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6725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docx

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3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3年,广州市全面开展培育世界文化名城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取得了新进展。

但同时也存在若干需要改进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发展。

一2013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情况进展

(一)广州非遗保护名录又添新成员

2013年5月21日,广州市政府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新入选项目7个,包括3个传统技艺项目,2个传统体育项目和2个民俗项目;扩展项目12个,包括1个传统音乐项目,1个传统舞蹈项目,4个传统美术项目,4个传统技艺项目和2个民俗项目,总计19个。

2013年11月22日,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布,包括代表性名录39个,扩展名录28个。

广州有7个项目名列其中。

广州市荔湾区西关打铜工艺是唯一新入选代表性名录的项目;广州入选的扩展名录项目包括番禺区的广东音乐(沙湾何氏广东音乐)、荔湾区的象牙雕刻、海珠区的广彩瓷烧制技艺、白云区的家具制作技艺(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南沙区的民间信俗(观音信俗和南沙妈祖信俗)、从化市的春节习俗(掷彩门),共计6个。

从2013年公布的省市级名录看,广州非遗保护名录呈现出以下两个特点。

1.扩展名录多于新入选名录

在市级名录中,扩展名录12个,新入选名录7个;在省级名录中扩展名录6个,新入选名录仅1个,这与省级名单中代表名录大于扩展名录的情况相反。

从这种对比中不难看出,广州市在过去8年的非遗工作中,对非遗项目的挖掘是比较全面和深入的,所以可以申报的新增项目越来越少,只能在扩展名录上下功夫。

2.广州的名录在继续保持优势项目的同时,还关注了弱势项目

2013年公布的省级名录涉及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民俗四类;市级名录涉及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和传统体育五类。

传统体育是广州非遗弱项,在2013年以前,仅一个省级项目,国家级和市级项目均为空白。

2013年共审批了两个市级体育类项目,填补了广州市传统体育类非遗项目的空白,说明其申报范围更加广泛了。

另外四大类项目一直都是广州非遗优势项目,2013年公布的这些项目可谓是锦上添花。

截至2013年底,广州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个,省级61个,市级99个(见表1)。

表1广州市非遗项目分类情况统计

(二)核定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

2011年,国家文化部印发了《关于加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中指出:

“国家级代表性项目因保护不力或保护措施不当,导致项目存续状况恶化或出现严重问题的,一经查实,文化部将对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申报地区(单位)和项目保护单位提出警告和限期整改要求,并向社会公布。

因整改不力,该国家级代表性项目状况仍未得到明显改善的,文化部将取消项目保护单位资格,收回国家级代表性项目标牌,对项目申报地区(单位)进行通报,并向社会公告。

”[1]2012年10月,国家对105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调整和撤销。

在广州市已公布的四批市级名录中,仅第一批名录具体、明确地列出了保护单位。

第二批和第四批仅列出申报地区,第三批仅列出以民营企业为保护单位的单位。

保护单位是非遗项目的依托,是非遗项目能否得到有效、有利保护的重要保证。

正是在国家与广州市的双重考量下,广州市在2013年对已经公布的四批市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进行核定。

通过这次核定,明确了保护单位的保护职责;按照属地保护、分级管理的原则,对部分项目的区域管理进行调整;对部分项目保护单位进行调整。

从调整对象来看,一是对由于文化体制改革而变更的保护单位进行调整。

如粤剧的保护单位由广州市文艺创作研究所改为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广东音乐的保护单位由广州市群众艺术馆改为广东音乐曲艺团有限公司。

二是民营企业承担了更多的保护责任。

广州木雕由海珠区南石头艺海家俬厂为保护单位,凉茶由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为保护单位,广式硬木家具制作技艺由广州市东朗红木工艺有限公司为保护单位。

非遗保护单位与民营企业的联姻不仅可以为民营企业正名,增加企业的文化含量,而且拓宽了非遗产业化之路。

三是保护单位更基层化。

黄阁麒麟舞的保护单位由南沙区黄阁镇文化站调整为广州市南沙区黄阁镇教育文化体育中心,咸水歌由海珠区文化馆调整为广州市海珠区滨江街道文化站。

以前的保护单位大多以区文化馆和文化站为依托,但是他们的人力、物力是十分有限的,很难有效地保护这么多非遗项目。

保护权力的下放将使保护工作落到实处。

(三)广州市“承办”非遗活动增多

与往年一样,广州在2012年依然积极开展和参加各种非遗展示活动。

与往年不同的是,广州在2013年承办了3个国家级的展览。

10月,由新世界中国地产发起,联合清华大学教授团队、中国文化管理协会共同打造的“新世界·城市迹忆——致敬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行”大型品牌活动在广州进行巡展。

此次活动以宣扬传统文化的魅力为宗旨,提倡非遗活态传承。

因此,活动组请来了佛山剪纸、潮州木偶戏、佛山木版年画和广州粤绣的传统非遗技艺传承人在活动现场进行了技艺展演。

11月12日,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第二届文化专业委员会就职典礼在广州举行。

新一届的文化专业委员会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作为工作重点,同时策划与此相关的大型活动。

会议期间,举行了“粤港澳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展”启动亮灯仪式。

此次交流展主打岭南文化,介绍了广府、客家、潮汕三大民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并精挑细选各民系典型的非遗项目进行展览。

12月7~16日,为纪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出台10周年,展示我国在刺绣艺术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刺绣)遗产国际论坛暨中国传统刺绣艺术精品展在广东省博物馆和中山大学开展。

来自全国28个绣种、150余件刺绣精品共同参与,其中包括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玉英领衔60人团队耗时10年绣制的8幅细腻传神的苏绣长卷。

在展示之余,国内外专家学者还和刺绣大师、从业人员探讨了中国传统刺绣在社会转型中的技艺变迁、工艺发展、文化兴衰、传承危机、刺绣艺术价值、相关的服饰文化、刺绣艺术生产性保护和产业发展等问题。

“承办”活动的增多,一方面,显示了广州市非遗保护实力的增强。

对于国家级非遗展览活动的承办,要求承办方既要有组织活动的经验和能力,又要有具有代表性的承办内容。

无疑,广州在这两方面都是具备相当实力的,这是广州市近8年来非遗工作成绩的积累。

另一方面,承办国家级展览可以更有效地增加广州市非遗的显示度和影响力。

(四)以多种形式探索非遗产业化之路

如何以生产性方式保护非遗是近几年非遗学术研究的热点话题,产业化是生产性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

广州市非遗的特点之一是可产业化项目众多,课题组曾在2012年“非遗报告”中谈及广州市非遗产业化存在不完善的问题。

2013年,广州市非遗保护工作开始有意识地以多种形式探索产业化道路。

1.在学校传承过程中与企业合作,实现非遗产业化

2013年9月10日,“生生不息——基于岭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漫创意产品研发与产业化成果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开幕。

本次展览由广州美术学院科研创作处、广东省创意产业研发中心、视觉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主办。

2009年,广州美术学院成为“非遗走进大学”系列活动主要传承单位,这是非遗大众传承路线的有益探索。

[2]与往年不同,该校在2013年举办的展览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提出课题、实施课题、整合资源,以期能够更好地开发非遗产业价值。

与此同时,企业还计划在东方文德广场建立南方最专业的艺术品拍卖场所,为艺术品拍卖、收藏等高端文化产业合作提供平台。

无疑,这样的拍卖场将为非遗产业链的终端发挥重要的作用。

2.在非遗活动中探索产业化之路

民间技艺和民间美术项目以产品为核心,比较容易产业化,这也是现在产业化较好的项目。

民俗类项目以活动为核心,比较难以产业化。

2013年乞巧活动的举办,为民俗类非遗项目的产业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2013年天河乞巧活动别出心裁,除举办女子成年礼,开启乞巧文化博物馆,揭晓10位“广州杰出乞巧传承人”和抛彩球外,还新设了七夕路旅游路线。

最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活动首次开启了天河商圈分会场。

众所周知,天河商圈是最能彰显广州大都市商业气息的地方,此次七夕路旅游及天河商圈的开启不仅丰富了天河乞巧活动的文化内涵,而且为乞巧活动的产业化提供了平台。

(五)广州启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其中重要普查内容

2013年10月,广州启动了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此次活动主要完成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是要重新普查广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了解其生存状况,高度重视戏曲、民间杂技和民间知识等项目,并予以登记、评估、认定;二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三是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

这项工作预计在2014年年底完成,所以这将成为2014年广州非遗工作的重点。

课题组认为,通过这项工作,我们不仅可以对广州市非遗资源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而且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市民的非遗保护意识。

二2013年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名录:

在“后申遗时期”,依然没有走出“重申报轻保护”的怪圈

当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进入了“后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期”。

[3]具体而言表现为:

一方面近年来公布国家级非遗名录项目逐渐减少且时间间隔变长。

虽然我国的传统文化资源是一个丰富的宝藏,但是可以进入名录的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却是有限的,在非遗工作持续进行了近十年后,不会一直有那么多的项目可被审批。

况且,由于非遗保护经费十分有限,不可能无限量扩大保护范围。

另一方面国家在利用“退出机制”删除一些名不副实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以保证进入名录项目的质量。

从理论上讲,“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申报的目的是使传统艺术进入“保护名录”后对其进行更好的保护。

但在实际操作中,地方文化部门对申报阶段的重视程度往往大于对保护阶段的重视,在保护阶段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也相对减少。

在申报阶段,主要是地方政府的资金投入,申报成功后有了国家的专项拨款,其保护力度反而减弱。

这个怪圈主要是因为结果比过程更容易衡量,所以结果也就比过程更受重视。

申报阶段注重的是结果——是否申报成功,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衡量标准。

随着成功而来的是国家的拨款。

在保护阶段虽然也有指标对其进行衡量,但是不甚明确,也没有随之而来的经济利益,所以申报成功后的保护令人担忧。

2013年,广州市又有7个项目进入省级非遗名录,19个项目进入市级名录。

但在实际上,广州市前几年的非遗工作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所以应该把重点放在对已有项目的后期保护上,而不是迷恋于新增项目数量。

例如,在2013年审批的市级项目扩展名录中,广绣占据两个席位,分别由荔湾区和番禺区作为申报地区。

在原来的名录中,广绣有市文化馆作为保护单位,市级所保护的广绣工艺应该已经囊括区级广绣工艺。

即使其中会有差别,但只是细微的不同。

所以就广绣这样的项目而言,基本是不需要下一级的区级单位再作申报的。

2013年,广东省非遗名录公布了39个新入选项目,但是广州仅成功申报1个代表性项目。

说明广州非遗申报工作已经进入了新阶段,应该从一味追求项目、传承人数量的怪圈中走出,真正地把工作重点放在“保护”上。

(二)传承:

非遗大众传承方式涉及面过窄,没有“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除专业化的家族传承和师徒传承外,非遗的大众传承主要有学校传承和社区传承两种。

广州在学校传承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如举办了“非遗进校园”活动及“暑期青少年培训班”等,但是在社区传承方面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

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民众的日常生活,理应“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也是避免非遗工作由政府唱独角戏,唤起民众参与热情的良方。

社区传承是使非遗文化用之于民的有效途径,其中培训班、传承基地及非遗活动是普通市民以社区为载体传承非遗文化的最好方式。

在湖北、海南、四川等地都有相关的培训班开班。

[4]在广州,很少开办这样的非遗培训班,从已经公布的3个市级传承基地来看,也没有以社区为依托的。

[5]至于非遗活动,虽然在社区中有开展,但是没有一个全市系统的规划,完全按照社区工作人员的喜好安排。

所以,社区传承虽然是大众传承非遗的有效途径,但是却没有被很好地利用。

(三)展示:

非遗展示过于零散,国际显示度不够

广州自非遗工作开展以来就致力于以博物馆、民营企业等单位作为依托进行展示并开办各种展览。

尤其是在2013年,还承办了3个国家级的非遗展览。

但是依然存在两个问题。

1.非遗展示过于零散

广州有近百个非遗项目,但是在常规性的日常可见的展示方面分布过于零散。

例如,灰塑的展示在花都区广州民俗博物馆,广绣的展示在锦纶会馆,西关打铜工艺的展示在恩宁路,等等。

没有一个集中展示广州市各非遗项目的平台。

我国有些城市为展示非遗项目或建非遗博览园,或建非遗博物馆,或在民俗博物馆内建非遗分馆。

广州曾在2012年计划建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但是由于涉嫌重复建设而被搁置。

在每年为数不多的集中展示中缺少系统的规划。

广州市非遗项目涉及全部十大类非遗,但是现在经常看到的展示无非是“三雕一绣一彩”等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的展示。

缺乏对如何系统地展示广州市十大类非遗项目的引导规划。

2.非遗展示的国际显示度不够

2013年,“根与魂——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于6月6日在中国香港开幕;6月1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文化部在成都共同举办“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10月17~20日,为打造“杭州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首届中国杭州亚太传统手工艺博览会在杭州召开。

这些展示活动大大提高了地方非遗项目的国际显示度和影响力。

反观广州,虽然拥有丰富的非遗文化资源及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但是却未加以充分利用,基本没有将非遗资源推广至国际,实为遗憾。

(四)宣传:

广州非遗缺少与民众沟通的有效渠道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指出,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要“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和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政府建设非遗文化与民众对非遗文化需求的沟通桥梁。

非遗展示虽然是宣传的一种手段,但是它面对的群体过于狭窄,所以难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微博是当下政府与民众沟通的重要渠道,广州很多政府部门都设有微博平台与民众沟通。

但是却没有非遗微博。

这与我国许多其他城市的微博建设相比都落后。

另外,在当下信息化时代,数据库、数字博物馆都是普通市民了解非遗文化的有效手段。

广州在这两方面的建设都相对薄弱。

尤其是数字博物馆是当下一种新的、有效的展演手段,它可以以一种全方位、立体化的方式展演非遗文化。

广州是我国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一线城市,但是却没有这样一个供每个人参观的数字博物馆,确实令人遗憾。

三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策建议

(一)借文化遗产普查的东风,对现有非遗项目进行全方位科学评估,分类保护

广州现在有99个市级非遗项目,其中的传承情况参差不齐。

我们建议,借文化遗产普查活动,对现有非遗项目进行全方位科学评估。

借鉴国家非遗退出机制,对名不副实、没有履行应有义务的非遗项目和传承人予以警告或撤销处理。

现有的非遗分类体系是根据非遗内容进行分类的,如果根据这一分类进行保护会过于零散,有一定困难。

广州可以对全部项目根据呈现方式及保护措施的不同进行分类保护。

如民间文学、传统戏剧和传统曲艺都是作为表演的口头艺术,传统美术、传统技艺均以产品形式来展现等,它们在保护方面有相通之处。

只有在保护上真正地下功夫才是回归到了非遗保护的初衷。

(二)依托社区,探索非遗大众传承新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我们要“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依托社区是实现这一要求的有效途径。

社会工作的蓬勃发展是广州市的特点,所以可以预见,社区传承将成为广州未来重要的非遗传承方式。

课题组建议:

一是广州市要统筹各个社区可以开展的非遗活动,以保证非遗活动的惠民范围。

具体而言,各个社区至少应该在两方面开展活动。

一方面根据各个社区所在地域的非遗资源展演非遗文化,另一方面利用特殊日组织非遗活动,如文化遗产日活动、传统节日活动等。

二是各个社区应对本社区的非遗传承人进行登记。

这种基层组织对传承人的关注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保证传承人的传承活动,而且可以以点带面扩大非遗文化的影响。

(三)成立非遗理事会,借助社会力量保护非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文化建设方面的核心意思是应该打破政府一家独办的局面,应“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

课题组建议,要成立由非遗专家、非遗工作人员、市民成立的非遗理事会。

理事会的建立既是政府放权予民众的重要举措,也是使博物馆建设更加科学、更加惠民的方法。

其中,专家学者可以就如何保证博物馆的科学性出谋划策,普通市民可以就如何惠民提出设想,然后通过非遗工作人员与他们的协商确定具体的实施方案。

此外,理事会的建立还将对非遗文化的传承起到监督作用。

另外,要“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2012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程”在北京启动,这一工程将大学的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相结合,是可供借鉴的经验。

从广州实际情况出发,课题组建议,一是充分利用大众传媒宣传非遗文化。

这不仅可以利用各种传媒手段以图片、短片的形式直接宣传非遗文化,而且还可以与影视界合作,在非遗中(如民间文学、传统技艺、民俗等)寻找题材,搬上银幕。

二是在非遗保护单位方面,进一步增加民营企业作为保护单位,并为民营企业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以实现非遗保护的多方面参与。

我们相信,对学术资源和社会力量的优化整合,是将非遗文化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文化产品的重要渠道,也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文化战略和“文化强国”目标的可行方式。

(四)依托广州市民俗博物馆展演非遗项目,推进产业化发展

2013年11月,作为广州市2013年重大投资建设项目,广州民俗博物馆新馆开工。

课题组建议,在即将建成的新馆中重点展示广州各非遗项目。

“非遗”申报和保护已经持续了8年,是各城市彰显其传统文化品格的重要平台。

广州市拥有众多各个级别的非遗项目,它们多与民俗文化直接相关,需要一个展示平台。

课题组建议在规模最大的广州民俗博物馆新馆中重点展示非遗内容。

2012年,广州曾提议建设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由于种种原因,这个博览园的建设暂时被搁置。

为更好地整合博物馆资源,可将非遗博览园建在广州民俗博物馆新馆内。

另外,课题组还建议在民俗博物馆周边建设非遗一条街。

其中应包括两部分内容:

一是非遗文化产品店,主要销售非遗手工艺品等;二是广州美食店,经营广州特色食品,既可以展示广州的美食文化,又可以为游客提供一个休息餐饮的地方。

(五)以港澳为桥梁,多种形式增加广州非遗的国际显示度

在非遗的国际展示方面,广州有两大优势。

一是广州毗邻港澳,与港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港澳是国际交流和国际影响力很强的城市,广州可以以港澳为桥梁,增加其非遗的显示度。

二是广州籍华人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且数量众多。

因此,广州市可以从两方面着手增加非遗显示度。

一方面举办非遗巡回展。

展团应包括广州非遗代表作及代表性传承人,融静态和动态展示于一体。

展览地点可以比较容易操作的港澳为出发点,逐渐向亚洲、世界进军。

另一方面应设计一个常规性的非遗会展。

会展文化的发达是广州的一大特点,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广州承办会展的经验,设计一个定期召开的国际性非遗会展,以扩大广州非遗的影响力。

(六)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多种形式推介广州非遗文化

在现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良好的宣传可以大大增加广州非遗的显示度。

除利用传统的电视媒体、网络传媒和纸质传媒宣传外,我们主张还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做好宣传。

一是学习韩国民俗博物馆大巴式的流动展览模式,根据广州珠水特色,设计一个水上巴士非遗博物馆。

在巴士外利用广州民俗元素突显广州作为广府文化、岭南文化腹地的特点;在巴士内展示一些简单的非遗产品的同时,重点以活态形式展演广州非遗文化。

例如,可以一边听着古琴、粤剧一边吃早茶、夜宵等。

相信这样声情并茂且颇具风雅韵味的非遗展示在吸引游客的同时还可以创造一定的经济效益。

二是利用官方微博平台加强市民与相关部门的沟通。

三是建好数字非遗博物馆,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了解广州非遗资源。

广州市还可以同时建设一个电子商务平台,如广州非遗天猫店,出售广州非遗产品。

电子商务在未来的消费市场中所占份额将越来越大,但是在全国还没有非遗电商,广州非遗电商的开放将成为全国的首创。

 

-全文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