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8958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5.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docx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

地下建筑结构习题

一、绪论

1、地下建筑结构:

埋置于地层内部的结构。

2、地下建筑结构的作用:

1)承重:

承受岩土压力、结构自重以及其他荷载的作用。

2)围护:

防止岩土体风化、坍塌、防水、防潮等。

3、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

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4、地下建筑结构的设计两阶段:

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包括施工图)。

5、地下建筑结构初步设计:

在满足使用要求下,解决设计方案技术上的可行性与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提出投资、材料、施工等指标。

6、地下建筑结构技术设计:

解决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抗裂性等问题,并提供施工时结构各部件的具体细节尺寸及连接大样。

7、地下建筑结构初步设计主要内容:

1)工程等级和要求,以及静、动荷载标准的确定。

2)确定埋置深度与施工方法。

3)初步设计荷载值。

4)选择建筑材料。

5)选定结构形式和布置。

6)估算结构跨度、高度、顶底板及边墙厚度等主要尺寸。

7)绘制初步设计结构图。

8)估算工程材料数量及财务概算。

8、地下建筑结构技术设计主要内容:

1)计算荷载:

按围岩类别、建筑用途、防护等级、地震级别、埋置深度等求出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荷载值。

2)计算简图:

根据实际结构和计算的具体情况,绘出恰当的计算简图。

3)内力分析:

选择内力计算方法,得出结构各控制设计截面的内力。

4)内力组合:

在分别计算各种荷载内力的基础上,对最不利的可能情况进行内力组合,求出各控制界面的最大设计内力值。

5)配筋设计:

通过截面承载力和裂缝计算得出受力钢筋,并确定必要的分布钢筋和架立钢筋。

6)绘制结构施工详图:

结构平面图、结构构件配筋图及节点详图;风、水、电和其他内部设备的预埋件图。

7)材料、工程数量和工程预算。

9、地下建筑结构的形式主要由使用功能、地质条件和施工技术等因素确定。

10、确定地下建筑结构形式的因素:

1)控制因素——受力条件:

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的围岩压力、水土压力和一定的爆炸与地震等动载下求出最合理和经济的结构形式。

2)制约因素——使用要求:

地下建筑物必须考虑使用要求。

3)重要因素——施工方案:

在地质条件和使用条件相同情况下,施工方法不同其采取的结构形式也不同。

11、土层地下建筑结构的形式

1)浅埋式结构:

平面成方形或长方形,当顶板做成平顶时,常用梁板式结构。

2)附建式结构:

房屋下面的地下室,一般有承重的外墙、内墙(或内柱)和板式或梁板式顶底板结构。

3)沉井(沉箱)结构:

在沉井底部挖土,顶部出土,为一开口的井筒结构。

4)地下连续墙结构:

先建造四周的连续墙,然后在中间挖土,修建底板、顶板和中间楼层。

5)盾构结构:

盾构推进,圆形截面,常采用装配式圆形衬砌。

6)沉管结构:

一般做成箱形结构,两端加以临时封闭,托运至预定水面处,沉放至设计位置。

7)其他结构:

顶管结构、箱涵结构和水平定向钻进拖管等。

12、岩石地下建筑结构的形式

1)拱形结构:

(1)贴壁式:

①半衬砌结构:

只做拱圈,不做边墙。

②厚拱薄墙衬砌结构:

拱脚较厚,边墙较薄。

③直墙拱形衬砌:

由拱圈、竖直边墙和底板组成,衬砌结构与围岩的超挖部分都进行密实回填。

④曲墙拱形衬砌:

由拱圈、曲墙和底板组成,衬砌结构与围岩的超挖部分都进行密实回填。

(2)离壁式:

拱形衬砌与岩壁相离,其间空隙不做回填,仅拱脚处扩大延伸与岩壁顶紧的衬砌结构。

2)喷锚结构:

采用喷射混凝土、钢筋网喷射混凝土、锚杆喷射混凝土或锚杆钢筋网喷射混凝土。

3)穹顶结构:

一种圆形空间薄壁结构,可做成顶、墙整体连接的整体式结构,也可做成顶、墙互不联系的分离式结构。

4)连拱隧道结构:

适用于洞口地形窄,或对两洞间距有特殊要求的中短隧道。

5)复合衬砌结构:

由初期支护、防水层、二次支护组成。

2、衬砌结构的荷载

1、衬砌结构的荷载种类

(1)静荷载:

又称恒载,是指长期作用在结构上且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不变的荷载,如结构自重、岩土体压力和地下水压力等。

(2)动荷载:

要求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地下建筑物,需考虑原子武器和常规武器(炸弹、火箭)爆炸冲击波压力荷载,即瞬时作用的动荷载;在抗震区进行地下结构设计时,应按不同类型计算地震波作用下的动荷载作用。

(3)活荷载:

是指在结构物施工和使用期间可能存在的变动荷载,其大小和作用位置都可能变化。

如地下建筑物内部的楼地面荷载、吊车荷载、落物荷载、地面附近的堆积物和车辆对地下结构作用的荷载以及施工安装过程中的临时性荷载等。

(4)其他荷载:

混凝土材料收缩受到约束而产生的内力;温度变化使地下结构产生内力;不均匀沉降变形使地下结构产生的内力。

2、衬砌结构最不利的荷载组合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静载;

(2)静载+活载;

(3)静载+动载(原子爆炸动载、炮(炸)弹动载)。

3、一般岩石地下建筑的荷载以作用在衬砌结构上的静荷载为主。

4、地下室(附建式结构),考虑动载作用时,地面部分房屋有被冲击波吹倒的可能,结构计算时是否考虑房屋的倒塌荷载需按有关规定确定。

5、衬砌结构荷载确定方法的设计标准:

①根据建筑用途、防护等级、地震等级等确定设计地下建筑物的荷载。

各种地下建筑结构均应承受正常使用时的静力荷载;

  ②地下建筑结构材料的选用,应满足规范和工程实际要求;

  ③地下衬砌结构一般为超静定结构,其内力在弹性阶段可按结构力学计算。

考虑抗爆动载时,允许考虑由塑性变形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④截面计算原则:

结构截面计算时,按总安全系数法进行,一般进行强度、裂缝和变形验算等。

⑤安全系数:

结构在静载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可按相关规范确定;

⑥材料强度指标:

一般采用工业与民用建筑规范中的规定值。

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水利、交通、人防和国防等专门规范。

6、围岩压力:

是指位于地下结构周围岩土体发生变形或破坏,作用在衬砌结构或支撑结构上的压力。

是作用在地下结构的主要荷载。

7、围岩压力的影响因素

①围岩的结构;②围岩的强度;③地下水的作用;④洞室的尺寸与形状;

⑤支护的类型和刚度;⑥施工方法;⑦洞室的埋置深度;⑧支护时间;

⑨其他因素

8、地下结构与地面结构区别:

(1)地下结构存在地层弹性抗力,其变形受到地层的约束;而地面结构的变形不受介质约束;

(2)地下结构存在地层弹性抗力,结构的受力条件得以改善,其承载力有所增加。

9、初始地应力由自重应力和构造应力两部分组成。

10、局部变形理论:

弹性地基某点上施加的外力只会引起该点的沉陷,假设:

σδ

式中:

σ—岩土体的弹性抗力强度,;

k—岩土体的弹性抗力系数,3;

δ—岩土体计算点的位移值,m。

11、共同变形理论:

弹性地基上的一点外力,不仅引起该点发生沉陷,而且还会引起附近一定范围的地基沉陷。

12、当地下结构产生压向地层的变形,由于结构与岩土体紧密接触,则岩土体将制止结构的变形,从而产生了对结构的反作用力,即弹性抗力。

13、按松散体理论计算围岩压力时,确定浅埋结构上的最大围岩垂直压力的深度和最大围岩垂直压力。

14、确定普氏压力拱的高度。

3、弹性地基中结构物的计算

1、弹性地基梁:

是指搁置在具有一定弹性地基上,各点与地基紧密相贴的梁。

2、弹性地基梁与普通梁的两大区别:

(1)超静定次数是无限还是有限

普通梁只在有限个支座处与基础相连,梁所受的支座反力是有限个未知力,因此,普通梁是静定的或有限次超静定的结构。

弹性地基梁与地基连续接触,梁所受的反力是连续分布的,具有无穷多个支点和无穷多个未知反力,因此,弹性地基梁是无穷多次超静定结构。

(2)地基的变形是考虑还是略去

普通梁的支座通常看作刚性支座,即略去地基的变形,只考虑梁的变形。

弹性地基梁则必须同时考虑地基的变形;梁与地基是共同变形的;一方面梁给地基以压力,使地基沉陷,反过来,地基给梁以相反的压力,限制梁的位移。

3、温克尔()对地基提出了如下假设:

地基表面任一点的沉降与该点单位面积上所受的压力成正比。

4、半无限体弹性地基模型假设:

地基为一均质、连续、弹性的半无限体。

5、半无限体弹性地基模型

优点:

①反映了地基的连续整体性;

②从几何上、物理上对地基进行了简化,因而可以把弹性力学中有关半无限弹性体的经典问答已知结论作为计算的基础。

缺点:

①弹性假设没有反映土体的非弹性性质;

②均质假设没有反映土体的不均匀性;

③半无限体假设有反映地基的分层特点;

④本模型在数学处理上比较复杂,因而在应用上也受到一定的限制。

6、在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理论中,除局部弹性地基模型假设外,还需作如下三个假设:

①地基梁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过程中,梁底面与地基表面始终紧密相贴,即地基的沉陷或隆起与梁的挠度处处相等;

②由于梁与地基间的摩擦力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可以略去不计,因而,地基反力处处与接触面相垂直;

③地基梁的高跨比较小,符合平截面假设,因而可直接应用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变形及内力计算结论。

7、短梁(有限长梁):

当弹性地基梁的换算长度1<λ<2.75时,属短梁。

长梁:

可分为无限长梁、半无限长梁。

当换算长度λ≥2.75时,属于长梁;若荷载作用点距梁端的换算长度均不小于2.75时,可忽略该荷载对梁端的影响,为无限长梁;若荷载作用点仅距梁一端的换算长度不小于2.75时,可忽略该荷载对这一端的影响,而对另一端的影响不能忽略,为半无限长梁,无限长梁可化为两个半无限长梁。

刚性梁:

当换算长度λ≤1时,属于刚性梁。

8、在弹性地基梁的计算理论中,除局部弹性地基模型假设外,还需作如下三个假设:

①地基梁在外荷载作用下产生变形的过程中,梁底面与地基表面始终紧密相贴,即地基的沉陷或隆起与梁的挠度处处相等;

②由于梁与地基间的摩擦力对计算结果影响不大,可以略去不计,因而,地基反力处处与接触面相垂直;

③地基梁的高跨比较小,符合平截面假设,因而可直接应用材料力学中有关梁的变形及内力计算结论。

4、地层与地下结构的共同作用

1、一个理想的地下建筑结构的数学力学模型应能反映下列的因素:

(1)必须能描述有裂隙和破坏带的,以及开挖面形状变化所形成的三维几何形状。

(2)对围岩的地质状况和初始应力场不仅要能说明当时的,而且还要包括将来可能出现的状态。

(3)应包括对围岩应力重分布有影响的岩石和支护材料非线性特性,而且还要能准确地测定出反映这些特性的参数。

(4)如果要知道所设计的支护结构和开挖方法能否获得成功,即想评估其安全度,则必须将围岩、锚杆和混凝土等材料的局部破坏和整体失稳的判断条件纳入模型中。

当然,条件必须满足现行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

(5)要经得起实际的检验,这种检验不能只是偶然巧合,而是需要保证系统的一致性。

2、国际隧道协会认可的四种地下建筑结构模型:

(1)以参照已往隧道工程的实践经验进行工程类比为主的经验设计法;

(2)以现场量测和实验室试验为主的实用设计方法,例如以洞周位移量测值为根据的收敛——限制法;

(3)作用——反作用模型,例如对弹性地基圆环和弹性地基框架建立的计算法等;

(4)连续介质模型,包括解析法和数值法,解析法中有封闭解,也有近似解,数值计算法目前主要是有限单元法;

3、我国采用的地下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设计模型:

(1)荷载——结构模型(又称结构力学模型)

(2)地层——结构模型(又称岩体力学模型)

(3)经验类比模型

(4)收敛限制模型

4、地层——结构模型原理是将衬砌和地层视为整体,在满足变形协调条件的前提下分别计算衬砌与地层的内力,并以此验算地层的稳定性和进行构件截面设计。

5、在地层——结构模型中可以考虑各种几何形状、围岩和支护材料的非线性特性、开挖面空间效应所形成的三维状态以及地质中不连续面等等。

6、新奥法的基本原则可归纳为:

“管超前、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

7、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是指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或达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较大变形的极限状态;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是指结构或构件达到使用功能上允许的某一限值的极限状态。

8、荷载结构法原理认为,隧道开挖后地层的作用主要是对衬砌结构产生荷载,衬砌结构应能安全可靠地承受地层压力等荷载的作用。

9、地层—结构模型把地下结构与地层作为一个受力变形的整体,按照连续介质力学原理来计算地下建筑结构以及周围地层的变形,不仅计算出衬砌结构的内力及变形,而且计算周围地层的应力,充分体现周围地层与地下建筑结构的相互作用。

10、地层—结构法主要包括包括如下内容:

地层的合理化模拟、结构模拟、施工过程模拟以及施工过程与周围地层的相互作用的模拟、地层与结构相互作用的模拟。

11、特征曲线法的基本原理是:

地下工程开挖后,如无支护,围岩必然产生向地下工程内的变形(收敛)。

施加支护以后,支护结构约束了围岩的变形(约束),此时围岩与支护结构一起共同承受围岩挤向地下结构的变形压力。

12、荷载——结构模型采用荷载结构法计算衬砌内力,并据以进行构件截面设计。

其中衬砌结构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开挖洞室后由松动岩土的自重产生的地层压力。

这一方法与设计地面结构时习惯采用的方法基本一致,区别是计算衬砌内力时需考虑周围地层介质对结构变形的约束作用。

13、新奥法:

是以喷射混凝土和锚杆作为主要支护手段,通过监测控制围岩的变形,便于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的施工方法。

14、新奥法施工应遵循的基本技术原则:

(1)因为围岩是地下结构的主要承载单元,所以要在施工中充分保护和爱护围岩;

(2)为了充分发挥围岩的结构作用,应容许围岩有可控制的变形;

(3)变形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支护阻力(即各种支护结构)的效应达到的;

(4)在施工中,必须进行实地量测监控,及时提出可靠的、足够数量的量测信息,以指导施工和设计;

(5)在选择支护手段时,一般应选择能大面积的、牢固的与围岩紧密接触的、能及时施设和应变能力强的支护手段;

(6)要特别注意,地下结构施工过程是围岩力学状态不断变化的过程;

(7)在任何情况下,使地下结构断面能在较短时间内闭合是极为重要的;

(8)在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设计—施工检验—地质预测—量测反馈—修正设计的一体化。

15、在隧道拱顶,其变形背向围岩,不受围岩的约束而自由地变形,这个区域称为“脱离区”。

16、在隧道的两侧及底部,结构产生朝向围岩的变形,受到围岩的约束作用,因而围岩对隧道衬砌结构产生了约束反力(弹性抗力),这个区域称为“抗力区”。

5、隧道结构

1、半衬砌结构:

在坚硬岩层中,若侧壁无坍塌危险,仅顶部岩石可能有局部滑落时,可仅施作顶部衬砌,不作边墙,只喷一层不小于20厚的水泥砂浆护面,即半衬砌结构。

厚拱薄墙衬砌结构:

在中硬岩层中,拱顶所受的力可通过拱脚大部分传给岩体,充分利用岩石的强度,使边墙所受的力大为减少,从而减少边墙的厚度,形成厚拱薄墙结构。

直墙拱形衬砌结构:

在一般或较差岩层中的隧道结构,通常是拱顶与边墙浇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即直墙拱形衬砌结构,广泛应用的隧道结构形式。

曲墙衬砌结构:

在很差的岩层中,岩体松散破碎且易于坍塌,衬砌结构一般由拱圈、曲线形侧墙和仰拱底板组成,形成曲墙衬砌结构。

复合衬砌结构:

复合支护结构一般认为围岩具有自支承能力,支护的作用首先是加固和稳定围岩,使围岩的自承能力可充分发挥,从而可允许围岩发生一定的变形和由此减薄支护结构的厚度。

2、根据半衬砌结构的特点和受力特征,其内力计算的基本假定如下:

(1)半衬砌结构的墙与拱脚基本上互不联系,故拱圈对薄墙影响很小;

(2)拱脚处的约束既非铰结,亦非完全刚性固定,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弹性固定”,即只能产生转动和沿拱轴切线方向的位移,且岩层将随拱脚一起变形,并服从假设;

(3)半衬砌结构在各种垂直荷载作用下,拱圈的绝大部分位于脱离区,因此,可不计弹性抗力的影响;

(4)半衬砌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空间结构,但由于其纵向较之其跨度方向大的多,受力特征符合平截面假设,计算时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3、直墙拱结构计算时基本假定:

(1)直墙拱结构是一个空间结构,但其纵向长度远大于其跨度,可按平面应变问题处理。

(2)拱圈与边墙整体连接,地层压力、结构自重等以梯形分布,拱圈抗力区假定为二次抛物线规律或不考虑(回填不密实时);

(3)边墙视为弹性地基梁,弹性抗力按局部变形理论确定;

(4)墙底与基岩间的摩擦力足够大,克服剪力作用,不产生水平位移,因此,边墙可视为绝对刚性的地基梁;

(5)实际工程中边墙与底板通常分别浇筑,计算中不予考虑。

4、连拱隧道:

是洞体衬砌结构相连的一种特殊双洞结构形式,即连拱隧道的侧墙相连。

5、衬砌结构类型和尺寸,应根据使用要求、围岩级别、围岩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隧道埋置位置、结构受力特点,并结合工程施工条件、环境条件,通过工程类比和结构计算综合分析确定。

6、复合衬砌结构洞周承载环形成的两种方法:

1)通过锚杆支护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承载力较强的承载环;

2)施作衬砌结构,或施作由喷层(必要时同时设置锚杆和网筋)和衬砌结构共同组成的复合结构,使衬砌结构或复合结构成为洞周承载环。

7、连拱隧道优点和缺点:

1)优点:

双洞轴线间距很小,减小占地,便于洞外接线。

2)缺点:

设计、施工复杂,工程造价高、工期长。

8、隧道内轮廓线是决定衬砌断面大小最基本的要素,要考虑如下因素:

①结构受力和行车界限;

②从经济上、美学上加以比较,以求得合理的断面形式;

③行车道宽、两侧路缘带宽、中隔墙宽、建筑界限高度因素;

④洞内排水、通风、照明、消防、营运管理等附属设施所需空间;

⑤围岩压力影响、施工方法等必要的富余量。

9、连拱隧道结构中,中墙和二次衬砌的连接形式主要可分为以下四种形式:

①上部支撑形式:

将中墙作为双洞结构的共同部分,二次衬砌的拱脚支撑在中墙的上部,中墙设计得相对较厚;

②贴壁式支撑形式:

将双洞按两个独立的洞来考虑,中墙相对独立于左右洞的结构,成为双洞间的充填结构。

在中墙先行施工结束后,二次衬砌的施筑和单洞的方法相同;

③下部支撑形式:

介于上部支撑和贴壁式支撑之间,二次衬砌的支撑点转移到中墙的基础上;

④混合式支撑形式:

将中墙设计成非对称形式,是①和②形式的混合使用。

6、浅埋结构

1、埋设在土层中的建筑物,按其埋置深浅可分为深埋式结构和浅埋式结构两大类。

2、浅埋式结构:

是指其覆盖土层较薄,不能满足压力拱成拱条件[H土<(2~2.5)h1,h1为压力拱高]或软土地层中覆盖层厚度小于结构尺寸的地下结构。

3、浅埋式结构形式可分为以下三种:

(1)直墙拱形结构;

(2)矩形框架结构;(3)梁板式结构。

4、一般浅埋式结构,常采用明挖法施工,比较经济;但在地面环境条件要求苛刻的地段,也可采用管幕法、箱涵顶进法等暗挖法施工。

5、直墙拱形结构拱顶部分按照其轴线形状又可分为:

半圆拱、割圆拱和抛物线拱。

6、浅埋式结构截面设计,在特殊荷载与其他荷载共同作用下,按弯矩及轴力对构件进行强度验算时,要考虑材料在动载作用下的强度提高,而剪力和扭力对构件进行强度验算时,则材料强度不提高。

7、变形缝分为两种:

一种是防止由于温度变化或混凝土收缩而引起结构破坏所设置的缝,称为伸缩缝;另一种是防止由于不同的结构类型(或结构相邻部分具有不同荷载)或不同地基承载力而引起结构不均匀沉陷所设置的缝,称为沉降缝。

8、浅埋结构变形缝的构造方式主要分三类:

嵌缝式、贴附式、埋入式。

7、附建式地下结构

1、附建式地下结构是指根据一定的防护要求修建的附属于较坚固的建筑物的地下室,又称“防空地下室”或“附建式人防工事”。

2、结合基本建设修建防空地下室与修建单建式工事相比,有以下优越性:

1)节省建设用地和投资;

2)便于平战结合,人员和设备容易在战时迅速转入地下;

3)增强上层建筑的抗地震能力;

4)上部建筑对战时核爆炸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以及炮(炸)弹有一定的防护作用;附建式防空地下室的造价比单建式防空地下室低;

5)结合基本建设同时施工、便于施工管理,同时也便于使用过程中的维护。

3、如遇到下列的情况,则更应优先考虑修建防空地下室:

1)低洼地带需要进行大量填土的建筑;

2)需要做深基础的建筑;

3)新建的高层建筑;

4)人口密集、空地缺少的平原地区建筑。

4、附建式地下室结构选形的主要依据:

(1)上部地面建筑的类型;

(2)战时防护能力的要求;

(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

(4)战时与平时使用的要求;

(5)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

(6)施工条件。

5、我国防空地下室所选用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梁板结构

(2)板柱结构

(3)箱形结构

(4)其他结构,如钢筋混凝土壳体结构、单跨或跨结构、折板结构。

6、附建式地下结构必须恰当的处理战时防护要求与平时利用的矛盾,在不过多增加工程造价的情况下,尽量为平时利用创必要的条件。

其主矛盾如下:

1)平时要求在外墙上开设通风采光洞,战时又要限制开洞的面积,并且还要采取加强、密封等措施;

2)平时允许防空地下室顶板底面高出室外地面,战时又限制高出的高度,并且在临战前要进行覆土;

3)平时要求没有内墙的大房间,可采用板柱结构,战时承受较大荷载,对柱距加以限制;

4)平时内墙可不砌筑,而在临战前再行衬砌。

7、遇到以下几种情况时,一般采用箱形结构的防空地下室:

1)工事的防护等级较高,结构需要考虑某种常规武器直接命中引起的效应,土质条件差,在地面上部是高层建筑物(框架结构或剪力墙结构),需要设置箱形基础;

2)地下水位高,地下室处于饱和状态的土层中,结构要有较高的防水要求,根据平时使用的要求,需要密封的房间(如冷藏库);

3)采用诸如沉井法、地下连续墙法等特殊的施工方法等。

8、附建式地下结构变形缝的设置应考虑下列几点情况:

①因设有防空地下室的地面建筑物与不设防空地下室的地面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不同,一般前者比后者的震害要轻。

因此,在地震区设有局部地下室的建筑物,应设置沉降缝,把有地下室与不设地下室的建筑物断开,以避免二者相互干扰;

②当地面建筑设置防震缝时,其防空地下室可不设置防震缝;

③在地下室的室外出入口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以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时断裂;

④当防空地下室设置沉降缝时,其上部地面建筑也要在其对应的位置设置沉降缝;

⑤关于附建式地下结构伸缩缝的设置,目前各地的做法尚不统一,多数是在施工中采取措施控制混凝土的收缩,以便适当放大地下室伸缩缝的间距,使它能设在与地面建筑伸缩缝的相应位置上;

⑥在防空地下室的一个防护单元内,不允许设置沉降缝、伸缩缝等,以满足防护要求;

⑦钢砼及砼结构伸缩缝的最大间距,以及沉降缝、收缩缝和防震缝的宽度等,可参照有关规范。

9、附建式地下结构通风采光洞设计的一般原则:

1)防护等级较高时,结构承受荷载较大,窗洞的加强措施比较复杂。

因而,仅大型防空地下室才开设通风采光洞。

等级稍高的防空地下室不宜开设通风采光洞,而以采用机械通风为好。

2)洞口过多、过大将给防护处理增加困难,因此,防空地下室外墙开设的洞口宽度,不应大于地下室开间尺寸的1/3,且不应大于1.0m。

3)临战前必须用黏性土将通风采光井填土。

因为黏性土密实可靠,能满足防早期核辐射的要求。

4)在通风采光洞上,应设防护挡板一道。

考虑上述回填条件,可以认为挡板及窗井内墙身的荷载与侧墙的荷载相同,挡板的计算和防护门基本一致。

5)洞口的周边,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柱和梁予以加强,使侧墙的承强力不因开洞而降低。

柱和梁的计算,可按两端铰支的受弯构件考虑。

6)凡是开设通风采光洞的侧墙,在洞口上缘的圈梁应按过梁进行验算。

10、附建式地下结构洞口周边加强钢筋配置的依据条件是:

1)防空地下室侧墙的等效静载应按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