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8608 上传时间:2022-10-09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7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docx

培智学校数学第六册全部教案

课题名称:

《复习课----连加1》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陈石昌

教学对象

091班

主讲人

陈石昌

课型

集体课

辅助

多媒体教具

一、教材介绍与分析

本节课是新开学的第一课,它是复习课,以复习上学期学习过的内容为主。

它是100以内不进位的连加,100以内连加笔算是100以内口算加法的综合运用,它的基础是10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口算连加。

同时,学生通过对连加的学习,还可以更进一步巩固100以内加法笔算法则,提高计算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091班的学生是智障不同的各种学生,全班一共13人,根据他们的特点,我把他们分成A、B、C三组,以此来方便教学。

A组学生3人,包括覃柳欣、唐传毅、黄骏豪,他们能够说话表达自己的观点,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

B组学生包括甘润民等4人,他们能够听到老师的指令,但是言语上发展得不好不能完整表达自己的观点;C组学生包括杨天铖等6人,他们发展了低微的言语交流能力或甚至没有发展,自己的观点不能完整表达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组:

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掌握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B组:

理解连加计算的意义

C组:

跟读算式。

2、过程与方法

A组:

通过学习,初步学会用连加计算解决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B组:

尝试计算。

C组:

跟读算式。

3、使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

五、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100以内的连加计算。

六、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连加计算的方法。

七、课时安排

八、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及

时间安排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经过那么久的学习,我们班的同学都有了一双数学的眼睛,会从生活中找数学信息,并能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看!

今天陈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

喜羊羊要带小朋友们去郊外,不过在去的路上,有一道障碍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能解决吗?

二、新授:

出示课题:

连加

(一)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1、郊外到了,喜羊羊说这户家里住着一个小朋友叫小东,他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看看今天他在干什么?

2、出示情境图,课件演示小鸡图(动态),请学生仔细观察,说图意。

3、提问:

小东在干什么?

小鸡这里有什么数学信息?

瞧!

画面上发生什么变化了?

画面上又发生什么变化了?

这幅图描述的是什么意思,你能完整地说一说吗?

有几个部分的小鸡?

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

一共有多少只小鸡?

4、2、尝试列式。

师:

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解决?

为什么?

(1)随生答板书

(2)与生一起理解算式。

(3)读算式

(4)比较不同。

引导学生看这两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有三个数,两个加号,让学生给这样的算式起名字。

指出:

数学上叫做连加(板书:

连加)生齐读。

(5)说算理:

师:

5+2+1=8的8,你是怎么算出来的?

(生先讨论,再汇报)汇报交流。

师:

是呀,计算连加时我们一般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师指板书:

5+2=7),算出得数7(将7填到框中)然后再把算出的得数(强调是算出的得数)加上第三个数,这样的计算,也就是说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学生齐说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

1、我们的收获真不小,跟着喜羊羊去郊外解决了小东家的数学问题,还认识了连加,知道了连加的计算方法。

接下来喜羊羊可要考考你们了。

出示第一题做做

2+5+1=

5+0+3=

1+2+3=

4+1=2=

动手操作摆小棒。

同桌合作,引导学生一人摆小棒出题,一人列式计算。

指名上台演示。

你是怎样算的?

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四)课堂小结

小结本节课学习内容,连加的意义和算理:

连续相加,先算前面两个数的和,再用和与第三个数相加。

(五)布置作业

作业:

用竖式计算:

20+13+46=

教学反思

反思本节课,我觉得在以后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在读图意时,我还可以再放手一些,让学生去观察,去表达,尽管学生有时表达得不到位,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因为这是孩子们思维的萌芽,老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2、由于个别学生平时对看图说图意的表达能力训练的少,所以对动态课件摆小棒的过程用语言表述不是很科学规范。

以后课堂上我应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说出什么叫“连加”

2、跟老师齐读连加算法的概念。

3、抽查同学们作业情况并评价。

(二)新授

1、练一练:

(1)42+20+26=

42

+20

()

+26

(2)12+5+30=

12

+5

()

+30

()

指名叫2名同学上来写,其他同学写在作业书本。

2、教师巡回指导

3、教师和同学们一起点评上来写的同学。

(三)练习

(1)30+34+23=

30

+34

()

+23

()

(2)43+35+20=

43

+35

()

+20

()

请2名同学上来写出,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自己完成。

(3)教师请1名同学当小老师,点评。

老师再总结。

(四)作业:

用竖式计算:

(1)31+24+42=

(2)6+22+31=

(3)22+13+32=

 

课题:

《复习课----连加2》

(一)复习

说出什么叫“连加”

(二)新授

1、练一练:

(1)42+20+26=

42

+20

()

+26

(2)12+5+30=

12

+5

()

+30

()

(三)作业

计算下面各题

(1)30+34+23=

30

+34

()

+23

()

(2)43+35+20=

43

+35

()

+20

()

教学反思

《连加2》教学反思

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石昌

竖式的三种写法没有对错之分,但无疑会有优劣之分。

这时教师要有优化的意识,又要意识到优化的主体是学生,优化的过程是一个学生思考比较,体验感悟的过程。

在教学“42+20+26=”计算时,我不曾多说什么,只是让学生比较每种方法的优缺点,相互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去思考优劣。

“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

”这句话体现我对学生的尊重,这句话体现我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慢慢感知体会。

让他们经过自己的切身体会,从而发自内心的选择出最佳方法。

课题

《复习课---连减》

课型

集体课

1.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和简便写法。

2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重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方法。

难点

教学难点:

使学生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

教学时数

第一课时

教具

课件等

教学手段、方法

分组教学法、教授法、练习法、提问法

 

 

一、师生问好

听说大家都非常的聪明,什么东西都是一教就会,我不信,现在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不是真的很聪明。

二、检查复习

1、口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顺序)

8+4+3= 13-4-5=62-20=

9+5+7= 16-8-4= 58-30=

2笔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

28+34=  52-20=

三、导入新课

我对大家刚才的表现非常满意,你们真的是非常的聪明。

不过我还想试一试,看看能不能难倒你们。

请大家

将28+34改为

例1 28+34+23

四、 教学新知

师:

这三个数相加,我们应该先算什么?

生:

先算 28+34

师:

28+34我们已经算过了,谁能帮老师写出来?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

现在做完了没有?

还要算什么?

(学生口述计算,教师板书。

师:

现在做完了吗?

(注意,还要再在横式上写上得数。

师:

这几位同学真聪明,还有哪位同学和他同样聪明?

好!

现在我们就来比试一下,看谁最聪明?

完成 “做一做”  

49+25+17

师:

大家看一下,我们刚才在计算时用了几个竖式?

谁能只用一个竖式就能算出来呢?

你是怎样想的?

生回答。

真棒!

现有我们把原来的两个竖式合成了一个竖式,比原来简便多了,这就叫“简便写法”。

好!

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连简便写法都能自己想出来。

看来下面的这道题也难不住大家了。

不过也说不定,你们中间会有个“小迷糊”,看看谁愿意当小迷糊!

把52-20

改为例2:

 52-20-18

 

对学生提出要求:

先用两个竖式来写,然后再把两个竖式写成竖式的简便写法。

学生完成后,指名说计算过程,教师板书。

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表扬,然后指着其中的 52-20 

说:

这一步是两位数减整十数,我们学过它的口算,谁能口算出来呢?

根据学生举手数的多少,说:

 真不错,有这么多的同学能口算出来,那么以后我们再遇到这样的题目,能口算的就不用再写竖式了。

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看看你能不能省略其中的一步计算。

“做一做”  84-26-30= 

注意:

遇到哪一步可以口算,就不必写竖式。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刚才我们所做的黑板上的这几个题,就是课本上的例1和例2,其中的例1是三个数相加,叫(连加)(并板书)。

例2是从一个数中连续减去两个数,叫(连减)(并板书)。

在用竖式计算连加和连减的时候,我们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指例题)用两个竖式来算,第二种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叫“简便写法”。

六、课堂练习

1、现在我们再来重新练习一下两个竖式的简便写法。

做第1题。

2、大家都做的不错,现有我们再来做一下第2题,你可以选择用两个竖式或用简便写法

六:

板书设计:

连加  连减

例1 28+34+23=85

例2 52-20-18=14

《连减》教学反思

梧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陈石昌

本节课连减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单,只要计算不要出现错误一般学生都会列对竖式。

不过,因为加法可以三个数相叠进行计算,因此也出现了连减三个数一起相叠的竖式。

不过,这只是极个别的学生。

从计算正确率来说,还有点让人担忧,以后还要强调计算时的细心和计算后的检查!

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找到了自己身上的很多的不足:

第一个问题:

教学机智的培养。

在到入时我让学生观察两道竖式之间有什么联系,因为我的问题问法模糊学生回答不出来,这是我应该及时调整问的方法说:

“第一道算式的得数,和第二道算式中的加数有什么关系”。

这一问题的出现说明我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的调控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第二个问题:

计算课在巩固练习时应加大训练力度

由于我在教学竖式的不同方法时,比较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时用的时间过长导致学生巩固练习的时间很少。

而且我在和学生一起观察连加竖式的时候,我经验不足,在对于一些竖式上的小毛病,我没有抓住这个教学机智,让孩子去发现那些小毛病,因此在连减计算过程中,仍有这样的小毛病存在。

通过这次的教学,明白了自己有哪些不足的地方,在今后教学中,不仅要善于扑捉学生资源,更应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课题名称:

《乘法的初步认识一》

学科

数学

设计人

陈石昌

教学对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