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推荐报告大型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项目推荐报告大型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项目推荐报告大型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项目推荐报告大型游乐园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XX县梦巴黎游乐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
XX县梦巴黎游乐园
1.1.2承办单位
XX县梦巴黎游乐园有限公司
1.1.3法人代表
XX
1.1.4建设性质
新建
1.1.5项目投资人简介
本项目投资人XX是辽宁盘锦市人,在盘锦市经营娱乐、餐饮和地产业多年,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也积累了雄厚经济基础。
近几年由于房地产业低迷,杨老板准备跳出原行业,瞄准阳光产业,开辟新领域。
经过近三年的考察、论证,终于下决心与朋友合伙投资建设大型娱乐园项目。
1.1.6项目建设地址
该项目选址于XX县南大桥东南侧,项目东北临绕盈河,西临公路,南临林场树苗基地,总建设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
1.1.7项目建设内容与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建设接待服务区、儿童游乐园区、体育健身区、大型游泳馆、水上乐园、极限运动区等六大功能分区组成。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供市民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公共活动场所。
项目具体建设内容及规模如下:
项目区有超级太空船,旋转木马,三维太空杯,双人飞天,旋转飞椅,迪斯科转盘,大摆锤。
海盗船,豪华飞马,海底漫步,魔幻登月飞车,旋转小蜜蜂,星球大战等一批惊而不险,悬而不惧的现代游乐项目,和卡通人物,动物等静态型的儿童游乐器材,儿童城内有室内攀岩室,游艺厅,充气娱乐设施等一批集强身健体,寓教于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游乐设施。
拟建成吉林中南部地区旅游首选地。
表1-1项目主要的建设内容
序号
项目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总用地面积
m2
38000
1
园区
m2
38000
1.1
管理综合用房
m2
2496
1.2
大型游泳馆
m2
4500
1.3
水上乐园
m2
6200
1.4
广场及绿地
m2
11900
1.5
构筑物(景点)
m2
5800
1.6
变配电房
m2
24
1.7
门卫
m2
44
1.8
锅炉房
m2
340
1.9
室外公厕
m2
440
1.10
超市
m2
300
1.11
车库
m2
300
1.12
蓄水池
M3
350
2
道路
m2
5200
2.1
主干道
m2
3200
2.2
次干道
m2
2000
3
建筑密度
m2
22.6%
4
绿化率
m2
21%
1.1.8项目建设工期
本项目从2014年2月开始进行前期准备工作,拟于2014年4月开始建设,用12个月时间完成施工,2015年3月投入使用。
1.1.9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经估算,该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5267万元,其中:
建筑安装工程费用9352万元,设备购置费3365万元,设备安装调试费50万元,征地等其他费用230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万元。
本项目投入资金全部为自筹资金。
1.1.10环境影响及社会经济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设将会大大改善了XX县南郊的生态环境,为XX县XX镇居民提供了一个体育健身、文化交流、休闲娱乐的室外活动场所,将为XX县的文化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XX镇的城市建设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从而促进XX县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所以,本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1.2编制依据
1、《XX县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
2、《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3、《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
4、《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5、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资料。
1.3结论与建议
1.3.1主要结论
本项目建设以《XX县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XX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依据,在统筹规划区域文化资源、优化文化发展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体育文化事业,贯彻《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并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依托西城区新城建设的发展机遇,促进XX县建设,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总之,本项目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项目具有显著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行的。
1.3.2建议
为了规范政府投资项目资金的管理,建议项目建设单位要制定明确的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保证政府投资资金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建议项目承办单位尽快完善办理各项批复手续,在项目实施阶段要统筹安排处理好投资、质量、进度、安全关系,节约和合理使用资金。
本工程建设完成后,应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委托专门部门,对项目进行正常的维护和运行管理。
建设单位应尽快取得本工程的环保、交通、规划、土地等部门的意见。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2.1.1XX县规划为项目建设提供了直接依据
《XX县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指出:
XX县的城镇建设要“逐步实现各级规划公园绿地、居住绿地、附属绿地,形成系统完整、布局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心城点状绿地布局。
实现居民出行500米见绿地,消除公共绿地服务盲区”和“继续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用地,建设功能完备、风格多样、布局合理的群众健身设施,形成群众体育组织健全、活动普及、设施完备的新格局。
加强新城和边缘集团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实现人均0.6~0.7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目标”。
在XX镇南大桥东南侧建大型游乐园,项目建成后,及时向省旅游局汇报,争取将XX县南照山公园、河堤休闲广场、江城森林公园、农民画馆、那丹伯影视基等景点整合到一起,开一条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新线路。
项目所在地也属于XX县南郊的生态保护带,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和资源优势,战略区位优势将日益突显。
强调了生态环境发展策略,指出要加强半山区生态林地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流、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2.1.2XX县规划为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
XX镇南郊是XX县经济发展的重要节点,也是现代制造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培育地区。
XX县南郊游乐园的新建将会给XX县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机遇。
以“战略发展节点、新兴产业基地、XX绿色新城”的发展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宜业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力争将XX镇南郊建成宜居、宜业的绿色新城,并与全县城市空间布局和产业布局相衔接,构建“中部一体、东西两翼、产业集群、城镇组团、生态融合”的城乡空间格局。
2.1.3项目建设符合XX县的总体规划的要求
要强化XX镇的发展,在对绿地景观系统规划中指出要以城镇周边生态绿地为依托,强化城镇组团之间的绿化廊道联系,营造城在绿中绿在城中的氛围。
在各组团规划中心、并安排组团绿地和多处社区绿地,以城镇公共广场为重点,与城镇内部的公园,街头的小绿地和绿化率较高的附属绿地,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城镇绿地系统。
在组团之间的开敞地带依托水系安排郊野公园,成为城镇生态绿心和城镇居民就近体会绿色气息的休闲空间。
2.1.4XX镇南郊游乐园的新建对城镇化建设水平提出新的要求
西城区新城的建设,给XX镇的发展带来重大发展机遇的同时,对XX镇南郊的用地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XX镇南郊紧邻XX县县区,为了落实新定位,贯彻新理念,促进XX县的可持续、集约、协调发展,促进XX县周边城镇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转变。
强化XX镇南郊建设,促进城市发展,高标准营造集中的、具有一定规模和吸引力、有经济活力的城市,加强公共绿地、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其他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城市各项设施整体水平,逐步实现绿化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城镇化及农民安置的联动,发展绿色产业,促使更多的城镇居民向XX镇南郊集中,以适应XX镇产业化、城镇化的要求。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扭转XX镇南郊缺少大型公益性公园的局面,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场地需求
近年来,随着XX县经济开发区的建设,XX镇的经济发展持续快速发展。
加强XX镇南郊的基础设施及精神文化建设,是实现XX镇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XX镇近些年的发展速度、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调整的步伐虽然较快,虽然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好,但是中心周边没有大面积的公益性绿地景观;现有的群众游憩健身场地分布零散、设施简陋,并且缺乏统一的布置和管理,与城市高标准的规划存在较大的差距。
随着XX镇的品牌建设和招商引资的力度加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企业和高素质人群将来到XX镇安家落户。
XX镇人口增加、人均收入提高,物质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当地群众的业余娱乐文化活动的需求越来越丰富。
原有村镇简陋的文化体育设施难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严重滞后于XX镇的经济发展水平。
所以,建设一个能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均可健身休闲、愉悦身心的公共空间将刻不容缓。
本项目的建设对扭转XX镇缺少大型体育文化场所的局面,满足当地群众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城镇建设水平的提高,对环境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是促进XX镇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该地区城市化进程的出路所在。
XX镇作为XX县政府所在地,人口和产业的截流能力将有所增强,随着城镇建设的推进,西城区新城建设的完成,XX镇配套设施逐步完善,镇区的居住条件会明显改善,必将会吸引来此工作的人口就地居住生活。
城镇建设应遵循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生态环境建设,以高品质文化创意产业为依托,把XX镇建设成为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适宜居住的绿色城镇。
把XX镇建设成为“环境优美、适宜居住、配套设施完善”的中心城镇将是现阶段XX镇发展的首要目标。
2.2.3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的需要
XX镇南郊位于XX镇中轴延伸区域,是XX镇总规明确要求建设并保护好的重要绿色开敞空间。
负有带动辐射中部区域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项目充分利用现有生态、文化资源,形成绿化、文化与水系风景圈的共融和谐;拓展公园绿地的功能;重视建设小型绿地,提高人均园林绿地配置标准,努力打造绿色宜居城市。
第三章建设选址和建设条件
3.1建设地点
3.1.1项目选址
该项目选址于XX县南大桥东南侧,项目东北临绕盈河,西临公路,南临林场树苗基地,总建设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
3.1.2用地性质
本规划地块为XX镇农用地和集体建设用地。
3.1.3项目用地现状
本项目用地形状为长方形地块,用地范围内主要是荒地,农田等。
3.2建设条件
3.2.1、自然条件
XX县位于吉林省中南部,辉发河上游,大柳河左岸。
地处东经125°3'-125°50',北纬42°18'-43°14'。
现有城区面积7.6km2,规划区面积21.7km2。
现有人口为10万人。
东和梅河口市毗邻,南与辽宁省清原县接壤,西与东辽县、辽宁省西丰县以山为界,北与伊通县隔河相望。
四梅铁路贯穿境内,集锡县四平至白山国家一级公路,XX至长春高速公路,吉林至沈阳高速公路等多条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全县总面积2521.5平方公里。
是五山一水四分田的低山丘陵区。
全县辖14个乡镇,229个行政村,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县城人口10万人。
XX县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以其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成为交通和商贸重镇。
3.2.2、气候
XX县地处松辽平原,海拔高度200米以下,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
全年无霜期约140天,年降水量400~1000㎜,极值最低气温-36.3℃,最大冻土深度1.5m,极值最高气温45℃。
年平均降水量672.9㎜,最大日降水量达111㎜,最大积雪厚度为25㎝。
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南风。
3.2.3、水文、地质
根据项目区域地质资料,建设区场地内未发现新构造运动层以及活动性断裂板块等不良地质现象,场地是稳定和安全的。
地表水:
根据XX县水文站多年实测资料推算,该地区年平均径流深为383.5毫米;年平均径流量为8.6亿方方米,枯水年为5.6亿立方米,特大干旱年为2.3亿立方米。
此外,过境客水年平均38.8亿立方米。
地下水:
全区地下水质较好,经化验分析,地下水的矿化度一般小于0.5克/升,符合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标准。
场区内地下水对混凝土不具腐蚀性,但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县城南部多高丘陵,中、北部多为低丘陵。
丘陵浑圆,坡缓土薄,甚至岩石裸露。
土陵上多为稀疏的次生杂木林或人工林,坡麓下为冲积洪积台地,经多年侵蚀风化,多呈波状或梁状,俗称“鸡爪岗”。
台地上有密集的干谷和冲刷沟,地面破碎,林田交错、水土流失严重。
黄泥河、桦树河、柳河、秀水河中下游等地,坡度10℃左右,耕地居多,荒山荒地较少。
3.2.4、社会经济条件
近年来,XX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012年,XX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120000万元,增长20.7%。
农业总产值完成481600万元,增长11%。
规模工业产值完成2030000万元,增长52.7%。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20000万元,增长37.3%。
全口径财政收入预计完成65000万元,增长24.8%。
社会消费品零售完成287000万元,增长21.3%。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5588元,增长16%。
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310元,增长14.9%。
城乡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统筹推进城镇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一中两翼”的城市发展格局突显。
西城区建设成果显著。
XX县是吉林省重要的粮食和特色农产品主产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总人口4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0.6万人,XX县现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
XX县还被命名为全国“商品粮基地县”。
3.2.5、交通运输条件
XX县区位优越,交通发达。
距长春机场仅158公里,距沈阳机场268公里,四梅铁路贯穿境内。
长梅高速、吉沈高速公路在XX境内通过;四平至白山,XX至草市,XX至西丰等多条公路干线纵横交错,四通八达,交通便利。
3.2.6、地质条件与施工条件
地震基本烈度 6度
最大冻土深度 1.8m
基本风压 50kg/㎡
承载力 8-30t/㎡
3.2.7市政基础设施条件
1、电力
项目区内均已通入供电线路,由供电局统一供电,能够满足园区内的用电需要。
2、给排水
项目用地范围内为XX县自来水公司供水,项目用水直接接入附近用水管道即可。
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规划的污水管线位于东风路上,项目污水经过统一收集后,接入东风路市政污水管网。
规划的雨水管网接入东风路市政雨水管网。
3、通信
项目区内均已通入固定电话线路和闭路电视网络,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无线通信网络可覆盖项目区内。
4、热力
城市供热系统已通至项目区内,住宅区的取暖均依靠城市热力公司热力管网供热。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本项目建设方案是根据规划用地的现状、地势、地形、地貌、周边发展要求等方面因素来分析、拟定的确实可行的园区规划。
设计意在创造一个阳光、休闲、运动、健康、生态的休闲娱乐空间。
4.1现状分析
土地使用现状:
用地范围内土地性质为规划绿地,总用地面积38000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6200平方米;广场及绿地面积11900平方米;市政道路面积5200平方米;建筑物面积8600平方米,构筑物(景点)面积5800平方米。
游乐园规划用地内的现状非建设用地是规划绿地和绕盈河水系,在规划时应确保生态系统的延续性。
尊重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尽可能减少对地貌的破坏,尊重以当地原生态植被和林带等田园风光为代表的文脉特征。
游乐园规划其南侧与高压走廊防护林相邻。
从安全性与美观性考虑周边以微地形草地和疏林植被为主,形成幽闭空间,交通与园区隔离,景观相融合。
规划中依地形走势和景点分布进行重新调整,综合解决现状所存在的问题,提高土地利用价值。
地形地貌:
游乐园规划用地为平原地貌,地势较为平坦、绿化率高、生态环境较好,规划用地内东北侧的绕盈河水位常年稳定,较利于规划建设的发展。
4.2规划思想
设计理念:
尊重历史、尊重文脉、满足民众健康生活的多重需要。
设计立意:
根据理念,我们对在城市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内容与原乡土文化的沉淀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
在前进中得到了城市生活的紧张充实,但失去了田园生活的闲适与随意;得到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失去了先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得到了匆忙的高层办公空间,失去了自身的健康;得到了城市紧凑规则的景观肌理,失去了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
主题定位:
在此基础上,针对以上几点和规划现状对综合类体育文化空间的缺失,我们力求在公园建成后确保这些因素得以保留。
将项目做成以体育、文化为主题的运动休闲、历史教育、文化交流、生态延续的公园。
4.3规划原则
1、维护原貌:
充分利用现有场地,把新建景观融入自然景观中,尽可能减少对地貌的破坏,尊重以当地原生态植被和林带等田园风光为代表的文脉特征。
2、珍惜水体:
保持水质自然、古朴、纯净,提高水体景观质量。
充分保护现有河水状态,游泳馆用水则通过净化水装置,循环使用减少耗水量,利用生物净化减少水中杂质。
3、保护田园景观特征及其可延续性:
地段为社区共享的空间,与东南两侧未来的田园风光结合,层层过渡,相互借景,利用交通线路在不同景区间提供便捷和启示性的联系。
4、减少车流:
引导车流直接进入目的地,减少场地内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过境交通。
在入口处设停车场,以便尽早分流,使部分游客和工作人员尽早换乘园区内的电瓶车。
4.4规划目标
1、把游乐园西部区域建成镇区的“休闲型文化中心”和“田园生态展示链”,展示田园文化特点。
2、南区建设成为以“体育运动发展,精神传承”为主题的体育健身区。
3、北侧滨水区建成以水为背景的开阔景观区域,丰富生态文化。
4、为市民旅游者提供宜人空间的同时,考虑到为高新区的“白领”工作人员,企业高管人员提供午间休憩空间、交流空间、健身娱乐空间。
5、为青少年,儿童提供历史文化教育、娱乐、野外拓展、课外课堂学习的空间。
4.5规划方案
4.5.1功能分区
规划根据场地性质、主体功能的不同将园区分为六个功能区。
即:
接待服务区、儿童游乐园区、体育健身区、大型游泳馆、水上乐园、极限运动区。
接待服务区是公园用地的主入口,硬地面积宽阔、附属服务设施齐备,同时设有露天剧场、集散广场,交通线路发达,可以为游客提供安全、完善的休息、餐饮、娱乐、集会场所。
其内部规划设有服务中心、停车场、休息亭和体育精神展壁等景观。
该区位于中轴路两侧,交通便捷又远离市区主干道,是一个安全、幽静而又风光怡然的区域。
休闲运动区位于规划园东区临近东路的次入口,由自由滑草场、休憩草坪、舞林广场、儿童娱乐场地组成,不同的场地引领不同的活动。
舞林广场由次入口直接进入,疏植樱花树,硬铺平整并衔接下沉花园,为市民提供休闲运动的幽静场地;自由式滑草场为娱乐型运动场地,由舞林广场台阶路直接进入,也可通过园内环线进入,设施齐全、功能完备,可以给人们带来不同趣味的滑行体验;休憩草坪紧邻滑草场,地势相对平缓,为人们提供一个绿色的有氧空间,可以乐在其中地做各种休闲运动;儿童娱乐场紧邻东区主入口服务中心,专门针对青少年、儿童的早期教育和培训方式,结合娱乐的形式设置不同场馆,通过智力游戏、团队配合、独自探险等活动营造全新娱乐环境,特别针对目前国内缺乏的专业性灾难逃生项目开发基地软硬件设施,形成一定别具风格的游玩场地。
体育健身区是针对俱乐部、运动员和有特殊需求人群设立的较专业的体育运动区域,位于空气清新的水系南侧,有利于身心健康。
该地块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较适合安排需要固定活动场地的运动形式,项目有足球、篮球、羽毛球、排球、网球、门球等。
为专项运动的严谨风格添上一笔随意色彩,从而丰富了空间构成。
极限运动区位于规划园西区西侧,可由次入口直接进入。
穿过喷雾广场可进入极限运动场地,场地内各类设施齐全,为都市工作者提供一个挑战自我、放松心情的体验基地,也可由广场直接进入水上极限区体验别具特色的水上运动。
野战营位于场地西南侧,其中设碉堡战、丛林战、定向运动场地等项目,让人们在挑战极限的同时回归自然,放飞的心情,培养人与人之间的合作精神。
滨水景观区位于规划园区南侧,是一平缓的开放空间,亲切迷人、富有现代气息,视野开阔,可与对面市政林相借景。
委婉优美的滨水轮廓线,小巧精致的构筑物景点,到处都是风景无限的视觉走廊。
4.5.2交通系统规划
规划园区内交通系统由道路、停车场、休憩场地三部分构成。
道路分六种形式:
公园主干路、公园次干路、专项道路、水上游览线路、环水线路、市政道路。
公园主干路连接场地各出入口,宽4-6米,主要为人车混行系统,满足观光与后勤服务的需求;公园次干路为步行系统,宽1-3米,穿越景点与主干路相接;专项道路主要为运动健身步道,宽2米,隐于西区主入口疏林场地,设施完善、便于运动;水上游览线路主要分布于湖区,以水上交通工具为依托,联系水上景点;环水线路滨水前行,简洁干净,为水边景致所铺设;市政道路为贯穿场地南北的路,是场地的中轴交通线,连接游乐园东西两区。
各线路与停车场、休憩场地完美衔接,为各景点提供便捷交通,达到“移步换景”、“景随步移”的效果。
4.5.3景观系统规划
公园的景观规划主要是以景点建设性质为依据,以植被、小品、水域、建筑为内容,由两条景观主轴线、三条景观次轴线和三个陆地景观组团、两个水域构成。
规划区以贯穿场地东西为中心景观主轴,它依次连接两个地块的三条景观次轴线,形成别具特色的南北景观带,主要展示道路绿化和通过视线透景观赏到的两侧园区内的景观;另一条以都市休闲景观桥为核心,将东西两大地块的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东西走向的景观带,主要展示规划园区内部景观,包括含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在内的综合性绿地景观、林区景观、水面景观、构筑物景观、建筑景观、园路景观、小品景观等。
景观轴充分将场地内的所有景观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大的景观结构网络,使的园区景观成为一个完整有序又能贴近市民生活的系统,从而提升城镇的休闲价值,丰富居民的生活。
4.5.4建筑风格
园内建筑在与地基、地形、地势、地貌结合的基础上,以小型、低层为主,风格多样,外观简约;在建筑平面布局和空间处理上力求活泼、富于变化;在功能使用上突显安全、便捷、经济。
同时把建筑作为一种风景要素来考虑,使之与周围的山水、岩石、花草树木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优美景色。
4.5.5停车场和公共卫生间
规划园区设一个停车场,布置在出入口地带,与出入口广场相连。
场地铺设透草防滑地砖,空间宽阔、流线清晰、为不同的车辆预留不同的停靠区域,避免车辆之间的碰撞、刮擦。
植物以阔叶乔木为主,配以常绿灌木,形成大面积绿荫空间。
停车服务以“人性化”为标准,控制程序专业,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便捷、环保的停车氛围。
公共卫生间:
公共卫生间是园区的基础设施之一,各区域在游人的步行范围之内均有设置,并有明显的指引标志。
外型与所处环境协调、材料环保、设施齐全、设计人性化。
第五章环境影响评价
5.1项目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5.1.1对交通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期间,由于土方、建筑材料等的运输将增加项目周围路段的车流量,施工车辆尽量避免在主要干道通行,并尽量避开行车高峰时间。
5.1.2扬尘对施工工地周围的影响及治理措施
施工车辆的进出携带泥土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