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713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68.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docx

湖南省邵阳二中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doc

2015-2016学年湖南省邵阳二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下列有关试验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用加热分解的方法区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固体

B.配置0.1000mol•L﹣1氢氧化钠溶液时,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

C.检验NH4+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D.容量瓶在使用之前必须进行检漏操作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B.转移溶液时可使用玻璃棒引流;

C.应用红色石蕊试纸;

D.容量瓶使用之前先查漏.

【解答】解:

A.碳酸钠受热不分解;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A正确;

B.将液体转移到容量瓶中需用玻璃棒引流,故B正确;

C.氨水溶液呈碱性,可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应用红色石蕊试纸,故C错误;

D.容量瓶有塞子,使用之前必须先查漏,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分离提纯实验操作和仪器的使用等,为高频考点,把握混合物分离操作中的注意事项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实验基本技能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2.下列关于胶体的认识错误的是(  )

A.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属于物理变化

B.纳米材料微粒直径一般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1nm=10﹣9m),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往Fe(OH)3胶体中逐滴加入稀硫酸会产生沉淀而后沉淀逐渐溶解

D.水泥厂、冶金厂常用高压电除去烟尘,是因为烟尘微粒带电荷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A、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分散系,是蛋白质的胶体,加入(NH4)2SO4等轻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白色沉淀;

B、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得到胶体,纳米材料本身不是胶体;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H2SO4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

D、烟是胶体,胶体微粒带有电荷,通高压电,使胶体聚沉,烟尘形成沉淀,从而净化空气

【解答】解:

A、鸡蛋清溶液是胶体分散系,是蛋白质的胶体,加入(NH4)2SO4等轻金属盐可以使蛋白质发生盐析,产生白色沉淀,故A正确;

B、将纳米材料分散到溶剂中,得到胶体,纳米材料本身不是胶体,故B不正确;

C、向Fe(OH)3胶体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使Fe(OH)3胶体发生聚沉,产生沉淀,H2SO4过量时,发生酸碱中和,沉淀溶解,故C正确;

D、烟是胶体,胶体微粒带有电荷,通高压电,使胶体聚沉,烟尘形成沉淀,从而净化空气,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胶体性质的分析判断,掌握奇偶题本质特征和选择分析应用是关键,注意知识积累,题目较简单.

 

3.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酸性氧化物

A

纯碱

HNO3

胆矾

SO2

B

烧碱

H2SO4

NaCl

CO

C

苛性钠

CH3COOH

石灰石

NO2

D

熟石灰

H2CO3

苏打

SiO2

A.AB.BC.CD.D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酸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碱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解答】解:

A、纯碱是Na2CO3,是盐不是碱,故A错误;

B、CO不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酸性氧化物,故B错误;

C、NO2和碱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会生成NO,故不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熟石灰是Ca(OH)2,是碱;H2CO3是酸;苏打是Na2CO3,是盐;SiO2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是酸性氧化物,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和辨析,难度不大,掌握定义是解题关键.

 

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B.用图2所示装置蒸干NH4Cl饱和溶液制备NH4Cl晶体

C.用图3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纯净的CO2气体

D.用图4所示装置分离CCl4萃取碘水后已分层的有机层和水层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氯气、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

B.NH4Cl受热易分解;

C.纯碱为粉末状固体,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

D.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

【解答】解:

A.氯气、HCl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食盐水除去氯气中的HCl,故A错误;

B.NH4Cl受热易分解,应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晶体,故B错误;

C.纯碱为粉末状固体,不能使反应随时停止,应选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少量二氧化碳,故C错误;

D.碘不易溶于水,易溶于四氯化碳,则萃取后分层,利用分液漏斗可分离,图中装置合理,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除杂、晶体制备、气体制取、萃取等,侧重实验装置及性质的考查,综合性较强,注重基础知识和能力的训练,题目难度中等.

 

5.过碳酸钠是一种有多种用途的新型氧系固态漂白剂,化学式可表示为Na2CO3•3H2O2,它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与下列物质均会发生化学反应而失效,其中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的是(  )

A.MnO2B.KMnO4溶液C.稀盐酸D.Na2SO3溶液

【考点】过氧化氢.

【专题】氧族元素.

【分析】Na2CO3•3H2O2具有Na2CO3和H2O2的双重性质,过碳酸钠只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为还原性;

【解答】解:

A.在MnO2作用下,过氧化氢自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还原性,故A不选;

B.KMnO4溶液与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被氧化,过碳酸钠表现出还原性,故B选;

C.盐酸和过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不选;

D.Na2SO3溶液与过碳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过碳酸钠表现出氧化性,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特别是过氧化氢的性质,从元素化合价的认识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和性质.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冰醋酸、消石灰、明矾、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氧化物

B.电解质在水溶液和熔融状态下均一定能导电

C.电解、电泳、电镀需要通电才可进行,而电离、原电池导致的腐蚀不需要通电

D.物质溶于水的过程中,一般有放热或吸热现象,因此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A、根据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来回答;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C、根据电解、电泳、电镀、电离、原电池工作时的条件来回答;

D、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

【解答】解:

A、冰醋酸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属于酸;消石灰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属于碱,明矾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铝离子、钾离子和酸根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属于盐,生石灰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属于氧化物,故A正确;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故B错误;

C、电解、电泳、电镀需要通电才可进行,条件是通电,而电离、原电池导致的腐蚀不需要通电,是一种无需条件的过程,故C正确;

D、量筒是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仪器,溶解的操作不能在量筒中进行,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涉及物质的分类、电解质的概念以及量筒的使用等知识,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关键.

 

7.下列实验操作与安全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

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B.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璃管插入端,缓慢旋进塞孔

C.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除杂的原则:

除杂不除量,不引人新的杂质.加入NaOH溶液又引入了新的杂质钠离子;

B、把玻璃管插入橡胶塞孔时,用厚布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可减小阻力,易于旋进;

C、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

处,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容易发生爆炸,非常危险.

【解答】解:

A、加入NaOH溶液又引入了新的杂质钠离子且通过后续操作过滤不能除去,故A错误;

B、用厚布护手,防止玻璃断裂时伤手,紧握用水湿润的玻管插入端,可减小阻力,易于旋进,故B正确;

C、用试管夹从试管底由下往上夹住距离管口约

,而不是

,手持试管夹长柄末端,进行加热,故C错误;

D、用点燃的火柴在液化气钢瓶口检验是否漏气,容易发生爆炸,应使可燃性气体远离火源,故D错误.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8.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

①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Cl﹣O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

③蛋白质、漂白粉、苛性钾、液氨分别为纯净物、混合物、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④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④⑤D.③④⑤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胶体的重要性质;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①次氯酸中氧原子与氢离子和氯原子分别形成一个共价键;

②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可能含有共价键;

③苛性钾、液氨分别为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蛋白质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

④根据胶体的化学性质进行判断;

⑤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可以是金属氧化物;

【解答】解:

①次氯酸的结构式为H﹣O﹣Cl,故①错误;

②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都是离子化合物,故②正确;

③苛性钾为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氨气为非电解质,蛋白质和漂白粉都是混合物,故③错误;

④胶体用一速光照射会有光亮的通路,所以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云、雾是气溶胶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故④正确;

⑤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七氧化二锰,但是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故⑤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胶体和溶液的鉴别,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的联系等.概念间的联系是学习的难点,属于易错题.

 

9.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4g由N2与CO组成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数目为2NA

B.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ClO﹣的数目为NA

C.质量ag的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a

NA

D.常温下,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氮气和一氧化碳的摩尔质量都是28g/mol,14g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有1mol原子;

B.次氯酸钠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数目减少;

C.C2H4和C3H6的最简式为CH2,根据最简式计算出混合物中含有的C、H原子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有机物成键1情况判断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目;

D.缺少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数目.

【解答】解:

A.14g氮气和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5mol,0.5mol二者的混合气体中含有1mol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目为NA,故A错误;

B.1L1mol•L﹣1的NaClO溶液中含有溶质次氯酸钠1mol,由于次氯酸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中次氯酸根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含有的ClO﹣的数目小于NA,故B错误;

C.C2H4和C3H6中,每个C原子平均形成了1对碳碳共用电子对、每个H原子平均形成了1对碳氢共用电子对,ag的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

mol最简式CH2,含有

molC、

molH原子,含有的共用电子对为:

mol+

mol=

mol,含有的共用电子对数为

NA,故C正确;

D.没有告诉pH=13的NaOH溶液的体积,无法计算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盐的水解原理,选项D为易错点,注意题中缺少溶液体积.

 

10.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gNa2O2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

B.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所含原子数为0.2NA

C.1L0.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为0.1NA

D.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有分子的数目为0.1N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1mol过氧根离子;

B.稀有气体为单原子分子,标况下2.24L氖气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含有0.1mol氖原子;

C.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

D.标况下己烷为液体,不是气体,不能使用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计算其物质的量.

【解答】解:

A.78g过氧化钠的物质的量为:

=1mol,1mol过氧化钠中含有1mol过氧根离子,含有的阴离子数为NA,故A正确;

B.标准状况下,2.24L氖气的物质的量为:

=0.1mol,0.1mol氖气中含有0.1mol氖原子,所含原子数为0.1NA,故B错误;

C.1L0.1mol/L醋酸溶液中含有溶质醋酸0.1mol,0.1mol醋酸只能部分电离出氢离子,则溶液中氢离子的物质的量小于0.1mol,含有的氢离子数小于0.1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己烷不是气体,题中条件无法计算2.24L己烷的物质的量,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明确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的使用条件,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过氧化钠中的阴离子为过氧根离子.

 

11.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

2Cl﹣+H2O=Cl2↑+H2↑+OH﹣

B.碳酸钠的水解:

CO32﹣+2H2O⇌H2CO3+2OH﹣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

Al3++4OH﹣═AlO

+2H2O

D.用过氧化氢从酸化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

2I﹣+H2O2+2H+=I2+2H2O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惰性电极电解时,氯离子、氢离子放电,电荷不守恒;

B.水解以第一步为主;

C.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酸铵;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水.

【解答】解:

A.工业电解饱和食盐水的离子反应为2Cl﹣+2H2O=Cl2↑+H2↑+2OH﹣,故A错误;

B.碳酸钠的水解的离子反应为CO32﹣+H2O⇌HCO3﹣+OH﹣,故B错误;

C.硫酸铝溶液中滴加过量浓氨水的离子反应为Al3++3NH3.H2O═Al(OH)3↓+3NH4+,故C错误;

D.用过氧化氢从酸化海带灰浸出液中提取碘的离子反应为2I﹣+H2O2+2H+=I2+2H2O,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离子反应的书写方法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电解反应及水解的离子反应的考查,注意选项C中氢氧化铝的两性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12.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

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

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

HCO3﹣+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Ba(OH)2:

3Ba(OH)2+2Fe3+═2Fe(OH)3+3Ba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分析】A.不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B.不符合反应的客观事实;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D.氢氧化钡为可溶性强电解质,应拆成离子形式.

【解答】解: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二价铁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Fe+2H+═Fe2++H2↑,故A错误;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硫酸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

2Na+2H2O+Cu2+=Cu(OH)2↓+2Na++H2↑,故B错误;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HCO3﹣+H+═H2O+CO2↑,故C正确;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Ba(OH)2,离子方程式为:

3OH﹣+Fe3+═2Fe(OH)3↓,故D错误;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弄清发生的化学反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13.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的溶液中:

Na+、K+、MnO4﹣、CO32﹣、

B.c(H+)=1×10﹣13mol•L﹣1的溶液中:

Mg2+、Cu2+、NO3﹣

C.0.1mol•L﹣1NH4HCO3溶液中:

K+、Na+、NO3﹣、Cl﹣

D.0.1mol•L﹣1FeCl3溶液中:

Fe2+、SCN﹣、SO42﹣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pH=1的溶液,显酸性;

B.c(H+)=1×10﹣13mol•L﹣1的溶液,显碱性;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

D.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

【解答】解:

A.pH=1的溶液,显酸性,H+、CO32﹣结合生成水和气体,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c(H+)=1×10﹣13mol•L﹣1的溶液,显碱性,不能大量存在Mg2+、Cu2+,故B错误;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Fe3+、SCN﹣离子之间结合生成络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为高频考点,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络合反应的离子共存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4.在下述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A.无色透明的水溶液中:

K+、Ba2+、I﹣、MnO4﹣

B.含有大量NO3﹣的水溶液中:

NH4+、Fe2+、SO42﹣、H+

C.c(HCO3﹣)=0.1mol•L﹣1的溶液中:

Na+、K+、CO32﹣、Br﹣

D.强碱性溶液中:

ClO﹣、S2﹣、HSO3﹣、Na+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从I﹣离子的还原性和MnO4﹣离子的氧化性考虑能共存;

B、在酸性溶液中NO3﹣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Fe2+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C、判断各离子之间能否发生复分解、水解、氧化等反应;

D、HSO3﹣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解答】解:

A、I﹣离子具有还原性与具有氧化性的MnO4﹣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在酸性溶液中NO3﹣离子具有强氧化性与具有还原性的Fe2+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在c(HCO3﹣)=0.1mol•L﹣1的溶液中,四种离子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HSO3﹣离子在碱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题目难度不大,做题时注意离子的性质和溶液的酸碱性等问题.

 

15.在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试根据甲、乙的摩尔质量(M)关系,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甲)<M(乙),则气体的压强:

甲>乙

B.若M(甲)>M(乙),则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乙

C.若M(甲)>M(乙),则气体体积:

甲<乙

D.若M(甲)<M(乙),则分子数:

甲<乙

【考点】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则二者的体积相等,根据n=

、PV=nRT、Vm=

分析解答.

【解答】解:

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有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气体,若它们的温度和密度均相同,则二者的体积相等,A.若M(甲)<M(乙),根据PV=nRT=

RT,所以PM=ρRT,二者密度、温度相等,所以其压强与摩尔质量成反比,所以气体的压强:

甲>乙,故A正确;

B.若M(甲)>M(乙),根据n=

,二者的物质的量:

甲<乙,根据Vm=

知,气体的摩尔体积:

甲>乙,故B错误;

C.二者质量相等、密度相等,所以其体积相等,与摩尔质量无关,故C错误;

D.若M(甲)<M(乙),根据n=

,二者的物质的量:

甲>乙,根据N=nNA知,二者的分子数甲>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明确物质的量公式中各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知道PV=nRT,题目难度中等.

 

16.在T℃时,将ag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mL溶液,假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g/cm3,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1.则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B.用水稀释该溶液,OH﹣的物质的量增加

C.该溶液中共有6种微粒

D.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mL水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大于0.5ω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A.氨水溶液溶质为氨气,设该溶液的体积为1L,所以溶液质量为1000ρg,溶质氨气的质量为17cg,进而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

B.用水稀释该溶液,溶液中的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

C.该溶液中含有NH4+、OH﹣、H+、NH3、H2O和NH3•H2O;

D.水的密度比氨水的密度大,相等体积的氨水与水,水的质量大,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大于原氨水的2倍,溶液中氨气的质量相同,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判断.

【解答】解:

A.氨水溶液溶质为氨气,设该溶液的体积为1L,所以溶液质量为1000ρg,溶质氨气的质量为17cg,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为ω=

,故A正确;

B.用水稀释该溶液,溶液中的一水合氨的电离程度增大,故OH﹣的物质的量增加,故B正确;

C.该溶液中含有NH4+、OH﹣、H+、NH3、H2O和NH3•H2O6种微粒,故C正确;

D.水的密度比氨水的密度大,相等体积的氨水与水,水的质量大,等体积混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中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