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透镜及其应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423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42 大小:300.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5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5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5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5透镜及其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透镜及其应用.docx

《5透镜及其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透镜及其应用.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透镜及其应用.docx

5透镜及其应用

第五章透镜及应用

第一节透镜

知识清单

1、凸透分类:

①凸透镜: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如:

远视镜(老花镜)片.

②凹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如:

近视镜片.

2、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也叫会聚透镜;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凹透镜也叫发散透镜.

3、主轴:

通过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主光轴,简称主轴.

4、光心:

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光心,用字母O表示.

5、焦点:

凸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凸透镜的实焦点,简称焦点,用字母F表示;凹透镜能使平行于主轴的光发散,其折射光线的反向沿长线会聚在一点,这个点叫做凹透镜的虚焦点.

6、焦距:

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做焦距,用字母f表示.

7、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

拿一个凸透镜正对着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改变透镜与纸的距离,直到纸上的光斑变得最小、最亮.测出这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这个距离就是凸透镜的焦距.

8、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过光心的光线经透镜后不改变方向;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过焦点;过焦点的光线经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

9、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并不一定是通过凸透镜的光线就一定是会聚光束,而是通过凸透镜的光线比原光线更靠拢主光轴;同样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也是指通过凹透镜的光线比原光线更偏离主光轴一些.

实战演练

1、根据平面镜、凹镜、凸镜、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请填写下述栏目:

起反射作用的有平面镜、凹镜、凸镜,起折射作用的有凸透镜、凹透镜,起会聚作用的有凹镜、凸透镜,起发散作用的有凸镜、凹透镜.

2、如果把一个玻璃球分割成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再将这五块玻璃a、b、c、d、e分别放在太阳光下,那么能使光线发散的是(B)

A.aB.b

C.cD.d

3、小军在森林公园游玩时,在路边看到一个丢弃的透明塑料瓶.他想到,如果下雨使得瓶中盛满了水,天晴时就可能会成为森林火灾的元凶,于是他捡起瓶子丢进了垃圾筒.盛满水的瓶子可能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是(A)

A.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B.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盛有水的透明塑料瓶相当于一个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不平行的光束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C)

A.不能交于一点B.一定是平行的

C.可能交于一点D.一定交于一点

5、夏天的中午,不宜往阳光下的花木上洒水.如果这时候洒水,待水蒸发后,原来叶片上附着水珠的地方,会出现枯黄色的烫伤斑点.其原因是(D)

A.水滴蒸发,带走叶片的热量B.透明的水滴更容易让阳光透射到叶片上

C.水滴在烈日照射下,温度升得很高,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烧焦

D.水滴好似凸透镜,使阳光会聚,使叶片上有水滴的地方被烧焦

6、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一定是平行光束B.一定是汇聚光束

C.一定是发散光束D.折射光束比入射光束更汇聚些

7、凸透镜L1、L2,它们的焦距分别是f1、f2,已知f1<f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平行光经L1比经L2偏折的多B.平行光经L1比经L2偏折的少

C.平行光经L1与经L2偏折的一样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8、如图所示,把一凸透镜放在平面镜前,当用眼睛观察镜子时,光束似乎是从M处发散开来的,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A.0.7mB.0.3m(D)

C.0.4mD.0.1m

9、在图甲、乙所示的虚线方框内各放置一个透镜,发光点S发出的两束光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如图所示,则(C)

A.甲为凹透镜,乙为凸透镜B.甲为凸透镜,乙为凹透镜

C.甲、乙都为凸透镜D.甲、乙都为凹透镜

 

第8题第9题

10、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F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凸透镜可以对光线起发散作用B.凸透镜只对平行于主轴的光线起会聚作用

C.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发散程度比原来小,仍然是会聚的一种表现

D.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是发散的,此处凸透镜是对光线起发散作用的

11、如图所示,一玻璃砖内有一凸形气泡,一束平行光垂直射向玻璃砖的侧面,通过玻璃砖后,光线将会(C)

A.仍然平行B.会聚

C.发散D.无法确定

12、把一块薄玻璃板按如图所示方式以球形割面切开,成为2个薄透镜,然后沿主轴分开一定的距离,如果一束平行光沿主轴投射到1个透镜上,则(C)

A.无论平行光是从哪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仍是平行光

B.平行光从左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一定是会聚光束

C.平行光从左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发散光束

D.平行光从右边入射,经过2个透镜折射后可能是会聚光束,也可能是发散光束

第10题第11题第12题

13、一块由玻璃制成的凸透镜,在空气中使用时焦距为f,如将它放在水中,则它(A)

A.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大B.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变小

C.仍是会聚透镜,但焦距不变D.将成为发散透镜

14、水平桌面上的白纸上有一小黑点a,将一个半球形的玻璃砖放在白纸上,使球心与a重合,在斜上方透过玻璃砖观察a,如图所示.则看到a的像(C)

A.在a的正上方B.在a的正下方

C.在a的位置上D.在a的右上方

15、一光源S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射出,若把凸透镜浸没在水中(如图所示),使光线仍平行射出,则需(B)

A.把光源上移一些B.需把光源下移一些

C.不需移动光源D.条件不足,无法不断

16、如图所示,有一圆柱形玻璃体,在它的中心轴线上有一球形气泡,柱体底面是磨砂的毛面,当平行光沿柱轴方向向下照射时,在磨砂的毛面上可能会看到(D)

A.圆形亮斑B.圆型暗斑

C.圆形暗斑且中心有一亮点D.圆形亮斑且中心有一暗点

 

第14题第15题第16题

17、请你根据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特点完成下面的光路图.

18、判断下列方框内是什么透镜.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

知识清单

1、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

①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都利用了凸透镜成像.

②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投影仪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2、实像与虚像:

①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实像,是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所成的像.

②放大镜所成的像是虚像,虚像是由通过凸透镜后光线反向延长线所成的像.

3、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①通过比较像与物的位置来判别:

实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两侧;虚像——像与物在凸透镜的同侧.

②看是否能在光屏上成像来判别:

实像能在光屏上成像,即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即虚像不能用光屏承接.

③用作图法来判别:

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实际相交所得到的像是实像;通过凸透镜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相交所得到的像是虚像.

实战演练

1、许多照相机镜头到胶片的距离是可调的.某次拍摄前摄影师已经“调好焦”,使被摄者在胶片上形成了清晰的像.如果在拍摄前被拍摄者移动了位置,他和摄影者的距离变远了,为了使他在胶片上仍然成清晰的像,镜头与底片的距离应

A.变大B.变小(B)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2、照相机的光圈用来控制进入镜头的光的多少,快门用来控制曝光的时间,用照相机照相时,为了使胶卷上曝光适度应控制曝光量,则(C)

A.只需调节光圈就行B.只需用快门控制曝光时间就行

C.需要同时调节光圈和快门控制曝光量D.以上做法都行

3、使用照相机照相,是属于(B)

A.光的反射现象B.光的折射现象

C.光的直线传播现象D.光的色散现象

4、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B)

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

5、使用下列光学器材,其目的是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是(B)

A.放大镜B.照相机

C.幻灯机D.投影仪

6、如图所示,是对同一个物体拍摄的两张清晰程度相同的照片底片,拍摄这两张照片时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拍摄a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B.拍摄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较大

C.拍摄a与b时,相机与物体的距离一样大

D.无法判断

7、简易“傻瓜”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不能改变,暗箱长度也不能改变.拍照时只要把景物全部纳入取景器内,无论物距如何变化,都能拍出比较清晰的照片,这种“傻瓜”照相机的镜头应选用(B)

A.焦距较大的凸透镜B.焦距较小的凸透镜

C.焦距较大的凹透镜D.焦距较小的凹透镜

8、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可以制成“小孔照相机”,关于“小孔照相机”和一般照相机的比较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们所成的像均为倒立的实像B.它们所成的像都是由光实际会聚而成的(C)

C.它们都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而成像的D.它们所成的像的大小都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调节

9、在使用投影仪时,我们发现了这样的特点:

①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小于镜头到屏幕的距离;(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投影片离镜头越近,屏幕上所成的像越大;

③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一定比投影片上放的物体大;

④物和像在凸透镜的异侧.(选填“同侧”或“异侧”)

10、使用投影仪时,在屏幕上得到的像是投影片上图案的(D)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虚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1、现用一放大镜阅读书上的小字.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D)

A.该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B.小字在镜中的成像是实像

C.物距比放大镜的焦距大D.小字和它的成像位于放大镜的同一侧

12、在放映幻灯时,想在屏幕上得到一个放大钥匙的像,钥匙形状如M图示,则幻灯片应如何插法(C)

ABCM

13、下列现象中,所成的像是实像的是(C)

A.镜中花B.平静的水面上出现岸边景物的倒影

C.放映幻灯时银幕上的画面D.放大镜观察书上的字

14、小军的爷爷两眼昏花,但酷爱学习,尊敬长辈的小军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给爷爷买了一个放大镜.当小军的爷爷用放大镜看报纸时,他看到的文字是(A)

A.正立放大的虚像B.正立放大的实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放大的实像

15、在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中(C)

A.成实像的是①②③B.成虚像的是②③④

C.属于反射成像的是②D.属于折射成像的是①③④

16、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

是凸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照相机(只需

填写一种).

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以制成`(B)

A.潜望镜

B.照相机

C.幻灯机

D.放大镜

18、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虚像.

19、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B)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20、物体放在凸透镜前适当位置能在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如果把屏拿开,则(C)

A.像还存在,但眼睛看不到B.像还存在,眼睛从各个方向看得到

C.像还存在,但眼睛只能在一定范围内看到D.像不存在

21、用幻灯机放映幻灯片时,银幕上出现的是正常画面,但若有一个小虫正好飞落在凸透镜镜片上,此时对画面的影响为

A.几乎无影响B.画面上有只小虫(A)

C.画面上有小虫,但不清晰D.画面变得模糊

22、使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银幕不动,为使银幕上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B)

A.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上拉些B.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下拉些

C.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上拉些D.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下拉些

23、摄影师有时照相时,要在镜头加一个滤镜,这样的目的是(D)

A.使物体所成的像更清晰一些B.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大一些

C.使物体所成的像更小一些D.为了使拍出的像改变色调

24、小乐用放大镜看指纹时,觉得指纹的像太小,为使指纹的像大一些,正确的做法是(B)

A.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近些B.眼睛和手指不动,让放大镜离手指稍远些

C.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近些D.放大镜和手指不动,让眼睛离放大镜稍远些

25、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B)

A.凸透镜B.凹透镜

C.三棱镜D.玻璃砖

26、下列现象中,哪一项是利用光的折射现象(B)

A.湖水中的倒影B.戴老花镜看报纸

C.照镜子D.小孔成像

27、有些商品是有使用时限的.酒厂把瓶装酒的生产日期用印章印在商标背面,贴在酒瓶上.字虽然很小,但我们透过瓶中白酒仍能清晰地看到日期.这是因为(D)

A.人的眼睛有特异功能B.字被瓶的玻璃放大了

C.字的放大像离人眼更近了D.字被瓶中的酒放大了

28、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好多照相机的镜头焦距是可变的.也就是当物距发生变化时,实际胶片的位置不变,但可以通过调节焦距来达到调节像距的目的,同样可以获得清晰的像,如果被照物体靠近镜头时,则镜头焦距(B)

A.变大B.变小

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

29、如图,一塑料薄膜组成的顶棚下堆放着一堆干草,夏天雨后,阳光穿过薄膜上的积水,照射到干草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薄膜上的积水形成一个大的凸透镜,如果其焦点恰好在干草处,干草有可能燃烧

B.透镜都是固体物质组成的,液体不能起凸透镜作用

C.起凸透镜作用的应是塑料薄膜

D.水和塑料薄膜共同起凸透镜作用

第三节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知识清单

1、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成像性质

像距与焦距的关系

应用

u>2f

倒立、缩小的实像

f<υ<2f

照相机

u=2f

倒立、等大的实像

υ=2f

测焦距

f

倒立、放大的实像

υ>2f

投影仪

u=f

不成像

测焦距

u

正立、放大的虚像

υ>u

放大镜

2、凸透镜成像规律记忆口诀:

一倍焦距不成像,内虚外实分界明;二倍焦距物像等,外小内大实像成;实像倒立且异侧,虚像正立且同侧;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物在二倍焦距外,像在一倍二倍间;物在一倍二倍间,像在二倍焦距外.

注: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中的“远或近”指的是物体离焦点的距离.

实战演练

1、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某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0cm处,可得到一个(A)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实像D.正立放大的虚像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在距凸透镜40cm时,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若将蜡烛与光屏的位置对调,则所成的像一定时(B)

A.放大的虚像B.放大的实像

C.缩小的虚像D.缩小的实像

3、在一架高空飞行的飞机上,用一架焦距是10cm的照相机对地面设施进行拍照,照相机上胶片离镜头的距离是

A.大于20cmB.稍大于10cm(B)

C.稍小于10cmD.小于5cm

4、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7.5cmB.12.5cm(A)

C.4.5cmD.10cm

5、烛焰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若用硬纸片盖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将(D)

A.只剩下半部分B.完全消失

C.只剩上半部分D.仍然完整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A)

A.10cmB.15cm

C.20cmD.30cm

7、小明将一只苹果从离凸透镜1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4倍焦距处时,则苹果所成像大小(B)

A.不变B.逐渐减小

C.先变大后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

8、小明的照相机有三个不同的焦距镜头(28mm、50mm、200mm),首都“人民英雄记念碑”高为37.94m,若要在近处拍下纪念碑的全貌,应选用(A)

A.28mm的镜头B.50mm的镜头

C.200mm的镜头D.与镜头焦距无关,三个镜头都可以

9、在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当它沿着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30cm时,对应的像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了10cm,那么物体的移动区间可能是(B)

A.焦点与透镜之间B.二倍焦距点以外

C.焦点与二倍焦距点之间D.以上说法都有道理

1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蜡烛由远处向凸透镜焦点靠近的过程中,小丽观察并记录了像在光屏上的变化情况,其中错误的是(D)

A.像不断变大B.像始终是实像

C.像始终是倒立的D.像先变小后变大

11、在凸透镜成像时,当物体由远处向着透镜以速度υ匀速移近,直到位于透镜一倍焦距的过程中(D)

A.像的移动方向与物体的移动方向总相反B.像与物体间的距离先减小后增加然后又减小

C.像的移动速度先大于υ后小于υD.像的移动速度先小于υ后大于υ

12、在离焦距20cm的凸透镜的正前方100cm处,一物体以10cm/s的速度向凸透镜靠拢,运动7s时物体所成的像为

A.倒立、放大的实像B.倒立、缩小的实像(A)

C.正立、放大的虚像D.等大、倒立的实像

13、有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到凸透镜的距离是20cm,此时在屏上得到的是等大的像,当物体距焦点2cm,此时所成的像是

A.缩小的实像B.放大的实像(D)

C.倒立的虚像D.放大的像

14、一个物体在凸透镜前20cm处,在屏上成一倒立缩小的像,则透镜的焦距f(C)

A.10cm10cm

C.f<10cmD.f>20cm

15、一蜡烛放在透镜主光轴上,离透镜12cm,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20cm处的光屏上呈现出一个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为(B)

A.6cm

C.12cm

16、将物体放在焦距为f的凸透镜主轴上,分别离透镜20cm、14cm和6cm时,各能得到缩小的实像、放大的实像和放大的虚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f为(B)

A.14cm>f>10cmB.10cm>f>7cm

C.10cm>f>6cmD.20cm>f>14cm

17、凸透镜前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υ沿着垂直于主光轴的方向长高,则

A.像也以速度υ长高B.像以大于υ的速度长高(D)

C.像以υ的速度缩小D.像以小于υ的速度长高

18、用可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