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204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13.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docx

必修一412酶与酶促反应学案

2009—2010学年度大许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ATP和酶

(2)

一、目标与方法

1.掌握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水解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方法的同时。

提高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实验评价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酶是产生的具有的一类又称为。

通过课本中的实验一可以得出:

酶具有性。

实验二说明酶具有。

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

其中酶对称为酶的活性。

2.在“酶的特性”实验中:

(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

(2)在实验中若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那么能够完成实验吗?

(3)实验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三、重难点突破:

考点1.酶的本质和功能归纳: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

”在酶的概念中,阐述了酶的来源、作用和化学本质。

在解题中往往还会涉及到细胞内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加工,输送通道)、高尔基体(加工,向外分泌)、线粒体(提供合成和分泌所需的ATP),及组成的元素种类和基本组成单位等知识。

(如下表)

【归纳总结】.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

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

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

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3)利用酶的专一性也可探究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将某种酶液用蛋白酶或核糖核酸酶处理,根据酶液是否被水解予以判断。

[例题](2009年江苏模拟)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话化效率很高

[变式训练]: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考点2.有关酶特性的实验验证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2、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3、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原理

 

①新鲜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

②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也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

③比较产生氧气的多少

①淀粉、蔗糖是非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是还原性糖

②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③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①酶的催化要有适宜的温度、pH

②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③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复合物,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蓝;

④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淀粉则不能。

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

在单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前提下,比较此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有多余变量(额外变量)必须设法消除)。

以下四个实验的单一变量各是什么?

设计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方法步骤

 

①加入溶液:

1号试管:

2ml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

2号试管:

2mlH2O2溶液+2滴氯化铁溶液

②卫生香检验

①加入溶液:

1号试管:

2ml淀粉溶液+2ml淀粉酶溶液

2号试管:

2ml蔗糖溶液+2ml淀粉酶溶液

②温水(60℃)保温5min

③加入斐林试剂

④加热1min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分别向3支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用不同温度(60℃、沸水、冰块)处理3支试管5min

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mla-淀粉酶溶液

④向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

①加入溶液:

分别向3支试管中注入1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然后分别注入都为1ml的蒸馏水、NaOH、HCl溶液;之后再各注入2ml淀粉液

②温水(60℃)保温

③加入斐林试剂

④沸水加热

现象

1号放出的气泡多,能使卫生香猛烈复燃;

2号放出的气泡少,卫生香复燃不猛烈;

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2号试管无变化;

60℃温水处理的试管中不变蓝;

沸水、冰块处理的试管中变蓝;

1、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两只试管无砖红色沉淀;

2、加入蒸馏水的试管有砖红色沉淀。

结论

酶具有高效性

酶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归纳总结】:

1.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

本实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需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其次要严格控制实验变量。

因为本实验是酶和无机催化剂的比较实验,所以等量、同时等对照原则一定要严格遵守。

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变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无误,酶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平衡或消除额外变量的影响。

所以肝脏必须新鲜(保持酶的活性)而且要迅速研碎肝脏或用新鲜的酵母菌液。

实验结论:

①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酶具有高效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

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有两套方案即:

换底物不换酶与换酶不换底物。

如第一组方案中试管甲与乙内分别装入淀粉液与蔗糖液,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两试管均加入唾液淀粉酶,依据糖是否催化底物的水解来探讨酶是否具专一性(此实验的检验剂应使用同时检验二者是否水解的斐林试剂,而不应当使用只能检验淀粉的碘液)。

第二组方案甲、乙两试管中均加入等量淀粉液,在相同条件下,甲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乙试管中加入脂肪酶,据淀粉是否被水解来探讨酶的专一性。

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也可改为探究性实验,操作步骤与原实验相同,只是预测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若1号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2号无砖红沉淀,或2号有砖红色沉淀而1号无,则说明酶具专一性。

②若1号和2号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说明酶无专一性。

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水浴保温时,应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0℃,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本实验鉴定的原理是斐林试剂可与还原性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试管不干净,残留有还原性糖。

②蔗糖纯度不高,里面混杂有果糖、葡萄糖等。

③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

因此,本实验应使用现配制的蔗糖溶液。

3.探究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3支试管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后,要先放入不同环境5min,使淀粉液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后再加新鲜淀粉酶,摇匀维持5min,若加入淀粉酶后再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由于酶的高效性,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已把淀粉给分解了,会造成错觉。

操作时必须先将酶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然后加入底物——可溶性淀粉溶液。

如果改变顺序,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并调节每个试管要求的温度条件。

.设计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要把盛有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的3支试管,分别在60℃热水、沸水和冰块中,放足5min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

这样才能保证3支试管中除温度条件即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控制变量)全部相同。

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因变量)的原因才肯定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实验变量)影响所致。

同理,设计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也要注意3支试管除分别加入蒸馏水、氢氧化钠和盐酸造成pH不同外,其他因素都应完全相同。

【例题】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浆糊,将其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约5min,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

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

如右图所示,请回答:

(1)两试管中的现象是,该实验证明了酶的作用。

(2)甲、乙两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

(3)实验过程为什么要恒温35℃?

(4)甲和乙构成一组实验,而其中的乙试管则是实验。

(5)若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可设计试管丙,丙试管中的成分应和试管内相同,并将该试管放入中,该试管内最后颜色变化是。

(6)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丁和甲对比,丁试管内应先后加入

(填写代号)

(7)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戊和甲对比,戊试管内应先后加入

(填写代号)

①等量的蛋白清②小麦淀粉酶滤液2mL③适量的硝酸(硝酸与蛋白质能产生黄色反应,可作为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剂,由于酶在滤液中的含量极少,其颜色反应可忽略)④2~3mL浆糊⑤适量的NaOH或HCl⑥一滴碘液

【变式训练】.(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6分)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上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

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并振荡摇匀。

④将两支试管的下半部放进50~60℃的热水中,保持2min。

⑤观察并记录两支试管内溶液发生的变化。

(2)实验结果:

(3)结果分析:

(4)实验结论:

酶具有专一性。

考点3.影响酶活性的因素相关曲线分析:

(让学生画出下列四种曲线)

(1).温度对酶的影响:

(2).pH值对酶的影响:

(3).酶的催化能力与时间的关系:

(4).酶促反应速度与底物浓度的关系:

【特别提示】:

(1)在过酸或过碱环境中,酶均失去活性而不能再恢复,一定不能理解为在过低pH时活性较低,pH升高后,酶活性也逐渐得以发挥(这一点与温度的影响不同)。

(2)高温使酶失去活性,低温时,酶不失活,只是活性较低,升高温度时,活性逐渐增大(这一点与过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不同)。

【例题】下列A、B、C三图依次表示酶浓度一定时,反应速度和反应物浓度、温度、pH值的关系。

图中纵坐标表示反应速度。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反应物达到某一浓度时。

反应速度不再上升,其原因是。

(2)图B中,a点所对应的温度称。

(3)图B中,a点到b点的曲线急剧下降,其原因是。

(4)将装有酶与反应物的甲、乙两试管分别放入12℃和75℃水浴锅中,20分钟后取出转入37℃的水浴锅中保温,两试管内反应分别应为:

甲,乙。

(5)图C表示了催化反应的速率变化曲线。

A.唾液淀粉酶B.胃蛋白酶C.胰蛋白酶D.植物淀粉酶

【变式训练1】.(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

右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B.在C点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将加快

C.若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D.若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减慢

【变式训练2】.如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变化。

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图①虚线表示酶量增加一倍时,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的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C.图③不能表示在反应开始的一段时间内,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D.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则虚线可表示过氧化氢酶的催化效率

2009—2010学年度大许中学高一生物教学案

第一节ATP和酶

(2)

一、目标与方法

1.掌握酶的化学本质、酶的特性及影响酶活性的因素

2.理解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探索淀粉酶对蔗糖和淀粉水解的作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原理,学会实验方法的同时。

提高实验过程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实验评价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

认真阅读教材,完成下列问题:

1.酶是产生的具有的一类又称为。

通过课本中的实验一可以得出:

酶具有性。

实验二说明酶具有。

实验中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为。

其中酶对称为酶的活性。

2.在“酶的特性”实验中:

(1)为什么要选用新鲜酵母菌液和蒸馏水?

(2)在实验中若将斐林试剂改为碘液,那么能够完成实验吗?

(3)实验说明酶具有哪些特性?

3.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有哪些?

它们与反应速度的关系如何?

请用坐标曲线表示。

三、重难点突破:

考点1.酶的本质和功能归纳: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有机物。

”在酶的概念中,阐述了酶的来源、作用和化学本质。

在解题中往往还会涉及到细胞内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内质网(加工,输送通道)、高尔基体(加工,向外分泌)、线粒体(提供合成和分泌所需的ATP),及组成的元素种类和基本组成单位等知识。

(如下表)

【归纳总结】.酶化学本质的实验验证:

(1)证明某种酶是蛋白质

实验组:

待测酶液+双缩脲试剂→是否出现紫色反应。

对照组:

已知蛋白液+双缩脲试剂→出现紫色反应。

(2)证明某种酶是RNA

实验组:

待测酶液+吡罗红染液→是否呈现红色。

对照组:

已知RNA溶液+吡罗红染液→出现红色。

(3)利用酶的专一性也可探究某种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还是RNA,将某种酶液用蛋白酶或核糖核酸酶处理,根据酶液是否被水解予以判断。

[例题](2009年江苏模拟)酶是活细胞产生的。

下列关于酶的论述错误的是(B)

A.有些酶是核酸B.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C.酶的活性与pH有关D.酶的催话化效率很高

[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酶的概念和特性。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酶与无机催化剂相比具高效性、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条件的特性,但与无机催化剂也有共性,即在反应前后酶的数量和性质不变。

[答案]:

B。

[变式训练]:

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酶能调节生物体的生命活动B.一般说来,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C.酶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D.所有的酶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都可产生紫色反应

[解析]: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为RNA,此概念表达出了酶的产生部位,生理作用及化学本质。

化学本质为蛋白质的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可与双缩脲反应生成紫色物质,而本质为RNA的酶则是在细胞核内(经转录)产生的,与双缩脲试剂无紫色反应。

酶只起催化作用,即只能加快化学反应速度,不能减慢。

调节生命活动的物质是激素。

所有活细胞都要进行化学反应,而化学反应离不开酶的催化。

[答案]:

B。

考点2.有关酶特性的实验验证

1、比较过氧化氢酶和Fe3+的催化效率

2、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水解的作用

3、探索影响淀粉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原理

 

①新鲜肝脏中含过氧化氢酶,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

②Fe3+是一种无机催化剂,也能催化H2O2分解为H2O和O2

③比较产生氧气的多少

①淀粉、蔗糖是非还原糖;麦芽糖、葡萄糖、果糖是还原性糖

②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

③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

①酶的催化要有适宜的温度、pH

②淀粉酶能催化淀粉水解成麦芽糖

③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复合物,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不变蓝;

④麦芽糖能与斐林试剂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而淀粉则不能。

实验设计

设计思路:

在单一变量(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的前提下,比较此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如有多余变量(额外变量)必须设法消除)。

以下四个实验的单一变量各是什么?

设计原则:

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

 

方法步骤

 

①加入溶液:

1号试管:

2mlH2O2溶液+2滴肝脏研磨液

2号试管:

2mlH2O2溶液+2滴氯化铁溶液

②卫生香检验

①加入溶液:

1号试管:

2ml淀粉溶液+2ml淀粉酶溶液

2号试管:

2ml蔗糖溶液+2ml淀粉酶溶液

②温水(60℃)保温5min

③加入斐林试剂

④加热1min

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pH对酶活性的影响

①分别向3支试管中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用不同温度(60℃、沸水、冰块)处理3支试管5min

③向3支试管中各注入1mla-淀粉酶溶液

④向3支试管中各滴入1滴碘液

①加入溶液:

分别向3支试管中注入1ml新鲜的唾液淀粉酶溶液;然后分别注入都为1ml的蒸馏水、NaOH、HCl溶液;之后再各注入2ml淀粉液

②温水(60℃)保温

③加入斐林试剂

④沸水加热

现象

1号放出的气泡多,能使卫生香猛烈复燃;

2号放出的气泡少,卫生香复燃不猛烈;

1号试管出现砖红色沉淀;

 

2号试管无变化;

60℃温水处理的试管中不变蓝;

沸水、冰块处理的试管中变蓝;

1、加入氢氧化钠和盐酸的两只试管无砖红色沉淀;

2、加入蒸馏水的试管有砖红色沉淀。

结论

酶具有高效性

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要高

酶具有专一性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酸碱度。

【归纳总结】:

1.验证酶的高效性实验

本实验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为达到实验目的,首先需合理设计对照实验,其次要严格控制实验变量。

因为本实验是酶和无机催化剂的比较实验,所以等量、同时等对照原则一定要严格遵守。

只有这样才能使控制变量不影响实验结果。

为保证实验结果准确无误,酶的数量和质量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平衡或消除额外变量的影响。

所以肝脏必须新鲜(保持酶的活性)而且要迅速研碎肝脏或用新鲜的酵母菌液。

实验结论:

①酶具有催化作用,同无机催化剂一样都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②酶具有高效性,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的催化效率更高。

2.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

在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中,可有两套方案即:

换底物不换酶与换酶不换底物。

如第一组方案中试管甲与乙内分别装入淀粉液与蔗糖液,在其他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两试管均加入唾液淀粉酶,依据糖是否催化底物的水解来探讨酶是否具专一性(此实验的检验剂应使用同时检验二者是否水解的斐林试剂,而不应当使用只能检验淀粉的碘液)。

第二组方案甲、乙两试管中均加入等量淀粉液,在相同条件下,甲试管中加入唾液淀粉酶,乙试管中加入脂肪酶,据淀粉是否被水解来探讨酶的专一性。

验证酶的专一性实验,也可改为探究性实验,操作步骤与原实验相同,只是预测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若1号有砖红色沉淀生成,而2号无砖红沉淀,或2号有砖红色沉淀而1号无,则说明酶具专一性。

②若1号和2号都有砖红色沉淀生成,则说明酶无专一性。

制备的可溶性淀粉溶液,必须完全冷却后才能使用。

如果用刚煮沸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进行实验,就会因温度过高而破坏淀粉酶的活性。

水浴保温时,应控制在60℃左右,低于50℃或高于70℃,都会降低化学反应的速度。

本实验鉴定的原理是斐林试剂可与还原性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沉淀。

如果2号试管也产生了砖红色沉淀,可能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试管不干净,残留有还原性糖。

②蔗糖纯度不高,里面混杂有果糖、葡萄糖等。

③蔗糖溶液放置时间过长,被溶液中的微生物分解成还原性糖。

因此,本实验应使用现配制的蔗糖溶液。

3.探究温度(或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

实验设计程序:

淀粉和淀粉酶→各自在所控制的温度下处理一段时间→淀粉与相应温度的淀粉酶混合→在各自所控制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时,3支试管各注入2mL可溶性淀粉后,要先放入不同环境5min,使淀粉液达到所处不同环境的温度,然后再加新鲜淀粉酶,摇匀维持5min,若加入淀粉酶后再放入不同温度的环境中,由于酶的高效性,在升温或降温的过程中已把淀粉给分解了,会造成错觉。

操作时必须先将酶放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然后加入底物——可溶性淀粉溶液。

如果改变顺序,则会影响实验结果。

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维持并调节每个试管要求的温度条件。

.设计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要把盛有等量的可溶性淀粉溶液的3支试管,分别在60℃热水、沸水和冰块中,放足5min后,再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溶液。

这样才能保证3支试管中除温度条件即实验变量不同外,其他因素(控制变量)全部相同。

造成不同的实验结果(因变量)的原因才肯定是不同的温度条件(实验变量)影响所致。

同理,设计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也要注意3支试管除分别加入蒸馏水、氢氧化钠和盐酸造成pH不同外,其他因素都应完全相同。

【例题】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注入3mL浆糊,将其下半部浸在35℃左右的温水中,约5min,然后,在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小麦淀粉酶滤液,在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

振荡两支试管,然后同时取出两试管,分别滴入1滴碘液。

如图所示,请回答:

(1)两试管中的现象是甲试管内不变蓝色,乙试管内变蓝色;,该实验证明了酶的催化作用。

(2)甲、乙两试管内各物质的量要求相同的目的是为了排除各项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的严密性

(3)买验过程为什么要恒温35℃?

只有在恒温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对实验结果的干扰;35℃是小麦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

(4)甲和乙构成一组对比实验,而其中的乙试管则是对照实验。

(5)若要验证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可设计试管丙,丙试管中的成分应和甲;试管内相同,并将该试管放入沸水浴或冰水;中,该试管内最后颜色变化是变成蓝色。

(6)若验证酶的专一性,可另设计试管丁和甲对比,丁试管内应先后加入

①②③。

(填写代号)

(7)若验证pH对酶活性的影响,可另设计试管戊和甲对比,戊试管内应先后加入

④⑤②⑥。

(填写代号)

①等量的蛋白清②小麦淀粉酶滤液2mL③适量的硝酸(硝酸与蛋白质能产生黄色反应,可作为检验蛋白质是否存在的试剂,由于酶在滤液中的含量极少,其颜色反应可忽略)④2~3mL浆糊⑤适量的NaOH或HCl⑥一滴碘液

[解析]:

本题主要探究的是酶催化作用的实验设计,用清水作对照组,第(5)、(6)、(7)则分别要求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酶的专一性及pH对酶活性的影响,设计实验时应遵循前面所述原则进行相应设计。

[答案]:

(1)甲试管内不变蓝色,乙试管内变蓝色;催化

(2)为了排除各项量的不同对结果的影响,增加实验的严密性(3)只有在恒温条件下,才能排除温度因素对结果的干扰;35℃是小麦淀粉酶起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4)对比;对照(5)甲;沸水浴或冰水;变成蓝色(6)①②③;(7)④⑤②⑥

【变式训练】.(08年江苏学业水平测试卷)(6分)为了探究酶的专一性,现用可溶性淀粉溶液、蔗糖溶液(两者都是非还原糖)以及淀粉酶溶液、斐林试剂等材料进行实验。

(1)实验步骤:

①取两支洁净的试管,编上号,然后按照下表中的要求进行操作。

②轻轻振荡这两支试管,使试管内的液体混合均匀,然后将试管的下半部浸到60℃左

右的热水中,保持5min。

③取出试管,各加入1mL斐林试剂并振荡摇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