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害.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594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74.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洪涝灾害.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洪涝灾害.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洪涝灾害.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洪涝灾害.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洪涝灾害.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洪涝灾害.docx

《洪涝灾害.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洪涝灾害.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洪涝灾害.docx

洪涝灾害

水位(m)

1滇池昆明市1887.001887.2210月29日1886.9610月1日1887.21

2洱海大理市1965.841966.1010月17日1965.6710月1日1966.01

3抚仙湖澄江县1722.51721.5710月12日1721.5110月5日1721.54

4程海永胜县1501.731500.2810月18日1500.2010月5日1500.27

5杞麓湖通海县1797.651796.0210月27日1795.7710月1日1796.02

6阳宗海宜良县1769.71766.9310月27日1766.7610月1日1766.93

7异龙湖石屏县1413.561412.5010月13日1412.7710月6日1412.50

中国西南地区的国际河流,主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发源于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它们的下游分别流到印度、孟加拉国、缅甸和老挝、柬埔寨等国,然后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

这些河流具有源远流长、坡陡谷深、水力资源丰富的特征。

  此外,西南地区还有一些较小的国际河流,如云南中部的元江、李仙江、盘龙江等,其下游进入越南,组成红河水系,最后注入北部湾;云南西部的独龙河、大盈江及龙川江等,均为缅甸境内伊洛瓦底江的上游,最后在仰光附近注入印度洋;西藏西端的狮泉河、象泉河为印度河的上游,最后经巴基斯坦注入印度洋;西藏南部喜马拉雅山区南麓的一些恒河支流的源头小河等等。

这些国际河流与东北、西北地区国际河流所不同的是,它们都是发源于中国而流出国境,分别注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出境河流。

1.雅鲁藏布江

  雅鲁藏布江是青藏高原上的第一大河,它奔流在喜马拉雅山脉和冈底斯山脉之间。

自西向东,在先后接纳了拉喀藏布、年楚河、拉萨河、尼洋河等主要支流后,又折向南流,穿过喜马拉雅山东端,形成了著名的底项大峡谷。

出山口后,进入印度的萨地亚,改称布拉马普特拉河。

布拉马普特拉河沿喜马拉雅山南麓向西南流,最后通过恒河三角洲注入印度洋的孟加拉湾。

雅鲁藏布江干流在中国境内长2057公里,约占全河流程的2/3;在中国境内的流域面积约为24.05万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4425余立方米,河床高程一般均在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河。

  雅鲁藏布江流域富饶美丽,它滋润着两岸肥沃的土地,对藏族人民的生活有着很大影响,西藏的政治中心和文化、经济发达的城镇,大都分布在雅鲁藏布江谷地。

  雅鲁藏布江的主源杰马央宗曲,源出于喜马拉雅山中段北坡的一系列高山冰川,海拔5300米以上。

在桑木桑汇合南源库比曲以后,向东流到萨噶县的里孜,这一段称马泉河,里孜以上为雅鲁藏布江的上游,全长183公里。

马泉河谷地开阔,一般宽约10~30公里,河床纵比降很小,水量亦小,河水下切力微弱,多弯曲汊流,水深很浅,清澈见底。

这里有着无数晶莹夺目的

  

小湖泊和一望无际、犹如绿色绒毡的草地。

宽谷中马泉河就像绒毡上的一条挂满串串明珠的银色缎带,铺展在烟云飘渺的雪山脚下。

  里孜以下,海拔已降到4500米以下,经拉孜、日喀则、曲水、泽当到米林,长约1340公里,为雅鲁藏布江的中游。

中游段河谷宽窄相间,一束一放,犹如串珠。

狭谷处曲流发育,宽谷段则呈辫状水系,汊河最多时可有20多股。

中游河段汇集了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这些支流不但提供了丰富的水量,而且营造了广阔的平原,如拉萨平原、日喀则平原等。

这些河谷平原海拔都在4100米以下,一般宽2~3公里或6~7公里不等,长可达数十公里。

这里人烟稠密,是西藏最重要的和最富庶的农业区,也是自治区主要粮食基地。

中游段河谷两侧高山的冰雪融水,给雅鲁藏布江带来了充沛的水量,江宽水深,可以通航皮船和木船,因此雅鲁藏布江也是世界上最高的通航河流。

通航里程西起拉孜,东达拉萨东南的泽当,长约400多公里。

尤其是曲水至泽当,长达140公里,河面宽达300米以上,舟楫往来频繁,交通相当便利。

支流拉萨河,河谷宽广,夏季皮船可自墨竹工卡下航,达孜(德庆)以西则四季均有皮船顺流而下。

  米林以下是雅鲁藏布江的下游,滔滔江水在喜马拉雅山东端作了一个马蹄形的大拐弯,进入了著名的底项大峡谷,峡谷全长650公里,而河床下降了2303米,故河床坡降很大。

这里两岸的山岭海拔达7000米以上,不少河段两岸悬崖直落江面,相对高差竟达5000余米。

雅鲁藏布江就像深嵌在被巨斧劈开的狭缝里一样,河床滩礁棋布,江水流急浪高,奔腾咆哮而下。

加上这里是印度洋西南季风的重要通道,峡谷中气候温和湿润,两侧山坡森林密布,满坡漫绿,构成一幅壮丽动人的画面。

  雅鲁藏布江从长度和流域面积看,它只是中国第五大河,但由于它的水量丰盈,河床海拔高,水力资源相当丰富。

据估计,水能蕴藏量达7000多万千瓦,仅次于长江,居中国第二位。

雅鲁藏布江水电资源有2/3以上分布在底项峡谷区,如果在峡谷区的派区到希让段,以长隧洞引水发电的话,则在直线距离不足40公里的范围内,就能获得2000米以上的落差。

这里水力资源的单位面积蕴藏量,在世界同类型的大河中是少见的,这一巨大财富的开发利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新西藏有着巨大意义。

2.怒江和澜沧江

  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的横断山区,南北向的山岭和河流整齐地相间排列。

它们自西到东是:

高黎贡山、怒江、怒山、澜沧江、云岭、金沙江、雪山等。

高山夹着大江,谷深水急,形成一道道天堑,切断了东西交通。

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三大河流并肩南流,到北纬27°30′处,三江间的直线距离只有76公里,但是它们下游入海的地方彼此却相距3000公里之遥,这确实是世界自然现象的一个奇迹。

同时,在上述纬度线上还存在另一个有趣的自然景象,那就是从东到西三大江呈阶梯状排列,金沙江的江面海拔2100米,澜沧江1900米,怒江则仅为1600米。

金沙江南流至石鼓附近突然折向东北,

  

澜沧江南流到保山东北部也折向东南,仅怒江继续南流,形成典型的“帚形”水系。

  怒江又叫潞江,发源于青海和西藏交界的唐古拉山口附近,上游自河源到洛隆县的嘉玉桥称那曲(藏语意为黑河),它深入高原内部,向东南流经平浅谷地,河床坡度较小,水面较宽,流速不大。

嘉玉桥以下流入他念他翁山和伯舒拉岭之间的峡谷中才叫怒江。

嘉玉桥至云南省的泸水为怒江的中游,中游进入云南境内以后,折向正南方向,奔流在怒山与高黎贡山之间。

这里就是上面所说的天堑段,两岸岭谷的相对高差可达3000米,山谷幽深,危崖耸立,水流在谷底咆哮怒吼,故称“怒江”。

泸水以下为下游,河谷较为开阔,岭谷高差已降至500米左右。

怒江在潞西县南端出国境,进入缅甸后称萨尔温江,最后在仰光东侧注入印度洋的安达曼海。

怒江在中国境内长约2013公里,流域面积达12.48万平方公里,每年流出国境的水量比黄河入海水量还多。

  澜沧江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的北麓,上游叫扎曲,向东南流至昌都后进入横断山脉,从而奔流在他念他翁—怒山和宁静山—云岭之间。

河源至昌都为上游,其特点与怒江上游相似。

昌都以下称为澜沧江。

昌都到云南的功果桥为中游,流经高山深谷,水面宽仅70~100米左右,河底坡降大,水流湍急,多用溜索过渡,故澜沧江在当地也称溜筒江。

功果桥以下为下游,两岸地势降低,河谷宽窄相间,常有大的险滩分布。

下游段有一条较大的支流叫漾濞江。

漾濞江切割大雪山南行,到大理附近接纳一个长34公里、宽20多公里的断层湖——洱海,然后注入澜沧江。

漾濞江注入口以下,澜沧江笔直南下,穿过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在景洪县东南的官累出国境后称湄公河。

湄公河先后流经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最后至越南入南海。

澜沧江在我国境内长2153公里,流域面积为16.14万平方公里,流出国境的水量也大大超过了黄河的入海水量。

  怒江和澜沧江两河大小相近,流域内自然地理条件和水文特征也很类似,干流河道顺直,很少有大的转折;上游除雪峰外,一般山势平缓,故河流具有平浅的河谷;中游处于横断山区,流域幅度狭窄,从两侧雪峰峻岭流出的支流短小,流向与干流垂直相交,呈典型“非”字型水系;干流谷底狭深陡险,河床坡度特大,例如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的中游段河床坡降平均每公里下降7米,因而江水汹涌湍急,洪水季节江水流速甚至可达每秒18米左右。

流域内年降雨量都在1000毫米以上,加上源源融化的高山雪水,故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据估计,仅怒江在云南省境内的水力蕴藏量就相当于黄河的

86%。

但是在这重山峻岭、谷深流急的深谷区,交通十分困难,这里唯一沟通两岸交通的是索桥。

简单的索桥只是在河岸两边大树间扣一根悬索,过渡者套上圈子在悬索上飕然飞渡,这种溜索桥既不便利又很危险。

新中国成立以后,当康藏公路修到怒江江边时,就修建起一座单车道的钢架桥。

1973年初重新修建的怒江新桥,则是一座新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双曲拱桥,它是目前川藏公路上最高的大桥。

如今,在湍急的怒江上已架设了4座公路桥和17座人行吊桥,另外还架设了60多根钢丝溜索,总长1万多米,从根本上改变了怒江峡谷交通闭塞的落后面貌。

今天,不仅横断东西交通的道道天堑都已变成了通途,而且那奔腾咆哮的急流,有的也已被开辟成宽阔的航道。

西双版纳地区的各族人民,奋战了几个冬春,炸除了10万立方米的礁石,扫清了43处急流险滩,终于将西双版纳境内总长157公里的澜沧江,全部开辟成可通航30~50吨机动船的宽阔航道。

澜沧江新航道的开辟,对于发展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促进城乡物资交流,开发竹、木、药材等热带资源,均有很重要的意义。

 

历史上重大洪涝灾害统计

2010-11-30   来源:

山东水利网

1998年松花江洪水

  雨情6月至8月中旬,受东北低涡影响,嫩江流域一般降雨400~1000毫米,比常年偏多3成至2倍。

先后有3次较大降雨过程:

6月18日~24日,嫩江上游及支流诺敏河普遍降中到大雨局,局部降暴雨,嫩江中游支流雅鲁河、绰尔河、洮江河普降大雨,嫩江流域出现大范围的强降雨,降雨量在100毫米以上。

  水情嫩江流域发生了3次洪水。

第一次洪水6月2日嫩江干流阿彦浅站洪峰流量7040立方米每秒,超守历史实测最大值,第二次洪水发生在7月下旬,以雅鲁河、绰尔河来为主,第3次洪水发生在8月中下旬,为全流域性洪水。

22日哈尔滨水文站洪峰流量1.66万立方米每秒,洪水重现期相当于130年一遇,水位达到120.89米,这场洪水流量均超过历史实测最大值。

1998年长江洪水

  雨情1998年汛期,长江以南地区降雨量较常偏多,暴雨日数多、强度大、降雨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汛期,长江流域降雨大致分为4个阶段:

6月12日~26日,降雨集中在鄱阳湖和洞庭湖区,一般降雨300~800毫米,6月27日~7月15日,降雨集中在四川、重庆及鄂西北等地,降雨100~300毫米,7月20日~31日,降雨集中于长江中游沿江地区,一般降雨200~500毫米,8月1日~27日,降雨主要集中在长江上游、三峡区间,一般降雨200~500毫米。

  水情6月28日湘江长沙洪峰水倍39.02米,超过历史最高记录,7月5日监利、九江、武穴站水位超历史最高水位。

8月2日,九江站最高水位23.03米,超过历史最高水全(1995年)0.83米。

超过历史最高水全(1995年)0.3米。

8月17日长江上游干流宜昌站出现入汛以来最大的6次洪峰6.33万立方米每秒,20日螺山34.95米,洪峰流量6.78万立方米每秒,超历史最高水位0.78米,8月19日汉口水倍达29.43米,洪峰流量7.11万立方米每秒,仅次于1954年。

这次洪水的特点是:

全流域性,长江中上游干支流相继发生大洪水。

其中岷江、嘉陵江、情江洪水超过1954年。

1998年西江洪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