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3871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docx

发展规划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各位院领导班子成员:

学院“十二五”规划(草案),在多次征求意见基础上几易其稿,现已形成可供大家“讨论”的文本。

为做好“上会”准备,特将学院“十二五”规划(草案)提交各位审阅,望你们能从规划的全面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高度上提出修改意见。

同时,请承担了“子规划”任务的成员,督促相关部门,参照本规划草案,在4月30日前,负责任地完成“子规划”起草工作。

办公室负责将本文本资料挂网,广泛征求全院师生,尤其是中层干部、学委会成员、教代会职工代表对学院“十二规划”(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彭建国

2011.4.7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草案)

(2011—2015年)

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南省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湖南省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特制本规划方案。

一、学院建设与发展环境分析

(一)宏观经济与行业发展形势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振兴战略性经济产业,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己成为推动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举措。

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我国将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第一产业贡献率从2010年的3%,逐渐下降到2015的2.5%和2020年的2%,第二产业贡献率从2010年的52%,逐渐下降到2015的49%和2020年的45%,而第三产业贡献率则从2010年的45%,逐渐提高到2015的48.5%和2020年的53%。

湖南是中部地区的农业、旅游和人口、教育大省,正在实施“中部崛起”、新型工业化、教育强省战略和推进“长株潭一体化”、“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

同时,湖南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任务繁重,2010年第三产业比重仅为39.3%,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第一产业比重占14.9%,却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农民年收入为55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少近300元。

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在全国率先提出科教兴社战略,不仅实现了扭亏为盈,而且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为促进湖南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2010年商品购销总额达到947亿元,在全国供销社系统业绩考核中排名第六位,连续两年获“特等奖”。

全省供销社系统已建立农资、工业品、农产品、再生资源经营网点44653个,现有涉农龙头企业192家,经营企业1656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47家,专业合作社和生产示范基地964个,综合服务社5947个,基层社1079个,各类协会171个。

直接从业人员近40万人,带动就业人口在100万人以上。

湖南省社在“五四三二一”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大对“教育与人才”的投入。

从中不难看出,产业结构调整和教育强省、科教兴社战略的实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以发展新型流通、服务业为主的现代服务产业及扩大服务产业的对外开放,加快以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的新农村建设,都迫切需要发展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高职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和广阔前景。

(二)学院基本情况和比较优势

学院经过60年的创业,特别是升格为高职学院后的发展建设,不仅改善了办学条件,而且形成了依托行业和适应市场办学的格局,在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办学质量、凝练办学特色、发挥示范作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成为“省示范”建设单位。

学院现占地总面积428亩,建筑面积15.91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高职学生7278人,专兼职教师287人,开办了以财经、贸易、服务类为主的24个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876万元,图书馆藏书52万册。

学院是湖南省新农村现代流通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新网工程人才培训基地,湖南省农民工培训基地,湖南省家政服务培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实训基地,湖南省教育科学职业教育学科研究基地,还是湖南职成教学会高等职业教育财经类专业教学研究会会长单位、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并牵头组建了湖南省农产品经纪人协会。

学院在长期探索的历史沉淀中,形成了依托行业办学、服务第三产业发展的商务特色优势,良好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信誉的内涵发展优势,较强职业培训与科研、技术服务、辐射示范能力的社会服务优势,以及毗邻政府和与众多高校、高新企业、高智人群融为一体的区位优势,为学院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省示范”奠定了坚实基础。

但是,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学院的教育改革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教育理念相对落后;专业建设水平不平衡;实训条件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略显滞后;师资队伍高层次、高水平的“双师型”人才缺乏;面向行业和新农村建设开办的专业及规模仍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服务行业、区域及社会的能力有待增强等。

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发展起点上,坚定信心,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克服困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积极推进我院各项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指导思想与办学定位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满足行业人才需求,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坚持以“省示范”、“国示范”或“骨干校”和“内涵、质量、特色、品牌”建设引领全局和谋划长远,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突出办学特色,培育商务品牌,提高办学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将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省示范”,基本达到“国示范”或“骨干校”要求。

(二)办学定位

立足湖南,面向全国,依托供销行业,构建以高职学历教育为“主体”,以成人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技术服务为“两翼”的办学格局,以财经、服务类专业为重点,突出商务特色,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领域,尤其是第三产业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参与新农村流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职教规划项目建设和农民工培训。

按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原则,致力于内涵发展,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将学院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示范性高职学院。

三、发展目标及主要任务

(一)办学规模

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和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在稳定全日制规模的基础上,重点扩大职业技术培训、职业资格鉴定和合作办学规模。

全日制在校生稳定在7500人左右;成人学历教育和自考、远程教育规模扩大至3000人以上;每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达到10000人次以上;形成1000人境外合作办学规模。

(二)办学特色

进一步落实“植根于农、强商固本”的办学理念,突出“商农结合”的商务特色。

围绕科学发展,调整职业教育结构,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改变单一学历教育格局,转变职业教育发展方式,实现职业教育的特色发展。

围绕专业建设,整合行业及校内外教育资源,加强以教学条件,尤其是实训条件为重点的特色办学条件建设。

围绕内涵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以职教项目建设为重点的教研、科研能力建设,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围绕服务行业、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积极参与“新网工程”建设,加强以涉农特色为重点的服务能力建设。

(三)专业建设

主要围绕增强服务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适应性和切合度,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加快专业调整和深化专业改革,逐步形成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的专业格局。

稳步推进具有行业、区域及传统优势专业的发展,重点建设服务“新网工程”的“农产品经纪与代理”、“农村连锁经营与管理”、“农产品国际贸易”、“乡村生态旅游”等特色专业。

以现有会计、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农产品经纪与代理、农村连锁经营管理、旅游实务、文秘等专业为基础,加强以财经、贸易、服务类为重点的专业体系建设。

在认真调研和充分论证基础上,分期开办3~5个覆盖新农村建设和供销行业经营领域的服务类为主(司乘服务与管理、古籍字画收藏与修复、税务筹划与代理、茶叶营销与茶艺展示等)的新专业,逐步形成以面向行业、区域第三产业为主的优势专业群。

加强特色与精品(重点)专业建设。

到2015年,建设5个省级精品专业和至少1个国家级精品(或示范性特色)专业,2~3个示范性特色专业或省级特色专业,12个院级重点专业。

在财经、贸易、服务类专业群中,选择3个建设水平高、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作为学院品牌专业建设。

通过新增、改造和调整,不断优化专业布局与结构。

专业总数控制在25个左右,每年实际招生专业控制在22个左右,每个专业的年招生数不少于100人。

(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根本任务和内在要求。

充分发挥行业企业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不断加强专业教学标准建设。

积极推行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

行业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程,采取“专业+公司+项目+服务”等途径,提高学生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效果。

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毕业生取得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人数达到95%以上,增强学生自主就业的能力。

(五)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大力推进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逐步建成若干教育改革力度大、装备水平高、优质资源共享的高水平的校外、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继续加大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力度,不断完善校内实训条件。

新增校内实训场地面积6000平方米以上,按生产性实训要求建设一栋35000平方米的酒店式培训大楼,建设25000平方米学生实习与创业商业设施。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增加至6000万元以上。

围绕重点专业领域完善财经、商贸、物流、文秘、旅游类等专业实训中心的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虚拟工厂、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验,提高实训质量;重点专业的实训条件达到省内先进水平。

充分发挥湖南商务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优势和作用,加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力度,各专业至少建设5个相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加强和推进学生的校外顶岗实习提供条件。

依托和联系行业企业和合作企业,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

(六)课程建设

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和合作企业参与主干专业课程开发,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立足职业岗位标准,构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

以重点专业为主体,集中建设一批“以职业岗位要求为课程目标,以职业标准要求为课程内容,以教学内容模块化为课程结构,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新标准为课程视野,以双师型教师队伍、仿真和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为课程保障”的工学结合的精品(教改示范)课程。

至2015年,完成1~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10门省级精品课程、50门以上院级精品课程建设,以此推进各类课程改革。

加强教材建设,建立健全教材质量监管制度,开发建设主干课程的校本教材和多媒体课件,包括校本教材100门,其中10门成为重点规划教材;开发60门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管理与质量控制

强化质量意识,加强以推行ISO9000为重要手段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修订和执行各专业教学计划及教学、实训、考试大纲,完善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及管理制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院、系、教研室三级质量监控组织。

重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监控,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尤其要重点加强对校内外实训监控、青年教师指导、考核等薄弱环节的管理。

改革评价、考核制度,建立教学质量第三方审核机制,逐步推行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学生和社会共同参与监控和评价教学质量。

(八)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改善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生机与活力、能够适应高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

通过引进与培养、录用等途径,保持教师总量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满足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全院生师比控制在16:

1之内。

进一步优化师资队伍结构,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比例超过35%,其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具有研究生学历超过50%;副高以上职称教师的比例超过40%;专业课教师中的“双师型”比例超过90%;聘请行业企业能工巧匠和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超过30%,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达到50%。

培养和引进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正高职称的高水平教师、“教学名师”各20名;择优选拔能够引领专业改革发展的专业带头人40名;重点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60名;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加强对教师的教育与管理,建设一支具有先进职教理念、高尚师德、严谨治学态度、良好教风、较强创新意识和教学科研能力、适应教学改革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九)学生综合素质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高度重视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与守法意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德育工作队伍,建立德育网站,健全德育教育活动制度,加强业余党校建设和学生党支部建设,入党学生占学生总数5%以上。

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突破口,丰富学生文体、社团活动,全面推进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工程。

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形成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心理氛围。

实现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超过90%,对口就业率达到80%,自主创业率达到5%,合作企业接收率达到35%,面向供销行业和农村就业率达到40%,用人单位满意率高于99%。

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教育与指导的课程教学体系及服务体系,健全就业教育管理制度,建立各专业稳定的就业基地,不断提高就业质量。

(十)教研科研

坚持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涉农项目研究和“两型社会”建设为重点开展教研科研工作。

进一步改善科研条件,增加科研成果数量,提高科研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提升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坚实的基础。

推行“个十百千”工程:

形成一支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教研科研队伍;获得10个省部级以上成果奖项;争取100个立项课题;发表1000篇以上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在“十二五”期间,争取国家级项目立项3~5个,省部级课题30~50个,省级行业标准7~10个,厅局级立项课题60~100个,科研到账经费不少于150万元。

发表在“名冠三家”中文核心期刊的学术论文占15%以上;出版教材40部,专著10部;获省级以上成果奖10项。

积极参加全省性、全国性和国际性学术研讨会,每年提交学术交流论文30篇左右。

学院或联合其他单位举办1~2次全国性学术研讨会、3~4次全省性学术研讨会。

(十一)社会服务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面向行业、区域第三产业,开展技术服务和培训,参与企业技术创新和研发,扩大学院辐射、推广、交流、服务的社会影响力。

以湖南商务职教集团为载体,充分发挥湖南惠农培训中心和各类人才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依托行业及行业协会,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参与的方式,构建以农民工转移培训和新型农民就业创业培训为重点的培训体系。

每年为校企合作企业培训各类业务经营、管理人员1500人次;每年培训省内各级供销社主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专业协会工作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及棉农、茶农、果农、菇农等5000人次;每年培训家政服务、美容美发、保健、速录人员等1500人次;利用软件技术专业教师培训基地开展对口支援和中职教师培训,每年培训中职师资和其他人员2000人次。

每年承办行业企业和合作企业品牌策划和商务形象代理项目10项以上,主持制订行业标准1~2个以上,研发行业、企业应用软件4个以上;每年为省供销社、省教育厅等部门提供有价值的调研报告和决策参考3~5篇。

联合相关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利用校办企业和协会服务职能带动超万户农户致富。

建好一个示范性综合服务社,把综合服务社办成学生实习的新场所,基层组织管理的新阵地,合作经济的新载体,助农增收的新平台,服务消费者的新窗口,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十二)图书资料与数字化校园建设

在2015年前,图书馆达到全国示范性高职高专建设评估标准的要求,每年图书资料经费占教育事业费比例达到3~5%,图书馆藏书总量增加至65万册。

建设高效和安全、稳定、可容灾的校园网环境,将信息化全面应用到学院的核心业务和各个管理部门,使之成为支撑教学、科研及管理的工作平台,实现教育教学业务与办公、管理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实现出口和主干网络的带宽增容,在部分关键区域覆盖无线网络。

推进“一个信息标准建设、一个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一个数据中心建设、一个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设、一个教学资源库建设”工程。

以湖南省“职教新干线”建设为重点,整合现有的教育资源,加强包括教师资源库、教材资源库、试卷试题资源库在内的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开发网络学习课程,扩大数字图书馆的应用面,促进优质教学资源的开放、普及与共享。

(十三)教师公寓与校园环境建设

推进教师公寓建设立项,完成400套教师公寓建设。

把学院建成湖南省文明单位和园林式单位,使学院成为具有浓厚商务特色的文化环境、催人奋进的学习环境、严谨开放的成才环境、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和谐相生的生态环境的学习和生活场所。

四、重点保障措施

(一)更新观念,创新体制,增强办学活力。

遵循经济、社会、教育发展规律和执政规律,更新办学理念,紧跟高职教育发展形势,注重以人为本,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指导办学,不断适应根据市场需求设专业、根据企业要求定课程、根据岗位标准练技能、根据社会评价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办学要求。

牢固树立人的全面发展观,努力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树立人人成才观念,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不拘一格培养人才。

树立终身学习观念,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树立系统培养观念,教学、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

加强校际、校企之间和学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以及中外合作等多种联合培养方式,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

依托行业,不断加大与企业合作力度,推行“订单式”、“双证书”、工学结合、企业参与等人才培养模式。

(二)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提高人才队伍素质与能力。

制定规划,明确人才强校战略的发展目标、任务及措施、要求。

抓住关键,加强高层次拔尖人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重点引进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双师型”教师和“教学名师”;积极实施“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通过合作科研、兼职教授、短期工作等方式,采取团队引进、创业引进、智力引进等形式,广泛吸纳国内外高层次拔尖人才来校工作或为学院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优秀教学团队建设。

突出重点,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改善教师队伍素质结构,大力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推进校际交流与合作;加强教师队伍教育教学和科研、服务能力建设,构建终身学习体系。

深化改革,创新人才管理工作机制。

强化岗位管理,形成人才聘用的择优和淘汰机制;完善人才评价考核标准,建立充分体现人才价值的激励机制。

加强领导,营造人才队伍建设良好环境。

健全人才工作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学院人才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人才队伍建设经费到位,努力改善人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

(三)加强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水平。

探索建立、完善现代高职学院制度体系的途径与方法,努力构建完善的现代高职学院制度体系。

在内部治理结构上,围绕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的管理体制,着力构建包括决策、执行、监督制度和绩效考评制度,以及人事、教学、科研、资产、学生管理制度在内的管理制度体系,包括人才培养制度、科研制度等在内的工作制度体系。

在处理学院和社会的关系上,围绕依托行业背景、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格局与办学目的,着力构建包括校企合作制度、工学结合制度、社会服务制度等在内的行业、企业参与、合作制度体系。

在加强制度研究、制度创新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制度执行力。

(四)深化教学改革,强化质量监控,拓展社会服务功能。

逐步实施委托培养、定向培养、订单式培养、工学交替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开展为“三农”服务、培养新型农民的试点;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制订培养方案和专业标准,引入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开发专业课程;建立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对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认证点,将职业资格证书或行业技术认证考试课程融入专业教学计划,实行“双证”制度;完善学分制改革,建立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度。

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立项研究和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出台课程改革立项管理办法,鼓励教师对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与企业人员按生产与管理流程共同开发教材,构建技能核心、实践性强的高职课程体系。

加强网络教学资源库建设,引进国际、国内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

开发网络学习课程。

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推进教考分离和考试方式、考试内容和成绩评价的改革。

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案例教学等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

推行考试制度改革,开展由政府、学院、社会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强化质量监控,完善教学督导制度。

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人才理念,建立科学、多样的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完善教育教学督导条例,进一步健全教育督导制度,加强专、兼职督导队伍的建设,建立教学督导检查结果公告和限期整改制度。

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加强岗位培训技术服务。

充分发挥湖南现代商务职业教育集团资源优势,利用湖南惠农培训中心和各类培训基地,广泛开展新网工程人才、农民工(果农、棉农、茶农、菇农)、家政服务、农民经纪人和中职教师等培训工作。

充分发挥学院人才优势,做好湖南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技术服务和相关企业应用软件开发;主持或参与省社直属公司营销策划、品牌策划和经营管理规范(标准)制订工作。

(五)争取政府和行业、合作企业支持,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改善办学条件。

争取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和办学经费投入。

充分发挥学院是省社系统唯一一所职业院校的优势,争取行业主管部门在足额投入“省示范”建设配套资金4000万元的基础上,增加“创示范”建设资金2000万元以上。

争取政府增加拨款,扩大办学经费来源;深化与企业的合作,争取合作企业的资金、设备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增强自我造血功能,扩大社会服务收入来源,自我积累7500万元。

加强经费管理,坚持依法理财。

加强学院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完善经费使用内部稽核和内部控制制度。

加强经费使用监督,强化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审计,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完善学院收费管理办法,规范学院收费行为和收费资金使用管理。

坚持勤俭办学,严禁铺张浪费,建设节约型高校。

(六)加强组织领导,增强依法治校能力。

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办学治校能力。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学院领导干部。

充分发挥学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在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

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制度创新力度,坚决惩治腐败。

坚持从严治教、规范管理,积极推行政务公开、校务公开。

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各种不正之风。

认真贯彻执行《学院关于<湖南省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实施办法>的实施细则》,保证学院事业发展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