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808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docx

新上岗人员培训资料感染科

五华县中医医院

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目录

 

五华县中医医院

新上岗人员医院感染知识培训资料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广义地讲,医院感染的对象包括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门急诊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等,这些人在医院的区域里获得感染性疾病均可以称为医院感染,但由于就诊病人、探视者和病人家属在医院的时间短暂,获得感染的因素多而复杂,常难以确定感染是否来自医院,故实际上医院感染的对象主要是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医院感染报告制度

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2、科室监控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3、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4、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应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5、经调查证实出现医院感染流行时,医院应于24小时内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医疗废物目录

依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分5类:

感染性、损伤性、病理性、化学性和药物性废物。

(另包括不可燃物品如废弃的搪瓷、不锈钢器具;污水、污泥等)

感染性废物:

携带病原微生物具有印发感染性疾病传播危险的医疗废物。

包括:

1、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包括:

——棉球、棉签、引流棉条、纱布及其他各种敷料;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

——废弃的被服;

——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

2、医疗机构收治的隔离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

3、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

4、各种废弃的医学标本。

5、废弃的血液、血清。

6、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及一次性医疗器械视为感染性废物。

(注:

卫生部明确医疗废物分类的有关问题中,提出第6条如不具备其特征但属于其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如加药注射器属于医疗废物,输液瓶不属于医疗废物)

病理性废物:

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

包括: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人体组织、器官等。

(如手术室、人流室、产房)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注:

卫生部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的处理,(可造成传染病传播的)胎盘(应消毒后)按照病理性废物处置。

损伤性废物:

能够刺伤或者割伤人体的废弃的医用锐器。

1、医用针头、缝合针。

2、各类医用锐器,包括:

解剖刀、手术刀、备皮刀、手术距等。

3、载玻片、玻璃试管、玻璃安瓿等。

注:

如口腔诊疗中使用的部分一次性口腔器械,如探针、口镜等。

药物性废物:

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废弃药品。

包括:

1、废弃的一般性药品,如:

抗生素、非处方类药品等。

2、废弃的细胞毒性药物和遗传毒性药物,包括:

致癌性药物,如如硫唑嘌呤、苯丁酸氮芥、萘氮芥、环孢霉素、环磷酰胺、苯丙胺酸氮芥、司莫司汀、三苯氧氨、硫替派等;

可疑致癌性药物,如:

顺铂、丝裂霉素、阿霉素、苯巴比妥等;免疫抑制剂。

3、废弃的疫苗、血液制品等。

注:

少量药物性废物可按照感染性废物收集,如病房中含少量药物或残留疫苗的输液、注射器。

化学性废物:

具有毒性、腐蚀性、易燃易爆性的废弃的化学物品。

包括:

1、医学影像室、实验室废弃的化学试剂。

2、废弃的过氧乙酸、戊二醛等化学消毒剂。

3、废弃的汞血压计、汞温度计。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时间最长不得超过48小时。

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应当设置明显的警示标识,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采取防盗和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医疗废物交接单,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类别、袋或盒件数、重量、交接时间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交接单保存时间3年以上。

 

医院感染病例监测、报告制度

各临床科室必须对住院病人进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以掌握我院医院感染发病特点,并如实、及时、准确报告本科室医院感染情况,为我院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我院实际状况制定如下制度:

1、经治医生按《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初步诊断,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病原微生物检测,力争感染病例病原微生物检测率达到50%以上;对疑似医院感染病例的诊断,经治医生报告主任,会同“科室感染管理小组”一同讨论,并作进一步的讨论、检查;如小组不能确定,须上报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由委员会研究、分析、决定是与否。

2、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即时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同时在住院病历首页院内感染名称栏填写医院感染疾病名称。

科室感染管理小组负责人应在医院感染管理科的指导下,及时组织经治医师、护士查找感染原因,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报告和控制。

3、由医院感染管理科收卡后到病区调查、核对、登记,并定期对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4、凡发现在同一病区三例以上的相同细菌感染的病例,科室质控员应立即通知医院感染管理科,及时查找原因并采取控制措施,防止暴发流行发生,对不及时报告的个人与科室予以一定处罚。

5、疑为医院感染病人应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在转科后已留标本报告阳性,并确诊为院内感染者,由转出科室补填登记卡并注明转归。

6、出现医院感染流行趋势时,医院感染管理科于24小时内报告主管院长和医务科,并通报相关部门。

7、医院感染管理科常规进行漏报调查,漏报与隐瞒不报,予以相应处罚。

 

五华县中医医院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控制制度 

1、医院感染流行暴发的报告与时限:

经调查证实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所在地的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确认后,应当于24小时内逐级上报至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

省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审核后,应当在24小时内上报至卫生部:

①5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

②由于医院感染暴发直接导致患者死亡:

③由于医院感染暴发导致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

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当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的要求进行报告:

①10例以上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

②发生特殊病原体或者新发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③可能造成重大公共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医院感染。

医疗机构发生的医院感染属于法定传染病的,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的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2、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时,应采取下列控制措施:

①临床科室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协助调查和执行控制措施。

②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科)必须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步骤为:

A.证实暴发:

对怀疑患有同类感染的病例进行确诊,计算其罹患率,若罹患率显著高于该科室或病房历年医院感染一般发病率水平,则证实有暴发。

B.查找感染源:

对感染病人、接触者、可疑传染源、环境、物品、医务人员及陪护人员等进行病原学检查。

C.查找引起感染的因素:

对感染病人及周围人群进行详细流行病学调查。

D.制定和组织落实有效的控制措施:

包括对病人作适当治疗,进行正确的消毒处理,必要时隔离病人甚至暂停接收新病人。

E.分析调查资料,对发生感染病例的科室分布、人群分布和时间分布进行描述:

分析暴发的原因,推测可能的感染源、感染途径或感染因素,结合实验室检查结果和采取控制措施的效果综合做出判断。

F.写出调查报告,总结经验,制定防范措施。

 

③主管院长接到报告,应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协助医院感染管理专职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工作,并从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予以保证。

④当其它医院发生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对本院同类潜在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

⑤确诊为传染病的医院感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五华县中医医院医院工作者职业安全防护制度

1、医院工作者须遵照标准预防原则,将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感染性物质,接触这些物质时,应当采取防护措施,适时正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具,并在此基础上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额外防护措施。

2、医院各部门、病区负责人应配备充足安全的防护装备供工作人员使用,洁污不得混放。

3、医务人员注意双向防护,既要防止病人将疾病传播给医务人员,又要防止医务人员将疾病传播给病人。

4、小心处理锐器,使用后的锐器直接放入锐器盒,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锐器、回套针帽等危险动作,防止锐器刺伤。

5、医务人员应积极参加安全防护知识培训,掌握安全防护知识和技术,提高防护意识。

6、医务人员应根据工作风险进行必要的免疫接种,提高机体免疫力。

7、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按照《五华县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和报告。

 

五华县中医医院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报告处理流程

一、职业暴露报告

1、工作人员发现职业伤害和工作人员医院感染应及时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报告医院防保科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2、防保科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接到报告后,首先指导医务人员执行职业伤害处理的各项措施,其次按损伤源性质确定相关报告程序和预防接种工作。

3、向院领导报告相关情况。

二、职业暴露应急处理措施

1、血液、体液等溅洒于皮肤、黏膜表面应立即先用肥皂,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2、溅入口腔、眼睛等部位,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长时间彻底冲洗。

3、皮肤针刺伤、切割伤、咬伤等出血性损伤,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部位的血液,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然后用清水、自来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再用0.5%碘伏、70%酒精、0.2%-0.5%过氧乙酸、3%双氧水等消毒创面。

三、暴露源性质及受伤医务人员血液监测流程:

1、抗-HIV阳性,受伤医务人员为抗-HIV阴性→请专家评估伤口损伤级别→决定是否用药→若需用药,尽量在1小时内服用→填写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报所在地区疾病控制部门。

2、被HBV阳性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锐器刺伤→在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高价球蛋白,同时进行血液乙肝标志物检查,阴性者皮下注射乙肝疫苗10μg、5μg、5μg(按0、1、6月间隔)。

3、抗-HCV阳性,受伤医务人员为抗-HCV阴性,需3个月后检查HCVAb、肝功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