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26517 上传时间:2022-10-08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5.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docx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技术标准

建筑幕墙技术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由国外公司引进,国内公司在学习和吸收其先进技术的同时迎头赶上,随之发展较快。

为了进一步规范建筑幕墙的质量和安全管理,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有关玻璃幕墙质量和安全的规范和标准。

但由于玻璃幕墙结构的特殊性,涉及材料种类多、技术要求较高,既要有正确的设计计算、规范的工艺流程,又要有配套的加工设备及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因此对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控制点的掌握更为重要,结合笔者的监理工作实践,本文简要叙述玻璃幕墙工程质量控制的几个要点。

    

(一)设计方面

    1、幕墙设计要给制作、安装、监理等各方面人员在不经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能完全看懂。

因此,图纸应该完整、详尽,表达方式应规范化。

施工图说明和施工要求,节点大样图,预埋件锚固节点计算、幕墙龙骨框架在竖向荷载、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变形等计算,避雷、防火、防排水措施等必须齐全。

    2、幕墙设计应采取防雨水渗漏性能的措施,玻璃幕墙立柱与横梁的截面形式宜按等压原理设计,在易发生渗漏的部位应设置流向室外的泄水孔,在易产生冷凝水的部位应设置冷凝水排出管道,构件制作时严格按规定要求钻泄水孔,开启部分的密封材料宜采用氯丁橡胶或硅橡胶制品。

    3、玻璃幕墙不同金属材料接触处应设置绝缘垫片(一般厚度lmm)或采取其它防腐蚀措施,绝缘片的大小不小于接触面积,以保证铝合金立柱与不同钢材连接件直接接触,立柱与横梁接触处应设置柔性垫片。

    

(二)材料控制

    1、幕墙用型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铝合金建筑型材》GB/T5237中规定的高精极要求,阳极氧化膜厚度不应低于《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膜的总规范》GB8013中规定的AA15级,其指标为:

最小平均膜厚15дm,最小局部膜厚12дm。

经过阳极处理的铝合金型材表面颜色基本均匀,不允许有腐蚀斑点、电焊伤、黑斑、氧化膜脱落等缺陷。

    2、结构胶要有很好的抗拉强度、剥离强度、撕裂强度和弹性模量,它同时也起到避震的作用。

结构硅酮密封胶和耐候硅酮密封胶必须由材料供应方提供的产品质量保限年限的质量证明以及结构硅酮密封胶与接触材料的相容性和粘结性试验报告,且应注意同一批次的结构胶质量是否稳定,不得使用超过有效期的结构硅酮胶,耐候胶与结构胶不得相互代用,尤其不得将结构胶作为耐候胶使用;

    3、五金件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使用易生锈的不锈钢材料,电焊时应对不锈钢采取遮挡措施,防止电焊火花溅到不锈钢上引起生锈;

    4、玻璃运输过程必须注意做好保护,由于玻璃单件面积、质量均较大,在从厂家到加工场、从加工场到施工现场的运输过程中很容易因为碰撞、对磨等原因造成玻璃破碎、磨花等损坏。

    (三)施工控制

    1、测量放线应与主体结构相结合,对主体结构的外立面进行测量,检查实际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若实际尺寸有偏差,应对偏差进行消化,必要时调整幕墙的制作尺寸,避免安装不闭合。

用激光经纬仪把各区域的垂直控制线标定,用水准仪把各楼层水平控制线标定,然后弹出各细部的分格线,在测量中各种控制线均闭合。

    2、铝合金龙骨安装

    

(1)立柱通过连接件与主体埋件连接,并进行固定。

立柱的垂直度根据垂直控制线为基础,用吊锤复测。

立柱可按一层或两层楼高为一根,接头采用套管连接,接头要留置10~20mm的间隙,消除建筑物挠度变形及温度变形对幕墙的影响。

    

(2)横梁一般是水平构件,由上而下分层安装。

横梁分段嵌入立柱中,需经过检查、调整、校准后才可以与立柱固定。

其安装允许误差为:

相邻两根横梁的水平标高偏差不大于1mm,同层标高偏差不大于5mm,与立柱外表面偏差不大于1mm。

    3、玻璃安装

    安装时,应注意玻璃板块的垂直和平整,竖缝相邻两侧玻璃表面的平面度,用3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保证整幅隐框幕墙各玻璃拼缝的整齐、美观。

安装时,应注意玻璃板块的垂直和平整,竖缝相邻两侧玻璃表面的平面度,用3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控制在2mm以内,并保证整幅隐框幕墙各玻璃拼缝的整齐、美观。

    4、耐候胶密封

    

(1)在胶使用前,必须对幕墙工程选用的铝合金型材、玻璃、双面胶带、硅酮耐候密封胶、塑料泡沫棒等与硅酮结构密封胶接触的材料做相容性试验和粘结剥离性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行注胶。

(2)打胶前必须对玻璃及支撑物表面进行清洁处理,为防止二次污染,每一次擦抹要求更换一块干净布。

注胶前,与结构密封胶接触的表面必须按操作要求进行净化,净化后的构件应在一小时内进行注胶,超过时间或再污染时,应重新净化。

在组装时,净化过的构件不能随意移动,以免再次污染影响粘结。

    (3)双组份结构胶在注胶前须搅拌均匀,试验反映无气泡后用机械注胶,以保证注胶密实。

    (4)结构密封胶超出有效期限,严禁使用。

    (四)建筑幕墙施工的安全管理内容

    1、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

    在施工准备阶段,工程施工的组织者和施工管理班子必须熟悉工程的设计图纸和相关设计资料,了解和掌握建筑幕墙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幕墙结构类型、构造特点、技术要求、技术关键和难点,分析设计对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影响。

如发现设计中对幕墙施工安全有不利影响,要与设计者商量解决。

    2、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

    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

根据“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施工现场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立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各成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并用制度固定下来,以此把与安全直接有关的领导、技术人员、工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安全管理工作系统。

    3、对现场进行勘查分析

    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都必须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勘查,掌握现场的第一手资料。

例如对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条件、气象因素、现场环境和其他与建筑幕墙施工有接口或相关工程施工的进度情况的调查,了解材料和劳动力的供应以及现场各相关方配合的情况等,为现场的安全管理和编制合理的、切合工程实际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类安全技术措施提供依据。

    4、编制现场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导建筑幕墙施工现场全部生产活动的重要技术文件。

必须根据拟建工程规模、结构特点和建设单位的要求,在对原始资料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出一份能切实指导该工程全部施工活动的施工组织设计,安全管理必须作为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编入该施工组织设计内,其中应包括施工的安全技术措施、动火作业与防火管理措施等。

    5、安全生产培训教育

    首先是进场的安全教育。

重点是要提高每一个员工的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并让他们明白建筑幕墙施工的特点和安全生产的关系,如做好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和脚手架上的防护,物料提升机的使用和安全防护,各类伤亡事故的预防以及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等。

其次是进行各工种的安全教育。

对工人要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技能教育,使其明白该工种怎样做才安全,明白为防止事故发生所必须执行的操作规则,即必须让工人明白在施工过程中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能做的。

再就是开展班组的安全学习。

班组长应根据工程施工进度的变化和施工环境的改变及班组内的安全动态,组织班组内的人员学习安全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进一步提高每一个组员的安全意识。

班组的安全学习宜定期进行,如每周一次。

    6、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对保证施工安全至关重要。

安全技术交底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强调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工程部位,以及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

安全技术交底的时间可以分为施工前对整个工程的一次性交底和按施工进度根据现场情况分阶段交底。

总之,安全技术交底要及时、细致,要切合现场的情况,切忌无的放矢。

    7、日常的检查监督

    安全检查是安全生产日常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根据建筑幕墙施工作业点比较分散的特点,工程项目部的负责人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作业现场,对既定的安全技术措施、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以及对照《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施工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进行检查,发现事故隐患,要弄清原因和责任人,并限时整改。

还要发动群众进行自检查和互检,以利尽早发现事故隐患,消灭或降低损失。

    (五)其他应注意问题

    1、防火系统不规范。

    现象:

楼层上下面未用不燃材料封闭;防火材料敷设缝隙未预密封;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缝隙,未采用防火保温材料填塞,形成垂直通道。

   控制方法:

    

(1)防火层与幕墙和主体结构间的缝隙,应用防火密封胶封闭。

    

(2)加强技术交底和工序间检查与隐蔽验收。

    2、幕墙渗漏

    现象:

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间渗漏;幕墙开启门窗处渗漏;幕墙接缝处渗漏;室内冷凝水无法排出。

    控制方法:

    

(1)幕墙四周与主体结构间的缝隙,应用防水保温材料堵实,内外表面用密封胶连续封闭,保证接缝严密不漏水。

    

(2)在开启部位和幕墙压顶及周边等构造复杂、易渗漏部位施工时,应加强检查,发现密封不良、材料性能达不到要求时,及时整改或更换。

    (3)幕墙在安装前应做抗风压、抗空气渗透、抗雨水渗漏性能试验,试验结果达到设计规定方能进行安装,安装过程中,应分层进行抗雨水渗漏性能的淋水试验,及时发现、调整、解决渗漏。

    (4)组装时应注意各连接处连接严密,防止有阻水现象,以保持内排水系统畅通。

    (5)冷凝水排出管及附件与水平构件预留孔连接应严密,与内衬板出水孔连接处应设橡胶密封条。

  

    一、单元式幕墙接缝的特点

  元件式(元件单元式)幕墙的接缝均在一个整体杆件上,这个杆件挤压时就是一个整体杆件,上墙安装时先安装杆件,此时由于尚未安装面板,人可在外侧操作,对杆件进行调整、定位后固定,在杆件安装定位固定后再安装面板。

[7|8K$K&Q6M6i4u单元式幕墙在工厂已将单元组件制作完成,即面板已安装在单元组件框上,而单元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构件安装在单元组件内侧,在吊装时单元组件与主体结构的连接必须在内侧操作。

单元组件间接缝靠相邻两单元组件相邻框对插组成组合杆完成接缝,即它不是在一个整体杆件上接缝,而是靠对插组成组合杆完成接缝。

  二、单元式幕墙技术特点由于单元式幕墙接缝构造上的特点,决定了单元式幕墙构造上的特殊性,这主要表现在下述三个方面:

  1.封口技术。

  单元式幕墙通过对插完成接缝,这样在上、下、左、右四个单元连接点上必然有一个四个单元组件对插件均不能到达的地方,此处必然有一个内外贯穿的洞,如何堵好这个洞是单元式幕墙设计中必须解决好的问题,即在设计型材前就要将封口的构造设计好,在设计型材断面时就要将封口构造体现在型材上,挤压出的型材断面就包含有封口构造要求,如果在设计时不考虑好封口构造,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现在封口方法有两种类型:

即横滑型和横锁型,横滑型是在下单元上框中设封口板,此封口板除了具有封口功能外,还是集水槽和分隔板(把竖框分隔成每层一个单元).横滑型封口板嵌在下单元上框母槽内,它比上单元下框公槽大,上单元下框可以在封口板槽内自由滑动,在主体结构层间变位时原来上下一、一对齐的两单元组件,在主体结构层间变位影响下,上下两层发生相对位移,这时候上单元组件不再定位在原来对齐的下单元组件上框中,而有可能局部滑入相邻组件的上框,由于这种滑动,在地震中单元组件本身平面内变形比主体结构层间位移小。

但在地震时单元式幕墙不像拟静力试验中只有同向运动而是随机运动,即在地震发生的最初阶段是同向运动,以后陆续发生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