙嗪 C.水合氯醛D.地西泮

9.无镇静作用的药物是()

A.戊巴比妥钠B.氯丙嗪 C.赛拉嗪D.哌替啶

10.不属于a2受体激动剂类镇静药是()

A.赛拉嗪B.美托嘧啶 C.赛拉嗪D.哌替啶

三、填空题

1.临床上人为地将麻醉过程分为镇痛期、兴奋期、   和延髓麻痹期四期。

2.戊巴比妥小剂量镇静、中等剂量催眠、大剂量则可产生    作用。

3.硫喷妥钠麻醉维持时间极短与药物进入体内后迅速    有关。

4.赛拉嗪具有镇静、和肌肉松弛作用。

5.硫酸镁静注可产生     作用。

6.巴比妥类药物属剂量依赖性中枢抑制药,小剂量时可产生     作用。

7.全麻药与局麻药作用的不同点是全麻药能使     和全身感觉都消失。

四、简答题

1.简述尼可刹米的药理作用与应用。

2、

(1)能直接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兴奋呼吸中枢,提高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使呼吸频率加快,呼吸幅度加深,通气量增加,呼吸功能改善。

对大脑皮层、血管运动中枢和脊髓兴奋作用弱,对其他器官无直接作用。

剂量过大可致血压升高、心动过速,肌震颤及僵直等,中毒时可出现惊厥。

(2)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如中枢抑制药中毒、CO中毒、新生仔畜窒息等。

对巴比妥类中毒效果较差。

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中毒引起的呼吸抑制无效。

五、问答题

1.试述吸入性麻醉药和注射麻醉药的作用特点。

(已考)

参考答案

1.

(1)吸入性麻醉药特点是:

麻醉剂量和深度易于控制,作用能迅速逆转;麻醉和肌松的质量高;药物消除主要靠呼吸而不是肝或肾的功能;但缺点是给药需要特殊的装置,有的易燃易爆。

(2)注射麻醉药的优点是:

能比较迅速和完全地控制麻醉的诱导,不需要麻醉机和麻醉设备,便于头部或眼部手术;麻醉药的吸收和消除不依赖于呼吸道,引起恶心几率小;不污染环境,无爆炸危险;通过计算机控制输注泵给药,还能做到实时监控。

缺点是易过量,麻醉深度不能快速逆转,麻醉和肌松的质量总体上不如吸入性麻醉药;药物消除依赖于肝肾功能;多数需要通过复合麻醉或平衡麻醉才能获得理想的效果。

第四章血液循环系统药理

一、选择题

1.影响凝血因子的促凝血药是( )

A.维生素KB.氨甲环酸C.明胶海绵D.安特诺新

2.强心苷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正性肌力作用 B.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 

C.利尿作用D.加强血液循环作用

3.硫酸亚铁内服后铁的吸收部位是( )

A.大肠B.十二指肠和空肠C.直肠D.胃

4.常用量下对心脏功能无影响的药物是()

A.洋地黄B.咖啡因C.肾上腺素D.士的宁

二、填空题

1.内服铁剂后只有才能进入小肠黏膜被吸收。

2.华法令通过干扰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而间接产生抗凝血作用。

3.硫酸钠用于大肠便秘时通常要用水稀释成%溶液灌服才有效。

三、简答题

1.简述强心苷的正性肌力作用机制及应用。

(1)强心苷类药物与Na+,K+-ATP酶结合后,诱导该酶构橡发生变化,抑制其活性,导致细胞内外Na+和K+转运受阻,细胞内Na+浓度升高,K+浓度减少。

细胞内Na+浓度的增加,降低了细胞膜两侧的Na+跨膜梯度,使得细胞外的Na+离子与细胞内的Ca2+交换减少,细胞内Ca2+浓度增加。

因此,在强心苷作用下,心肌细胞内可利用的Ca2+量增加,从而使心肌收缩力加强。

(2)主用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

2.简述肝素钠的抗凝血机制和临床应用。

(1)肝素通过与血液内抗凝血酶Ⅲ结合,使凝血因子Ⅻa,Ⅺa,Ⅸa,Ⅹa失活,并通过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抑制而产生抗凝血作用。

(2)临床主要用于①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③体外抗凝。

3.依据作用特点,促凝血药可分哪几类?

各举一例。

可分为以下三类:

①影响某些凝血因子的促凝血药,如维生素K;②抗纤维蛋白溶解的促凝血药,亦称抗纤溶药,如氨基已酸、氨甲环酸等。

③作用于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促凝血药,如安特诺新。

4.简述强心苷的主要药理作用。

(1)正性肌力作用:

对心脏具有高度选择作用,治疗剂量能明显加强衰竭心脏的收缩力,使心肌收缩敏捷。

(2)减慢心率和房室传导速率:

强心苷的强心作用,使得心衰时对交感神经的代偿性需要下降,进而通过植物神经介导,抑制窦房节、房室节传导,从而减慢心率。

(3)利尿作用:

在强心苷作用下,衰竭的心功能得到改善,流经肾脏的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功能加强,继发产生利尿作用。

第五章消化系统药理

一、选择题

1.对犬呕吐无止吐作用的药物是( )

A.赛拉嗪B.氯丙嗪C.舒必利D.阿扑吗啡

2.硫酸镁内服可产生( )

A.止泻作用B.缓泻作用C.抗惊厥作用D.催眠作用

3.硫酸钠用于缓泻时的用法为( )

A.硫酸钠干粉直接灌服B.配制成4%~6%的溶液灌服

C.配制成20%的溶液灌服D.配制成1%~2%的溶液灌服

4.10%氯化钠注射液是一种()

A.健胃药B.反刍兴奋药C.电解质平衡药D.催吐药

二、简答题

1.简述盐类泻药作用与应用。

2.简述苦味健胃药的作用机理及应用注意事项。

3.简述消沫药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

参考答案

1.

(1)盐类泻药大量内服后因在肠道难吸收,形成高渗透压而阻止水分被吸收,从而扩张肠管,机械性地刺激肠壁,促进肠道蠕动引起排粪。

(2)临床主用于:

马或猪大肠便秘(配成4~6%的溶液灌服);排除肠内毒物、腐败分解物或辅助驱虫药排出虫体。

2、

(1)作用机理:

苦味健胃药食前经口服用时,苦味刺激舌的味觉感受器,通过神经反射活动,使唾液和胃液分泌增加,从而促进消化,提高食欲。

(2)注意事项:

①制成适宜剂型,如散剂、溶液剂、碘剂等;②必须食前经口给药,一般在食前15~30min给药;③单一苦味健胃药不宜反复多次应用,以防降低药效;④用量也不宜过大,以免抑制胃酸分泌。

3、

(1)作用机制:

不与泡沫互溶,表面张力低于起泡液的药物,当与泡沫液膜接触时,降低其表面张力,产生不均匀收缩,使小气泡破裂,相邻气泡融合,气泡不断扩大,最后游离出来有利排出。

(2)应用:

治疗牛、羊的泡沫性臌气。

第七章生殖系统药理

一、选择题

1.对子宫平滑肌无兴奋作用的药物是( )

A.麦角新碱B.缩宫素C.孕酮D.新斯的明

2.不能用于母畜同期发情的药物是()

A.孕酮B.卵泡刺激素C.马促性素D.缩宫素

二、填空题

1.产道阻塞、骨盆狭窄及子宫颈尚未开放时缩宫素。

三、简答题

1.简述缩宫素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应用注意。

参考答案

1.

(1)药理作用:

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小剂量能增加妊娠末期的子宫节律性收缩和张力,较少引起子宫颈兴奋,适用于催产;剂量加大,使子宫肌张力持续增高,出现强制性收缩,适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

(2)应用注意:

产道阻塞、胎位不正、骨盆狭窄及子宫颈尚未开放时禁用。

四、问答题

1.比较缩宫素与麦角新碱作用的异同点,麦角新碱于产前应用有何危害?

参考答案

1、

(1)相同点:

缩宫素和麦角新碱均能选择性地兴奋子宫平滑肌。

(2)不同点:

缩宫素对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因剂量不同而异,小剂量能增加妊娠末期子宫节律性收缩和张力,较少引起子宫颈兴奋,适用于催产;剂量加大,使子宫肌张力持续增高,出现强制性收缩,适用于产后止血或产后子宫复原。

麦角新碱对子宫体和子宫颈都有较强兴奋作用,剂量稍大既导致强制性收缩。

因而只能用于产后,如产后子宫复原不全、胎衣不下等。

(3)由于麦角新碱对子宫体和子宫颈都有较强的兴奋作用,剂量稍大既导致强制性收缩。

因此如用于产前会使胎儿窒息和子宫破裂。

因此禁用于催产或引产。

第八章皮质激素类药理

一、选择题

1.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药理作用不包括( )

A.抗炎作用B.免疫抑制作用

C.抗感染作用D.抗休克作用

2.糖皮质激素具有( )

A.抗病毒作用B.抗外毒素作用C.抗内毒素作用D.抗菌作用

3.糖皮质激素可用于( )

A.疫苗接种期 B.严重感染性疾病,但必须与足量有效的抗菌药合用

C.骨折愈合期 D.缺乏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感染

4.糖皮质激素可单独用于治疗( )

A.细菌性乳房炎B.骨折愈合期C.牛酮血症D.感染性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