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5.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7081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阅读5.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文言文阅读5.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文言文阅读5.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文言文阅读5.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文言文阅读5.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阅读5.docx

《文言文阅读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阅读5.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言文阅读5.docx

文言文阅读5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文言文课外阅读

1.蝜蝂传(8分)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行遇物,辄持取。

昂(áng)其首负之。

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

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又好上高,极其力不止,至坠地死。

【注释】蝜蝂:

亦作“负版”,小虫名,黑色,背上有隆起部分。

踬:

zhì,被绊倒。

9.用/给划线句子表示句中停顿:

(3分)

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

10A.辄持取(就)B.虽困剧不止也(即使)

C.其背甚涩(粗糙)D.为去其负(背)

11.翻译划波浪线的句子:

(2分)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

12.蝜蝂的悲剧根源是什么?

用一个成语来概括。

(1分)

2.不计人过

吕蒙正①相公,不喜计人过。

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

“是小子亦参政耶?

”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遂止之。

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

蒙正曰:

“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固不如无知也。

不问之何损?

”时人皆服其量⑤。

(选自司马光《涑水记闻》,略有改动)

[注释]①吕蒙正(944—1011):

宋代政治家。

②参知政事:

官名,副宰相。

③朝士:

中央官员。

④同列:

同事。

⑤量:

度量(肚量),气度。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3分)

①不喜计人过()②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③是小子亦参政耶()④同列犹不能平()

2.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

请用直线对应连接起来。

(2分)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遂止之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C.吕蒙正

3.翻译:

时人皆服其量。

(2分)译文:

4.请简要谈谈你对“不计人过”的看法。

(3分,有创意加1分)

3.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选出下列“以”中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A.静以修身B.非淡泊无以明志C.寡人欲以五十里之地易安陵D.是以先

帝简拔以遗陛下

2.本文作者就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答:

3.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答:

4.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答:

4.南辕北辙

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太行山),方北面而持其驾,告臣曰:

“我欲之楚。

”臣曰:

“君之楚,将奚为北面?

”曰:

“吾马良。

”臣曰:

“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用多。

臣曰:

“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

”曰:

“吾御者善。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今者臣来臣:

我B.方北面而持其驾北面:

向着北方;面向北方

C.我欲之楚之:

往,去D.吾用多用:

用处

2.翻译“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一句为现代汉语。

(2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概括写出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给你的启示。

(不超过30字,2分)

5.歧路亡羊(10分)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竖:

童仆)追之。

杨子曰:

“嘻!

亡一羊,何追者之众?

”邻人曰:

“多歧路。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曰:

“奚亡之?

”曰: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列子·说符》)

1.解释下面加点的“之”字。

(2分)

(1)杨子之邻人亡羊之:

(2)又请杨子之竖追之之:

2.补出省略成分。

(2分)

既反,()问:

“获羊乎?

”()曰:

“亡之矣。

3.翻译。

(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2分)

译文:

3.本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分)

6.月攘一鸡

今有人日攘(rǎng)①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

“是非君子之道②”曰:

“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选自《孟子》)

注释:

①攘:

窃取,偷。

②君子:

这里指行为端正的人。

道:

此处指行为道德。

1.解释下列加点字。

(4’)

(1)是非君子之道

(2)请损之

(3)以待来年然后已(4)或告之曰

2.选出与“以待来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2分)

A、欺速已矣B、惧其不已

C、可以已大风D、此印者才华,则第二板已具

3.翻译:

(2’)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2分)

7.哀溺

永之氓咸善游,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

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

”曰:

“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

”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

”又摇其首,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

[注释]永:

永州。

咸:

百姓。

绝:

渡。

寻常:

长度单位。

两寻为一常。

怠:

疲乏,困乏。

蔽:

蒙蔽。

引申为看不清简单的道理。

翻译:

永州(地名)的老百姓都善于游水,一天,河水非常猛烈(洪峰),(当时)有五六个百姓坐小渡船过湘河。

渡到河中间,船破了,全都游泳。

其中一个百姓用尽全力却不能游两三米(意译)。

他的同伴说:

“你是最善于游泳的,今天怎么落后了呢?

”(回答)说:

“我腰上缠着一千串铜钱,很重,这样才落后了。

”说:

“干吗不扔掉它?

”不回答,摇摇他的头。

过了一会儿更累了。

已经上岸的人站在岸上呼喊号叫道:

“你真是太蠢了,瞎了眼啊,人都死了,还怎么花钱啊?

”(那人)又是摇他的头,于是便被淹死了。

请你仿照6段阅读题自编三道题目,并做好答案

8.卫人束氏,举世之物,咸无所好,唯好畜狸猫。

狸猫,捕鼠兽也。

畜至百余,家东西之鼠捕且尽。

狸猫无所食,饥而嗷。

束氏日市肉啖①之。

狸猫生子若孙②,以啖肉故,竟不知世之有鼠;但饥辄唪,唪则得肉食。

南郭有士病鼠,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

狸猫见鼠双耳耸,眼突露如漆,赤鬃,意为异物也,沿鼠行不敢下。

士怒,推入之。

狸猫怖甚,对之大唪。

久之,鼠度其无他技,啮其足,狸猫奋挪而出③。

注:

①啖:

吃。

②若:

及,至于。

③奋掷而出:

用力纵身逃出。

(1)选出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以啖肉故(缘故)B.急从束氏假狸猫以去(借)

C.意为异物也(意思)D.鼠度其无他技(估计)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A.束氏日市肉啖之B.狸猫无所食

C.南郭有士病鼠D.但饥辄唪

E.久之,鼠度其无他技

(3)狸猫失去捕鼠本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

(4)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

9.杜处士好画

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①以百数。

有戴嵩②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③。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fú)掌④大笑曰:

“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chù)入两股间,今乃掉尾⑥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

“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注]:

①所宝:

所珍藏的画。

宝,珍藏。

②戴嵩:

唐代画家。

③锦囊玉轴:

以玉为轴,用锦囊盛起来。

④拊掌:

拍手。

⑤搐:

抽缩。

⑥掉尾:

翘起尾巴。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

好:

_____________

(2)不可改也。

改:

_____________

2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乃掉尾而斗②处士笑而然芒

③有一牧童见之④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C.①②相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2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有戴嵩牛一轴”是说,杜处士有一幅画,画的是戴嵩家里的牛。

B.‘“一日曝书画”是说,有一天,杜处士打开书画欣赏。

C.“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是说,牧童看见杜处士,笑他收藏了一幅画错了的画。

D.“处士笑而然之”是说,牧童讲了画错的理由后,杜处士笑着认为他的话是对的。

24.故事可从杜处士、牧童、戴嵩等人物的不同角度引发我们的思考,请任选一个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

10.螳螂捕蝉吴王欲伐荆

(1),告其左右曰:

“敢有谏者死!

”舍人有少孺子

(2)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3)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4)。

吴王曰:

“子(5)来,何苦沾衣如此!

”对曰:

“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6),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7),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8)得其前利(9),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

“善哉!

”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

(一)范仲淹有志于天下【原文】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译文】范仲淹两岁的时候就失去父亲,家中贫困无依。

他年轻时就有远大的志向,常常用冷水冲头洗脸。

经常连饭也吃不上,就吃粥坚持读书。

做官以后,常常谈论天下大事,奋不顾身。

以至于有人说坏话被贬官,由参知政事降职作邓州太守。

范仲淹刻苦磨炼自己,吃东西不多吃肉,妻子和孩子的衣食仅自保养罢了。

他经常朗诵自己作品中的两句话:

“读书人应当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

”【阅读训练】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                 音:

            义:

          ②辄以水沃面               音:

            义:

          ③食不给                   音:

            义:

          ④乃至被谗受贬             音:

            义:

          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 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B. 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C. 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

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

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①                                                                          ②                                                                          ③                                                                          5.“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二)师旷论学【原文】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

“何不炳烛乎?

”平公曰:

“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师旷曰:

“盲臣安敢戏其君?

臣闻之: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平公曰:

“善哉!

”【译文】晋平公问师旷,说:

“我已经七十岁了,想要学习主,但是恐怕已经晚了。

”师旷回答说:

“为什么不点上蜡烛呢?

”平公说:

“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师旷说:

“我是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怎敢戏弄君主。

我曾听说:

少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初升的太阳一样;中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正午的太阳一样;晚年的时候喜欢学习,就象点蜡烛一样明亮,点上蜡烛和暗中走路哪个好呢?

”平公说:

“讲得好啊!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晋平公问于师旷曰                     ②臣安敢戏其君                    ③孰与昧行乎                           ④何不炳烛乎                        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三)凿壁借光《西京杂记》【原文】匡衡勤学而烛,邻居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发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

“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译文】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

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

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

“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

”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

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邻居有烛而不逮                     ②衡乃与其佣作                   

3资给以书                          ④遂成大学                     2.  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译                                                                          ②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译文:

                                                                  3.与句中“资给以书”中“以”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何以战                             D.必以分人4.出自这个故事的一个成语是                  ,从字面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                                       现在用这个成语形容  (用四字短语作答)(四)学弈【原文】弈秋,通国之善弈也。

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

吾曰:

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僵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

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可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

这样虽然他同前一个人一起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能说这是他的聪明才智不如前一个人吗?

我说:

不是这样的。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2.下列各句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3.翻译:

惟弈秋之为听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五)陶侃惜谷《晋书》【原文】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

“用此何为?

”人云:

“行道所见,聊取之耳。

”侃大怒曰:

“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

”执而鞭之。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家给人足。

【译文】陶侃曾经到郊外去游览,看到一个人拿着一把未熟的稻穗,陶侃问:

“拿这些东西干什么?

”那人说:

“走在路上我看见它,随便拔一把罢了。

”陶侃大怒说:

“你既然不种田,竟然还糟蹋人家的稻子!

”就把那人抓起来,抽了一顿鞭子。

陶侃爱护庄稼而执法严,因此老百姓都

 

勤恳耕种,家家生活宽裕,人人丰衣足食。

【阅读训练】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见人持一把未熟稻                         ②执而鞭之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与“汝既不田”中的“田”用法相同的是(    )A.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C.醉翁之意不在酒                              D.去国怀乡3.翻译:

是以百姓勤于农植。

译文:

                                                                  

  4.  者对陶侃的态度如何?

本文表现了陶侃的什么特点?

答:

                                                                          (六)阅读寓言《曾子杀彘》,回答22-24题。

曾子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

“女(同“汝”)还,顾反,为女杀彘(猪)。

”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妻止之曰:

“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

“婴儿非与戏也。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2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妻之市之:

往B.顾反,为女杀彘反:

.同“返”

C.妻适市反适:

往D.特与婴儿戏耳特:

特别

23.请把“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这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试概括这则寓言的寓意或简要说说它给你的启示。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语文仿句训练

1、时间,抓得住就是金钱,抓不住就是流水。

要求:

依照这一句式,写两句字数大致相同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没有一本书的家,是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是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填入符合要求、字数相等的句子)

3、人生如一支歌,应该多一些昂扬,少一些萎靡;(要求根据例句形式,仍以“人生”为开头仿写两句话,组成一个排比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模仿下面的句子,以“历史”与“时间”为本体,写一个句子。

历史是一条长河,时间是涌动着的波涛。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青海湖的蓝,蓝得纯净,蓝得深湛,蓝得温柔恬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按照前半句的形式,用比喻句续写句子。

游子离开了祖国,就像巨轮离开了海洋,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童年是一个谜,混沌初开,稚嫩好奇;少年是一幅画,色彩绚丽,浪漫天真;青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按照前半句的形式续写句子,(注意句式及修辞)

繁花是春天的笑脸,阳光是夏日的欢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按照前半句形式,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绿色是生命,生机盎然;红色是激情,热情奔放;金色是丰收,硕果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仿照例句写比喻句

各种各样的鱼在水中游动着,金色的,红色的,紫色的,有的张着嘴,有的仰着头,有的摆着尾巴。

例句:

它们不是鱼群,而是会移动的珊瑚礁。

它们不是鱼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不是鱼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不是鱼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画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话,使分号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友情,是人生一笔受益匪浅的储蓄。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错误道路上的逆耳忠言,是跌倒时的一把真诚的搀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仿照下列句式,再写出两个你对“友谊”理解的语句

友谊是香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仿照前面的句子续写一个句子,与画线的两句构成连贯的排比句。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

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撒下一片阴凉;如果你是一泓清泉,就滋润一方土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生活就是一块调色板,它让我们感受着其中的五彩缤纷;社会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仿照下面两句的格式,再写出三个关于书的比喻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