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3264764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5.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docx

外国文学史必考简答答题论述题17章

第一单元

1、古代希腊文学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

每一阶段的主要成就和主要特点是什么?

列举主要的代表作家和作品。

答:

古希腊文学的发展可分四个时期:

氏族公社制向奴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9世纪),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代表作有《希腊神话》和荷马《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教诲诗《工作与时日》和叙事长诗《神谱》。

希腊奴隶制城邦国家的形成和繁荣时期(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5世纪),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

代表作有萨福的独唱琴歌,和伊索的《伊索寓言》。

希腊奴隶制的全盛时期(公园前6世纪末~公元前4世纪初),史称“古典时期”,雅典成为全希腊的中心,雅典奴隶主民主制促进了雅典文化艺术的繁荣,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代表作有柏拉图《理想国》、《裴德罗斯篇》、《伊安篇》、《会饮篇》;亚里士多德《诗学》。

希腊化时期(公元前4世纪~公元前2世纪),这一时期文学成就不大,只有新喜剧对后世文学有一定影响。

代表作米南德《恨世者》和《萨摩斯女子》。

2、希腊神话包括哪两方面的内容?

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答:

希腊神话包括:

神的故事 英雄传说 

主要特点:

以艺术的方式反映了希腊氏族社会的本质和面貌。

 

神人同形,神高度人格化 

以人为本强调人的力量和奋斗精神

 

生动活泼、清新质朴、充满乐观精神。

3、荷马史诗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分析其主要思想和其中的几个主要人物形象。

答:

基本内容:

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伊利昂纪》写最后一年中51天内发生的事情。

全诗在为赫克托耳举行的盛大葬礼中结束。

《奥德修纪》写木马计的设计者奥德修斯,海上十年历险和归家夫妻团聚的故事。

 

主要思想:

以人为主,热爱现实,肯定人的奋斗精神。

强调对人生采取积极的态度。

主要人物形象:

阿基琉斯:

勇敢,义气,固执,任性,氏族英雄身上的个人意识。

 

奥德修斯:

有心计,善于克制自己,狡猾,心狠手辣。

 

4、荷马史诗有什么艺术特色?

答:

1)创造了“英雄史诗“的形式:

以英雄人物为中心,规模宏大,风格崇高。

 

2)结构灵巧,布局严整:

《伊利昂纪》十年战争,最后一年,51天,4天激战 (占整个篇幅的一半)。

 3)自然的语言和“荷马式的比喻”:

以自然界,日常生活,劳动过程中的某些现象进行比喻。

 4)使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

5)两步史诗的不同风格,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

5、列举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品,比较他们的创作特点。

答:

埃斯库罗斯:

他的剧作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建成时期的社会生活。

代表作《七将攻忒拜》(中,反映出作者的爱国思想和拥护民主制思想的一致性。

)《俄瑞斯忒亚》(三部曲以一连串的复仇故事,反映出新观念新到的胜于旧观念旧道德、民主制优于旧传统的思想。

)《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特点:

悲壮、雄浑、自豪而又充满自信。

索福克勒斯:

他的创作是雅典民主制盛极而衰时期的社会生活的反映。

代表作《俄狄浦斯王》(他提倡民主精神,鼓吹英雄主义思想,强调人对命运的反抗。

是雅典奴隶主兴盛时期民主派意识的特点。

)特点:

悲愤、迷惘、上下求索。

 欧里庇得斯:

他的作品反映了雅典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的社会现实和思想意识。

代表作《特洛伊妇女》(以反对侵略战争为主题;)《美狄亚》(是为妇女地位的低下和命运的悲惨鸣不平。

)特点:

悲痛、憎恨和寻找出路。

1、简述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的思想内容和结构艺术。

答:

“十全十美的悲剧”——亚里士多德

思想内容:

①着重表现个人意志和残酷命运的冲突,英雄在反抗命运的过程中毁灭。

②表现了命运既有不可抗拒的威力,又有着伤天害理的性质。

结构艺术:

①结构严密完整,剧情复杂,但条理清楚,每一件事都是前一件事的必然结果,任何一个场景都不能挪动或者删除。

②使用到叙手法,剧情发展合理而自然,环环相扣,一步步把戏剧冲突推向高潮。

③有意造成一种观众明白,但主人公不明白的戏剧情境,加深了悲剧性。

第二单元

6、欧洲中世纪文学有哪些类型?

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答:

教会文学——以宣扬教义为己任,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等基督教的基本思想。

梦幻,象征,隐喻,浪漫。

 《圣经》

骑士文学(抒情诗,叙事诗)——以虚构的故事和人物表现封建主阶级的理想与所谓“骑士精神” 人民英雄史诗,人民诗歌——反映广大人民的愿望。

 抒情诗《破晓歌》、叙事诗《特里斯丹和伊瑟》

城市文学,城市戏剧——以全新的内容和风格表现了新兴市民阶级的思想和情趣。

《列那狐传奇》、《玫瑰传奇》。

7、但丁的《神曲》如何表现新旧交替的时代特征?

 

答:

但丁是新旧交替时代的诗人,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中世纪的思想偏见,在他的世界观中仍占相当的比重,这就决定了《神曲》的思想内容是极其复杂和矛盾的。

 

广泛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政治现实,表达了渴望祖国统一和复兴的愿望,阐明了《帝制论》中提出了政教分离的思想。

但又把希望寄托在神圣罗马皇帝身上。

 

反映了中古文化领域的重大成就与问题,带有百科全书的性质,但过多传播知识也损害了作品的艺术性。

 

肯定现实生活的意义,强调人应具有理性和自由意志,肯定人对荣誉的追求,但又把追求个人幸福的保罗和弗兰采斯卡放进地狱去受苦,强调理性的局限和荣誉的无常,认为信仰和神学高于理性和哲学。

 

反对蒙昧主义,赞美人的才能和智慧,对古典文化推崇备至,担忧把古典文化的伟大代表作为“异教徒”放在第一圈的候判所。

附加:

《神曲》的二重性。

答:

《神曲》二重性首先表现在如何看待祖国的前途命运。

一方面但丁认识到统一意大利是拯救祖国的唯一途径,另一方面他所设想的统一方式却是空想的、错误的,把希望寄托在好皇帝和人们的道德完善上。

其次表现在对待宗教的二重态度上。

一方面主张信仰上帝,为天主、圣徒、苦行僧唱颂歌,另一方面对现实中的教会罪恶做了全面的揭发与批判。

第三表现在对待现世人生的态度。

一方面歌颂禁欲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另一方面又肯定现世人生,赞美人性,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思想意识。

第四表现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

一方面采用中世纪文学的创作手法,如梦幻形式、象征手法、神秘主义描写;另一方面又显示出近代文学的创作特点,如写实手法、心理描写、运用意大利语写作,促进了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

凡此种种,都表现出《神曲》的二重性,既有中世纪的一面,又有新时代的一面。

《神曲》的主题思想是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个人和人类需从迷惘和错误中经过磨练,到达真理和至善的境地。

它是作者从政治上、道德上探索意大利民族统一的寓言性总结,表现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人文主义思想的萌芽。

第三单元

8、什么是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答:

文艺复兴:

是14-17世纪初欧洲一系列新兴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的总称。

它以发掘、整理和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复兴古典文化为标志,并借此反对封建观念和中世纪宗教教义的束缚,建立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新思想新文化。

它的指导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时代背景:

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从14世纪开始,欧洲封建社会逐渐出现资本主义萌芽,15世纪末,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形成,进一步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一时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

历史意义:

文艺复兴开辟了欧洲历史上的新纪元,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开端。

是第一次全欧性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欧洲文化的历史由此摆脱了发展缓慢的中世纪而进入迅速发展的新时期,影响巨大,意义深远。

其人文主义思想,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进步性。

他指导着西方思想、科学、文化、的发展,为日后西方的学术和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9、什么是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思想有哪些主要内容?

人文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

人文主义:

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也是这一时期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

用人权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在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其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其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因此人文主义可以说是古代文化与中世纪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人文主义文学特点:

思想内容方面,以人文主义为武器,对封建制度和道德及宗教禁欲主义进行抨击。

具有鲜明的反封建反教会的色彩。

在现实主义方法的运用上更加自觉,更加成熟。

文学形式丰富多彩。

长篇小说成为人文主义作家运用的重要体裁,十四行诗成了欧洲诗歌的重要诗体。

这些文学体裁的创新和发展,为近现代文学体裁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具有民族风格。

采用本国地方语言、吸取民间语言等。

10、结合作品论述《堂吉诃德》的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艺术特色及其对欧洲小说史的重要贡献。

答:

思想内容:

小说以堂吉诃德企图恢复骑士道来扫尽人间不平德主观幻想与西班牙社会的丑恶现实之间的矛盾作为情节基础,巧妙的把堂吉诃德的荒诞离奇的游侠与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西班牙社会现实结合起来。

作品逼真地再现出贵族绅士的专横跋扈和普通百姓的辛酸苦辣,书中塑造了许多不同职业、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其中有贵族、地主、商人、僧侣、农民、牧羊人、演员、士兵、强盗、囚犯、艺人、妓女等,他们从不同角度反映了16世纪下半叶西班牙社会的现实。

在一本小说中,以如此宽广动人的画面来反映时代、反映现实,可以说是塞万提斯之首创,它给予近现代小说的发展的深刻的影响。

小说既批判了风行一时的骑士文学,又对西班牙社会的统治阶层进行了无情鞭挞和讽刺。

作者认为过时的、不切实际的骑士精神已成为历史的陈迹,根本无法解决当时这个“多灾多难”、“可恶的时代”的现实问题。

这鲜明体现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人物形象:

(堂吉诃德)由于被骑士小说毒害,他终日脱离实际。

但是生活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堂吉诃德却要恢复过时的东西,这形成了他与客观现实之间的冲突,这一冲突既有戏剧性又有悲剧性。

 

喜剧因素:

他“不畏强暴,不恤丧身”,把扫尽不平的作为自己的天职。

他的动机充满了理想主义精神。

由于方法不对(把风车当巨人、把羊群当军队等)而得到相反的结果。

使他成了一个夸张的喜剧性的角色。

  

悲剧因素:

堂·吉诃德的形象,反映了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作者在种种场合中,反复突出他醉心铲除人间罪恶这一特点,从而展示他追求正义、理想而奋不顾身,愿为社会献出自己生命的高贵的品质。

因此他也是带着“悲剧”色彩的人物,一个有着崇高精神境界“疯子”。

 

他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时而谈吐睿智,时而又成了乱冲乱杀的疯子。

这些极端的矛盾集中在他一个人身上,就构成了他复杂丰富的性格特点。

.桑丘形象分析 

桑丘是和堂吉诃德既对立又互为补充的人物形象。

一身村夫打扮,矮墩墩,胖乎乎,骑着灰驴的侍从跟着堂吉诃德出外闯荡世界。

 

他的特点是讲求实际、头脑清醒、生性机敏、有衡量得失的聪明。

他当骑士不是为了建立丰功伟业,而是幻想需求一条摆脱贫困的出路。

 

但在另外一方面,他目光短浅、愚昧、轻信、狭隘自私,这些弱点在跟随主人游侠的过程中逐渐消失,而西班牙农民的机智、善良和乐观精神在桑丘的身上逐渐放出光辉。

他在当总督的日子里,断案如神、执法无私,改革弊政,锄强扶弱。

堂吉诃德为之奋斗一生没有做到的,桑丘做到了。

艺术特色:

塞万提斯的创作原则是“描写的时候模仿真实;模仿的越亲切,作品就越好”《堂吉诃德》乍看荒诞不经,但是却蕴含着作者对西班牙现实的理解和概括。

作者力图通过真实中的荒诞提醒人们那为理想正义奋不顾身的精神,正体现了西班牙社会的强烈愿望。

 

作者采用讽刺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现实与幻想结合起来,表达他对时代的见解。

现实主义描写在小说中占统治地位,这与旧骑士小说的装饰性风景描写截然不。

 

作者用史诗般的宏伟规模,以农村为主要舞台,出场人民以平民为主。

 

同时,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是这部小说的一大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