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诗全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8128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0.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维的诗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王维的诗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王维的诗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王维的诗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王维的诗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王维的诗全集》.docx

《《王维的诗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维的诗全集》.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王维的诗全集》.docx

《王维的诗全集》

《王维的诗全集》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诗文解释】

  清晨,渭城细雨霏霏,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更加翠色欲滴。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词语解释】

  渭城:

秦时咸阳城,汉武帝时称渭城。

  浥:

沾湿。

  客舍:

旅馆。

  阳关:

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南。

  【诗文赏析】

  这首诗所描写的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离别。

它没有特殊的背景,有的是至深的惜别之情,所以,它适合大多数别筵离席颂唱,后来纳入乐府,成为流行,久唱不衰的歌曲。

  诗人剪裁下这临行送别时的一瞬,使其成为了永恒。

老友即将远行,将赴满地黄沙的边疆绝域。

此时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见,千言万语无从说起,能说出口的只有一句:

喝下这杯离别的酒吧!

依依惜别之情、所有的关怀与祝福早已融进了这一杯酒中。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诗文解释】

  一阵新雨过后,青山翠谷越发显得静幽,夜幕降临,凉风习习,更令人感到秋意浓厚。

明亮的月光照映着松林,泉水从石上潺潺流过。

竹林中传来阵阵欢声笑语,原来是洗衣少女们归来,莲叶浮动,那是顺流而下的渔舟。

尽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向往长留。

  【词语解释】

  浣女:

洗衣女。

  王孙:

贵族的后裔,这里指隐居的高士。

  【诗文赏析】

  此诗为王维山水诗中的名篇。

雨后秋山明快舒朗、清新鲜洁的环境特点构成了全诗的基调。

诗情画意中寄托了诗人高洁的情怀及对理想境界之追求。

  明月清泉,竹喧莲动,浣女归舟,层次鲜明,因果清晰,且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构成一幅清晰和谐的雨夜秋山图。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文解释】

  独自一人坐在幽静的竹林中,拨弄着琴弦,又一声声地长啸。

竹林深深,没有人知道我的行踪,只有皎洁的月光静静地把我映照。

  【词语解释】

  篁:

竹丛。

  长啸:

即是从口中发出清越悠长的声音,古代文士喜在幽谷山林之间长啸,藉以抒情调气。

  【诗文赏析】

  诗中既无描写,又无抒情,全篇平平淡淡。

但其妙处却是在于四句诗结合起来,共同构成一种境界:

一个清幽绝俗的境界!

月夜幽林之中空明澄静,坐于其间弹琴长啸,怡然自得,尘念皆空。

  心灵澄静的诗人与清幽澄静的竹林明月幽然相会。

在此物与心会、情与景和之际,「着手成春」。

除此之外,全诗静中有动、寂中有声、明暗映衬,独得其妙!

相思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诗文解释】

  生长于南方的红豆,入春以来不知长出多少枝条。

希望你多多采摘,红豆最能寄寓相思离别之情。

  【词语解释】

  红豆:

产于两广一带,又名相思子,形如豌豆,朱红色。

古人常用来象征爱情或相思。

  君:

你。

  采撷:

采摘。

  【诗文赏析】

  红豆产于南方,鲜红圆润,晶莹似珊瑚,南方人常来镶嵌饰物。

相传古代有位女子,因为丈夫战死边疆,而哭死于树下,化为红豆,后来人们把红豆又称为“相思子”。

唐诗中经常用红豆来表示相思之情。

相思既包括男女之间的情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友爱,本诗就属于后者。

诗中语浅情深,物轻情重。

小小的红豆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眷恋与思念。

春中田园作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归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惆怅思远客。

  【诗文解释】

  屋上有一只喜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

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

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

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

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词语解释】

  觇:

侦察。

  觞:

古代人喝酒用的酒杯。

  【诗文赏析】

  「诗中画」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一个重要特色,即诗中有画,画中有情,因此具有极高的艺术性。

  这首田园作正是一幅取景、构图都颇具匠心的田园画卷,画的是一首春天的颂歌,鸟儿叫了,杏花白了,农夫们也拉开了农事的序幕。

诗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但是作者并没有渲染春天的姹紫嫣红,而是用淡淡的文笔加以描述。

这淡淡的文字却成功地向我们传达了春天的到来。

诗人通过敏锐的感觉,捕捉到了早春的景象,诗中的景物都充满了生机,而人们也在春天的熏陶之下,对未来满怀着憧憬。

诗人在赞美这大好春光的同时,又为那些远在他乡无法享受和领略这美好的生活的游子们感到惆怅和惋惜。

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诗文解释】

  一斗新丰美酒价值十千元。

京都长安有很多的游侠少年。

今日与你相逢,一见如故,为你开怀畅饮真是痛快。

我们的马就系在高楼下的垂柳边。

  【词语解释】

  斗:

酒器。

  游侠:

好交游、使气性的人。

  意气:

意志和气概。

  【诗文赏析】

  新丰美酒堪称酒中之冠,咸阳游侠堪称人中之杰。

少年游侠在高楼豪饮,意气风发,英武豪迈。

末句描绘出一幅由高楼、骏马及垂柳构成的画面,在华美、热闹中显出雅致、飘逸,不流于市井的鄙俗,创作出一种富于浪漫气息的生活情调和理想化色彩,显现出诗人对游侠生活的诗意感受。

观猎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诗文解释】

  角弓上的箭和着强劲的寒风呼啸射出,英武的将军飞驰在渭城的郊野狩猎。

枯草茫茫,挡不住猎鹰敏锐的双眼,积雪融尽,疾驰的马蹄越发轻快。

转眼之间,马队穿过新丰市,回到细柳营中。

再回首,遥望那挽弓射雕的地方,只见笼罩着大地的暮云却一片平静。

  【词语解释】

  角弓:

装饰着兽角的硬弓。

  渭城:

古时的咸阳。

  新丰市:

故址在今陕西临潼东北。

  细柳营:

在今陕西长安。

  暮云平:

傍晚的云层与大地连成一片。

  【诗文赏析】

  诗人用激情洋溢、豪兴湍飞的语言描绘了一次普通的狩猎活动,笔力遒劲、气势恢弘。

综观全诗,半写出猎,半写猎归,起得突兀,结得意远。

出猎时英姿飒爽,归猎时踌躇满志。

景中寓情,于景的变化中见情的消长。

颔联体物精细,对仗精妙。

诗中隐藏着三个地名,却使人浑然不觉,运用典故而无雕琢痕迹。

所有这些手法都表达了诗中人生气远出的意态与豪情。

渭川田家

  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诗文解释】

  夕阳照着村落,深深的巷子里牛羊已经回来。

老人惦念着牧童,拄着拐杖在柴门前等候。

野鸡在鸣叫,田里麦苗已经吐穗,蚕开始休眠吐丝,桑叶已经稀少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相遇时亲切地聊起了天。

多么羡慕这悠闲的农家生活啊,不由得怅然吟唱起《式微》。

  【词语解释】

  墟落:

村落。

  穷巷:

深巷。

  野老:

村野老人。

  倚杖:

靠着拐杖。

  荆扉:

柴门。

  雉:

野鸡。

  蚕眠:

蚕蜕皮时,不食不动,像睡眠一样。

  荷:

扛着。

  即此:

指上面所说的情景。

  式微:

用《诗经》"式微、式微,胡不归″语,有归隐田园之意。

  【诗文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恬然自乐的田家归图,虽都是平常事物,却是诗意盎然,表现出诗人高超的写景技巧。

  全诗以朴素的白描手法,写出了人与物皆有所归的景像。

映衬出诗人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渴望有所归,羡慕平静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心情。

流露出诗人在官场的孤苦、郁闷。

老将行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奔腾畏蒺藜。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大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立功勋!

  【诗文解释】

  老将在少年十五、二十岁的时候,步行夺下胡人的马骑。

射杀山里的白额猛虎,比得上郢下黄须儿。

一个人转战三千里,一把剑抵得过百万人的军队。

汉朝的兵英勇迅速像疾雷闪电,敌人的骑兵奔腾而来却害怕铁蒺藜。

卫青不败像有天助,李广打仗没有功劳是因为命运不好。

自从不被任用就衰老了,岁月流逝,世事蹉跎成了白发老人。

从前射箭没有鸟能保全双目,如今在肘上长了瘤。

在路边卖瓜,门前学陶潜种了柳树。

一片苍茫中古树连着深巷,寂寞的寒山对着敞开的窗子。

立誓要让疏勒城中涌出泉水,不像颍川的灌夫只会借酒使气。

贺兰山下驻军密集如云,紧急文书传送过来,日夜都可以听得到。

持着符节的使臣在三河招募年少的士兵,皇帝下了五道诏书让将军们出兵。

试着拂拭铠甲擦得雪亮闪光,拿着宝剑,剑上的金星闪闪发光。

愿有一把强弓射杀敌人的大将,羞耻于敌人对君王构成威胁。

不要嫌弃当年的云中太守,还可以在这次战役中建立功勋。

  【词语解释】

  霹雳:

疾雷。

  蒺藜:

指战地所用的障碍物铁蒺藜。

  卫青:

汉代名将,屡败匈奴而建功。

  数奇:

命运不好。

  弃置:

丢在一旁。

  蹉跎:

光阴虚度。

  飞箭无全目:

指射艺之精,能使飞雀双目不全。

  垂杨生左肘:

指双臂如生疡瘤。

典出《庄子·至乐》。

  故侯瓜:

秦东陵侯召平在秦亡后种瓜为生,瓜味甘美。

  先生柳:

晋陶渊明弃官归隐,自号“五柳先生”。

  穷巷:

深巷。

  虚牖:

空寂的窗。

  贺兰山:

在今宁夏中部,唐代常为战地。

  羽檄:

紧急军书,上插鸟羽,以示加速。

  三河:

汉代称河南、河东、河内三郡。

  铁衣:

护身的铁甲。

  星文:

指剑上所嵌的七星文。

  燕弓:

燕地出产的以坚劲出名的弓。

  【诗文赏析】

  本诗塑造了一个一心为国,英勇善战的老将军形象。

他年轻时英勇无比,无端被弃也没有消沉,仍然心系国事。

当战事再次爆发,他不计前嫌,披挂上阵,为国立功。

全诗大量使用典故,采用铺叙的方法,刻画了老将军的形象,结构严谨,语言感人。

归嵩山作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诗文解释】

  清澈的河川水环绕一片草木,车马悠闲自得地在路上行进。

流水好像有情谊,傍晚的归鸟与我一起回来。

荒凉的城池靠着古老的渡口,落日的余辉洒满秋天的山峦。

在那遥远的嵩山下面,回去关上门谢绝人事。

  【词语解释】

  清川:

清流。

  相与:

互相作伴。

  关:

门。

  【诗文赏析】

  这首诗写作者辞官归隐途中所见的景色和心情。

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北。

  在归隐的途中,诗人面对一片秋景,写诗抒怀,显示出诗人归隐的闲适,也表现了他归隐的决心。

虽然秋色也使他感到了凄清,但很快他就调适过来,趋于淡薄恬静。

全诗没有任何修饰,随意写来,情真意切,平淡自然,不着痕迹。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诗文解释】

  不知香积寺在哪里,走了好几里才进入白云缭绕的山峰。

古木参天没有人行的小路,深山里不知何处传来阵阵钟声。

流泉遇到岩石发出幽咽的响声,日光照在幽深的松林上生出寒意。

暮色降临宁静潭水弯曲之处,安然修禅制服各种欲望。

  【词语解释】

  无人径:

不见人影的径路。

  冷青松:

为青松所冷。

  曲:

水边。

  安禅:

安然入禅境。

  【诗文赏析】

  诗人晚年的诗文中常带有一种恬静的意境。

这首诗,就是以他沉湎于佛学的恬淡心境,描写山林古寺的幽邃环境,从而造成一种清高幽僻的意境。

这首诗的前六句写的都是景色,然而无处不透露诗人的心情。

  诗人进入茫茫山林中寻访香积寺,见景生情,由远到近,描绘了访问途中见到的景色,透露恬淡宁静的气氛。

全诗由景写情,构思巧妙,自然天成。

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诗文解释】

  中年以后颇好佛教,晚年隐居在终南山的旁边。

兴致来了就独自出游,其中的快乐只有自己心里知道。

不知不觉走到水流的尽头,坐下来看白云冉冉升起。

偶然遇到山林中的老翁,谈笑起来没有一定的时间,忘了回来。

  【词语解释】

  中岁:

中年。

  家:

住。

  空:

徒然。

  穷:

尽。

  值:

碰到。

  还期:

回来的时间。

  【诗文赏析】

  王维晚年官至尚书右丞,职务可谓不小。

其实,由于政局变化反复,他早已看到仕途的艰险,便想超脱这个烦扰的尘世。

他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那种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

诗人生动形象地描绘了自己隐居生活的闲适,从中可以看到诗人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风采。

全诗平淡而含蓄,悠然自得,充满情趣。

积雨辋川庄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诗文解释】

  雨下了很久,空林中的炊烟,缓缓升起,蒸好饭做好菜送到东面的田里。

广漠的水田上翩翩飞起了白鹭,浓密的夏天的树林中黄鹂悦耳地鸣叫着。

在山中修身养性看林童参悟禅理,在幽深的松林下,采摘露葵素食斋戒。

我这个老人与人无所争了,海鸥为什么还要猜疑呢?

  【词语解释】

  菑:

农田。

  夏木:

高大的树木。

  野老:

作者自指。

  【诗文赏析】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

《旧唐书·王维传》记载:

“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在这首七律诗中,诗人描写了连雨天后辋川山庄的景色,表现了诗人隐居后脱俗闲适的生活。

全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用词贴切,淡雅幽寂。

山中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

  【诗文解释】

  在山中送别了你,太阳落山时把柴门掩上。

春草年年转绿,不知你能不能回来。

  【词语解释】

  扉:

门扇。

  王孙:

指所别之人。

《楚辞·招隐士》: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

  【诗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抒写了诗人依依难舍的深厚友情,表现了送别友人后诗人寂寞和思念的心情。

全诗含蓄深厚,曲折别致,独具匠心,耐人寻味。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诗文解释】

  请你下马来喝一杯酒,敢问你要到哪里去?

你说因为不甚得志,要到终南山那边隐居。

只管去吧,我不再多问,那白云没有穷尽的时候。

  【词语解释】

  饮君酒:

请君饮酒。

  何所之:

往何处去?

  南山:

终南山。

  【诗文赏析】

  这是首送友人归隐的诗,采用问答的方式从友人口中说出归隐的原因,也表现了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友人关切爱护,既劝慰友人又对友人的归隐生活流露出羡慕之情,说明诗人对自己的现实也不很满意。

  全诗语言看似平淡无奇,但最后两句却顿增诗意,可谓词浅情深,蕴含着不尽的意味。

田园乐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词语解释】

  宿雨:

昨夜下的雨。

  山客:

隐居山庄的人。

  犹眠:

还在睡觉。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

“桃红”、“柳绿”、“花落”、“莺啼”,诗人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

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秋夜曲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诗文解释】

  月亮刚刚升起,秋天的露水还很轻,轻罗做的衣服已经单薄,却不想更换。

夜里久久地殷勤地拨弄着银筝,心里害怕进到空房子里迟迟不归。

  【词语解释】

  桂魄:

月亮的美称。

  罗:

轻柔的丝绸。

  殷勤:

频频的意思。

  【诗文赏析】

  本诗描写一位少妇在秋夜里思念丈夫的情景。

清凉的秋夜,还穿着单薄衣服的她立在屋外,拨弄银筝,不肯回房。

因为害怕独守空房,可见她凄凉的心境。

诗人以巧妙的构思,集中写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一股淡淡的哀怨流露出来。

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文解释】

  终南山靠近天都,山势连绵不尽,一直延伸到海边。

回头望去,白云连成一片,走近终南山,山上的青青烟雾反而看不见了。

在中峰,可以看到不同的分野,条条山谷间的阴晴都不一样。

想要在一户人家投宿,隔着溪水问对面的樵夫。

  【词语解释】

  太乙:

终南山。

  海隅:

海边。

 霭:

雾气。

  变:

变限。

  殊:

不同。

  【诗文赏析】

  诗人描写了终南山的辽阔、壮丽,虽然篇幅不长,只有四十个字,却形象地描绘出了这座名山的方方面面。

正所谓“以不全求全”,从而“以少总多”、“意余于像”。

全诗意境壮阔,写法细腻,形象传神。

送梓州李使君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橦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诗文解释】

  千山万壑,长满了参天的古树,到处都是杜鹃鸟啼叫的声音。

山中下了一夜的雨,百泉流淌,好像挂在树梢上。

汉女向官府交纳用桐木花织成的布匹,巴人常为了芋田发生诉讼。

希望学习文翁,翻新文化,教化人民,不要倚仗先贤的政绩不能超越。

  【词语解释】

  杜鹃:

布谷鸟。

  树杪:

树梢。

  输:

交纳。

  讼:

讼争。

  翻:

迅速彻底。

  倚:

依赖。

  【诗文赏析】

  诗人在诗中劝勉友人,恪尽职守,有所作为。

诗人没有写近处之景,抒发离情,而是遥想友人所要赴任的蜀地的景色从而勉励友人。

诗人没有抒发惜别之情,立意劝勉,委婉得体。

全诗格调高扬,鼓舞人心。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绛帻鸡人抱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诗文解释】

  带着红头巾的鸡人送来报晓的更筹,尚衣官才向皇帝呈上翠云裘。

重重叠叠的官门一一打开,各国使节与百官向皇帝朝拜。

日光才照到掌扇上皇帝出朝,香烟缭绕想依附在浮动的龙袍图案上。

早朝结束还要用五色纸撰写诏书,佩玉碰响着回到中书省。

  【词语解释】

  绛帻:

红头巾。

  尚衣:

负责管理皇帝服饰几案的官。

  冕旒:

指天子。

  裁:

草拟。

  佩:

玉佩。

  【诗文赏析】

  贾至写过一首《早朝大明宫》,当时颇为人注目,杜甫、岑参、王维都曾作诗相和。

诗人利用细节的描写和场面渲染,突出了早朝的宏伟气势与庄严华贵气氛及皇帝的威严。

全诗雍容华丽别具艺术特色。

赠郭给事

  洞门高阁霭余晖,桃李阴阴柳絮飞。

  禁里疏钟官舍晚,省中啼鸟吏人稀。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闱。

  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

  【诗文解释】

  东门高阁凝聚着太阳的余辉,桃李盛开,柳絮飞扬。

宫中钟声疏落已到傍晚,门下省中听得见鸟儿的鸣叫,往来的官吏稀少。

早晨戴着玉饰恭恭敬敬地上朝,傍晚捧着皇帝的诏书朝拜回来。

虽然勉力想追随你,无奈年老多病,将因为卧病而辞官退休。

  【词语解释】

  蔼:

凝聚。

  禁里:

宫中。

  省:

指门下省。

  趋:

小步行走。

  无那:

无奈。

  【诗文赏析】

  这是诗人写给郭给事的酬答诗。

“给事”,即给事中,是唐代门下省的要职,常在皇帝周围,掌宣达诏令,驳正政令之违失,地位是十分显赫的。

本诗描写了这位友人官位的显达,居官的清廉闲静及对皇帝的忠心耿耿,表现了诗人自己辞官归隐的出世思想。

全诗文雅脱俗,别开生面。

杂诗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诗文解释】

  你从故乡来,应该知道故乡的事情。

你来的那天,镂花窗前的寒梅花开了没有?

  【词语解释】

  来日:

指从故乡动身前来之日。

  绮窗:

雕镂花纹的窗。

  未:

疑问词。

  【诗文赏析】

  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

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

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全诗质朴平淡,却诗味浓郁,悠扬不尽,意趣盎然。

青溪

  言入黄花川,每逐青溪水。

  随山将万转,趣途无百里。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漾漾泛菱荇,澄澄映葭苇。

  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

  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

  【诗文解释】

  我每次进入黄花川,都要沿着青溪溪水而行。

水随着山势千回万转,但走过的路不过千里。

流过乱石时水声喧腾,而流经松林时却没有声息与松林相映色调优美。

水波荡漾,浮着菱角和荇菜,清澈的溪水侧映着芦苇。

我的心一向闲静,就像这淡泊的溪水。

请让我留在溪边岩石上,垂着钓竿了此一生。

  【词语解释】

  言:

发语词,无义。

  黄花川:

陕西省凤县水名。

  逐:

顺,循。

  将:

将近。

  万转:

形容山路千回万转。

  趣途:

趣,通"趋"。

前往的路程。

  声:

水声。

  色:

山色。

  漾漾:

水波荡漾。

  泛:

飘浮。

  菱荇:

泛指水草。

  澄澄:

清澈透明。

  映:

倒映。

  葭苇:

泛指芦苇。

  素:

向来。

  闲:

恬静悠闲。

  澹:

安静,澹泊。

  请:

愿。

  盘石:

大石。

  将已矣:

将留此终身。

  【诗文赏析】

  本诗写了一条不很有名的溪水,描写了溪水及周围的景色,有动有静,有声有色。

  诗人用清溪的淡泊比照自己的恬静安闲,将如画的景色与自己的心境融合在一起。

全诗清淡、自然、素雅,却韵味深厚。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诗文解释】

  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词语解释】

  空:

空寂。

  时鸣:

不时地啼叫。

  【诗文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诗文解释】

  随着天色转晚,山色一片苍翠,秋水整日不停缓缓流动。

拄着手杖站在柴门外,迎着风倾听傍晚的蝉鸣叫。

渡口还有落日的余辉,村庄里升起袅袅的炊烟。

又遇到喝醉酒一位像接舆一样的醉酒狂士,在我面前放声高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