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基题库.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912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28.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基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中基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中基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中基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中基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基题库.docx

《中基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基题库.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基题库.docx

中基题库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2、在中医学中,最早成功地运用辨证论治的书是:

A、《黄帝内经》B、《难经》C、《伤寒杂病论》

D、《小儿药证直诀》E、《温病条辩》

3、人体整体统一性形成,是以何者为中心的:

A、五脏B、六腑C、经络D、气血E、形体

4、"证"的概念是:

A、疾病的名称

B、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

C、疾病过程中出现的体征

D、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E、体征

(二)多项选择题

6、金元时期,对中医学理论的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医家是:

A、张仲景B、张从正C、刘完素D、李杲E、朱丹溪

7、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A、预防为主B、整体观念C、辨证论治

D、因时、因地、因人制宜E、治病求本

8.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思想主要体现于:

A、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B、精神情志活动可以致病

C、人与自然界的统一体

D、异病同治、同病异治

E、社会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关

9、中医学"人与天地相应"的思想认为,下列因素可以影响人的生理、病理:

A、四时气候的变化

B、昼夜晨昏的变化

C、地区气候的差异

D、地理环境的不同

E、地区生活习惯的不同

10、所谓辨证,就是要辨清病变的:

A、部位B、原因C、性质

D、邪正关系E、治疗原则和方法

11、在中医病因学方面提出著名的"三因学说"的医家是:

A、张仲景B、巢元方C、陈无择D、吴又可E、张景岳

12、属于“金元四大家”的学术观点是:

A、五志过极,皆为热甚

B、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C、百病多由痰作崇

D、脾胃为元气之本

E、三因学说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3、用阴阳学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阴的是:

A、五脏B、六腑C、津液D、血E、腹部

4、阴阳学说认为,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是由于阴阳之间的:

A、制约和消长B、互根互用C、相对平衡

D、相互转化E、阴阳交感

5、用阴阳学说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不属于阳的是:

A、头面部B、腰背部C、腹部

D、体表E、四肢外侧

6、事物的阴阳属性是:

A、绝对的B、相对的C、统一的

D、平衡的E、恒定的

7、阴阳学说认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

A、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B、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C、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D、调整阴阳,恢复其相对平衡

E、阴病治阳,阳病治阴

9、“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是属于:

A、阴阳对立B、阴阳互根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E、阴阳平衡

10、正常人体的阴阳关系,常概括为:

A、阴阳对立B、阴阳依存C、阴阳消长

D、阴阳转化E、阴平阳秘

11、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那一项是不对的?

A、木—肝、春、东

B、土—脾、夏、中

C、金—肺、秋、西

D、水—肾、冬、北

E、火—心、苦、南

12、适用“补母”法治疗的病症是:

A、肺虚脾弱B、心肾不交C、肝脾不调

D、脾肾阳虚E、肝火犯肺

13、适用“抑强”法治疗的病理情况是:

A、心肝火旺

B、肝气横逆犯脾

C、肝虚致脾失健运

D、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

E、脾虚生痰壅阻于肺

14、肾藏精以滋养肝血,用五行学说解释是:

A、木生火B、水生木C、土生金

D、火生土E、金生水

15、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肝之“母”是:

A、心B、肺C、脾D、肾E、胆

16、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肾之“所不胜”是:

A、心B、肺C、脾D、肝E、膀胱

17、先有肾水不足,不能滋养肝木,从而形成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这种疾病的传变称为:

A、相克B、子病犯母C、相乘

D、相侮E、母病及子

18、根据五行的相生规律,脾之“子”是:

A、心B、肺C、肝D、肾E、胃

19、五行中木的特性,古人形容概括为:

A、曲直B、炎上C、从革

D、润下E、稼穑

20、肝气疏泄有利于心血的运行,用五行学说解释属:

A、木生火B、火生土C、土生金

D、金生水E、水生木 

21、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

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

B、心火旺盛引动肝火

C、肝气横逆犯脾

D、肝火引动心火

E、肾精不足致肝血虚

22、心肾不交证适用以下哪一种治法?

A、泻南补北B、培土生金C、益火补土

D、滋水涵木E、金水相生

23、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称为:

A、气变B、气动C、气是升降出入

D、气机E、气化

28、阴虚可以导致阳虚,阳虚也可以导致阴虚,这是因为阴阳之间是:

A、对立制约的B、互根互用的C、消长平衡的

D、可以转化的E、感应交合的

29、下列事物的五行归属,那一项是不对的:

A、木—筋、春、目

B、土—胃、长夏、口

C、金—大肠、秋、皮

D、水—耳、冬、骨

E、火—心、思、舌

30、患者男性,41岁,四天前出现咽痛、口渴、近两天出现壮热、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其中口渴、小便黄两症产生的机理是:

阴胜则阳病B、阴虚则阳亢C、阳虚则阴盛

阳胜则阴病E、阳盛格阴

32、“阳病治阴”的治法适用于:

A.阳损及阴B.阳盛伤阴C.阴虚阳亢D.阳虚阴盛E.亡阳

33.根据五行的相克规律,脾之“所不胜”是:

A、心B、肺C、胃D、肝E、膀胱

34.适用“泻子”法治疗的病证是:

A、肝火犯胃B、心火灼肺C、肝脾不调D、肝火犯肺E、心肝火旺

36.其病机是以阴阳对立制约为原理的是:

A、阴胜则阳病B、阴损及阳C、阳损及阴

D、阳盛格阴E、阴胜则寒

37.肝之所不胜是

A.脾B.心C.肺D.肾E.胆

38.“阴在内,阳之守也”主要说明的阴阳关系是:

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 

39.五行制化是指五行之间的哪一种关系?

A.相生B.相克C.既相生又相克

D.既相乘又相侮E.乘侮相制

40.属于相克关系传变的是:

A、肾阴不足致肝阳上亢B、心火旺盛引动肝火

C、肝血虚至心血虚D、肝之气火上逆犯肺

E、肾精不足致肝血虚

(二)多项选择题

41.属相生关系的有;

A.肝与肾B.肺与脾C.心与肾D.肺与肝E.肺与肾

42.下列属于阴阳偏盛者有:

A.阳胜则热B.阴胜则寒C.阴损及阳D.阳损及阴E.真热假寒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喜燥恶湿”生理特性的是:

A、脾B、胃C、肠D、胆E、三焦

2、毛发的荣枯主要与体内那两种物质的盛衰有关:

A.精与气B.气与血C.血与津液D.精与血E.津与气

3、“泻而不藏”,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A、五脏B、六腑C、奇恒之腑D、肾E、肝

4、记载食道与肠道的比例为1:

36的著作是: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

D、《难经》E、《神农本草经》

5、化生和贮藏精气用于概括()的生理功能:

A、六腑B、五脏C、奇恒之腑D、脑E、髓

6、肺的宣发作用可体现于:

A、呼出浊气B、向下布散精微C、布散卫气

D、清理呼吸道异物E、使血液会聚于肺

7、肺的通调水道作用主要依赖于:

A、肺主一身之气

B、肺主宣发和肃降

C、肺主治节

D、肺主敛藏

E、肺主津液

8、下列哪一项不是肺的生理功能所主:

A、呼吸运动

B、宗气的生成

C、皮毛的润泽

D、水液的吸收

E、宣发卫气

9、肺开窍于:

A、口B、舌C、鼻D、目E、耳

10、《灵枢·经脉篇》称“()主津”:

A、小肠B、心C、肾D、大肠E、脾

11、肝气亢奋时,患者的情志改变是:

A、抑郁B、多愁善感C、急躁易怒D、喜笑不止E、易悲

12、()主决断、勇怯:

A、心B、肝C、脾D、胆E、胃

13、“血之府库”是指:

A、心B、脾C、小肠D、肝E、胆

14、《素问·五脏生成篇》云:

“故人卧血归于()”:

A、肝B、肺C、小肠D、心E、胆

15、()其华在爪:

A、肝B、肺C、肾D、心E、脾

16、输布气血是()的主要功能:

A、五脏B、六腑C、脑D、上焦E、中焦

17、《灵枢·营卫生会》将上焦的功能概括为():

A、“上焦如雾”

B、“上焦如沤”

C、“上焦如渎”

D、“上焦如雨”

E、“上焦如气”

18、“孤府”是指():

A、五脏B、六腑C、三焦D、脑E、女子胞

19、《素问·灵兰秘典论》说:

“()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A、五脏B、三焦C、六腑D、小肠E、大肠

20、《温病条辨》提出了“治中焦如衡,非()不安”:

A、轻B、平C、沉D、清E、泻

21、脾统血的主要机制是:

A、控制血液的流速

B、控制血液的流量

C、控制血液在脉内运行

D、统管全身血液

E、调节血量

22、“主运化”的脏腑是:

A、胃B、小肠C、大肠D、脾E、肺

23、称为“水谷之海”的是:

A、胃B、脾C、肾D、三焦E、小肠

24、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提出:

“四季()王不受邪”:

A、胃B、脾C、肾D、三焦E、小肠

25.、嗳气、呕吐、呃逆属于()气上逆:

A、肝B、肺C、胃D、大肠E、小肠

26、()既是六腑之一,又属奇恒之府:

A、骨B、胆C、胃D、小肠E、大肠

27、《素问·五脏生成篇》说:

“诸髓者,皆属于()。

”:

A、脑B、骨C、胃D、肾E、胆

28、《素问·脉要精微论》说:

“()者,精明之府。

”:

A、脑B、心C、头D、肾E、肝

29、提出“脑为元神之府”的是哪一位医家:

A、张仲景B、李时珍C、王清任D、孙思邈E、张景岳

30、《素问·上古天真论》说:

“二七而天癸至,()通,大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

……”:

A、督脉B、冲脉C、带脉D、任脉E、地道

31、肾对水液的作用是:

A、主水B、运化水液C、统摄水液

D、宣发水液E、通调水道

32、肾开窍于:

A、口B、舌C、鼻D、目E、耳

33、促进性腺发育成熟的物质是:

A、肾精B、肾气C、天癸D、血液E、津液

34、对全身脏腑组织器官起温煦作用的是:

A、心阳B、肝阳C、肾阳D、脾阳E、肺阳

35、州都之官是指:

A、心B、肺C、脾D、膀胱E、三焦

36、心对血液的作用是:

A、贮藏血液

B、运行血液

C、统摄血液

D、转载血液

E、转化血液

37、心在精神意识活动中的作用是:

A、藏神B、藏魂C、藏魄D、藏意E、藏志

38、()在窍为舌:

A、肾B、肝C、心D、肺E、脾

39、泌别清浊是()的生理功能:

A、心B、肝C、小肠D、肺E、大肠

40、“代心受邪”是指:

A、心B、心包C、胃D、肺E、脾

41、藏象一词首见于:

A、《黄帝内经》B、《伤寒论》C、《金匮要略》

D、《难经》E、《神农本草经》

42、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

A、脑B、髓C、骨D、胆E、小肠

43、有“血之府库”之称的是:

A、肝B、冲脉C、脉D、女子胞E、心

44、两脏同病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是:

A、心肺两虚B、心肝两虚C、肺肾两虚

D、脾肾两虚E、心脾两虚

45、泄藏互用是肾与那一脏腑的功能配合?

A、心B、肝C、脾D、肺E、膀胱

46.肝者:

A、生之本B、气之本C、罢极之本D、封藏之本E、仓廪之本

47、《素问·水热穴论》称何脏腑为“胃之关”?

A、脾B、肺C、肾D、大肠E.小肠

48、促进肺的滋润、宁静与内守作用的称:

A、肺气B、肺血C、肺阳D、肺阴E、肺津

49、痰的生成与贮存与哪两脏有关:

肺与肝B、心包与三焦C、脾与胃

D、脾与肾E、肺与脾

答案:

E

50、有机整体的“主宰”是:

A、脑B、.心C、胸中D、经络E、肾

51、君主之官是指:

A、心B、肝C、脑D、胆E、肾

52、当人安静时血主要归藏于:

A、心B、肺C、肾D、肝E、脾

53、主要体现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是:

A、吸入清气

B、宣发卫气

C、生成宗气和调畅气机

D、生成宗气以助心行血

E、呼出浊气

(二)多项选择题

54、肺的肃降作用可体现于:

A、吸人清气B、向下布散精微C、布散卫气

D、输精于皮毛E、使血液会聚于肺

55、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膝为筋之府B、骨者髓之府C、脑为元神之府

D、头者,精明之府E、脉为血之府

56、五脏与五志的相关,下面哪些是正确的?

A、心在志为喜B、肺在志为悲C、脾在志为意

D、肝在志为怒E、肾志为恐

57.奇恒之腑包括:

A、脑B、胃C、胆D、三焦E、女子胞

58、中医学中,把脾胃合称为:

A、水谷之海B、太仓C、后天之本

D、受盛之官E、气血生化之源

59、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将哪些功能归属于脑?

A、记性B、听觉C、视觉D、嗅觉E、语言能力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人的睡眠有密切关系的气是:

A、元气B、营气C、宗气D、中气E、卫气

2、上走息道而下注气街之气是下列中的哪一项?

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中气

3、下列哪一项是“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理论根据?

A、气能生津B、气能行津C、气能摄津

D、津能载气E、津能化气

4、六腑的气机运动形式为下列中哪一项?

A、升B、降C、出D、入E、降中寓升

5、“气机”指的是:

A、气的运动B、气的变化C、气的生化

D、气的功能E、气化的机理

6、激发机体脏腑.经络生理活动是气的:

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

7、易于感冒,是气的什么功能减弱的表现:

A、温煦作用B、推动作用C、气化作用

D、防御作用E、固摄作用

8、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气的作用:

A、滋润B、推动C、气化D、固摄E、温煦

9、以肺吸入的清气与水谷精气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气称作:

A、营气B、中气C、宗气D、卫气E、脾气

10、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的脏是:

A、心肺肾B、肺肝肾C、肺脾肾D、肝脾肾E、心肺肝

11、机体精神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是:

A、精B、气C、血D、津液E、阴

12、血的生成与哪个脏腑的关系最密切:

A、肝B、心C、肺D、脾E、肾

13、与血液的运行没有直接关系的藏是:

A、肝B、心C、肺D、脾E、肾

14、以下哪一项属于血液的生理功能:

A、推动作用B、固摄作用C、气化作用

D、温煦作用E、濡养作用

15、以下哪一项是生成血液的最主要物质:

A、水谷精微B、气C、津液D、元气E、正气

16、津液的生成不足,主要责之于:

A、肝B、心C、肺D、脾E、肾

17、与尿液的生成和排泄关系最密切的是:

A、脾B、肺C、肝D、肾E、心

18、以下哪一项是津液的功能:

A、为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B、温煦作用

C、滋润作用

D、兴奋作用

E、气化作用

19、津液输布的主要通道为:

A、血管B、经络C、三焦D、腠理E、脏腑

20、润泽脑髓和滑利骨节的主要是:

A、精B、血C、津D、液E、气

21、在治疗大出血时,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

22、治疗血瘀病证时,常配伍行气药,其机理在于:

A、气能生血B、气能摄血C、血能载气

D、气能行血E、以上都不是

23、用补气法治疗出血,其主要理论根据是:

A、气能生血B、血为气母C、气血同源

D、气能行血E、血能载气

24、津与血液的关系可概括为:

A、津能行血B、津为血之载体C、津血同源

D、津能摄血E、血能行津

25、有“主液”作用的是:

A、脾B、胃C、大肠D、小肠E、三焦

26、在津液代谢中起最重要作用的是:

A、心B、肝C、脾D、肾E、肺

27、心神活动的物质基础是:

A、气B、血C、精D、津E、液

28、人体之精分藏于五脏,但主要储藏于

A、肝B、心C、脾D、肺E、肾

29、肾精化为生殖之精以施泄,依靠于

A、肾阳推动B、肾阴滋润C、天癸促发

D、脾胃运化E、肝气疏泄

30.由父母遗传的生命物质,称之为

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肾精

D、水谷之精E、生殖之精

31.称为“神之宅”的是

A、精B、脏C、腑D、气E、形

(二)多项选择题

32、津液的生理功能是:

A、滋润与濡养B、调节机体阴阳平衡C、化生血液

D、排泄代谢产物E、运载全身之气

33、汗出过多,可以损耗下列中哪几项?

A、气B、血C、精D、津液E、营气

34、津血同源的依据是:

A、津能载气而血为气母B、津可化血C、血可化津

D、津与血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E、“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

35、在血液运行中共同起推动作用的是:

A、心B、肺C、脾D、肝E、肾

36.人体之精的功能有

A、防御B、化血C、化气D、化神E、统摄

37.人体之精的生成来源有

A、先天之精B、肾精C、脏腑之精

D、后天之精E、生殖之精

38.神的物质基础有

A、精B、气C、血D、津液E、脏腑

39.神的具体体现可以包括的内容有

A、言谈B、眼神C、应答D、表情E、精神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与足太阳经起点相接的是:

A、手少阴经B、手太阳经C、手阳明经

D、足少阴经E、手太阴经

2、与行于上肢内侧中线的经脉相表里的经是:

A、心包经B、大肠经C、小肠经D、三焦经E、心经

3、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胃经之前是:

A、肝经B、大肠经C、心包经D、三焦经E、小肠经

4、经络系统的主干是:

A、经脉B、络脉C、经筋D、皮部E、脏腑

5、最细小的络脉是指:

A、孙络B、别络C、经筋D、皮部E、浮络

6、别行的正经是指:

A、经脉B、络脉C、经筋D、经别E、别络

7、阴经之经别从本经别出后循行于体内,与()相合:

A、本经B、相为表里的阳经C、本经的别络

D、脏E、腑

8、手太阳经络于():

A、心B、小肠C、大肠D、肝E、肾

9、肝的经脉名称是:

A、足厥阴B、足太阳C、手太阴D、手厥阴E、足少阳

10、下列有表里关系的是哪一项:

A、手太阴与手太阳

B、足厥阴与足少阳

C、阴维与阴阳维

D、任脉与督脉

E、足太阳与足少阳

11、足太阴经所络的脏腑是:

A、胃B、肾C、脾D、膀胱E、心

12、手足阳明经交接的部位在:

A、食指端

B、小指端

C、目内毗

D、鼻翼旁

E、足大趾

13、手太阴肺经行于上肢的部位是:

A、外侧前缘

B、外侧后缘

C、内侧中线

D、外侧中线

E、内侧前缘

14、与月经关系最密切的奇经是:

A、冲脉、任脉

B、督脉、带脉

C、阴跷、阳跷

D、阴维阳维

E、阴跷阴维

15、奇经八脉中,为“阴脉之海”的经脉是:

A、阴维脉、阳维脉

B、带脉

C、阴跷脉、阳跷脉

D、任脉

E、督脉

16、奇经中分支入肾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督脉D、阴维脉E、阳跷脉

17、既称“血海”,又称“十二经脉之海”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督脉D、带脉E、肝脉

18、不是纵向循性的经脉是:

A、冲脉B、督脉C、任脉D、带脉E、阴维脉

19、循行过程中具有离、入、出、合特点的是:

A.经别B、别络C、经筋D、皮部E、十二经脉

20、具有约束骨骼、有利于关节的屈伸运动:

A、经别B、别络C、经筋D、皮部E、十二经脉

21、以下哪项属于皮部的功能:

A、约束骨骼

B、抵御外邪

C、运行气血

D、加强体内外联系

E、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

22、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的联系:

A.经别B、别络C、经筋D、皮部E、十二经脉

23、分布在肌肤表面的络脉称为:

A、孙络B、别络C、浮络D、脾之大络E、经别

24、()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

A、十二经脉B、经别C、经筋D、奇经八脉E、脏腑

25、脏腑与外周肢节的联系,主要是通过()而实现的:

A、十二经脉B、经别C、经筋D、奇经八脉E、脏腑

26、经络系统对于针灸或其它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称为:

A、行气B、得气C、感应传导D、沟通作用E、行血

27、经气是指:

A、经脉之气B、经络之气C、十二经之气

D、奇经八脉之气E、经络的生理功能

28、《灵枢·本藏》:

“()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

A、血脉B、三焦C、经脉D、阳跷脉E、阴跷脉

29、十二正经中的某一经起于鼻旁迎香穴,行于面部,下躯干,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两寸)下行,其在下肢则沿外侧前沿下行,进入第二趾的厉兑穴。

该经所络的脏腑是:

A、胃B、肝C、大肠D、胆E、脾

30、奇经中分支入肾的经脉是:

A、冲脉B、任脉C、督脉D、阴维脉E、阳跷脉

答案:

A

31.行于下肢内侧中线的经脉是:

A、脾B、胆C、胃D、肾E、肝

32、与足阳明经起点相接的是:

A、手少阴经B、手厥阴经C、手阳明经

D、足少阴经E、手太阴经

33、与行于下肢外侧中线的经脉相表里的经是:

A、肺经B、肝经C、脾经D、胆经E、肾经

34、按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胆经之前是:

A、肝经B、大肠经C、心包经D、三焦经E、小肠经

35、下列十二经脉流注次序中,哪个环节是错误的:

A、手太阴至手阳明再至足阳明

B、足太阴至手少阴再至手太阳

C、足太阳至手太阳再至手少阴

D、手厥阴至手少阳再至足少阳

E、足少阳至足厥阴再至手太阴

36、足少阳经所络的脏腑是:

A、心包B、胆C、胃D、三焦E、肝

37、足太阴经所络的脏腑是:

A、胃B、肾C、脾D、膀胱E、心

38、十二经脉中,手足阳经交接于下列中哪一项:

A.手指端B.足趾C.头面D.胸中E.腹中

39、称为“一源三岐”的奇经是:

A、冲、任、带脉

B、任、督、带脉

C、冲、任、督脉

D、督、冲、带脉

E、冲、任、跷脉

(二)多项选择题

40、分布于胸腹的经脉有:

A、任脉B、肝经C、胃经D、脾经E、肾经

41、经络在病理上的作用是:

A、内脏病变反映于体表一定部位的途径

B、外邪由表入里的途径

C、津液输送的途径

D、感应传导的途径

E、内脏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

42、下列经脉中,循行于面颊部的经脉是:

A、胃经B、小肠经C、大肠经D、督脉E、肺经

43、下列哪几项是任脉的循行部位?

A、胞中B、会阴C、胸正中线D、咽喉E、头顶

44、经络的生理功能有:

A、调节津液运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