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727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docx

水稻栽培管理技术doc

商丘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植物学》

(二)期中考试

学生姓名

姚波

学号

130916034

专业

农学13-1

论文题目:

水稻栽培技术

主要内容:

世界上约有半数人以稻米为主食,特别是亚洲,稻米是主要的营养来源。

世界各大洲都有水稻生产,但以亚洲为最多,播种面积为世界的90%.在亚洲,印度是仅次于我国的重要的产稻国家,播种面积居世界第一位,总产量居第二位,日本单产很高,是世界上水稻高产国家之一。

通过查阅文献、网上摘抄,完成水稻的概述、生长发育过程、栽培、田间管理的阐述。

 

考试成绩:

任课教师:

张峰2014年4月

水稻栽培技术

一、水稻概述

1、我国生产状况

我国是栽培水稻的主要发源地之一,是稻作历史古国,也是稻谷生产大国。

我国还是水稻科技强国。

世界矮秆稻育种的“绿色革命”源于我国,我国的杂交水稻更是举世闻名。

二、水稻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一)、栽培稻的分类

栽培稻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分为:

籼稻和粳稻、晚稻和早稻、水稻和旱稻、粘稻和糯稻

(二)、水稻的生长发育阶段

1、水稻的一生

水稻从播种至成熟的天数称全育期,从移栽至成熟称大田(本田)生育期。

水稻生育期可以随其生长季节的温度、日照长短变化而变化。

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在适时播种和适时移栽的条件下,其生育期是比较稳定的,它是品种固有的遗传特性。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以下几个生长阶段:

(1)、幼苗期:

秧田期

(2)、秧苗分蘖期:

返青期有效分蘖期无效分蘖期

(3)、幼穗发育期:

分化期形成期完成期

(4)、开花结实期:

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

2、水稻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营养生长

水稻的一生要经历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时期,其中,营养生长期主要包括秧苗期和分蘖期。

秧苗期指种子萌发开始到拔秧这段时间;分蘖期是指秧苗移栽返青到拔节这段时间。

水稻营养生长期的主要生育特点是根系生长,分蘖增加,叶片增多,建立一定的营养器官,为以后穗粒的生长发育提供可靠的物质保障。

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肥水管理搭好丰产的苗架,要求有较高的群体质量,应防止营养生长过旺,否则不仅容易造成病虫为害而且也容易造成后期生长控制困难而贪青倒伏等,对水稻产量形成影响很大。

(2)、生殖生长

水稻生殖生长期包括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灌浆结实期。

拔节孕穗期是指幼穗分化开始到长出穗为止,一般需一个月左右;抽穗开花期是指稻穗从顶端茎鞘里抽出到开花齐穗这段时间,一般5-7天;灌浆结实期是指稻穗开花后到谷粒成熟的时期,又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

水稻生殖生长期的生育特点是长茎长穗、开花、结实,形成和充实籽粒,这是夺取高产的主要阶段,栽培上尤其要重视肥、水、气的协调,延长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提高物质积累转化率,达到穗数足,穗型大,千粒重和结实率高。

3、水稻的“三性”及其应用

3.1水稻的“三性“

(1)、感温性:

水稻是喜温作物,一定的高温可提早穗分化,缩短营养生长期,低温则可以延长营养生长期,延迟穗分化。

这种特性称为水稻的感温性。

(2)、感光性:

水稻是短日照作物,缩短日照时数,可以缩短营养生长期提早穗分化反之,日照时数延长则营养生长期延长,穗分化延迟,这种特性称感光性。

(3)、基本营养生长性:

高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能再缩短的营养生长期叫基本营养生长性。

水稻三性的决定了水稻生育期的长短,不同的品种三性的强弱不同,品种生育期长短就不同。

3.2水稻三性的应用

(1)、在栽培上:

对感温性强的早熟品种应早播因为晚播温度升高。

营养生长期缩短、产量低。

(2)、引种上:

南种北引因温度低日照长,生育期延长,为保证霜前成熟应引早熟品种。

北种南引因温度高、日照短,生育期短,但产量低,为保证产量要引晚熟品种

综上所述,水稻品种分四个生育时期:

幼苗期、分蘖期、长穗期、结实期。

以插秧田为例:

种子发芽期:

4月9日-19日10天

幼苗期(出苗-4叶期):

4月19日-6月5日46天

分蘖期(有效分蘖期):

6月3日-7月3日

(无效分蘖期):

7月3日-7月13日

长穗期:

7月3日-8月6日

结实期:

8月7日-9月16日

共计166天,重叠10天为156天。

以本田为例:

110-130天营养生长期50多天,生殖生长期70-80天

三、水稻栽培

(一)选地

水稻对土壤的要求:

水稻适于微酸到中性的土壤pH6~7.5。

其它要求不高,适应性广。

高产水稻田的土壤要求:

1、剖面层次明显,耕层深厚,质地好:

高产水稻用耕层深度以20厘米左右为好。

2、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而协调:

高产稻田有机质含量一般要求2~4%,各种营养元素平衡供应。

3、保水,保肥,供肥性能好,又具有适当的渗漏性:

灌一次水应保持5~7天。

 4、有益微生物活动旺盛:

据研究,固氮菌、硝化细菌、铵化细菌,好气性纤维分解细菌以及硫化细菌等的数量与肥力呈正相关。

(二)、育秧

1、确定合理的播种期:

播期范围:

出苗---最早极限(粳稻>10℃;籼稻>12℃)安全抽穗---反推最晚极限(粳稻>20℃;籼稻>22℃)

相关因素:

(1)、各生育时期对气候的要求:

移栽>15℃

扬花避开高温伏旱、龙舟水

(2)、前作收获期的影响

(3)、品种的“两性一期”的影响

春稻主要根椐安全播种期的温度。

日平均气温稳定上升到10-12℃时开始播种为宜,一般于2月中下旬播种。

晚季稻根据安全齐穗期的温度,安全齐穗期的气温指标:

日均气温不低于20℃,日最高气温不低于23℃,据此,安全齐穗期为10月中下旬。

2、确定秧龄

秧龄---常以秧苗叶片数为标准,一般认为最适移栽秧龄为5-7叶。

秧龄长短一般规律:

早熟种<中熟种<晚熟种移栽后大田中应有6~9片新生叶才能高产。

由此可反推可知:

最长秧龄数临界值=品种叶片数—(6~9)

环境影响:

1、高温育秧秧龄宜短,低温宜长

2、超稀播种育秧可以延长秧龄

3、确定播种量

原则:

在移栽前不出现相互遮光影响生长。

育苗期温度高或是要育长龄大秧应减小播种量,反之用量增大;常规种用量应大于杂交水稻.

我国南方稻区不同秧龄下适宜的播量:

4叶期移栽的为150~200公斤,5叶期移栽的为80~100公斤,6~7叶期移栽的为50公斤上下,8叶期移栽的在25公斤以下,长江流域为培育杂交稻的多蘖大苗,播量应为7.5~10.0公斤

4、水稻种子的处理

(1)、晒种:

目的是使种子后熟、干燥,便于浸种吸足水分;利用太阳的热量和短光波,散发种子在贮藏期间产生的湿气和二氧化碳,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性,促使酶活化,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出苗整齐一致。

(2)、选种:

选种可以去秕留饱,缩小种子间质量差异,使种子萌发整齐,幼苗健壮。

选种的方法很多,一般用清水选。

颗粒饱满,发芽率高的种子,是品质优良的种子,这些种子是我们重点要培育的,那么如何选择优质的品质呢。

种子品质最重要的参数有种子千粒重、种子净度纯度和种子发芽率。

(3)、消毒浸种:

水稻生长过程发生的病害,很多是通过种子传染的,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

因此,选种后还要消毒,以消灭附着在种子表面和潜伏在稻壳与种皮之间的病菌。

具体方法:

用强氯精2克(1包),兑水2公斤可浸1公斤稻种,水超过2寸为宜,浸种24小时,取出用清水冲洗2至3次,洗净后催芽播种。

(4)、催芽:

浸种后,有的直接将种子播于秧田。

但不如催芽后再播种,出苗整齐,幼苗生长迅速,缩短秧田时期,减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有利于培育壮秧,防止烂种。

催芽方法,因热源和保温方式不同,可分为堆堆催芽、温床催芽、木桶催芽、塑料薄膜催芽等。

催芽要求“早、齐、匀、壮”。

“早”要求2—3天之内出苗;“齐”要求发芽率达到85—90%以上;“匀”指白芽长短一致;“壮”指根芽粗壮。

影响种子萌发因素:

水分:

当种子吸收自身重量25%就开始萌发但是慢而不齐,吸收35-40%水分可正常萌发。

种子吸水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吸水快,10℃:

90小时,25℃:

48-72小时,30℃:

40小时,所以低温下浸种应适当延长时间。

以确保种子吸收足够的水分。

温度:

最低9-10℃发芽缓慢,最适25-30℃在此温度条件下,芽齐芽壮,破胸适温30-35℃,快而齐。

最高温度为40℃,超过40℃就会抑制根芽生长。

时间一长会削弱种子的发芽力,因此春季播种前催芽时,应高温破胸,适温催芽。

氧气:

水稻种子发芽需要氧气,从破胸到齐芽是呼吸作用最旺盛时期需要充足的氧气。

若在无氧条件下发芽,产生乙醇。

所以要求催芽时,种堆不能过厚水分不能过多,温度不能过高且要勤翻动。

5、露地湿润育秧

(1)、选地:

向阳背风、土松肥高、排灌方便厢面平、

(2)、整地:

平整、细碎匀和(至少2犁2耙)、沉实、排水、作箱:

宽1.3-1.5M,高10-15CM。

(3)、施底肥:

耙时下有机肥、作箱时施复合肥,用量根据土壤肥力定,一般67平方米5-10斤复合肥

(4)、整平起浆、落谷、盖种。

(5)、秧田管理:

①芽期(第一完全叶展开前):

任务扎根立苗,一般只在沟中灌水,畦面无水层,只保持畦面湿润,注意以水护芽。

②幼苗期(1~3叶)水:

露田~2叶~浅灌肥:

3叶离乳,1叶1心施断奶肥,每叶1次,每次3-5公斤尿素/亩

③成苗期(3叶~移栽)水:

浅灌肥:

4~5叶施接力肥,3-5公斤尿素/亩移栽前5~7天施送嫁肥5-8公斤尿素/亩

(6)、水稻烂秧、死秧原因烂种:

播种后不发芽就腐烂了

原因:

①种子保存不当导致发芽力极弱

②浸种不充分,降低了发芽势和发芽率

③催芽时“烧包”或播种过深。

烂芽:

芽干、烂根、烂芽

①芽干:

以水调温措施不当,温度变化突然

②烂根、烂芽:

长期淹水、土壤中有有毒物质

死苗:

冷害导致生命力下降,为病原侵入

6、水稻幼苗的生长

水稻幼苗的生长过程:

水稻萌发后生出一条种子根,同时胚芽向上长出胚芽鞘,芽鞘筒状,白色,不含叶绿素,向针一样挺立向上生长叫立针。

芽鞘促长到一定长度,顶端向一边歪曲,形成裂口,从中促出1片只有叶鞘而无叶片的不完全叶,不完全时含有叶绿素,当不完全叶伸长1cm时,旺现一片绿色,这时称出苗或放青、现青。

生产上要求迅速立针,迅速出苗才能出壮苗。

出苗后2-3天从不完全叶内伸出一片叶为第一片完全叶。

特点:

叶片短小,展开时象猫耳朵,第一片完全叶出现后,陆续形成初生根系。

先从芽鞘的背面长出2条。

芽鞘节长出2条初生胚根与次生胚根构成初生根系共作用,种子根上方的胚轴上又长出一条吸收水分养分保持幼苗直立。

胚芽鞘节要出现后幼苗体内开始形成通气组织,但不完善,对低氧环境适应力较低,因此畦面册不宜建立水层,以利长根立苗,防止倒秧、烂秧。

接着第二、三片完全相继出现,与以同时在不完全时的节上长出5-6条次生根。

当第三片完全叶展开时,胚乳中的养分几乎消耗殆尽,幼苗开始独立,所以称三时期为离乳期,此时,幼苗根中已基本形成通气组织,从此以后,苗床可以建立水层。

(三)移栽

1、壮秧标准:

(1)、形态标准:

叶片宽大挺健,叶色青绿无病虫,黄叶少;根系发达,短白根多,无黑根,腐根现象;苗基部粗扁,有分蘖;秧苗生长整齐不徒长。

(2)、生理标准:

光合能力强、干物重大,碳水化合物和氮化合物都高,且碳氮比适宜,大苗(7-8叶)为14,中苗(5-6叶)为10。

2、大田整地

(1)基本建设:

修埂、挖沟等

(2)翻地:

翻地分秋翻与春翻,旱翻与水翻。

稻田翻地深15—20cm。

早季伸翻晒田、晚季一般不翻。

(3)耙地:

一般在插秧前进行。

为提高耙地质量,水层不宜过深,水耙次数不宜过多,以免影响通透性。

(4)基肥:

一般70%以上的肥作基肥,以有机肥、磷肥、复合肥为主,N、K作追肥

3、移栽方式

拔秧插秧:

最普遍的方法,适用于各种秧苗的栽插;拔秧时植物受伤较重。

铲秧栽插:

将秧苗连同1~1.5cm的表土层铲下带土移栽,适用于旱育秧\小苗秧\中苗秧,具有缓苗快分蘖早抗性强特点。

抛秧:

在抛甩和带土秧苗的重力作用下使秧苗定植于大田,适用于旱育秧;省工高效。

4、合理密植

(1)、确定适宜的穗数:

主要据品种特性,其次为地力。

以产量预期为目标,株型紧凑、茎杆粗矮的品种以及穗数型品种,适宜穗数高些;反之低些。

地力差的适宜穗数增加。

(2)、确定适宜的苗数:

原则—栽插的苗数最多不宜超过适宜的穗数;栽插的苗数最少要保证在拔节前15天左右全田总基蘖数等于适宜穗数。

分蘖力差的品种、肥力低的地块或晚插的地块,应适当加大苗数。

一般在适期插秧的条件下,中产田栽插的苗数相当于适宜穗数的60-80%;高产田40-50%

一般:

2-3万丛(常规)/亩,1.8-2.0万丛/亩(杂交)

规格:

20-23.3CM×10-13.3CM(常规)

23.3-26.7CM×13.3CM(杂交)

5、插秧

插秧期:

早晚决定于温度。

水稻发根的最低温度是14℃,分蘖的最低温度是15—16℃。

一般插秧的适温是15℃,这是水稻适期早插的上限。

浅插:

适宜深度3.0cm,只要秧不倒,越浅越好。

插秧过深时,分蘖发生晚,发根力差,导致僵苗不发。

四.水稻低温冷害及防御技术

(一)水稻冷害类型与特征:

低温冷害可分为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混合型冷害三类。

1、延迟型冷害

(1)概念:

水稻在较长时间内遭遇较低温度,生育延迟所造成的冷害

(2)表现:

这种冷害影响了稻株的生理导致生育拖后:

①抽穗开花延迟受精正常,但不能充分灌浆成熟,而显著减产。

②抽穗正常开花延迟、授粉、结实不良,前一种比后一种减产严重。

黑龙江省历次发生的冷害主要是延迟型冷害,发生这种冷害的关键在于8月的气温,如果8月气温低于平年(8月21-22日,低于19℃)将会发生冷害。

(3)延迟性冷害的特征:

①穗顶端的颖花可勉强受精结实,下部颖花开花受精结实受到障碍。

②穗部有轻微下垂、接挝收获时由于水分减少穗部又竖立起来。

③生育不正常、茎秆、叶穗呈青色、最后青枯秕粒多、粒重低、出现青米、死米、减产、米质不良。

2、障碍性冷害

(1)概念:

在生殖生长期主要是从幼穗形成期到抽穗开花期特别是减数分裂期,遭受短时期异常的相对强的低温,使花器的分化受到破坏,花粉必育,造成空壳。

(2)发生时期:

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为主)、黑龙江省低温年常常发生。

如果此期间温度低于17℃即要发生冷害。

(3)特征:

①穗顶端的不孕粒多,穗基部结实多。

②障碍型冷害主要指不育而言(不包括秕粒)

③骤然遭受低温,受害前生育正常。

3、混合型冷害:

延迟型冷害和障碍型冷害在同一年度发生叫混合型冷害。

(二)冷害对水稻各生育时期的影响及温度指标

1、播种到出苗期

最低萌发最低温度7-11.6℃,9-10℃播种至出苗期的温度条件直接影响水稻成苗率。

出苗率与播种后10日积温量显著正相关。

如果播后10天内积温减少40℃便造成播种至苗期的冷害。

导致出苗率明显降低,这是冷害影响产量的第一关键期

2、分蘖期

水稻分蘖期遇低温、主要影响根茎叶和分蘖的生长发育,延缓幼穗分化期,以至延迟抽穗、影响成熟和产量,些时期是延迟型冷害的关键期。

分蘖最低15-16℃16-17℃16℃以下不仅分蘖数少、根茎叶生长缓慢,而且幼穗和抽穗期延期试验证明:

抽穗期迟早与播种至幼穗分化始期的温度显著负相关,营养期的平均气温17-18℃高于此温度提前抽穗、低于1℃抽穗期延迟9-11天生产上安全抽穗期以后抽穗。

就可能遭到冷害侵袭。

3、拔节孕穗期

此期临界温度为17C,减数分裂对温度最为敏感。

4、开花灌浆期

开花期低温冷害的临界温度是20℃灌浆期18℃,抽穗后35-40天灌浆成熟过程中,出现冷害的临界温度是18℃。

(三)防御低温冷害的技术措施

1选用耐冷早熟高产品种

2.防御冷害栽培技术

(1)、实行计划栽培中部地区5月4日左右稳定通过10℃,可作为直播早限,5月10日左右播完,8月1日左右抽穗到成熟40天左右,9月中气温稳定降至15℃成熟的后期界限。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17℃,而减数分裂期大致在抽穗前14-15天。

(2)、育壮苗

(3)、秧苗浅插、分蘖早而多,提早成熟5天

(4)、防御冷害的施肥技术

控制氮肥:

冷害年减少N肥施用量前期多施后期少施或不施。

增施磷肥:

抗寒促早熟、基肥一次性施入。

冷害年份,土壤中速效磷少,需增施磷肥、以补充土壤释放不足。

(5)、提高水温和地温:

提高水温是灌溉的基本要求,可采用延长水路,建晒水池等措施提高水温,水稻前期生长主要受水温影响,稳水灌溉;中期受水温气温共同影响,活水灌溉;后期主要受气温,障碍型,深水护稻。

四、水稻的田间管理技术

水稻是禾本科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

人类食用部分为颖果,俗称大米。

其田间栽培管理技术主要有:

1、插秧后的田间管理

水稻移栽后,由于根系受伤,吸收水肥能力降低,地上部停止生长,叶色变黄,直到新根发生后才开始继续生长。

  

(1)、查苗补苗:

插秧后往往有缺穴现象。

须及时检查补苗,以保证应有的密度和基本苗数。

  

(2)、看苗灌水:

大苗插秧后可以灌深一些水,两三天后,落浅到一寸左右。

小苗移栽,灌浅水l寸左右。

 (3)、追返青肥:

当新根长出2—3寸时,可追施返青肥,以促进新叶出生快,分蘖早。

追肥时灌浅水l寸左右,每亩追施硫铵2千克左右。

 (4)、防治潜叶蝇危害:

随水稻插秧,潜叶蝇也从秧田转移到大田。

可喷施“乐果”,效果很好。

  

2、分蘖期管理  

水稻分蘖期主要是长根、长叶、长分蘖营养体,是营养生长主要时期,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

管理任务:

要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蘖,控制无效蘖,到最高分蘖期能达到正常的“拔节黄”,为丰产打下基础。

   

(1)、早施分蘖肥:

在分蘖始期,追施氮肥,以满足水稻长叶、长分蘖的需要,每亩施用尿素2.5千克为宜,最多不超过5千克。

施肥不可过晚,否则易引起徒长倒伏。

   

(2)、浅水勤灌、适当晒田:

水稻在分蘖期间,特别是有效分蘖期间,一般灌水1寸左右,能提高地温水温,促进土壤养分分解,分蘖节处的光照和氧气充足,能促分蘖的发生和生长。

盐碱地要活水灌溉,防止水质变劣,危害稻苗。

当有效分蘖期结束以后,要灌深水抑制分蘖发生。

生长过旺时,可给合排水晒田,控制生长,减少无效蘖,对防止倒伏作用明显。

  (3)、防除杂草和病虫害:

除草已普遍应用除草剂,不仅可以消灭稻田杂草,又可减轻大量的繁重劳动。

分蘖期还要防治病虫害,主要有时稻瘟病、恶苗病、褐斑病、白叶枯病。

虫害如二化螟、稻蓟马、稻纵卷叶螟等。

应及时检查,及时防治。

3、长穗期管理  

水稻这一时期的生长特点,是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除茎秆急剧增长外,幼穗迅速分化形成,分蘖向两极转化,有效蘖继续生长发育,无效蘖逐渐枯死,稻田防止过早封行,保证幼穗分化良好。

   

(1)、巧施拔节长穗肥:

凡是拔节后叶黄缺肥田,应巧施穗肥,对巩固有效分蘖,提高每穗粒数有显著效果。

一般施用尿素2.5—5千克左右。

不可施肥过多,以免引起不良后果。

孕穗一般不再追肥,如孕穗末期茎叶发黄,呈早衰状态,可在出穗前15一18天巧施粒肥。

一般每亩施尿素l一2千克。

切忌施肥量过大,引起贪青晚熟。

 

(2)、灌好“养胎”水,适时落干晒田:

水稻幼穗分化期是水稻一生中生长很快和需水最多时期,是耐旱、耐寒力最弱时期。

如果缺水,幼穗首先受到影响,不但影响花粉粒正常发育,也影响养分向穗部运输,容易造成穗子短、粒数少、空壳多,必须注意水分的管理。

此时正值盛夏,日照强,温度高,适当加深水层,可以控制水温。

一般保持水层深2—3寸。

   (3)、防治病虫害:

水稻拔节后,病虫害流行,纹枯病、白叶枯病、叶稻瘟以及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苞虫等常在这一时期为害,要注意及时除治。

4、结实期管理   

水稻在这时期管理上总的原则是:

养根、保叶,防止叶片早衰,促使粒大而饱满,防止空壳秕粒。

  

(1)、合理灌溉、适时排水:

在出穗扬花期间,田间仍需保持一定水层,调节水温,提高空气湿度,以利开花授粉。

到灌浆期,采取干干湿湿,以湿为主的灌水办法,就是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l一2天,再灌一次水。

这样可以达到以气养根、以水保叶的目的,有利于促进灌浆,防止早衰。

进入蜡熟期,要采取干干湿湿,以干为主的灌水方法,灌一次水后自然落干3—4天,再行灌水。

后期,收割前7—10天把水放干。

   

(2)、适时收获:

水稻收获一般在蜡熟后期至完熟初期。

这时谷粒变黄,茎、叶、穗变黄,应及时收割,确保丰产丰收。

参考文献:

【1】郑湘如、王丽《植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1.9

【2】欧阳平凯《生物科技辞典》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

【3】许智宏《植物生物技术》上海科学出版社1998.12

【4】何康、黄为一《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生物学卷)》199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