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9215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6 大小:72.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6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docx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

执业药师考试药物分析复习资料汇总

资料

(1)

 第一章药典的知识

  第一节国家药品标准

  一、药品质量标准的制订

  国家药品标准是国家为保证药品质量所制定的关于药品的质量指标、检验方法以及生产工艺的技术要求,是药品生产、经营、使用、检验和药品监管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我国现行的药品标准有:

国家药典(中国药典)、局标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标准)。

  制订药品质量标准的原则:

  1、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

  2、制订质量标准要有针对性。

  3、检验方法的选择应“准确,灵敏,简便,快速”的原则。

  4、质量标准杂质中的限度,即保证质量和符合生产实际制订。

  二、国家药品标准的主要内容

  

(一)名称

  中文名称按照《中国药品通用名称》(CADN)命名,是药品法定名称。

对属于某一相同药效的药物命名,应采用该类药物的词干。

避免采用有关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作用或治疗学给患者以暗示的药名。

  英文名按照国际非专利药名(INN)确定或拉丁文名。

  

(二)药物结构式

  (三)分子式和分子量:

小数点后第二位

  (四)来源或化学名称

  (五)含量或效价规定

  原料药——重量百分数

  抗生素或生化药品——效价单位

  制剂——标示量百分含量

  (六)性状

  1.外观、臭、味:

具有鉴别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内在质量

  2.溶解度:

药物重要物理性质,在质量标准中用术语表示,药典凡例对术语有明确规定。

  3.物理常数:

熔点、比旋度、折光率、粘度等

  (七)鉴别:

鉴别药物真伪的重要依据,鉴别方法有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学方法等。

  (八)检查:

包括有效性、均一性、纯度要求和安全性四个方面内容。

  安全性包括无菌、热原、细菌内毒素等。

  有效性检查指和疗效相关,但在鉴别、纯度检查和含量测定中不能有效控制的项目。

  均一性主要是检查制剂的均匀程度。

  纯度要求是对药物中的杂质进行检查,一般为限量检查,不需要测定其含量。

  (九)含量测定:

用规定方法测定药物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等。

使用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测定称为“含量测定”,结果一般用含量百分率(%)表示。

使用生物学方法和酶化学方法测定称为“效价测定”,结果一般用效价单位表示。

  (十)类别:

主要作用和用途

  (十一)贮藏

  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一、《中国药典》的沿革

  建国以来,我国1953年出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先后出版了八版药典为:

1953年版、1963年版、1977年版、1985年版、1990年版、1995年版、2000年版、2005年版。

  第一部《中国药典》1953年版由卫生部编印发行。

  第二部《中国药典》1963年版。

分一、二两部,各有凡例和有关的附录。

一部收载中药材和中药成方制剂;二部收载化学药品。

  第八部《中国药典》(2005年版)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执行。

本版药典分为三部。

第一部主要收载中药材及饮片,第二部主要收载化学药品,首次将生物制品单列为一部。

  二、《中国药典》的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中国药典的内容:

凡例、正文、附录和索引。

  

(一)凡例

  使用药典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定约束力

  1~7部分内容:

全文背诵,考试要点、重点

  

(二)正文

  (三)附录

  制剂通则、通用检测方法、生物检定法、试剂、原子量表

  (四)索引部分

  中文索引和英文索引

  第二节主要的外国药典

  美国药典(USP):

由美国政府所属美国药典委员会编辑发行,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

  英国药典(BP):

由凡例、正文、附录、索引组成。

部分品种由欧洲药典转载。

  日本药局方(JP):

分两部出版,第一部收载凡例、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方法、医药品各论;第二部收载通则、生药总则、制剂总则、一般试验方法、医药品各论等。

  欧洲药典(Ph.Eup):

基本组成有凡例、通用分析方法、容器和材料、试剂、正文和索引等。

 第二章药物分析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药品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药品检验工作的程序

  1.取样:

应考虑取样的科学性、真实性和代表性。

  样品总件数为X,

  n≤3,应每件取样

  n≤300,取样件数为+1

  n>300,取样件数为/2+1

  2.检验:

鉴别、检查、含量测定。

  3.记录和报告:

检验记录应有供试品信息、检验依据;取样、报告日期;检验项目、数据、结果;结论判定;检验者签字或盖章。

  检验报告书内容有供试品信息,检验依据、取样、报告日期,检验结果、结论,检验者、复核者及有关负责人签名或盖章。

  二、计量仪器认证的要求

  国家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企业、部门用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

其他计量标准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送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县级以上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监督检查。

  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和校正

  1.分析天平

  称量的相对误差应小于千分之一,根据取样量选用感量0.1、0.01、0.001mg三种。

  方法有减量法、增量法两种。

  2.玻璃仪器

  容量瓶:

允差为容积的千分之一

  移液管:

100ml(±0.10ml);50ml(±0.08ml);25ml(±0.05ml)

  滴定管:

50ml(±0.05ml);25ml(±0.03ml);10ml(±0.02ml)

       5ml(±0.01ml)

  第二节药物分析数据的处理

  一、误差

  1.真值 指某物理量客观存在的确定值,它通常是未知的。

由于误差的客观存在,真值一般是无法测得的。

  测量次数无限多时,根据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相等的误差分布定律,在不存在系统误差的情况下,它们的平均值极为接近真值。

故在实验科学中真值的定义为无限多次观测值的平均值。

  2.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的偏离。

误差越小,准确性越高

  

(1)绝对误差: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

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其单位与测量值单位相同。

以χ代表测量值,μ代表真实值,绝对误差δ为:

δ=χ-μ

  

(2)相对误差:

误差在测量值中所占比例,相对误差没有单位,便于比较。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实值×100%

  3.误差的分类

  根据误差的性质和产生的原因,可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二类。

  二、有效数字

  1.有效数字:

实验测量中所使用的仪器仪表只能达到一定的精度,因此测量或运算的结果不可能也不应该超越仪器仪表所允许的精度范围。

分析工作中实际能测量到的数字称为有效数字,只能具有一位存疑值。

有效数字的表示:

应注意非零数字前面和后面的零。

0.009140km前面的三个零不是有效数字,它与所用的单位有关。

非零数字后面的零是否为有效数字,取决于最后的零是否用于定位。

  2.有效数字的修约

  

(1)四舍六入五成双

  

(2)只允许对原测量值一次修约至所需位数

  (3)运算过程中可多保留一位有效数字,计算出结果后再修约至应有有效数字位数。

误差分类

误差性质

产生原因

减小或消除方法

系统误差

仪器误差

分析过程中由于某些恒定的或按一定规律起作用的因素所形成的误差。

相同条件下作平行测定。

   由于仪器或工具本身不精密而造成,即指示的数值不准确。

   校正仪器,采用校正值。

试剂误差

测定时必然会重复出现,使测定结果系统偏高或偏低。

可通过实验设法减小。

决定测试的准确度。

   试剂纯度不够或标定欠准确。

   进行空白试验,采用高纯度试剂,准确予以标定。

方法误差

   测定的方法本身不完善,如反应不完全或有副反应,计算公式不完全符合真实情况等

   采用标准方法与所用方法进行对照。

操作误差

   由于操作人员的主观偏见或视觉辨别能力差,以及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如滴定时读数方法,滴定终点的判断等。

   严格训练,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

 随机误差

   在测试过程中一系列的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不可避免且无法校准的。

决定分析结果的精密度

   由偶然的、难以预料的和无法控制的因素而造成,如环境温度波动、空气湿度、气压的变化等

   对同一试样进行多次重复测量,如已对系统误差进行校准,则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将接近真实值。

3.运算法则

 

(1)加、减法运算

  有效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时,按照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保留其他个数位数。

  

(2)乘、除法运算

  两个量相乘(相除)的积(商),其有效数字位数与各数中有效数字位数最少的相同。

  第三节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的验证

  一般常用的分析效能评价指标包括:

准确度、精密度、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等;测定法的效能指标可评价分析测定方法,也可作为建立新的测定方法的实验研究依据。

  1.准确度是指测得结果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表示分析方法测量的正确性。

  由于“真实值”无法准确知道,因此,通常采用回收率试验来表示。

  制剂的含量测定时,采用在空白辅料中加入原料药对照品的方法作回收试验及计算RSD。

  回收率=测定值/加入量×100%

  2.精密度系指用该法测定同一匀质样品的一组测量值彼此符合的程度。

它们越接近就越精密。

在药物分析中,常用标准偏差(SD或S);相对标准偏差(RSD),也称变异系数(CV)表示。

  3.专属性是指在样品介质中有其他组分共存时该分析方法对供试物质准确而专属的测定能力。

  4.检测限是指分析方法能够从背景信号中区分出药物时,所需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无需定量测定。

当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可用已知浓度的样品与空白试验对照,记录测得的被测药物信号强度S与噪音(或背景信号)强度N,以能达到S/N=2或S/N=3时的样品最低药浓为检测限。

  5.定量限是指在保证具有一定可靠性(一定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前提下,分析方法能够测定出的样品中药物的最低浓度。

  它反映了分析方法测定低药物浓度样品时具有的可靠性。

用仪器分析方法时,则往往将多次空白试验测得的背景响应的标准差(即空白标准差)乘以10,作为定量限的估计值。

  6.线性在给定范围内测试结果与样品中供试物浓度成正比的程度。

即是供试物浓度的变化与试验结果(或测得的响应信号)成线性关系。

  7.范围是指利用一种方法取得精密度、准确度均符合要求的试验结果,而且成线性的供试物浓度的变化范围,对于含量测定要求一般浓度上限为样品最高浓度的120%,下限为样品最低浓度的80%(但应高于LOQ)。

  8.耐用性是指利用相同的方法在各种正常实验条件下对同一样品进行分析所得结果的重现程度。

包括不同的实验室、不同的分析人员、不同的仪器、不同批号的试剂、不同的测试耗用时间、不同的分析温度、不同的测定日期等等。

  评价一种分析方法的效能,一般根据方法的使用对象区别。

有以下四种情况:

  A.用于原料药中主要组分或制剂中有效组分含量测定的方法:

除了检测限和定量限二项指标外,对精密度、准确度、选择性、线性与范围、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

  B.用于原料药中杂质测定或制剂中降解产物测定:

  ①用于含量测定,除检测限不必要求外,对准确度、精密度、线性与范围、定量限、耐用性等均应有所要求;

  ②用于限度检查,只对检测限、专属性和耐用性三项指标有所要求,其余均无需要求。

【A型题】

1药品质量标准中不包括的内容

A名称      B性状  C鉴别      D用法与剂量  E含量测定

参考答案D

2药品质量标准中不属于性状项下内容

A外观、臭、味    B吸收系数  C溶解性          D熔点  E不溶性微粒

参考答案E

3药品鉴别试验的作用为

A判断药物有效性  B判断药物纯度  C判断已知药物真伪

D判断未知药物真伪  E判断药物优劣

参考答案C

4采用化学方法、仪器分析法以及物理分析测定药物含量称为

A效价测定      B国际单位测定  C质量测定      D含量测定  E纯度测定

参考答案D

5采用化学方法或仪器分析方法测定药物含量时,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一般用

Ag/ml        Bmg/ml Cg/g         Dm/ml  E百分率(%)

参考答案E

6不属于系统误差者为

A方法误差       B操作误差  C试剂误差       D仪器误差 E偶然误差

参考答案E

7用分析天平称取片剂质量为0.2500g,其实际质量应是

A0.2500g        B0.2500-1g  C0.2500+1g      D0.2500±0.0001g  E0.2499g

参考答案D

80.0300的有效数字位数是

A四位        B三位  C二位        D一位  E五位

参考答案B

9一个测定方法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好,准确度也高的前提是

A消除误差  B消除系统误差  C消除偶然误差  D多做平行测定 E消除干扰因素

参考答案B

10仪器分析方法确定定量限的信噪比是

A2:

1         B3:

1  C4:

1         D6:

1  E10:

1

11《中国药典》从哪年改为一、二两部

A1963年版      B1977年版 C1985年版      D1990年版 E1995年版

参考答案A

12阴凉处是指

A5℃       B10℃ C15℃      D不超过20℃ E不超过10℃

参考答案D

13《中国药典》未规定原料药含量上限时,是指

A不超过100.0%

B100.0%以下

C99.9%

D不超过101.0%

E超过100.0%

参考答案D

14《中国药典》规定称取0.1g是指

A0.06~0.14g

B0.095~0.105g

C0.095~0.10g

D0.099~0.101g

E0.09~0.11g

参考答案A

15《中国药典》规定的恒重是指供试品连续两次干燥的重量差异在

A0.1mg以下      B0.2mg以下

C不超过0.3mg   D不超过0.4mg

E不超过0.5mg

参考答案C

【B型题】

修约后要求小数点后保留二位

A.3.24  B.3.23

C.3.2l   D.3.22

E.3.20

修约前数字为

1.3.2349

2,3.2351

3.3.2050

4.3.2051

参考答案1.B 2.A 3.E 34.C

A有效性检查   B均一性检查

C纯度检查     D安全性检查

E含量测定

5含氟有机药物含氟量的检查

6片剂含量均匀度的检查

7药品中杂质的检查

8原料药中重金属与注射液热源检查

参考答案5A 6B 7C 8D

ABP         BChP

CUSP        DPhEur

EJP

9欧洲药典

10美国药典

11日本药局方

12英国药典

参考答案9D 10C 11E 12A

【X型题】

1《中国药品通用名称》的命名原则

A明确

B简短

C科学

D词干已确定的译名尽量采用

E应避免和药理学、病理学等有关联的名称

参考答案ABCDE

2药物有效性的检查包括

A制酸力的检查

B含氟量检查

C粒度检查

D含乙炔基检查

E晶型检查

参考答案ABCDE

3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标包括

A准确度与精密度

B线性与范围

C专属性

D检测限

E定量限

参考答案ABCDE

4《中国药典》(2005年版)正文部分收载的药品质量标准包括

A名称

B结构式、分子式、分子量

C鉴别、检查、含量测定、性状

D类别

E贮藏

参考答案ABCDE

资料

(2)

 第三章物理常数测定法

  一、熔点测定法

  不同的物质及不同的纯度有不同的熔点。

所以熔点的测定是辨认物质及其纯度的重要方法之一。

  1.熔点的定义:

初熔至全熔时的温度,其实质是熔距(固态变为液态时的温度)。

  “初熔”系指供试品在毛细管内开始局部液化有明显液滴时的温度。

  “全熔”系指供试品全部液化时的温度。

  2.测定方法:

  第一法测定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1)应按照各药品项下干燥失重的条件进行干燥。

  

(2)不检查干燥失重、熔点范围低限在135℃以上、受热不分解的供试品,可采用105℃干燥;

  (3)熔点在135℃以下或受热分解的供试品,可在五氧化二磷干燥器中干燥或用其他适宜的干燥方法。

  (4)熔点测定用毛细管一端熔封;

  第二法测定不易粉碎的固体药品。

(吸入两端开口的毛细管,同第一法,但管端不熔封);

  第三法测定凡士林或其他类似物质。

  3.注意点:

  

(1)毛细管规格大小符合规定

  

(2)传温液:

80℃以下用水,80℃以上用硅油或液状石蜡;

  (3)温度计为分浸型,具有0.5℃刻度,应校正;

  (4)控制调节升温速度,正确读数。

  二、旋光度测定法

  三、折光率测定法

 

旋光度测定法

折光率测定法

比旋度:

偏振光透过长1dm并每1ml中含有旋光性物质1g的溶液,在一定波长与温度下测得的旋光度。

对液体样品[a]D=a/ld

对液体样品[a]D=100a/ Cl

          C=100a/[a]Dl

式中[a]为比旋度;D为钠光谱的D线;l为测定管长dm;a为测得旋光度;d为相对密度;c为浓度g/100ml

折光率:

指光线在空气中进行的速度与在供试品中进行速度的比值。

是光线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n=sini/sinr

折光率因温度或光线波长不同而变,温度升高,折光率变小;光线的波长越短,折光率就越大。

折光率以ntD表示,D为钠光谱的D线,t为测定时的温度。

 

仪器

旋光计

阿培氏折光计

条件

1.温度20±0.5℃;

2.光源:

钠光谱的D线(589.3nm);

3.测定管长度为1dm(用其他管长,应换算)。

1.温度20℃;

2.光源:

钠光谱的D线(589.3nm);

3.水折光率20,25,40℃为1.3330,1.3325,1.3305。

1.每次测前后以溶剂作空白校正,零点有变应重测;

2.供试液应澄明否则应滤过,注入液勿使发生气泡。

3.用标准石英旋光管检定,读数至0.01。

1.测前折光计读数应以校正用棱镜或水进行校正;

2.测量后再重复读数,3次读数均值即为供试品的折光率。

3.折光计用棱镜(读数至0.0001,测量范围1.3~1.7)

应用

1.区别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比旋度,杂质检查)

2.含量测定

1.区别不同的油类或检查某些药品的纯杂程度。

 

2.含量测定

  四、pH值测定法

  1.基本原理

  Nernst方程  

  其中K’’为电极常数;R为气体常数;T为绝对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在25℃时E=K’’-0.059pH,即在一定条件下,E和pH有线性关系。

  测定pH时,玻璃电极、待测溶液和指示电极如饱和甘汞电极组成原电池    (-)玻璃电极|待测溶液|SCE(+)

  电池电动势ε=ESCE-E,则可由测得的电动势计算溶液pH值。

  在测定前需用已知pH的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定位,使读数恰好为标准缓冲液pH,相当于测定()的值。

选用的标准缓冲液pH值应尽可能与待测溶液pH值接近。

  二、注意事项

  1.酸度计测定pH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用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校正时选择二种pH值相差3个单位的标准缓冲溶液。

取与供试品pH接近的第一种标准缓冲液对仪器进行定位,取第二种标准缓冲液进行测定,误差不大于0.02pH单位。

  3.更换缓冲液或供试液前充分洗涤电极,吸干水份

  4.测定高pH供试品应注意碱误差。

应使用锂玻璃制成的玻璃电极

  5.配制缓冲液和供试品的水应是新沸冷蒸馏水。

  6.标准缓冲液保持2-3个月,出现混浊、发霉、沉淀不能使用

资料(3)

第四章化学分析法

  第一节重量分析法

  一、概述:

准确度好,精密度高,手续较繁琐,时间较长,对低含量组分测定误差大。

分为沉淀法、挥发法、萃取法。

  二、沉淀法

  利用沉淀反应将被测组分转化为难溶物,以沉淀形式从溶液中分离出来并转化为称量形式,最后称定重量进行测定。

  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溶解度小,纯净,易于过滤和洗涤,易于转化为称量形式

  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组成固定,化学稳定性高,分子量大

  3.结果计算

  换算因数F=W’/W

  即待测组分的分子量与称量形式的分子量的比值。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

  一、基本原理

  1.强酸强碱的滴定

  滴定突跃:

在计量点附近突变的pH值范围

  指示剂的选择:

变色范围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突跃范围内的指示剂都可以用来指示终点。

  滴定突跃范围大小与浓度有关。

  2.强碱滴定弱酸

  突跃范围小,计量点在碱性范围内,不能选酸性范围内变色的指示剂,只能选择酚酞或百里酚酞

  以C*Ka>10-8为判断能否准确滴定的界限

  3.强酸滴定弱碱

  与强碱滴定弱酸相似,但计量点在酸性范围内,指示剂只能选择甲基橙或溴甲酚绿等。

  C*Kb>10-8才能准确滴定

  4.多元酸的滴定

  是否能被滴定以C*Kan≥10-8为准

  能否分步滴定决定于Kan/Kan+1≥104

  二、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是一些有机弱酸或弱碱,其变色与溶液pH值有关

  指示剂变色范围pH=pKin±1

  三、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1.盐酸滴定液

  ①用盐酸稀释配制,用基准无水碳酸钠标定。

  ②基准物需干燥

  ③滴定近终点需煮沸

  2.硫酸滴定液:

与盐酸滴定液相似

  3.氢氧化钠

  ①澄清氢氧化钠饱和溶液配制

  ②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③新沸冷水溶解、稀释

  第三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碘量法

  以碘为氧化剂,或以碘化物作为还原剂进行滴定的方法。

  

(一)基本原理

  1.直接碘量法:

用碘滴定液直接滴定,用于测定具有较强还原性的药物。

只能在酸性、中性或弱碱性溶液中进行。

用淀粉指示剂指示终点。

  2.剩余碘量法:

在供试品中加入定量过量碘滴定液,待I2与测定组分反应完全后用硫代硫酸钠滴定剩余的碘,根据与药物作用的碘量计算药物含量。

需作空白实验,淀粉指示剂在近终点时加入。

  3.置换碘量法:

用于强氧化剂的测定。

在供试品中加入碘化钾,氧化剂将其氧化成碘,用用硫代硫酸钠滴定。

  需作空白实验。

  

(二)滴定液配制

  1.碘滴定液:

碘与碘化钾共同配制,以基准三氧化二砷标定。

加入大量KI增加碘的溶解度,降低碘的挥发性;加入盐酸去除碘酸盐杂质,防止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2.硫代硫酸钠滴定液:

新沸冷水配制,加少量无水碳酸钠作稳定剂,采用置换碘量法标定。

加少量碳酸钠使溶液呈弱碱性,抑制细菌生长,防止硫代硫酸钠分解。

  二、铈量法

  

(一)基本原理

  应用硫酸铈作为滴定剂,要求在酸性溶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