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390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docx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

学分:

3

参考学时:

68

适用专业: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三年制)

1.课程性质

《城轨运营安全》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学会运用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及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本着未来交通运输产业对交通安全工程知识和素养的需求,本课程的教学设计注重对学生关于交通安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以及关键技能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观念,以及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2.1指导思想

(1)全面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尽可能适应我国各地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

(2)力求体现知识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

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注重精讲多练,学用结合。

(3)重视交通安全理论、方法、技术的最新动态变化,随时将科研成果融合到课堂教学中去。

2.2课程设计依据

课程设计主要依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城市轨道企业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及安全管理的实际需要,制订课程标准和内容。

2.3课程目标实现途径

(1)严格规范教师的课前备课、课中讲授、课后辅导,教研室定期讨论授课改进意见。

(2)课程主要采取课堂讲授加上机操作实践结合的方式授课,采用“任务驱动”项目案例教学方法,通过项目任务的讲解与实际操作,促进学生理解理论概念,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3)充分发挥校园网的教学功能,建立《城轨运营安全》课程教学主页,为学生提供课外学习的丰富资源,拓展师生交流渠道。

2.4课时安排

《城轨运营安全》总课时为68,理论学时为56课时,实践学时为12课时。

3.课程培养目标

3.1总目标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概念-理论-方法-技术-应用的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在思想上,能认识到交通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安全观;在知识上,能够掌握对各种交通安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思路,对交通事故致因、交通安全技术、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问题的特点等有较深刻的认识;在能力上,初步掌握将交通安全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交通运输领域的思路,掌握常用的交通安全分析与评价技术,具备在交通安全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3.2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1)能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主要的保障技术;

2)能对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常见事故进行处理;

3)能对轨道交通中发生的行车事故进行预防;

4)能对城市轨道交通中发生的人身伤亡事故进行预防;

5)能理解常用的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以及交通安全技术。

(2)知识目标

1)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本知识;

2)掌握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3)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处理;

4)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的预防;

5)掌握城市轨道交通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

6)掌握交通安全分析技术及评价方法。

(3)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2)培养学生具备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应用到工作中;

5)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工作责任心;

6)具有团队协作精神。

4.课程内容与要求

表1课程内容与要求

序号

项目

知识内容与要求

技能内容

与要求

教学活动设计

学时

安排

1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基本知识

1.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意义

2.了解安全生产的五要素

3.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基础工作

1.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特殊性

2.能了解安全生产的五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3.能掌握TQC及ISO9000两者的联系与不同

4.能了解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手段

活动1:

分小组讨论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意义

活动2:

利用查阅资料的方式了解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理论

4

2

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

1.了解安全法律法规保障体系

2.了解安全生产责任制

3.了解安全技术保障体系

4.了解安全教育培训体系

1.能举例说明影响城市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

2.能说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

3.能举例说明城市轨道有哪些主要的安全保障技术

活动1:

分小组讨论日常生活中影响城市交通运营安全的因素有哪些?

理论

6

3

城市轨道交通事故的处理

1.了解事故分类和构成条件

2.了解事故调查处理

3.了解城市轨道事故应急救援

4.掌握常见事故应急处理

5.掌握伤害急救常识

1.能掌握事故调查处理的程序

2.能了解应急救援活动分为哪几个阶段及其内容

3.能说出在发生机械伤害后现场急救的要点

4.能给出常见事故的处理步骤

活动1:

分组讨论在城市轨道交通中发生的可能的事故有哪些?

理论

10

实训

6

4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事故的预防

1.了解列车运行事故预防

2.了解接发列车作业惯性事故预防

3.了解调车作业事故预防

4.了解检修施工作业事故预防

1.能列举预防列车驾驶发生事故的措施

2.了解发生接发作业事故的原因,并了解如何预防接发列车作业事故

3.了解如何保证行车调度工作安全

活动1:

“上海地铁四号线塘桥下行触网异物影响列车运行严重事件”案例分析

活动2:

“广州地铁江南西站施工未设置红闪灯防护事件”案例分析

理论

12

实训

4

5

城市轨道交通人身伤亡事故的预防

1.火灾事故的预防

2.电气事故的预防

3.安全色与安全标志

4.城市轨道交通危险源的辨识和控制

1.给出城市轨道交通的消防设备及设施有哪些,如何使用

2.给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发生火灾如何自救与逃生

3.说出如何预防电气化线路电气事故

4.安全色及安全标志的种类和用途

5.危险源的种类及控制

活动1: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发生火灾的自救与逃生

活动2:

小组讨论:

电气事故发生后的处理步骤

理论

12

实训

2

6

安全分析与评价

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2.事故树分析法

3.其他安全分析法

4.安全评价

1.能编制安全检查表并进行分析

2.能编制事故树并进行分析

3.能了解安全评价的依据及程序

活动1:

分小组讨论对系统进行安全评价的必要性

理论

12

5.课程实施建议

5.1教学建议

对城轨类专业的学生而言,本课程属专业必修课,涉及交通运输的各个领域,内容多、理论性和应用性均较强。

因此,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案例教学、网络教学等形式。

教师在课堂上应对交通运输安全有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等进行必要的讲授;讲授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文字、照片、录像等案例展示、讨论,启迪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有关理论、方法和技术等内容的理解,逐步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安全观。

课后作业可灵活采用论文撰写、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形式,以锻炼学习分析和解决交通安全问题的能力。

5.2教学考核评价建议

课程的考核可灵活采用过程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等形式,也可采用论文撰写、案例分析、结合科研实践的课程设计等形式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平时考勤与作业、课程设计50%,期末考试50%。

5.3教材编写

(1)实用性原则

使用的教材应以国内高职高专规划优秀教材为主,包括上课教材和实验配套教材。

(2)系统性原则

该课程教材的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系统性,基本概念、基本技术与方法要系统、完整。

(3)先进性原则

要让学生及时地学到交通安全理论、方法、技术的最新动态变化,适当参考国外优秀教材。

5.4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相关教辅材料

(2)实训指导书

实训指导书由城轨教研室与企业技术人员根据各专业需求统一开发,能将真实的企业案例纳入教学内容,体现任务驱动、工作任务导向的设计思想,需给出每个项目实训的详细步骤,学生通过实验指导给出的详细步骤操作,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和自学能力。

(3)多媒体、网络资源

1)将该课程的电子教案,在突出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上,转化为网络教学资源。

该资源的建设应该由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共同完成、完善、更新。

2)对该课程的网络教学资源,应该建立合理的安全的网络管理权限,鼓励有丰富教学经验老师将自己的讲课内容上传到教学资源库或教学网站,从而不断丰富教学资源、教学课件等等。

3)鼓励学生通过上网浏览相关的其他高等院校或社会教育资源,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交通安全管理知识,拓展自己综合分析和处理各类交通安全问题的基本能力。

(4)实验实训条件

重视实验实训设备的不断更新及种类齐全,保证上机实训学生每人一台计算机,充分利用机房资源的同时,保持每年计算机教学机房配置的先进性。

(5)教学团队

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其中专职教师以城轨教研室为主体,主要负责课堂讲授及课内实训工作,兼职教师则以企业人员及丰富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为主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