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636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943.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 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 图文解读 人教部编版.docx

四年级上册语文素材21古诗三首《出塞》知识导学图文解读人教部编版

小学古诗《出塞》知识导学+练习+图文解读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语句注释

①出塞:

古乐府曲名,内容多是将士的边塞生活。

②关:

关口。

③长征:

远程跋涉讨伐入侵的敌人。

④还:

返回。

⑤但使:

只要。

⑥龙城:

卢龙城,这里指奇袭龙城的名将卫青。

⑦飞将:

汉代名将李广,骁勇善战,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

⑧不教:

不让。

⑨胡马:

指侵扰内地的胡人骑兵。

⑩阴山:

山脉名。

在内蒙古自治区,是当时的塞外屏障。

白话释文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

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

如果有像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

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写作背景

唐朝的时候,道学非常兴盛,王昌龄二十岁出头的时候,也曾经对道学感兴趣。

他跟着一位道长学习道学,学着学着,发现这根本不是他喜欢的事物啊。

因为啊,道学是教人“无为”的思想,而此时的王昌龄,正是满腔热血,壮志待发的年龄,他最想建功立业,取得一番功名。

于是,他辞别了师父,离开家乡去京城谋求发展,寻找进入仕途的机会。

但是在长安,王昌龄并没有很好的际遇,于是,他就离开长安,来到边疆,投笔从戎。

这一离开长安,王昌龄就如旷野逐风一样,足迹踏遍了祖国的边陲,甚至到达了当时的碎叶,也就是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一带。

王昌龄跟随着军队的足迹,领略了边疆的大好风光,也见识了战争的残酷。

在边疆期间,他写下了大量豪气干云的诗篇,成为当时诗坛耀眼的巨星。

作品赏析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

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

诗人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

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使这幅月临关塞图,变成了时间中的图画,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

这是诗人对长期的边塞战争作了深刻思考而产生的“神来之笔”。

这里的历史感,包含着正义性,是对边塞护卫汉文明的功绩的赞美。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行,但是表现的内容是厚重和复杂的。

既有对远征士卒的浓厚同情,对朝廷好大喜功和不能选贤任能的不满,同时又以大局为重,认识到家国的荣誉和战争的正义性,发出了“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誓言,洋溢着爱国激情。

诗人并没有对边塞风光进行细致的描绘,他是在历史的角度找到坚实的立足点,衬托出当时的好大喜功不合理、不能持久。

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物的感情色彩。

把复杂的内容熔铸在四行诗里,深沉含蓄,耐人寻味。

这首诗意境雄浑,格调昂扬,语言凝炼明快。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京兆长安人,一说山西太原人。

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

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

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

被谤谪龙标尉。

安史之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

王昌龄是盛唐时享有盛誉的一位诗人。

王昌龄的诗以三类题材居多,即边塞、闺情宫怨和送别。

《全唐诗》对昌龄诗的评价是“绪密而思清”,他的七绝诗尤为出色,故被冠之以“七绝圣手”的名号。

尤其是他的边塞诗,流畅通脱,高昂向上,深受后人推崇。

 

作者轶事

投笔从戎

大约二十岁,王昌龄离开家乡,开始一段学道的经历。

开元年间,正是盛唐气象的鼎盛时期,王昌龄在诗中对盛世景象竭尽全力、忠贞不已地加以歌颂。

对盛世的信仰,正是王昌龄一生最坚实的信心、力量、希望和理想的源泉,以至日后长期身处谗枉和沦弃之境,也难以改变。

火热的年代,像王昌龄这样有抱负的时代青年,只是把学道当成了一种好奇而已。

不久他便到长安谋求发展,没见什么成效,于是他西出长安,投笔从戎,从此踏上西出长安,踏上出塞之路。

同步习题

(1)解释词语:

但使:

(2)怎样理解“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的意思?

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4.有人推奖此诗是唐人七绝压卷之作,乃是平凡之中见妙处,而妙就妙在“秦时明月汉时关”,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

参考答案:

(1)只要

(2)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3)希望平息胡乱,安定边防。

(4)“明月”和“关”平凡普通,但增加了“秦”、“汉”两个时间性的限制词,自然形成了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意境;该句运用互文手法,将秦汉两个时代联为一体,引发读者抚今思昔,与下句联系起来,表达出古往今来人们向往和平的共同愿望。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关于《出塞》这首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我国的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经过阴山山脉

B. “胡”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和西方各少数民族的泛称

C. 作者被誉为“七绝圣手”

D. “飞将”指的是西汉名将李广

图文导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