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7179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4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docx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

教育综合课堂笔记

(1)

教育学原理

1、教育学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2、教育影响包括:

教育内容、教育媒体、教育方案、教育环境等

3、生物起源说:

利托尔诺、沛西能

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

心里起源说:

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人无意识的模仿

劳动起源说: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苏联中国

教育起源与劳动

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

4、学校产生的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人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业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业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学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5、教育发展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现代教育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非独立性(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业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是一种很低级的、没有专门化的、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

(2)教育的原始性(老一辈结合实际生活,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向他人传授经验和技术)

(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没有阶级,受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教育是普及的)

7、古代教育:

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

8、斯巴达教育:

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严厉。

雅典教育:

强调身心和谐发展,通过德、智、体、美诸育培养健美体格、高尚情操。

9、欧洲封建社会的教育内容:

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

四学(算数、几何、天文、音乐)

1、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学记》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柏拉图《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朱熹《四书集注》、昆体良《雄辩木原理》《伦堡说家教育》

(2)教育学的创立阶段:

《大教学论》是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夸美纽斯、洛克、卢俊——自然主义的代表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洛克《教育漫画》、卢梭《爱弥儿》

(3)科学教育学阶段: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育科学形成的标志

2、教育学的经济功能

(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资本:

人力资本、物力资本)

(2)教育是科学技术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创造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3、教育的政治功能

(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过选拔和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才,促进社会政治的稳定、完善和发展

(3)教育通过形成舆论、思潮,对社会政治产生影响

4、教育的文化功能(传承、选择、融合、创新)

(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

(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

(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

(4)文化的创新功能

5、教育优化人口功能(数量、质量、结构趋于合理化)

(1)教育是控制人口数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2)教育是提高人口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教育是促进人口结构趋于合理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6、教育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决定和制约,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经济发展对教育的需求是促进教育发展的动力

(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以及教育的内部结构

(3)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教育目的

(4)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内容

(5)经济发展水平对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

7、社会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2)政治制度决定教育权利和程度

(3)政治制度决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教育制度和教育内容体系

8、社会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社会文化规范影响着教育的价值取向,制约着人的教育观念

(2)社会文化影响教育内容

(3)社会文化还具有非正式的教育作用

9、人口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2)人口数量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教育经费

(3)人口结构对教育的影响

(4)人口的质量影响着教育质量

1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

(1)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1、个人身心发展的动因

(1)内发论孟子、柏拉图、弗洛伊德(强调人的身心发展是由自身的需要决定的,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人的生理机制决定的)

(2)外铄论荀子、洛克、华生(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如环境的压力、刺激和要求)

(3)实践主体论(人的实践是推动人的发展的主要原因)内在需要和外环境刺激

2、遗传决定论

强调遗传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霍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顿《遗传的天才》“创始人”

董仲舒“性三品”

环境决定论

儿童的发展完全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

洛克“白板说”、《教育融合》

华生“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将可使他们变成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家”

3、遗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

(3)遗传素质是造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原因之一

(4)遗传素质本身可以随着环境和人类实践活动改变而改变

4、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可能性变为现实

(2)环境制约着身心发展的水平、方向,影响着人的身心发展进程

5、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个别差异性

1、教育的功能(导向、调控、评价、激励)

(1)导向功能

(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4)激励功能

2、

(1)个人本位论:

卢俊、帕克、马斯洛“教育目的以个人为中心”

(2)人格本位论:

裴斯泰洛奇、小原国芳“突出人的价值也关注社会”

(3)生活本位论:

斯宾塞、松威“教育要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

(4)文化本位论:

狄尓泰、斯普朗格“教育是一种文化活动”

(5)伦理本位论:

康德、赫尔巴特

(6)社会本位论:

柏拉图、涂尔干、孔德

3、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

(1)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

(2)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4)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5)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4、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主义关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基本思想

a.人的发展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

b.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c.机器大工业生产要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d.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a.不受地域性、民族性、阶级性的局限性

b.不再终身束缚于一种职业

c.体脑结合

d.通晓整个生产体系

(3)人的全面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意义(2点)

a.确定了科学的人的发展观

b.指明了人的发展的历史必然

(4)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德、智、体、美、劳动技术教育)

a.体育b.智育c.德育d.美育e.劳动技术教育

(5)我国素质教育产生的背景

a.教育自身的问题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呼唤

b.知识总量的急剧增长,知识发展速度的空前加快

c.对教育认识的深化

(6)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素质:

发展人、培养人;面向全体学生;发展学生的五育

应试:

选拔人、培养人;少数学生的选拔性教育;发展学生的智育和知识

(7)素质教育的核心及内容

核心: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力实施创新教育

内容:

政治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心里素质教育

1、学生的本质属性

(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

(2)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

(3)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4)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

2、1989《儿童权利公约》儿童利益最佳原则、无歧视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和意见原则

3、青少年享有的权利

(1)生存的权利

(2)受教育权(最主要权利)(3)受尊重权利(4)安全权利

4、当代学生的特点:

身体素质得到改善,生理成熟提前;注意个人发展,追求自我;关心国家大事,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学业竞争加剧,心理问题增多

5、教师职业发展的四个阶段

(1)非职业化阶段:

教师不是独立的职业,氏族首领承担了教师职责“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2)职业化阶段:

师学产生,出现教师。

《诗》《书》《礼》《乐》《易》《春秋》,专业化水平低,学生少

(3)专门化阶段:

拉萨尔法国(最早学校)盛宣怀“南洋公学”

(4)专业化阶段:

《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教师职后培训和职前培养融为一体

6、教师的常规角色

(1)父母的替代者

(2)知识的传授者

(3)学生的楷模

(4)集体的领导者

(5)法官与裁判

(6)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7、教师角色更新转换

1、学习的促进者

2、学生交往者与合作者

3、终身学习者

4、教育教学行为的研究者

5、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

8、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对象的能动性

2、劳动方式的示范性

3、劳动手段的创造性

4、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5、劳动时空的广延性

6、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统一的工作方式

9、教师的职业素养

1、专业知识培养

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

2、专业才能素养

教学技巧;教学能力;专业精神素养

3、专业精神素养

10、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

3.在职培训

4.自我教育

11、傅乐的教师关注阶段论

1、教学前关注阶段

2、早期生存关注阶段

3、教学情境关注阶段

4、关注学生阶段

12、费斯勒的教师生涯循环论

(1)职前教育阶段

(2)引导阶段(3)能力建立阶段(4)热心成长阶段

(5)生涯挫折阶段(6)稳定和停滞阶段(7)生涯低落阶段(8)生涯退出阶段

13、司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

(1)预备生涯阶段

(2)专家生涯阶段(3)退缩生涯阶段

(4)更新生涯阶段(5)退出生涯阶段

14、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

1.个人环境

a.家庭因素b.关键事件与关键人物c.生活的危机

d.性情与意向e.兴趣或嗜好

2.组织环境方面

a.学校规章b.管理风格c.公共信任d.社会期望e.专业组织

15、教师专业自我发展的策略

1、确立良好的专业自我意识

2、制定专业发展的自我规划

3、以日常教育生活为资源,实现教师专业的发展与完善

a.日常教学反思b.个人行动研究c.个人阅读和反思性写作

d.同伴交流也合作e.跳出教育发展

16、典型师生关系模式

1.专制型命令、权威

2.民主型开放、平等、互助

3.放任型无序、随意、放纵

17、良好的师生关系:

民主平等、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8、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主要在课堂上建立课堂

2、也在课外的活动中建立和丰富起来课外活动

3、校外活动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途径校外活动

1、教育途径的形式

1、教学2、思想教育3、课外活动4、综合实践活动5、咨询与指导

6、社会实践

2、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

3、课外活动的特点

1、组织上的自主自愿性

2、形式上的灵活多样性

3、内容上的灵活性和广泛性

4、过程上的实践性

4、学校课外活动的基本内容

1、思想政治活动

2、科学技术活动

3、文学艺术活动

4、体育活动

5、社会公益活动

5、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群众性活动

2、小组活动

3、个人活动

6、实施学校课外活动的要求

1.有明确的目的性和周密的计划性

2.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3.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4.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教师的指导作用

5.充分发挥学校和校外教育机构的组织领导作用

7、综合实践活动包括

1、研究性学习

2、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3、劳动与技术教育

4、信息技术教育

8、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理念

民主性自主性形式多样性连贯性

9、终身教育特征:

突出学生主体、面向学生生活、注重学生实践、强调活动综合

8、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1、综合活动是一种经验性课程

2、综合活动是一种实践性课程

3、综合活动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4、综合活动是一种三级管理的课程(国家、地方、学校)

9、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特点

1、综合性

2、实践性

3、开放性

4、生成性

5、自主性

10、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多角度开发

1、利用地方和社区课程资源开发课程内容

2、联系学生社会实践与现代科技开发课程内容

3、延伸和重组学科知识开发课程内容

学校教育制度

1、影响学制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4、民族文化传统

课程与教学的的基本理论与实践

1、课程最早出现在:

唐代(孔颖达)

课程广泛用于在:

宋代(朱熹)

2、课程分类类型

按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划分:

分科课程(学科课程)、综合课程(统整课程)

按课程内容的固有属性划分: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

按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划分: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按课程的表现形式划分: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3、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

社会需求、学科知识水平、学习者身心发展的需求、课程理论

4、主要课程论流派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赫尔巴特、斯宾塞、巴格莱)

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杜威)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布鲁纳)

5、课程目标制定的影响因素:

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学科知识及其发展

6、课程内容

1、课程内容即教材

2、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

3、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

7、课程资源存在不同的类型

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

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功能分布:

素材性资源、条件性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存在方式分布:

显性课程资源、隐性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的存在形态分布:

物质形态课程资源、精神形态课程资源

按中学所设置的学科科目区分:

政治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数学课程资源

按课程资源形成过程:

可预设的课程资源、不可预设的课程资源

8、课程内容的选择

1、课程目标

2、学生的需要、兴趣与身心发展水平

3、社会发展

4、科学文化知识

9、课程组织的原则:

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

10、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

1、直线式与螺旋式

2、纵向组织与横向组织

3、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

11、课程实施的基本取向:

忠实取向、相互调适取向、创新取向

12、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

1、改革本身的因素

2、学校内部的因素

3、学校外部的因素

13.新课程改革的国际背景:

a..非常重视调整培养目标b.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和调整

c.关注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d.重视评价改革

14.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a.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b.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c.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d.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现状。

15.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

a.课程结构的变革

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高中以分科为主。

b.课程标准的变革

c.教师角度的变革(教育教学的研究者;课程建设者与开发者;社区型的开放者)

d.学习方式的变革(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特征)

e.课程评价的变革

f.课程管理的变革

16.教学的基本任务:

a.使学生掌握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b.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培养学生的高级情感和良好个性的形成

17.教学工作基本的环节:

A、备课(前题)B、上课(环节)C、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D、课外辅导

E、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18、备课的三项工作“生材法”

A、备教材B、背学生C、备教法

19.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

A、目的明确B、教学内容正确,抓住重难点和关键C、教学方法得当

D、语言艺术E、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F、板书规范G、态度从容自如

20、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形成:

A、阅读教科书和参考书如:

复习、预习B、各种口头作业和口头答案

C、各种书面作业D、各种实际作业如:

观察实验

21、学业成绩评定的基本要求:

A、客观公正B、为学生指出学习上的优缺点和努力方向

22、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A、直观性原则(夸美纽斯提出)《大教学论》“泛智”

B、启发式原则(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学记》

C、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学记》

D、巩固性原则学而时习之

E、最强性原则

F、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G、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H、因材施教原则a、践行者:

孔子

b、提出者:

朱熹

23、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A、讲授法B、谈话法C、演示法D、参观法E、实验法F、练习法G、讨论法

24、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

A、教学的具体目标和任务B、教学内容的特点C、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D、教师本身的素养E、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F、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25、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A、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

C、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相结合D、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

26、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

A、心理准备(导入部分)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F、检查效果

27、教学过程的基本环节

A、明确教学的目标与目的B、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展开教学活动

C、对教学内容掌握情况进行检查和评定

28、教学评价的功能

A、诊断功能B、反馈调节功能C、区分和鉴别功能D、激励功能E、导向功能

29、教学评价的类型

相对评价绝对评价个体内差异评价

30、教学评价的原则

A、客观性B、科学性与可行性原则C、主体性原则D、一致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原则

E、定期性评价与经常性评价相结合原则F、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31、常见的教学模式

A、范例教学B、抛锚式教学C、引导——发现教学模式D、传递——接受教学模式

E、情境——陶冶教学模式

32、板书的主要格式

A、提纲式B、词语式C、表格式D、结构式E、图示式F、板画式

33、教学论文的结构

题目、署名、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

34、撰写论文的步骤

选择论题收集资料确定主题安排结构修改润色投稿发表

35、教学工作总结的结构

总结标题工作概括工作成绩和经验问题、意见或建议

班主任工作常识

1、班级授课制(17)级任导师(1952)“专业化”趋势京师同文馆

19末中国20初著

2、班主任工作任务包括:

(5点)

A、思想品德教育B、心理健康教育C、学习指导D、生活指导E、人生规划

3、班主任了解学生一般采取:

直接法:

观察法、谈话法

间接法:

分析书面材料、调查研究

4、班主任的教育幸福:

(3点)

A、源于对生命独特性的尊重B、源于生命互动性的关怀C、源于人的生命意义实现

5、班主任的角色期待:

(5点)

A、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守护者(主要角色)

B、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重要角色)

C、班主任是学校教育计划的贯彻者

D、班主任是各科教师的协调者

E、班主任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沟通者

6、班主任工作原则:

(6点)

A、学生主体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集体教育原则

D、民主公平原则E、严慈极济原则F、以身作则原则

7、班级活动的设计

A、活动资源的挖掘B、活动主题的选择C、活动主题的提炼

D、活动主题的拟定E、活动形式的选择

8、班级活动的准备

A、撰写活动计划B、活动计划的人员落实C、活动材料的准备

D、活动场地的选择E、活动的外部联系

9、班主任的素质要求

A、高尚的思想品德B、坚定的教学信念C、对孩子炽热的爱心

D、较强的组织能力E、扎实的教育理论素养和科研意识

F、多方面的兴趣才能G、交往能力和合作能力

10、班主任的工作方法

A、说理教育法B、激励法C、榜样示范法D、角色模拟法E、暗示法(陶冶法)

F、契约法G、惩戒法

11、班主任必备的四个基本原则

A、明确的共同目标B、一定的组织结构C、一定能够共同生活的准则

D、集体成员之间互相平等,心理相容氛围

12、班级文化建设

A、班级精神文化建设B、班级物质文化建设C、班级制度文化建设

13、班级危机管理

A、自然灾害(地震、洪水)引起的危机B、校园公共安全危机

C、班级内部突发事件引发的危机

14、班级危机管理的几个阶段

A、危机预设B、危机防范C、危机确定D、危机控制(最重要环节)

E、危机善后

15、班级活动特征

自主性、灵活性、参与性、差异性

16、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的原则

A、生命性原则B、个性化原则C、开放性原则D、生成性原则

17、班集体的教育作用

A、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B、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和适应能力

C、有利于形成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18、班集体的形成

A、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B、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C、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D、组织形成多样的教育活动E、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F、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19、班级的日常管理

一、班级财物管理A、对学校公共财物管理B、对班级公共财务管理C、对学生个人财物管理。

二、班级信息管理

三、班级评价管理的操行评定

四、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教育心理学

1、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学”与“教”

2、关于“学”方面的研究:

(4点)

A、揭示学习结果的性质(目的)B、对学习结果进行科学分类(目标)

C、阐明学习的过程(教学过程)D、阐明有效学习条件(教学方法的选择)

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3点)

A、学习者的心理B、学习心理及其运用C、教学与课堂管理心理

4、教师专业发展阶段(5点)

新手水平(理论脱离实际)→高级新手(2-3、理论逐渐结合实际)→胜任水平(3-4,还没达到快捷、流畅、灵活)→熟练水平(5,达到快捷、流通、灵活)→专家水平(以直接方式处理教学事件,轻松流畅,采取审慎的解决方法解决不熟悉的事件)

5、教师刻意训练的形式:

(5点)

A、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B、微型教学C、教学决策训练D、反思训练

E、开展行动研究

6、教师成长的制约因素:

个人因素、情境因素、系统过程。

7、新教师认为课堂的任务

维持课堂纪律激励学生处理学生差异评价学生作业联系学生家长

1.认知的本质:

适应

2.认知的过程:

图示→同化→顺应→平衡。

3.心理发展阶段:

连续性和阶段性→结构性→次序不变性→交叉性

4.认知发展的具体阶段:

感、前、具、形

感知运算阶段(0-2)客体永久性、表象思维

前运算阶段(2-7)运用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