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72650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3 大小:15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3页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3页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3页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3页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8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docx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

一课一练1.圆柱和圆锥(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当一个圆柱的底面________和高相等时,展开这个圆柱的侧面,可以得到一个正方形.(  )

A. 直径                                         

B. 半径                                         

C. 周长

2.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  )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圆柱形容器.(单位;厘米)

A. 

 r=1                                       

B. 

  d=3                                    

C. 

    d=6

3.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3:

2,高之比是1:

3,它们的体积比(   )

A. 1:

6                                         B. 1:

2                                         C. 3:

2

4.用一块长25.12厘米,宽18.84厘米的长方形铁皮,配上下面(  )圆形铁片正好可以做成一个容积最大的圆柱形容器.(单位:

厘米)

A. r=1                                      B. d=3                                      C. r=4                                      D. r=6

5.甲、乙两个等高的圆锥,甲圆锥的底面半径是乙圆锥底面半径的3倍,则甲圆锥体积是乙圆锥体积的(   )倍。

A. 3                                          

B. 6                                          

C. 9                                          

D. 12

6.如果把圆柱体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扩大为原来的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  )。

A.2倍

B.4倍

C.6倍

D.8倍

7.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5倍,高不变,它的体积扩大(     )倍。

A. 5                                         

B. 10                                         

C. 15                                         

D. 25

二、判断题

8.圆柱体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9.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

10.在棱长是6分米的正方体中,削一个最大的圆柱,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是6分米.(判断对错)

11.“求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圆柱的侧面积。

(判断对错)

12.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

(  )

三、填空题

13.把一个高是4分米的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垂直锯开,平均分成两块,它们的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12平方分米,圆柱的底面直径是________.

14.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积之差是4.6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1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圆柱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6.一根长1.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掉4分米长的一段后,表面积减少了50.24平方分米,这根木料原来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分米.

17.一个圆锥体的体积是4.5立方分米,高是4.5分米,底面积是________平方分米。

18.一个圆锥体零件底面半径是2厘米,高是6厘米,这个零件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四、计算题

19.计算下面各圆锥的体积。

(1)底面周长9.42m,高是1.8m。

(2)底面直径是6dm,高是6dm。

五、解答题

20.画出你从前面,上面,右边看物体观察的图形。

再计算体积。

                          

r=4cm                     a=7cm   b=4cm    h=3cm

h=6cm     

21.一个圆锥形的黄沙堆,底面直径是4米,高3米。

如果每立方米黄沙重1.5吨,这堆黄沙共有多少吨?

(兀取3.14,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六、综合题

22.请你制作一个无盖圆柱形水桶,有以下几种型号的铁皮可供搭配选

(1)你认为________和________的材料搭配较合适.

(2)你选择的材料制作水桶的容积是________升,王师傅用40平方分米的铁皮做成了这个水桶,王师傅制作水桶时的铁皮损耗率是________%

七、应用题

23.一个圆柱,底面半径是0.25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24.一个圆柱体,如果高增加1厘米,它的侧面积就增加50.24平方厘米,这个圆柱体的底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C

【解析】【解答】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如果是一个正方形,说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相等.

故答案为:

C

【分析】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的一条边的长度与底面周长相等,另一条边的长度与高相等;如果底面周长与高相等时才是正方形.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

25.12÷3.14=8(厘米),

或18.84÷3.14=6(厘米);

故选:

C.

【分析】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用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分别代入圆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底面直径,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

设它们的高分别为3H、H,

圆柱的体积=2×3H=6H,

圆锥的体积=

×3×H=H,

圆锥与圆柱的体积之比是H:

6H=1:

6.

故选:

A.

【分析】由“一个圆锥和圆柱的底面积之比是3:

2”可知把圆柱的底面积看作2份,圆锥的底面积就是3份,设它们的高为H,高之比是1:

3,根据圆柱的体积=SH和圆锥的体积=

SH,分别算出体积,最后求出比.

4.【答案】C

【解析】【解答】解:

25.12÷3.14÷2=4(厘米),

或18.84÷3.14÷2=3(厘米);

那么圆形铁片的半径是4厘米或者3厘米,选项中只有r=4,所以C选项正确.

故选:

C.

【分析】由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特点可知:

圆柱的侧面展开后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因此用长方形铁皮的长和宽分别代入圆的周长公式,即可求出底面直径,从而作出正确选择.

5.【答案】C

【解析】【解答】解:

甲圆锥的底面半径是乙圆锥底面半径的3倍,那么甲圆锥的底面积是乙圆锥底面积的9倍,所以甲圆锥的体积是乙圆锥体积的9倍.

故答案为:

C

【分析】根据圆面积公式可知,圆面积扩大的倍数是半径扩大的倍数的平方倍;圆锥的高不变,体积扩大的倍数与圆锥的底面积扩大的倍数相同.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如果把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则底面积将扩大2×2=4倍,且已知高也扩大2倍,则它的体积将扩大为原来的4×2=8倍。

 故答案为:

D。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πr2×h。

7.【答案】D

【解析】【解答】原来的体积:

V=πr²h

扩大后的体积:

Vl=π(5r)²h=25πr²h

体积扩大:

25πr²h÷πr²h=25倍,

于是可得:

它的体积扩大25倍.

故选:

D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高不变,设圆柱底面半径为r,高为h,原来的体积为v,扩大后的体积为vl,则扩大后的半径为5r,代入圆柱的体积公式,从而可以求出它的体积扩大的倍数.

二、判断题

8.【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

一个立体图形的表面积是指一个立体图形所有的面的面积总和,因此圆柱体的侧面积与两个底面积的和就是圆柱体的表面积.

【分析】注意表面积和侧面积定义的区别

9.【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正确.

【分析】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们是等底等高的关系,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2倍,据此解答.

10.【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解:

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即都是6分米,故题干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正确.

【分析】把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那么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都等于正方体的棱长,依此即可求解.

11.【答案】正确

【解析】【解答】“做圆柱形通风管需要多少铁皮”是求这个圆柱的侧面积。

故答案为:

正确。

【分析】本题考点:

圆柱的展开图。

此题主要考查圆柱的展开图,关键明白圆柱形通风管的表面积即为其侧面积。

圆柱的表面积为侧面积加两个底面的面,而圆柱形通风管的表面积则去掉圆柱的两个底面的面积,即只求其侧面积即可。

12.【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解:

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故答案为:

错误。

【分析】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三、填空题

13.【答案】1.5分米

【解析】【解答】解:

12÷2÷4=1.5(分米),

答:

圆柱的底面直径是1.5分米.

故答案为:

1.5分米.

【分析】“圆柱体沿着底面直径垂直锯开,平均分成两块”则表面积比原来增加了两个以圆柱的底面直径和高为边长的长方形的面积,已知高是4分米,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可以求出圆柱的底面直径.

14.【答案】6.9

【解析】【解答】解:

4.6÷2×3,

=2.3×3,

=6.9(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

6.9.

【分析】由于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所以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和圆锥体积相差圆锥体积的2倍,因此即可求出圆锥的体积,进而求得圆柱的体积.

15.【答案】157.7536立方厘米

【解析】【解答】解:

圆柱的底面积:

3.14×22=12.56(平方厘米);

圆柱的高(即圆柱的底面周长):

3.14×2×2=12.56(厘米);

圆柱的体积:

12.56×12.56=157.7536(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157.7536立方厘米.

【分析】由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2厘米,侧面展开后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可求得底面积和高,然后用底面积乘高即可.此题考查圆柱的展开图以及圆柱的体积.

16.【答案】188.4

【解析】【解答】解:

1.5米=15分米,

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50.24÷4÷3.14÷2=2(分米),

这根木料的体积是:

3.14×22×15=188.4(立方分米),

答:

这根木料的体积是188.4立方分米.

故答案为:

188.4.

【分析】表面积减少部分是长为4分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利用圆柱的侧面积公式可以求得这个圆柱的底面周长,从而求得它的半径,再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即可解答.抓住减少的50.24平方分米的表面积是长为4分米的圆柱的侧面积,从而求得半径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17.【答案】3

【解析】【解答】解:

4.5×3÷4.5=3(平方分米)

故答案为:

3

【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底面积=圆锥的体积×3÷高,由此根据公式计算底面积即可.

18.【答案】25.12

【解析】【解答】解:

3.14×2×2×6×

=25.12(立方厘米)

故答案为:

25.12.

【分析】圆锥体积=底面积×高×

,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四、计算题

19.【答案】

(1)解:

9.42÷3.14÷2=1.5(m)

3.14×1.5²×1.8×

=3.14×2.25×0.6

=4.239(立方米)

(2)解:

3.14×(6÷2)²×6×

=3.14×9×2

=56.52(立方分米)

【解析】【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第一题要用底面周长除以3.14再除以2先求出底面半径,然后根据公式分别计算即可.

五、解答题

20.【答案】解        前面                          右边                         上面

 

  

            前面                                         上面                       右边

   

    

 

【解析】【分析】圆锥从前面和右边看到的都是一个三角形,从上面看到的是一个圆形,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从前面看到的是长7cm、宽3cm的长方形,从上面看到的是长7cm、宽4cm的长方形,从右面看到的是长4cm、宽3cm的长方形;长方体体积=长×宽×高.

21.【答案】解:

×3.14×

×3×1.5=18.84≈18.8(吨)

答:

这堆黄沙共有18.8吨。

【解析】【分析】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

,根据体积公式计算体积,然后用沙子的体积乘每立方米沙子的重量即可求出总重量。

六、综合题

22.【答案】

(1)B;C

(2)15.7;13.65

【解析】【解答】解:

(1)因为3.14×2=6.28(分米),

所以B和C的材料搭配合适.

(2)3.14×(2÷2)2×5,

=3.14×5,

=15.7(立方分米),

=15.7(升),

3.14×(2÷2)2+6.28×5,

=3.14+31.4,

=34.54(平方分米),

(40﹣34.54)÷40,

=5.46÷40,

=13.65%;

故答案为:

B、C;15.7;13.65.

【分析】

(1)因为所制作的水桶的底面周长即图中圆的周长等于长方形的长,由此得出B和C的材料搭配合适;

(2)根据圆柱的体积公式:

V=sh=πr2h,即可求出水桶的容积;再求出理论上做水桶用的铁皮的面积数,用40减去理论上做水桶用的铁皮的面积数再除以40即可.本题主要考查了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的关系及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表面积公式与基本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七、应用题

23.【答案】解:

2×3.14×0.25×1.8=2.826(平方米)

答:

它的侧面积是2.826平方米。

【解析】【分析】要求圆柱的侧面积,根据“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代入数字,进行解答,即可解决问题。

24.【答案】解:

直径:

50.24÷1÷3.14=16(厘米);底面积:

 (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把一个圆柱的高增加1厘米,它的表面积增加50.24平方厘米,表面积增加的是高1厘米的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由此求出圆柱的底面周长,再根据圆的周长公式:

C=2πr,即可求出底面半径,再根据圆柱的底面积公式S=πr2即可求出圆柱的底面积。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议论文《精神拾荒三步曲》,回答下列小题。

   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是孔子的名言。

意思是说:

只读书不思考后果是糊涂;只思考不读书,后果是危险。

   ②孔子当然不是无的放矢,“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是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

有一种人,读书很多,称得上博学,但始终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见解,还有一种人酷爱构筑体体系,发现新的真理,但拿出的结果往往并无价值,即使有价值也是前人已经说过而且说得更好的。

一个人真正好读书就必定是有所领悟,真正爱思考就必定想知道别人在他所思问题上的见解,学和思怎么能分开呢?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③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

在这两者之外,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

常学常思,必有所得,但如果不及时录下来,便会流失,岂不可惜?

不但可惜,如果任其流失,还必定会挫伤思的兴趣。

席勒曾说,任何天才都不可能孤立地发展,外界的激励,如一本好书,一次谈话,会比多年独自耕耘更有力地促进思考。

托尔斯泰据此发挥说,思想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它的加工和表达则是在一个人独处之时。

这话说得非常好,但我要做一点修正。

根据我的经验,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如果没有独处中的用心加工和表达,不但已经产生的思想材料会流失,而且新的思想也会难以产生了。

黄山谷说,三日不读书,便觉得自己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我的体会是,三天不动笔,就必定会思维迟钝,头脑发空。

   ④灵感是思想者的贵宾,当灵感来临的时候,思想者要懂得待之以礼。

写作便是迎接灵感的仪式。

当你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就像孟尝君收留了鸡鸣狗盗之徒,齐国的人才就云集到了他的门下。

   ⑤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学而思,思而录,是愉快的精神拾荒之三步曲。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A.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B. 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读书引发思考,带着所思的问题读书,都是莫大的精神享受。

C. 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D. 思想的产生不仅需要交往亦即外界的激发,而且也需要思想者自身的体贴和鼓励。

(2)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②段先用孔子的名言引出话题,然后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用以证明博学的人都是读书很多的。

B. 第③段开头“如此看来,学和思不可偏废”一句在文章中起承接上文的作用。

C. 第③④段是紧紧围绕“我还要加上第三件也很重要的事—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的。

D. 第⑤段的作用在于:

画龙点睛,既总结全文,又照应题目,使文章结构显得十分紧凑。

(3)对文章理解、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②段以“有一种人”“还有一种人”为例,从反面证明学和思是不能分开的。

B. 第③段中席勒与托尔斯泰都认为思想不能孤立地产生,需要与人交往等外界激励。

C.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思想者在灵感面前,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D. 第④段结尾以孟尝君为喻,证明“对较差的思想也肯勤于记录的时候,较好的思想就会纷纷投奔你的笔记本了”。

【答案】

(1)C

(2)A

(3)C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

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

文章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也就是第⑤自然段明确了中心论点“所以,不但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录也是助兴行列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所以答案是C项。

(2)此题考查论证思路。

A项对选文论证思路分析不正确。

列出生活中好些聪明人也容易犯的毛病为例证,应该是用以证明“学和思是互相助兴的”,“学和思不可偏废”。

(3)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能力。

第④段中“待之以礼”用得很生动,强调的是思想者对灵感的重视。

不是强调“要显得有礼貌,有修养”。

故答案为:

(1)C;

(2)A;(3)C

【点评】在做找中心论点的题目时,要知道中心论点出现的位置,有时是文章题目,有时在文章的开头、中间或结尾。

如果文中没有适合作论点的句子,就要用自己的话概括。

而提取中心论点时还应注意:

要分清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分清论点和结论;概括时可适当借用文中词句,但一定要观照全文,不要断章取义;概括出来的论点要简洁利落,必须是完整而鲜明的肯定性论断的陈述句,有修辞手法的句子不能作为论点。

2.现代文阅读阅读《勤于用脑》完成后面小题。

   ①常常能听到这样的一种说法:

“人的脑子用多了,会死掉许多脑细胞。

”“人脑多用了会笨。

”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道理的。

   ②事实上,人的肌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脑子也是一样。

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数据:

经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皮层大约有140亿个神经细胞,也叫神经元。

这么多数量的脑细胞,对一个人的一生来说足够足够了。

有人计算过,如果一个人活到100岁的话。

经常运用的脑神经细胞只不过10多亿个,还有80%~90%的脑神经细胞没动用。

所以,根本不会有什么“脑子多用会笨”的事情。

   ③“生命在于运动”,这是生物界的一个普遍规律。

人的机体,用则灵,不用则衰。

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因为这些勤于用脑的人,脑血管经常处于舒展的状态,脑神经细胞会得到很好的保养,从而使大脑更加发达:

避免了大脑的早衰。

相反:

那些懒于用脑思考的人,由于大脑受到的信息刺激比较少,甚至没有,大脑很可能就会早衰。

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

国外就有过这样的研究,科学家观察了一定数量的20—70岁的人,发现长期从事脑力劳动的人,到了60岁时仍能保持敏捷的思维能力,而在那些终日无所事事、得过且过的懒人当中,大脑早衰者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

   ④除懂得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的道理以外,我们还应该了解“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

这对老年人来讲尤为重要。

我们常说,大脑是人体的司令部,如果大脑迟钝了,身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当然也不会旺盛。

所以,保持大脑的活力,就能促进其他机体、器官保持活力;大脑如早衰,也会影响其他机体、器官的早衰。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往往是生理、心理、环境等因素互相影响的结果,老年人保持着勤于用脑的好习惯,就会有一种很好的心理状态,可以使自己的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⑤“勤于用脑,延缓衰老”,这个道理是很科学的。

老年人如此,何况我们青少年呢?

(1)用一句话概括第②段的内容。

(2)第③段画线的部分综合运用了________等说明方法,说明了________的道理。

(3)第④段说明“多用脑,可防老”的道理,谈了两方面的原因:

一是生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能够________;二是心理方面的,就是多用脑可以________。

(4)“人的机体的各个部位,几乎都是越用越健康”,这句话中的“几乎”能删去吗?

为什么?

(5)你在生活中也经常用脑,读了这篇文章,有些什么体会?

(请简要回答)

【答案】

(1)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或:

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3)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4)不能删去。

“几乎”表明并非全部,也有例外,删去后不能表达出这层意思,与原意不符,“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5)略

【解析】【分析】

(1)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仔细阅读第二段,概括出本段中心句。

脑细胞比较多,足够一生运用。

(2)此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的掌握能力,相反一词,告诉读者,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这跟一架机器一样,搁在那里不用就要生锈,经常运转就很润滑”,告诉读者,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经常用脑聪明。

(3)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第四段内容,用原文填空即可。

(4)此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

此类型的题目答案一般都是否定的。

把二者做一对比,表达效果方面考虑。

从说明文语言特点方面考虑。

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

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5)答案不唯一,围绕用脑聪明健康阐述自己的体会。

故答案为:

(1)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2)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