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7118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案Microsoft Word 文档.docx

教案MicrosoftWord文档

 第三单元  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初步建立1千米、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事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难点:

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三、突破重难点措施

  1.充分利用信息窗浮现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

  2.在实际测量中加深对长度单位的饿认识。

  3.注重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

  4.重视对学习活动的评价。

  四、教学方法

  1.小组自主互助学习形式。

  2.动手操作。

  3.加强练习。

  五、课时:

4课时

六、学具准备:

尺子。

教学内容:

甜甜的梦--千米、分米、毫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活动,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千米、

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能感知、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在实际测量活动中,经历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的过程;在具体的情境中,

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尺子进行测量;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建立长度认识。

2.情感与态度目标:

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体会长度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数学和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身边实物长度的关注与好奇心以及积极参与测量的愿望,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3.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

毫米、分米、千米的认识

难点:

单位间的进率和换算

4.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

课件、米尺、卷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学具准备:

学生尺、卷尺、皮尺、一元硬币、一分硬币

二、预习学案

长度单位米和厘米

三、导学案

本单元是在一年级下册学习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基础上,第二次学习长度单位,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对常用的长度单位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和认识,对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1.情境图解读。

情景图所呈现的是一个童话,甜甜在梦中遇见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又遇见了神奇的金箍棒,在和孙悟空的交流中比起了两人本领的高低。

老师需要注意的是图中金箍棒和热气球的高度处在同一水平线上,这预示着1千米和1000米的对等关系,2千米的高度有2个1000米高,这预示着单位间的互化。

2.例题解读。

本单元只有一个信息窗,4道例题,其学习内容分别是:

(1)毫米的认识及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2)分米的认识及分米与厘米的关系

(3)千米的认识及千米与米的关系   (4)长度单位间的互化

3.教与学的建议。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情景图  

 从甜甜的梦入手,从而进入情景图。

本图巧妙运用了童话故事中金箍棒可以变大变小的功能,在千米、分米、毫米之间变换,最终落脚到1毫米有多长上。

(2)猜想、直观、感受、发现1毫米的长度

先让学生猜想一下,为便于猜想可做一下提示,即5毫米的金箍棒可以放在耳眼里,那1毫米有多长呢?

1.在猜想的基础上,利用直尺直观出毫米。

直接告诉学生:

直尺上1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字母mm表示。

然后找毫米,如找1毫米,3毫米,5毫米等等,加深对毫米的认识。

动手操作( 如硬币的厚度,硬纸板的厚度,用手势比划,在纸上画,测量物体长度等等。

)再次加深认识感受毫米。

在直尺找到1厘米,再看1厘米中有多少毫米,从而发现:

1厘米=10毫米

(3)利用已有知识,借助直尺感知分米      

1分米有多长,多数学生脑海中没有这个概念,但可以在直尺上找到10厘米,然后观察这10厘米的长度,有了这一感性认识后,教师再明确告知学生:

直尺上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分米用字母dm表示。

然后可以找分米,如找2分米,3分米,5分米等等。

较小的长度单位学习完毕,可以进行个简单的小结,让学生知道这几个长度单位的大小,相邻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等。

(4)借助实物,建立1千米的表象

 观察情景图中的信息,组织学生讨论,1000米和1千米之间的联系 ,知道1000米是多少个千米,使学生掌握单位间“化”或“聚”的方法。

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学过的长度单位,明确它们的用途。

 

(5)  猜想:

2千米是多少米?

先让学生自己思考讨论。

 交流:

 对于学生的推想方法,教师要有意识的进行引领总结,即:

因为1千米=1000米,2千米里有2个1000米,所以是2000米。

从而掌握高单位换算成低单位的换算方法。

1.单位间的换算有2种情况,一种是高单位化成低单位,一种是低单位聚成高单位,两种换算两个思路,从运算的角度看,高单位化成低单位乘进率,低单位聚成高单位除以进率。

教学时可以10000米是多少千米为例,学习低化高的方法。

即:

因为1000米=1千米,10000米里有10个1000米,所以10000米是10千米。

1.单位间的互化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除掌握正确的方法外,适当的练习量是很有必要的。

教学内容:

第二课时《千米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b、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

能估计1千米是多远。

c、创新: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测量、体验、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需要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4.教具准备:

课件  

二、预习学案

1.师:

这一节课有几个小朋友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现在请他们出场(请出几个头带长度单位饰物帽子的学生)问:

我们认识这几个朋友吗?

请你们把他们从小到大排一排(毫米、厘米、分米、米),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

1厘米、1米呢?

现在请你们给他们找合适的好朋友,请他们站在一起,你会安排吗?

(按顺序排)

 2.填空

 1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分米=(  )毫米米  5米=(  )分米

三、导学案:

今天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位朋友,看看它在什么的情况下出现。

1.请同学们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

(1)孙悟空能把金箍棒变成1千米长。

(2)热能球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

(3)飞机的飞行高度是2千米。

2.请学生针对这些信息,谈谈有什么疑问。

(1)“千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吗?

(2)1千米到底有多长?

(3)图中长为1千米的金箍棒的上端,和飞行高度是1000米的热气球是一样高的。

我猜想“1千米”和“1000米”是相等的,对吗?

3.借小博士之口,回答大家的问题。

博士说: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1000m

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1千米”就是“1000米“啊!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1)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测量的物体(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

我的估计(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

   我的测量(明确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

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教师说明:

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200米,跑5圈是1000米。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有趣的知识,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3)活动要求:

a、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10人,余下的同学计时。

b、每组的10名同学在操场上分别跑100米,以接力的形式合作跑完1千米。

C、全班同学和教师一起迅速到学校操场,利用百米跑道开展活动,然后返回。

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

1千米=1000米=10个100米。

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千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活动,变成了一个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与参考的思维模型。

回到教室与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梳理。

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

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计。

师问:

(1)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小组讨论)

(2)你们到家有1千米吗?

回家时设法验证一下你的估计是否正确。

(3)师问: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

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4)1米有多长?

50米有多长?

100米有多长?

(让学生闭眼想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边比较,边理解,应用实践,测量、体验,建立表象。

四、课堂检测 

1.选择正确的答案

a、走1千米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分、10分、1时)

b、骑自行车1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50秒、5分、50分)

c、汽车行1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秒、1分、1时)

设计意图:

订正答案时说说怎样换算,进而内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2.填空:

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

1米=(  )分米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26毫米+54厘米=(  )毫米=(  )厘米

2千米-(  )米=1000米

3.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 (    )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

一把小刀长6(    )          课桌高70(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物体,加强学生估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4、完成课本35页第7题

五、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看书质疑,解决疑问)

六、研究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家长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a、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b、能正确运用千米表示长度。

能估计1千米是多远。

c、创新: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测量、体验、联想,建立空间观念。

2.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学习的需要与乐趣。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知道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形成表象,能应用概念正确表示长度。

4.教具准备:

课件  

二、预习学案

1.师:

这一节课有几个小朋友也来和我们一起学习,现在请他们出场(请出几个头带长度单位饰物帽子的学生)问:

我们认识这几个朋友吗?

请你们把他们从小到大排一排(毫米、厘米、分米、米),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

1厘米、1米呢?

现在请你们给他们找合适的好朋友,请他们站在一起,你会安排吗?

(按顺序排)

 2.填空

 1米=(  )厘米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   1分米=(  )毫米米  5米=(  )分米

三、导学案:

今天我们来认识长度单位家族中的另一位朋友,看看它在什么的情况下出现。

1.请同学们收集图中的数学信息

(1)孙悟空能把金箍棒变成1千米长。

(2)热能球的飞行高度是1000米。

(3)飞机的飞行高度是2千米。

2.请学生针对这些信息,谈谈有什么疑问。

(1)“千米”也是一个长度单位吗?

(2)1千米到底有多长?

(3)图中长为1千米的金箍棒的上端,和飞行高度是1000米的热气球是一样高的。

我猜想“1千米”和“1000米”是相等的,对吗?

3.借小博士之口,回答大家的问题。

博士说:

1千米就是1000米,千米又叫公里,用km=1000m

学生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原来“1千米”就是“1000米“啊!

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

(1)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测量的物体(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

我的估计(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

   我的测量(明确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做单位)

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

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教师说明:

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200米,跑5圈是1000米。

 (设计意图:

学生了解有趣的知识,增长知识的同时增强趣味,感受生活处处有数学,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一千米”的长度观念。

 (3)活动要求:

a、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组,每组10人,余下的同学计时。

b、每组的10名同学在操场上分别跑100米,以接力的形式合作跑完1千米。

C、全班同学和教师一起迅速到学校操场,利用百米跑道开展活动,然后返回。

通过活动让学生真切体会:

1千米=1000米=10个100米。

这样把抽象的概念“千米”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数学活动,变成了一个在以后的学习中可以借鉴与参考的思维模型。

回到教室与学生一起对知识进行梳理。

揭示“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关系。

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

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

(板书;1千米=1000米)

 3.估计。

师问:

(1)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

(小组讨论)

(2)你们到家有1千米吗?

回家时设法验证一下你的估计是否正确。

(3)师问:

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

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4)1米有多长?

50米有多长?

100米有多长?

(让学生闭眼想象)

 (设计意图:

让学生边比较,边理解,应用实践,测量、体验,建立表象。

四、课堂检测 

1.选择正确的答案

a、走1千米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1分、10分、1时)

b、骑自行车1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50秒、5分、50分)

c、汽车行1千米大约需要多少时间?

(1秒、1分、1时)

设计意图:

订正答案时说说怎样换算,进而内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2.填空:

2分米=(  )厘米              6000米=(  )千米

1米=(  )分米                 3千米=(  )米

7厘米=(  )毫米               80毫米=(  )厘米

 26毫米+54厘米=(  )毫米=(  )厘米

2千米-(  )米=1000米

3.准确填写上长度单位。

一棵树高7 (    )         飞机每小时的速度是100(      )

一把小刀长6(    )          课桌高70(      )

(设计意图:

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物体,加强学生估测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4、完成课本35页第7题

五、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看书质疑,解决疑问)

六、研究作业

查阅有关“千米”这个长度单位的小资料,和同学们、家长们说一说。

七、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长度单位:

 千米  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