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802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7.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化品培训教材.docx

危化品培训教材

接触危险化学品岗位培训教材

1.0培训目的

通过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的培训,让企业员工了解和重视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安全意识,避免在日常工作中出现危化品引起的各种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公司财产安全。

2.0化学品基础知识

2.1危险化学品的定义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等特性,在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容易对人、设备、环境造成伤害和侵害的叫危险化学品。

2.2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照我国目前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

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毒害品、放射性物品、腐蚀品。

如下表:

危险化学品分类

主要说明

常见物质

爆炸品

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

高氯酸、硝基苯

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易燃液体(氯气、甲烷)

易燃液体

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乙醛、丙酮、苯、甲醇

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红磷、硫磺、金属钠、氢化钾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氯酸铵、高锰酸钾

毒害品

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放射性物品

腐蚀品

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酸性腐蚀品(硫酸、硝酸、盐酸)碱性腐蚀品(氢氧化钠、硫氢化钙)

2.3危险化学品的危害

2.3.1燃烧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点火源(着火源)。

①可燃物:

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

可燃物分气体可燃物、液体和固体可燃物。

②助燃物(氧化剂)

凡是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叫助燃物。

如:

空气、氧、氯酸钾、过氧化钠、浓硝酸、浓硫酸。

③点火源(着火源)

凡是能引起可燃物燃烧的热能源均称点火源(着火源)。

点火源有明火、高温物,它们可以由热能、化学能、电能、机械能转换而来。

燃烧三要素只是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

只有当燃烧三要素分别满足一定条件时,三者共同作用才能发生燃烧。

危险化学品中的易燃固体遇到明火、易燃液体蒸发的可燃气体及(过)氧化剂等都能能为燃烧的创造条件,导致燃烧的产生,没有及时的控制和治理的话就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等事故。

燃烧主要分为闪燃、自然和点燃。

闪燃:

即可燃液体挥发与空气形成可燃气体,当遇到点火源发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

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叫闪点,闪点越低,物质燃烧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自燃:

可燃物在没有外界火源的直接作用下自行燃烧的现象。

可燃物发生燃烧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自燃点越低,越易引起火灾,其火灾危险性越大。

点燃:

可燃物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的持续燃烧现象。

可燃物能被点燃且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叫做燃点。

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2.3.2爆炸

可燃气体、蒸汽、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组成的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能发生爆炸的一个浓度范围,在这个范围中,最低爆炸浓度称为爆炸下限,最高爆炸浓度称为爆炸上限。

爆炸浓度极限越低,爆炸范围越大,物质的危险性越大。

2.3.3毒害性

毒害品通常是指以较小的剂量,作用于人体,引起肌体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有毒物质通常以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方式危害人体健康。

2.3.4腐蚀性

腐蚀品除常见的硫酸、盐酸、硝酸、烧碱、纯碱外,还有氢氟酸、氨水、石灰、其它无机和有机酸。

他们对建筑物、钢材、织物、木材等均有不同程度的腐蚀作用,对人体的灼伤更厉害。

造成人体皮肤、眼睛灼伤的化学物质还有苯、酚、电石、乙炔、有机磷等多达25000多种。

对人体发生灼伤,轻者红肿、发痒、过敏,严重的腐烂、死亡,甚至瞬间化为液体。

比如掉进硫酸罐中。

3.0危险化学品使用管理

3.1相关法规标准

3.1.1《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五条使用危险化学品从事生产的单位,其生产条件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并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许可,必须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和管理。

第十八条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单位,应当在生产、储存和使用场所设置通讯、报警装置,并保证在任何情况下处于正常适用状态。

第二十二条危险化学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者专用储存室(以下统称专用仓库)内,储存方式、方法与储存数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由专人管理。

危险化学品要实行专人、分类定置、定量管理,严格控制化学品的流通,尤其是生产现场,化学品的存放量不得大于生产一昼夜的使用量。

3.1.2《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规定》

第十二条使用单位使用的化学品应有标识,作业场所应有危险化学品安全标签,并向操作人员提供安全技术说明书(向生产厂家索取)。

第二十条使用单位应将危险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经常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教育和培训。

第二十四条职工应遵守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并应及时报告认为可能造成危害和自己无法处理的情况

3.1.3《化学危险品安全管理条例》

第十七条生产、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时,必须有安全防护措施和用具。

比如,在开启易燃危险化学品容器时,就不能随便使用铁制等容易产生火花的工具,必须使用专用的开桶工具;在接触腐蚀性、有毒危险化学品时,必须配置相应的塑胶防护手套、呼吸口罩等。

第二十三条化学危险物品专用仓库,应当符合有关安全、防火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温、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

第二十四条储存化学危险物品,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化学危险物品应当分类分项存放,堆垛之间的主要通道应当有安全距离,不得超量储存;

(二)遇火、遇潮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露天、潮湿、漏雨和低洼容易积水的地点存放;(三)受阳光照射容易燃烧、爆炸或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物品和桶装、罐装等易燃液体、气体应当在阴凉通风地点存放;(四)化学性质或防护、灭火方法相互抵触的化学危险物品,不得在同一仓库或同一储存室内存放。

3.2危险化学品贮存、使用安全要求

3.2.1危险化学品贮存

①必须有单独的储藏室或独立的空间放置危险化学品。

②危险化学品场所必须保持阴凉、干燥,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③危险化学品仓库实行分类、定置、专人管理。

④化学品储存场所应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防火、防爆、防静电、防雷、防泄漏等)。

⑤危险化学品场所严禁烟火,禁止进行焊接、切割等容易产生火花的作业。

⑥化学品存放仓库现场需张贴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及相应的警示标识。

a.作业场所安全标签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是针对作业场所的危险化学品,用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的文字、图形、数字的组合形式表述其危险特性及安全处置的注意事项等的一种标识。

作业场所安全标签应包含:

名称、危险性类别、化学品危险性分级、防护措施分级、危险性标志警示词、危险性概述、物质理化特性、安全急救措施、灭火、泄露处理及应急电话,并向生产企业索取安全技术说明书张贴于现场醒目位置。

危险性类别标识:

②安全技术说明书

安全技术说明书作为化学品最基础的技术文件,主要用途是传递安全信息,其作用主要体现在:

1.是作业人员安全使用化学品的指导性文件;

2.为化学品生产、处置、贮存和使用各环节制订安全操作规程提供技术信息;

3.为危害控制和预防措施设计提供技术依据;

4.是企业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应包括16大项: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成分/组成信息、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操作处置和储存、接触控制/个体防护、理化特性、稳定性和反应活性、毒理学资料、生态学资料、废弃处理、法规信息、运输信息及其它信息。

3.2.2危险化学品使用

①作业场所使用、运送化学品应使用专用容器,并做好标识,防止误用或其它意外发生。

②使用危险化学品时应小心,必要的岗位应配备安全防护用品(塑胶手套、口罩等),并落实使用制度,现场张贴必要的劳动保护警示标志。

防护措施分级标识

③如有化学品泄漏应立即清理;如沾及身体或眼睛,应使用专用清洗剂大量清洗,并及时送往医院诊治。

④万一发生火灾爆炸时,必须及时进行疏散和报警。

4.0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理

4.1报警

当发生突发性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火灾爆炸事故时,事故单位或现场人员,除了积极组织自救外,必须及时将事故向有关部门报告。

报警内容有:

事故时间、地点及单位;

1化学品名称和泄漏量;

2事故性质(外溢、爆炸、火灾);

3危险程度及有无人员伤亡;

4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4.2一般急救

①皮肤接触危险化学品时,应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洗;

②眼睛污染时,立即提起眼脸,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③当人员发生冻伤时(如:

接触液氨时),应迅速复温。

复温的方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在15~30分钟内温度提高至接近正常。

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④口服者,可根据物料性质,对症处理;有必要进行洗胃;

⑤烧伤时,迅速脱去衣服,用水冲洗降温;用清洁的布覆盖创伤后,避免污染;不要弄破水泡;患者口渴时可适量饮些淡盐水或食盐饮料;

⑥经现场处理后,应迅速护送至医院救治。

4.3疏散

当发生化学品泄漏或火灾时,应根据泄漏的扩散情况或火焰辐射热所涉及的范围内立即建立警戒区域,并迅速将警戒区内与事故处理无关人员紧急疏散。

疏散时应注意:

1警戒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并设专人警戒;

2除消防人员外,其它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事故现场);

3泄漏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严禁火种;

4应向上风方向转移疏散;

5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6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7每个车间至少有两个畅通无阻的紧急出口,并有明显标志;

8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4.4泄漏处理

泄漏事故控制一般分为泄漏源控制和泄漏物处置两部分。

泄漏源控制:

化学品泄漏时关闭有关阀门或加盲板、停止作业;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修补和堵塞裂口、转移物料、围堤堵截等制止化学品的进一步泄漏;输液管道裂口、沙眼泄漏,可以采取打卡子、加管箍,并在管道裂口附近的阀门加盲板

泄漏物处置:

泄漏被控制后,要及时将现场泄漏物进行覆盖、收容、稀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

进入泄漏现场进行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1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器具;

2如果泄漏物化学品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扑灭任何明火及任何其它形式的热源和火源,以降低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

3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4应从上风、上坡处接近现场,严禁盲目进入。

4.5火灾扑救

危险化学品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但不同的化学品以及在不同情况下发生火灾时,其扑救方法差异很大,若处置不当,不仅不能有效扑灭火灾,反而会使灾情进一步扩大。

此外,由于化学品本身及其燃烧产物大多具有较强的毒害性和腐蚀性,极易造成人员中毒、灼伤。

从事化学品生产、使用、储存、运输的人员和消防救护人员应熟悉和掌握化学品的主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