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6873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45.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docx

生物高考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专题七实验与探究

专题提升练(六)

专题七 实验与探究

(45分钟,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包括6题,每题4分,共2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青岛二模)酸碱物质在生物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有关实验中,表述正确的是 (  )

A.斐林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还原(性)糖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O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D.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解析】选C。

在斐林试剂中,NaOH用于配制Cu(OH)2,原理是NaOH与CuSO4反应,A项错误;酒精的检测是在酸性条件下与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呈现灰绿色,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用于检测CO2,B项错误;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的原理是在碱性条件下Cu2+与蛋白质反应呈现紫色,C项正确;健那绿是活细胞染色剂,用于线粒体的染色,不能用盐酸处理,D项错误。

【知识总结】NaOH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的作用

序号

实验名称

主要作用

生物组织中还原(性)糖的检测

用于配制斐林试剂

生物组织中蛋白质的检测

用于营造碱性环境

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

调节pH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吸收空气中的CO2

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

模拟细胞运输的物质

2.(2018·徐州三模)下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部分),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  )

Ⅰ表示

a表示

b、c分别代表

A

下丘脑

血浆渗透压

升高

产生渴觉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棉铃虫种群

诱捕雄虫

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

燕麦胚芽鞘

单侧光

生长素在尖端下部横向运输和向光弯曲生长

D

人体B淋巴

细胞

抗原刺激

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解析】选C。

若Ⅰ表示下丘脑,a表示血浆渗透压升高,则b、c分别代表产生渴觉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项正确;若Ⅰ表示棉铃虫种群,a表示诱捕雄虫,则b、c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B项正确;若Ⅰ表示燕麦胚芽鞘,a表示单侧光,则b、c分别代表生长素在尖端部位横向运输和向光弯曲生长,C项错误;若Ⅰ表示人体B淋巴细胞,a表示抗原刺激,则b、c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D项正确。

3.(2018·四川高考)下列有关实验方法或检测试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用改良苯酚品红染色观察低温诱导的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

B.用健那绿和吡罗红(派洛宁)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C.用纸层析法提取菠菜绿叶中的色素和鉴定胡萝卜素提取粗品

D.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及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解题指导】

(1)隐含信息:

染色体、DNA和RNA的染色剂不同,提取色素和鉴定色素的方法不同,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调查方法不同。

(2)关键知识:

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的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派洛宁)混合液用于DNA和RNA的染色,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以及用纸层析法分离色素,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以及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染色剂的种类和用途、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种群密度和丰富度的调查方法等。

染色体的染色剂可用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液或改良的苯酚品红染液,故A项正确;健那绿用于线粒体染色,甲基绿和吡罗红(派洛宁)用于DNA和RNA染色,故B项错误;纸层析法只能分离色素,而不能提取色素,应该用有机溶剂提取色素,故C项错误;用标志(记)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而调查农田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应该用取样器取样法,故D项错误。

4.(2018·天津高考)MRSA菌是一种引起皮肤感染的“超级细菌”,对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抗性。

为研究人母乳中新发现的蛋白质H与青霉素组合使用对MRSA菌生长的影响,某兴趣小组的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组别

培养基中的添加物

MRSA菌

1

100μg/mL蛋白质H

生长正常

2

20μg/mL青霉素

生长正常

3

2μg/mL青霉素+100μg/mL蛋白质H

死亡

A.细菌死亡与否是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核的有无来确定的

B.第2组和第3组对比表明,使用低浓度的青霉素即可杀死MRSA菌

C.实验还需设计用2μg/mL青霉素做处理的对照组

D.蛋白质H有很强的杀菌作用,是一种新型抗生素

【解题指导】

(1)题表信息:

各组中添加物的不同导致MRSA菌的生长情况不同。

(2)关键知识:

原核细胞无成形的细胞核、单一变量和对照原则。

【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照实验的设计原则。

细菌是原核细胞,无细胞核,故A项错误;第2组和第3组对比说明使用低浓度青霉素和高浓度蛋白质H可杀死MRSA菌,故B项错误;第3组缺少2μg/mL青霉素的对照组,故C项正确;抗生素是由微生物产生的具有抗菌作用的物质,而蛋白质H是乳腺细胞产生的,不属于抗生素,故D项错误。

5.(2018·苏北三市一次调研)切除健康狗的胰脏,2天后狗出现糖尿病的一些症状。

随后连续给其注射一定量溶于生理盐水的胰岛素,发现其血糖含量恢复正常。

由此推测:

胰岛素能降低血糖的含量。

为了证明这一推论,你认为下列最适宜作为对照组的是 (  )

A.既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又不注射胰岛素

B.用溶解于蒸馏水的胰岛素溶液进行注射

C.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

D.将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提取液,注射给切除胰脏的狗

【解析】选C。

要证明胰岛素的作用是降低血糖的含量,就要设计注射胰岛素和不注射胰岛素的实验进行对照研究,即切除健康狗体内的胰脏2天后,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若不切除健康狗的胰脏,则其本身有胰岛素;蒸馏水不是细胞的等渗溶液;健康狗体内摘除的胰脏制成的提取液中有胰岛素。

6.(2018·徐州调研)下列关于生物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实验现象及原理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A.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可将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下和无光环境中进行实验

B.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还原(性)糖、蛋白质和鉴定DNA都需要进行水浴加热

C.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

D.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在于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粒)分裂

【解析】选C。

探究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应将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部进行遮光和不遮光处理;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不需要进行水浴加热;用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橙黄色的色素带是胡萝卜素,其距离所画滤液细线最远;秋水仙素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二、多项选择题(包括3题,每题6分,共18分。

每题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2018·扬州三模)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选择高倍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细胞膜具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结构

B.研究氧气浓度对植物叶肉细胞呼吸的影响时应在黑暗条件下进行

C.有丝分裂实验中,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

D.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扦插的枝条,生根数量一定不同

【解析】选A、C、D。

细胞膜的磷脂双分子层需要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故A项错误;研究氧气浓度对植物叶肉细胞呼吸的影响时,需要在黑暗环境下进行,因为光照下,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对实验结果有影响,故B项正确;在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中,细胞是死细胞,因此看不到染色体加倍的连续过程,故C项错误;低于最适浓度和高于最适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枝条生根效果可能相同,故D项错误。

8.(2018·盐城三模)颜色变化常作为生物实验结果观察的一项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脂肪鉴定实验中,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原因是未用50%酒精洗去浮色

B.取新鲜的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研磨液呈黄绿色,原因是菠菜叶用量太少

C.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的色素带最宽,原因是叶绿素a含量最多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原因是液泡内的色素发生了渗透

【解析】选A、C。

在花生子叶薄片上滴加苏丹Ⅲ染液,若发现满视野都呈现橘黄色,可能是没用50%酒精洗去浮色,A项正确;新鲜菠菜叶,加少许SiO2和无水乙醇,发现研磨液呈黄绿色,可能是没有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部分分解,而呈现黄绿色,B项错误;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蓝绿色的色素带是叶绿素a,最宽说明含量最多,C项正确;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液颜色变浅是液泡吸水所致,D项错误。

9.(2018·宿迁、徐州三模)为了比较不同清洁剂的抗菌效果,某学生用a、b两种清洁剂在厨房的灶台和水槽处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组别

处理位置

清洁剂种类

数据X

使用清洁剂后的菌落数

1

灶台

a

160

2

2

水槽

a

240

4

3

灶台

b

145

28

4

水槽

b

250

60

A.表中X表示使用清洁剂前的菌落数

B.分析时应1与3,2与4进行比较

C.清洁剂a的清洁效果明显好于b

D.测试前要用清水彻底擦洗水槽和灶台

【解析】选A、B、C。

分析表格可知,X应表示使用清洁剂前的菌落数,A项正确;1与3的自变量是清洁剂的种类不同,2与4的自变量也是清洁剂的种类不同,所以分析时应1与3,2与4进行比较,B项正确;不论是灶台还是水槽使用清洁剂a前后的菌落数差值,比使用清洁剂b前后的菌落数差值大,所以清洁剂a的清洁效果明显好于b,C项正确;由于在使用清洁剂前要统计菌落数,所以测试前不应擦洗水槽和灶台,D项错误。

三、非选择题(包括2题,共58分)

10.(28分)(2018·宁德二模)为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科研小组做了大量实验,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①取小鼠肝腹水癌细胞培养液均分为3组,编号为A、B、C。

②A组加入一定量的冬虫夏草提取物溶液,B组加入等量的鬼臼类木脂素溶液,C组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置于37℃、5%CO2培养箱中培养48h。

③将3组培养液分别离心。

取各组上清液测得几种物质的相对量,计数沉淀物中小鼠肝腹水癌细胞数目,检测细胞中Bcl-2蛋白相对量。

结果如下表:

培养液中物质的相对量

肝腹水癌

细胞数目

Bcl-2蛋

白相对量

胸腺嘧啶

尿嘧啶

葡萄糖

A

++

++

++

+++

+

+

B

+++++

++

+++

++

+

+

C

+

+

+

+++++

+++++

(注:

+的数量表示相对量的大小)

 请回答:

(1)设置C组的目的是    ,三组培养液中葡萄糖的相对量是    变量。

(2)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     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

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         的摄取,从而抑制 的合成。

(3)经研究Bcl-2蛋白是一种调控细胞凋亡的蛋白,据实验结果分析Bcl-2蛋白是一种     (促/抗)细胞凋亡蛋白。

【解析】

(1)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冬虫夏草提取物和鬼臼类木脂素的抗癌机理,因此加入冬虫夏草提取物的A组和加入鬼臼类木脂素的B组为实验组,加入生理盐水的C组为空白对照组。

由题可知,表中数据均为实验所测得的数据,均为本实验的因变量。

(2)与B、C组相比,A组添加了冬虫夏草提取物,结果培养液中葡萄糖含量明显偏高,说明冬虫夏草提取物的作用机理是抑制葡萄糖进入癌细胞,导致癌细胞死亡;与A、C组相比,B组添加了鬼臼类木脂素,结果培养液中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含量明显偏高,说明鬼臼类木脂素的作用机理是抑制癌细胞对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的摄取,而胸腺嘧啶是DNA分子合成的原料,尿嘧啶是RNA合成的原料,因此可以判断鬼臼类木脂素能够抑制DNA、RNA的合成,进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3)由表中数据可知,A、B组肝腹水癌细胞数目少,说明细胞凋亡的多,而Bcl-2蛋白相对量低,C组肝腹水癌细胞数目多,说明细胞凋亡的少,而Bcl-2蛋白相对量高。

由此可以判断Bcl-2蛋白具有抗细胞凋亡的功能。

答案:

(1)对照(空白对照) 因

(2)葡萄糖(C6H12O6) 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缺一不可) DNA、RNA和蛋白质(DNA和蛋白质)

(3)抗

11.(30分)(2018·江苏高考)下图为研究渗透作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漏斗内溶液(S1)和漏斗外溶液(S2)为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漏斗内外起始液面一致。

渗透平衡时的液面差为Δh,此时S1和S2浓度大小关系为 。

(2)图中半透膜模拟的是成熟植物细胞中的      ,两者在物质透过功能上的差异是 。

(3)为进一步探究两种膜的特性,某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材料:

紫色洋葱。

实验器具:

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不含溶液),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刀片,吸水纸,擦镜纸,滴管,记号笔等。

实验试剂:

蒸馏水,0.3g/mL的蔗糖溶液和与其等渗的KNO3溶液。

部分实验步骤和结果如下:

①选两套渗透装置,标上代号X和Y。

在两个烧杯里均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分别在装置X和Y的漏斗内加入适量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均调节漏斗内外液面高度一致。

渗透平衡时出现液面差的装置有      (填代号)。

②选两片洁净的载玻片,      ,在载玻片中央分别滴加      ,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分别观察装片中细胞的初始状态。

③观察临时装片中浸润在所提供的蔗糖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发生的变化,两者都能出现的现象是 。

(4)上述实验中最能体现两种膜功能差异的实验现象是         。

【解析】本题考查渗透作用和质壁分离与复原。

(1)起始浓度应该是S1>S2,渗透平衡时,压力平衡:

S1的渗透压-Δh的压强=S2的渗透压,因此最终还是S1>S2。

(2)成熟的植物细胞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

图中半透膜是物理性膜,没有选择透过性,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

(3)①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会存在液面差;KNO3溶液中的K+、N

能够透过半透膜,不存在液面差。

②对照实验需要标号,制备植物细胞临时装片需要滴加蒸馏水以保持细胞活性。

③由于外界溶液浓度较大,植物细胞失水,都发生质壁分离。

(4)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而KNO3溶液中的K+、N

能够透过原生质层,则放在蔗糖溶液中的细胞保持质壁分离状态,放在KNO3溶液中的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答案:

(1)S1>S2

(2)原生质层 原生质层能主动转运有关物质而半透膜不能

(3)①X ②标号 蒸馏水 ③质壁分离

(4)KNO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会自动复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