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304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3.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恨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长恨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长恨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长恨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长恨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恨歌.docx

《长恨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恨歌.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恨歌.docx

长恨歌

《长恨歌》

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孟子·万章上》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

——《孟子·万章下》

是故由其世以知其人,由其人以逆其志,则古人之诗,虽有不能解者,寡矣。

——王国维《玉谿生诗年谱会笺本》

世间有所谓“就事论事”的办法,现在就诗论诗,或者也可以说是无碍的罢。

不过我总以为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当于吟咏之时,先揣知作者当日所处境遇,然后以我之心,求无象于窅冥恍惚之间,或得或丧,若存若亡。

——清·黄子云《野鸿诗的》

大凡读书多在讽诵中见义理,况诗又全在讽诵之功,所谓清庙之瑟,一唱而三叹,一人唱之三人和之方有意思。

又如今清曲,若只读过也无意思,须是歌起来方见好处。

因说读书须是有自得处。

——朱熹《朱子语类》)

■辛文房\《唐才子传•白居易传》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

“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

“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尔。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上悦之。

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臣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尔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拨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

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卷,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及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附: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今陕西渭南人。

倡导新乐府,作品有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等,风格平易自然、浅切流畅。

作品多收录于《白氏长庆集》。

白居易出身于仕宦之家,高祖、曾祖、祖父、父亲都是朝廷官员。

他自幼聪明,五六岁便学写诗,九岁便能够辨别声韵,读书也特别刻苦。

他出生的年代是“中唐”时期,曾经集中、统一而强大的唐帝国,已逐步滑坡。

白居易出生不久,河南一带发生了战事,他小小年纪就离家避难,南北奔走,备尝艰辛。

所以他15岁时便写下了记录当时真情的一首绝句:

“故园望断欲何如?

楚水吴山万里余。

今日因君访兄弟,数行乡泪一封书。

”还写过一首寄兄弟与妹妹的七律:

“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这些诗写出了白居易当时的生活状况和心理感受,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流离失所的状况。

贞元十六年(800),29岁的白居易以第四名及进士第,结识元稹,遂成莫逆之交,他们被后人并称为“元白”。

32岁步入仕途,被授校书郎。

元和三年(808)拜左拾遗。

因得罪当时的宰相李吉甫,白居易不幸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

在此后几十年的牛李党争中,白居易始终为李德裕所排挤,由此决定了他一生仕途不顺利。

他任拾遗期间,克尽职守,屡陈时政,难免使得皇上或权臣不满。

后来曾被贬为江州司马。

为避嫌消灾,也为消解烦恼,白居易以妓乐诗酒放情自娱,并且开始信佛,寻找精神倚托。

虽则消极、蓄妓、耽酒、信佛,但他仍政绩斐然,最为人称道的是,他任杭州刺史时曾修筑杭州湖堤蓄水灌田。

人们为了怀念他,把这个湖堤命名为“白堤”。

从白居易一生仕途看,虽多为官,但总不顺利,老是处于一种忧愤不安的状态中。

但作为一个诗人,他的成就却极大。

后人将他与李白、杜甫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

■饶芃子\《长恨歌》鉴赏

《长恨歌》是白居易诗作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作于元和元年(806),当时诗人正在盩厔县(今陕西周至)任县尉。

这首诗是他和友人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有感于唐玄宗、杨贵妃的故事而创作的。

在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他们的爱情被自己酿成的叛乱断送了,正在没完没了地吃着这一精神的苦果。

唐玄宗、杨贵妃都是历史上的人物,诗人并不拘泥于历史,而是借着历史的一点影子,根据当时人们的传说,街坊的歌唱,从中蜕化出一个回旋曲折、宛转动人的故事,用回环往复、缠绵悱恻的艺术形式,描摹、歌咏出来。

由于诗中的故事、人物都是艺术化的,是现实中人的复杂真实的再现,所以能够在历代读者的心中漾起阵阵涟漪。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故事的焦点,也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诗歌开卷第一句:

“汉皇重色思倾国”,看来很寻常,好象故事原就应该从这里写起,不需要作者花什么心思似的,事实上这七个字含量极大,是全篇纲领,它既揭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紧接着,诗人用极其省俭的语言,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

描写了杨贵妃的美貌、娇媚,进宫后因有色而得宠,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土”。

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以后在宫中如何纵欲,如何行乐,如何终日沉湎于歌舞酒色之中。

所有这些,就酿成了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这一部分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通过这一段宫中生活的写实,不无讽刺地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男女主人公:

一个重色轻国的帝王,一个娇媚恃宠的妃子。

还形象地暗示我们,唐玄宗的迷色误国,就是这一悲剧的根源。

  下面,诗人具体的描述了安史之乱发生后,皇帝兵马仓皇逃入西南的情景,特别是在这一动乱中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的毁灭。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写的就是他们在马嵬坡生离死别的一幕。

“六军不发”,要求处死杨贵妃,是愤于唐玄宗迷恋女色,祸国殃民。

杨贵妃的死,在整个故事中,是一个关键性的情节,在这之后,他们的爱情才成为一场悲剧,接着,从“黄埃散漫风萧索”起至“魂魄不曾来入梦”,诗人抓住了人物精神世界里揪心的“恨”,用酸恻动人的语调,宛转形容和描述了杨贵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伤,还都路上的追怀忆旧,回宫以后睹物思人,触景生情,一年四季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种种感触。

缠绵悱恻的相思之情,使人觉得回肠荡气。

正由于诗人把人物的感情渲染到这样的程度,后面道士的到来,仙境的出现,便给人一种真实感,不以为纯粹是一种空中楼阁了。

  从“临邛道士鸿都客”至诗的末尾,写道士帮助唐玄宗寻找杨贵妃。

诗人采用的是浪漫主义的手法,忽而上天,忽而入地,“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后来,在海上虚无缥缈的仙山上找到了杨贵妃,让她以“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的形象在仙境中再现,殷勤迎接汉家的使者,含情脉脉,托物寄词,重申前誓,照应唐玄宗对她的思念,进一步深化、渲染“长恨”的主题。

诗歌的末尾,用“开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结笔,点明题旨,回应开头,而且做到“清音有余”,给读者以联想、回味的余地。

  《长恨歌》首先给我们艺术美的享受的是诗中那个宛转动人的故事,是诗歌精巧独特的艺术构思。

全篇中心是歌“长恨”,但诗人却从“重色”说起,并且予以极力铺写和渲染。

“日高起”、“不早朝”、“夜专夜”、“看不足”等等,看来是乐到了极点,象是一幕喜剧,然而,极度的乐,正反衬出后面无穷无尽的恨。

唐玄宗的荒淫误国,引出了政治上的悲剧,反过来又导致了他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悲剧的制造者最后成为悲剧的主人公,这是故事的特殊、曲折处,也是诗中男女主人公之所以要“长恨”的原因。

过去许多人说《长恨歌》有讽喻意味,这首诗的讽喻意味就在这里。

那么,诗人又是如何表现“长恨”的呢?

马嵬坡杨贵妃之死一场,诗人刻画极其细腻,把唐玄宗那种不忍割爱但又欲救不得的内心矛盾和痛苦感情,都具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了。

由于这“血泪相和流”的死别,才会有那没完没了的恨。

随后,诗人用许多笔墨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唐玄宗对杨贵妃的思念,但诗歌的故事情节并没有停止在一个感情点上,而是随着人物内心世界的层层展示,感应他的景物的不断变化,把时间和故事向前推移,用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开拓和推动情节的发展。

唐玄宗奔蜀,是在死别之后,内心十分酸楚愁惨;还都路上,旧地重经,又勾起了伤心的回忆;回宫后,白天睹物伤情,夜晚辗转难眠。

日思夜想而不得,所以寄希望于梦境,却又是“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诗至此,已经把“长恨”之“恨”写得十分动人心魄,故事到此结束似乎也可以。

然而诗人笔锋一折,别开境界,借助想象的彩翼,构思了一个妩媚动人的仙境,把悲剧故事的情节推向高潮,使故事更加回环曲折,有起伏,有波澜。

这一转折,既出人意料,又尽在情理之中。

由于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不断发生矛盾、碰撞,诗歌把人物千回百转的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故事也因此而显得更为宛转动人。

  《长恨歌》是一首抒情成份很浓的叙事诗,诗人在叙述故事和人物塑造上,采用了我国传统诗歌擅长的抒写手法,将叙事、写景和抒情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形成诗歌抒情上回环往复的特点。

诗人时而把人物的思想感情注入景物,用景物的折光来烘托人物的心境;时而抓住人物周围富有特征性的景物、事物,通过人物对它们的感受来表现内心的感情,层层渲染,恰如其分地表达人物蕴蓄在内心深处的难达之情。

唐玄宗逃往西南的路上,四处是黄尘、栈道、高山,日色暗淡,旌旗无光,秋景凄凉,这是以悲凉的秋景来烘托人物的悲思。

在蜀地,面对着青山绿水,还是朝夕不能忘情,蜀中的山山水水原是很美的,但是在寂寞悲哀的唐玄宗眼中,那山的“青”,水的“碧”,也都惹人伤心,大自然的美应该有恬静的心境才能享受,他却没有,所以就更增加了内心的痛苦。

这是透过美景来写哀情,使感情又深入一层。

行宫中的月色,雨夜里的铃声,本来就很撩人意绪,诗人抓住这些寻常但是富有特征性的事物,把人带进伤心、断肠的境界,再加上那一见一闻,一色一声,互相交错,在语言上、声调上也表现出人物内心的愁苦凄清,这又是一层。

还都路上,“天旋地转”,本来是高兴的事,但旧地重过,玉颜不见,不由伤心泪下。

叙事中,又增加了一层痛苦的回忆。

回长安后,“归来池苑皆依旧,太液芙蓉未央柳。

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

白日里,由于环境和景物的触发,从景物联想到人,景物依旧,人却不在了,禁不住就潸然泪下,从太液池的芙蓉花和未央宫的垂柳仿佛看到了杨贵妃的容貌,展示了人物极其复杂微妙的内心活动。

“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从黄昏写到黎明,集中地表现了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这种苦苦的思恋,“春风桃李花开日”是这样,“秋雨梧桐叶落时”也是这样。

及至看到当年的“梨园弟子”、“阿监青娥”都已白发衰颜,更勾引起对往日欢娱的思念,自是黯然神伤。

从黄埃散漫到蜀山青青,从行宫夜雨到凯旋回归,从白日到黑夜,从春天到秋天,处处触物伤情,时时睹物思人,从各个方面反复渲染诗中主人公的苦苦追求和寻觅。

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到梦中去找,梦中找不到,又到仙境中去找。

如此跌宕回环,层层渲染,使人物感情回旋上升,达到了高潮。

诗人正是通过这样的层层渲染,反复抒情,回环往复,让人物的思想感情蕴蓄得更深邃丰富,使诗歌“肌理细腻”,更富有艺术的感染力。

作为一首千古绝唱的叙事诗,《长恨歌》在艺术上的成就是很高的。

古往今来,许多人都肯定这首诗的特殊的艺术魅力。

《长恨歌》在艺术上以什么感染和诱惑着读者呢?

宛转动人,缠绵悱恻,恐怕是它最大的艺术个性,也是它能吸住千百年来的读者,使他们受感染、被诱惑的力量。

(摘自《唐诗鉴赏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陈湘元\一篇长恨有风情

  二零零七年初(丙戌年冬)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作《长恨歌》一千二百周年。一千多年来,《长恨歌》流传海内外,脍炙人口。“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成为人们盟誓爱情的经典语言,“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成为人们感叹爱情悲剧的绝唱。《长恨歌》堪称歌颂爱情的不朽艺术巨作。

  伴随《长恨歌》的流传,关于它的主旨一直存在不同认识。“汉皇重色思倾国”,首句就颇寓讽意,长篇铺陈,描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生死故事,借托蓬莱仙山畅述爱情盟誓与长恨。寓讽喻,赞爱情,说故事,白居易把三者完美地统一在一篇《长恨歌》,表明白居易当时的创作思想可能包含了多个因素。由于作者巧妙的艺术构思,和创作中感情的纵横驰骋,快速转换,使人们难于全面准确把握它的主旨。不过,尽管它有多个主旨因素,应该有一个是主要的。

  爱情的美丽必须寄托在相爱者的人格美丽上,白居易为什么要对唐玄宗和杨贵妃这样一对招致社会物议的人如此花费笔墨?

为什么把他们并不那么高尚坚贞的爱情写得如此荡气回肠、旖旎动人?

笔者对《长恨歌》作了一点考证研究,从白居易的生平和诗集中发现,白氏写《长恨歌》前刚刚结束一段热烈深沉而又没有成为婚姻的爱情。这段情缘为他提供了现实的爱情伤痛体验,并由此形成了深刻的爱情理念和强烈的爱情追求。这时恰好遇到写《长恨歌》的机会,迸发而出,感事抒怀,移花接木。

诗虽然是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爱情为题材,实际内容相当多的部分却是白居易借此寄托自己对情人的感情和思念,沉淀自己对已逝爱情的追忆,抒发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是作者“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兴于咏叹”的真情所寓。这不是笔者的杜撰或牵强附会,其根据就见于白居易的诗集中。

一  

  白居易在一生两千多首诗作中,对《长恨歌》情有独钟。他在首次编成十五卷诗集后写的“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廿”的诗中写道: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他对诗集的自负溢于言表,尤其是第一句便是“一篇长恨有风情”,既自许《长恨歌》是他的压卷之作,也点出了诗中有寓意很深的“风情”。风情,应作为理解研究《长恨歌》的切入点。

  读白居易的诗集,会发现一个值得玩味的现象:

他的诗大都题旨明白,某年某月遇某人、游某地,写得明明白白,赠人怀人都写明对方的名字。包括他中年后蓄养声伎,写给自家声伎的诗,赠给官伎或朋友家伎的诗,代妓女写的诗,甚至赠给小女尼小女冠的诗,都毫不避讳。但早年也有些诗和李商隐的无题诗一样,情深意浓而所指不明。早年叙写与情人相爱寄托感情的诗,有两首写了湘灵的名字。近代许多学者如顾学颉、王拾遗、谢学炜诸位先生都对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作了详细考证,确认了这段情缘的存在。其实读白居易的寄怀湘灵的诗和其他一些朦胧诗,仅可以了解白氏早年恋爱情缘的脉络,更可以明显察觉他写《长恨歌》的动因,以及《长恨歌》如何承载了他的感情寄托。这就是“一篇长恨有风情”的“风情”所寓。

  了解白居易早年刻骨铭心的爱情,首先可读四十七八岁时在江州时所写的《感情》:

  中庭晒服玩,忽见故乡履。

昔赠我者谁?

东邻婵娟子。

  因思赠时语,特用结终始。

永愿如履綦,双行复双止。

  自吾谪江郡,飘荡三千里。

为感长情人,提携同到此。

  今朝一惆怅,反复看未已。

人只履犹双,何曾得相似。

  可嗟复可惜,锦表绣为里。

况经梅雨来,色黯花草死。

  诗的意思很明白,作者在晒衣物时,看到了昔日情人赠给自己的鞋子,引发了感情的漪澜。这个情人是故乡的东邻女。“婵娟子”,表明她的形象在白居易心中是相当美好的。白居易与“婵娟子”当时已经盟誓终身,但却未能成婚。乡间女子历来用自做的鞋子作为爱情的信物,这双鞋更是“婵娟子”精心制作,连里面都有绣工。白居易一直带在身边,从河南带到秦中再到江州,地有三千里,时隔二十年,足见极为珍惜。“色黯花草死”,不只指鞋已陈旧,可能诗人知道“婵娟子”已嫁或已死。鸳盟未成,双履仍在,鞋犹如此,人何以堪?

写此诗时诗人虽已年近半百,怀念仍是很深沉的。

  “东邻婵娟子”是谁?

白居易诗集中有两首青年远游时的诗作:

《寄湘灵》《冬至夜怀湘灵》,可以推断东邻婵娟子就是湘灵。

  泪眼凌寒冻不流,每经高处即回头。遥知别后西楼上,应凭栏杆独自愁。——《寄湘灵》

  艳质无由见,寒衾不可亲。何堪最长夜,俱作独眠人。——《冬至夜怀湘灵》

  白居易在贞元十四年至十八年间,即二十六岁到三十岁曾几次离家远游,这两首诗应是此时在旅途中的相思之作。还有两首《凉夜有怀》与上两首诗意境极为相似:

  清风吹枕席,白露湿衣裳。

好是相亲夜,漏迟天气凉。——《凉夜有怀》

(一)

  念别感时节,早蛩闻一声。风帘夜凉入,露簟秋意生。

  灯尽梦初罢,月斜天未明。暗凝无限思,起傍药栏行。——《凉夜有怀》

(二)

  前一首自注是“并未应举时作”。可以佐证寄怀湘灵都作于应举(贞元十五年)以前。两首《凉夜有怀》感情相同只是时序不同。作者与情人早春相别,转眼到了秋天,相思入梦,情意万千,醒后怅惘,只好傍栏踯躅以待天明,情意何等真切!

白居易还有一首《花非花》,是记叙与情人幽会的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诗人的幽会如梦如云,是很浪漫的。以上几首诗,表明白居易与湘灵已有十分亲密的交往。贞元十九年,白居易授校书郎,他要去长安任职。贞元二十年从河南苻离徙家于秦,他写了《生离别》《潜别离》两首诗。《生离别》是告别“骨肉”同胞,是公开的。而告别湘灵,只能是《潜别离》:

  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

河水虽浊有清日,乌头虽黑有白时;惟有潜离与暗别,彼此甘心无后期。

  此诗最引人注意的是“深笼夜锁独栖鸟,利剑春断连理枝”两句,以独栖鸟被锁喻双方因阻力不能结合的无奈,以连理枝被断喻双方爱情不能成功的心伤,都表达了近似《长恨歌》的感情。“不得哭”,“不得语”,极写其别之痛;“两心之外无人知”,极写其情之密;“彼此甘心无后期”,极写其恨之长。《潜别离》所表达的感情和所用的文字,与一年后作的《长恨歌》可说一脉相通。

  有一首《夜雨》,自注是在渭村时所作:

我有所念人,隔在远远乡。我有所感事,结在深深肠。乡远去不得,无日不瞻望。

肠深解不得,无夕不思量。况此残灯夜,独宿在空堂。秋天殊未晓,风雨正苍苍。

  不学头陀法,前心安可忘?

  白居易家从苻离徙秦定居于渭村,白居易只身任职长安与周至,当常回渭村。《夜雨》和《长恨歌》都写于此时段内。白居易怀念远在苻离的湘灵,乡远人渺,相思不已,秋雨残灯,只有寄托佛法以求解脱,正是极写相思之苦。后来元和六至九年,白居易在母死后丁忧曾再在渭村住过一段,那时的心情就不可能写这样的诗了。

  白居易记叙与湘灵的爱情,有一首最动情的《长相思》:

九月西风兴,月冷霜华凝。思君秋夜长,一夜魂九升。

二月东风来,草坼花心开。思君春日迟,一日肠九回。

  妾住洛桥北,君住洛桥南。十五即相识,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萝草,生在松之侧。

蔓短枝苦高,萦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愿作远方兽,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连理生。

  这首诗是白居易以一个女子自述的口吻写的,他是代湘灵抒怀,或者本来就是记录湘灵的自白。湘灵与白居易是苻离邻居。苻离埇桥为白氏旧居,诗中的洛桥,如实指洛阳桥,白居易早年根本未在洛阳住过八年。如果洛桥为泛指埇桥(或埇桥别名洛桥),则空间上符合白居易与湘灵的故事。十五到二十三,八年相恋。白居易从贞元六七年到贞元二十年在苻离住了十多年,时间上也是可以相容的。湘灵与白居易的爱情有重重阻力,作者在诗中表达的是一对情人共同的深深的祈愿,希望上天保佑,能如比肩兽、连理枝成为夫妇。最后四句,已是《长恨歌》结尾的雏形。《长相思》实际上是白居易与湘灵的《长恨歌》。

读了这首诗,完全可以明白白居易早年的恋爱情缘与写作《长恨歌》之间的思想和文字的渊源关联。

  就在写了《长相思》后不久,白居易还写了一首《感秋寄远》:

  

  惆怅时节晚,两情千里同。

  离忧不散处,庭树正秋风。

  燕影动归翼,蕙香销故丛。

  佳期与芳岁,牢落两成空!

  据王拾遗先生研究,此诗是元和元年秋天,白居易在周至寄给湘灵的,有感于二人婚事成空紡。诗中表达了对湘灵的深切思念,燕影蕙香都惹动诗人的深深相思,恨不能像燕子一样,回到苻离和湘灵在一起。

惋惜与湘灵相爱的时日,耽误了湘灵的青春,不能成就佳期。《感秋寄远》作于《长恨歌》前几个月,它为写作《长恨歌》作了感情、情绪、字表达等一切条件的准备。

  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即使是婚姻“成空”之后,也包括写了《长恨歌》之后,仍不时萦回心头,直至终生。如一组四首伤情诗:

  抱枕无言语,空房独悄然。谁知尽日卧,非病亦非眠。——《昼卧》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此情不语何人会?

时复长吁一两声。——《夜坐》

  黄昏独立佛堂前,满地黄花满树蝉。大抵四时心总苦,就中肠断是秋天。——《暮立》

  绝弦与断丝,犹有却续时。唯有衷肠断,无应续得期。——《有感》

  失恋怀念之苦,跃然纸上,言简意赅,伤情之至。这种长恨伴随了白居易的终身。白居易晚年形容自己:

“予非圣达,不能忘情,又不至于不及情者。事来搅情,情动不可柅”。(柅nǐ,阻止。

)他的一生确实如此。多年以后,还有一首《梦旧》,似乎仍与湘灵有关:

  别来老大苦修道,练得离心成死灰。平生意念消磨尽,昨夜因何入梦来?

  以上引了那么多的诗来考证白居易与湘灵的爱情,力求再现这个故事的梗概。所引的有些诗,白居易没有写明是给湘灵的,而且也不知白居易为什么不再在后来写的感情诗题上点出湘灵的名字?

合理的推测是:

随着白居易与湘灵感情的发展,爱情生活深化,阻力明显增加,湘灵处于非婚非嫁、非妻非友的尴尬地位,白居易抒发自己的感情,自己心知肚明即可,不便也不必要在诗题上一再明写湘灵的名字。好在我们只是要考证白居易与湘灵的情缘,是如何为写作《长恨歌》提供了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淀,并且导致了创作《长恨歌》的激情冲动。即使以上诗作中有一首或几首不能实证是写给湘灵的,或者另有些可能是写给湘灵的诗没有引入,都不是十分重要了。

  白居易青年时期在苻离,是和母亲住在一起。白居易称颂母亲是慈母,对几个儿子“亲执诗书,昼夜教导。恂恂善诱,未尝以一呵一杖加之。十余年间,诸子皆以文学仕进,官至清近,实夫人慈训所致也”。当时白居易年已三旬,与湘灵相爱八年,甚至达到枕席之亲,其母应是知道或者默许的。白居易与湘灵之间可能也有婚姻承诺。但最终为何没有成婚,据谢思炜先生考证:

一种可能是白居易在外做官的父亲或父族不认可这门亲事。因为白氏是仕宦人家,在当时重门第婚姻的习俗下,他们要求子弟婚姻要配高门第,这股强大的势力阻杀了这门亲事。二种可能是女方原因,女方虽然门第不高但可能家境较好,而白居易当时家境清贫,在父亲死后一度还较窘迫,以至于要到浮梁大兄处“负米还乡”。女方在不能为妻的情况下,不能接受为妾的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