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3206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45.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docx

煤矿一通三防职培训教案文字

贵州林华矿业有限公司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培训教案

主讲:

通防部林忠富

第一节矿井空气

一、主要成份

①氧气O2(20.96%);

1、地面空气②氮气N2(79%)氦、氖、氩、氪、

氙在内;

③二氧化碳CO2(0.04%)。

①氧气O2(密度1.11,助燃);

②瓦斯(沼气)CH4(密度0.554,可燃,可爆炸);

③一氧化碳CO(密度0.97,有毒,可燃,允许浓度0.0024%);

④二氧化碳CO2(密度1.52,有刺激);

2、井下空气⑤硫化氢H2S(密度1.17,可燃,4.3-5.5%有爆

炸危险);

⑥二氧化硫SO2(密度2.22,有刺激,允许浓度0.0005%);

⑦氮气N2(密度0.97,惰性气体);

⑧氨气NH3(密度0.6,易溶于水,剧毒,允许浓度0.004%);

⑨水蒸气H2O(潮湿腐蚀设备);

⑩浮尘(吸入过量可患尘肺病)。

二、矿井空气中的几个主要气体

1、瓦斯

相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10m3/t,或

绝对涌出量小于或等于40m3/min;

相对涌出量大于10m3/t,或

绝对涌出量大于40m3/min。

煤(岩)瓦斯突出矿井

瓦斯浓度:

5-16%(9.5最强);

(2)瓦斯爆炸的三个条件引爆温度:

650-750℃;

氧气浓度:

12%以上。

高温:

2150-2650℃

高压:

冲击波

CO2增加到4-8%(正常0.04%)

有害气体CO增加到2-4%(允许值0.0024%)

O2降到6-8%(正常值20%)

(4)瓦斯治理的总体措施:

抽采达标、通风可靠、监控有效、管理到位。

(5)瓦斯在井下不同地点浓度的规定

①作业地点或爆破地点20m以内瓦斯浓度,进风流中瓦斯浓度大于等于1%时,停钻,停爆;

②作业地点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5%时,电器设备附近20m以内瓦斯浓度大于或等于1.5%时,停工、断电;达到2%时,停工、断电、撤离人员,进行处理。

③回风流中的机电硐室,进风侧必须安装甲烷传感器,局部通风机及电气开关附近10m,瓦斯浓度不超0.5%,可开机;

光学式瓦斯检测仪(理岩);

④瓦斯检测手段便携式瓦斯检测仪(便携);

甲烷传感器(探头)。

装药前

⑤一炮三检放炮前分别在附近20m处检查瓦斯浓度。

放炮后

班组长

⑥三人连锁放炮制放炮员共同完成放炮任务。

瓦检员

⑦引起瓦斯积聚的原因

(1)局扇停转;

(2)风筒漏风;

(3)工作面风量不足;

(4)风流短路;

(5)通风系统不完善,不合理;

(6)盲巷;

(7)巷道高顶区;

(8)瓦斯涌出异常;

(9)成煤因素或成煤后期地质构造。

2、氧气(O2)

①氧气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机能所必需的气体。

人体需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见下表;

人体需要氧量与劳动强度的关系

劳动强度

呼吸空气量/L·min-1

氧气消耗量/L·min-1

休息

6~15

0.2~0.4

轻劳动

20~25

0.6~1.0

中度劳动

30~40

1.2~1.6

重劳动

40~60

1.8~2.4

极重劳动

40~80

2.5~3.0

②人体缺氧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见下表:

人体缺氧与空气中氧气浓度的关系

氧浓度(体积)/%

主要症状

17

静止时无影响,工作时能引起喘息和呼吸困难

15

呼吸及心跳急促,耳鸣目眩,感觉和判断能力降低,失去劳动能力。

10~12

失去理智,时间稍长有生命危险

6~9

失去知觉,呼吸停止,如不及时抢救几分钟内可能导致死亡

3、二氧化碳(CO2)

CO2适量对呼吸中枢神经有刺激作用,如人工输氧要加入5%的CO2,但过浓使人窒息。

见下表

二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二氧化碳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1

呼吸加深,但对工作效率无明显影响

3

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头痛,人体很快疲劳

5

呼吸困难,头痛,恶心,呕吐,耳鸣

6

严重喘息,极度虚弱无力

7~9

动作不协调,大约十分钟可发生昏迷

9~11

几分钟内可导致死亡

(1)《规定》工作地点CO2浓度超过1.5%时,停工,撤人,进行处理。

(2)停工区内CH4或CO2浓度达到3%时,如不能及时处理,必须在24小时内封闭。

4、一氧化碳(CO)

CO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燃烧,能与空气均匀混合,浓度在13-75%时有爆炸危险。

CO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素的亲合力比氧大250-300倍,人体CO吸收后,产生种毒现象。

见下表:

一氧化碳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一氧化碳浓度(体积)%

主要症状

0.02

2~3小时内可能引起轻微头痛

0.08

4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和恶心。

2小时内发生体温和血压下降,脉搏微弱,出冷汗,可能出现昏迷

0.32

5~10分钟内出现头痛,眩晕。

半小时内可能出现昏迷并有死亡危险

1.28

几分钟内出现昏迷和死亡

5、硫化氢(H2S)

H2S无色、微甜,有浓烈臭鸡蛋味,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剧毒,种毒状况见下表:

硫化氢中毒症状与浓度的关系

硫化氢浓度

(体积)%

主要症状

0.0025~0.003

有强烈臭味

0.005~0.01

1~2小时内出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臭味“减弱”或“消失”

0.015~0.02

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反应迟钝。

眼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症状

0.035~0.045

0.5~1小时内出现严重中毒,可发生肺炎、支气管炎及肺水肿,有死亡危险

0.06~0.07

很快昏迷,短时间内死亡

6、矿井有害气体的安全浓度标准,见下表:

矿井空气中有害气体的最高容许浓度

有害气体名称

符号

最高容许浓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氧化氮

(换算成二氧化碳)

NO2

0.00025

二氧化碳

SO2

0.0005

硫化氢

H2S

0.00066

NH3

0.004

第二节一通三防

矿井安全工作是全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矿井通风、瓦斯防至、煤尘防治、火灾防治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简称一通三防。

一通指:

通风,三防指:

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

一、矿井通风

(一)名词解释:

1、新风:

指未经污染的风流;

2、乏风:

流经用风地点被污染的风流;

3、循环风:

一个工作面的泛风再次进入自己工作面的进风流中;

4、串联风:

一个用风地点的泛风进入另一个用风地点;

5、扩散风:

利用空气自然扩散的通风方法。

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大于1.5m2,而无瓦斯涌出时,可采用扩散风;

6、盲巷:

长度超过6m的独头巷道;

7、瓦斯积聚:

工作面内,体积大于0.5m3的空间,浓度达到2%以上时,称为瓦斯积聚。

(二)通风系统

由通风巷道、设备、设施组成的,为井下提供新鲜风流,排出乏风的生产系统。

(三)通风方式

进风井和回风井的布局方式。

中央并列式

中央分别式(边界式)

主要有两翼对角式

分区对角式

混合式

(四)通风方法指通风机的工作方式

压入式(正压);

分为抽出式(负压);

混合式。

(五)通风设施

控制井下通风流向和数量的设施。

(一)风门永久风门(风墙为水泥、沙浆);

临时风门(风墙可用木板等材料)。

永久密闭(砖混结构);

临时密闭(木板抹灰等材料)。

顶板绕道;

底板绕道。

顶板风桥;

底板风桥。

(六)隔爆设施

控制瓦斯、煤尘爆炸火焰的设施。

隔爆岩粉棚;

隔爆水棚;

隔爆水幕;

自动隔爆棚。

2、规定隔爆水棚水量:

200升/米2

公式:

每个隔爆地点水袋数量=×巷道断面(m2)=()个

隔爆水幕总水量、排间距离及区段长度表

巷道断面积/m2

水幕总流量(L·min-1)

前后两排水幕的间距(m)

水幕区段的长度(m)

≯5

≮500

1-1.5

15-20

5-10

≮800

1.5-2.5

20-25

10-13

≮1000

2-3

20-30

隔爆水棚的设置位置及要示

水棚名称

设置方式

水棚设置位置

巷道面段

首列(排)

水棚位置

与巷道交叉口拐弯处距离/m

与风门、风窗

距离/m

水槽棚

集中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

与工作面、转载点距离为60-200m

50-75

≯25

集中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

50-75

≯25

分散式

水棚安设前后20m的断面一致

30-60

隔爆水棚设置的规定与要求

(1)隔爆水棚的排间距为1.2-1.3m,主要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不小于30m,辅助隔爆水棚的棚区长度小于20m,分散式水袋棚棚区长度不小于120m。

(2)隔爆水棚的用水量按巷道的断面积计算:

主要隔爆棚不得小于400L/m2,辅助隔爆棚不得小于200L/m2,分散式隔爆棚按棚区所占巷道空间1.2L/m3计算。

(3)水槽或水袋在井下巷道的安装方式采用吊挂式,并呈横向布置(即长边垂直与巷道轴线)。

(4)水槽(或水袋)外边缘距巷壁(两帮)、顶梁(无支架时为顶板)之间的垂直距离<100mm;水槽(或水袋)底部至顶板(梁)的垂直距离>1.6(水袋>1.0m),否则,必须在其上方增设1个水槽(水袋)底部至巷道轨面的垂直距离,不得低于巷道高度为1/2,且不得小于1.8m。

(5)高度大于4m的巷道,应设置双层棚子。

上层水槽(或水袋)的总水量,按巷道全面积每平方30L单独计算,下层水槽用水量,仍按前述水槽用水量计算。

(6)同一排水棚内水棚的安设高度应保持一致;棚区处的巷道需要挑顶时,其断面和开头应与前后各20m长度的巷道保持一致。

(7)同一排水棚内两个水槽之间的间隙>1.2m(水袋为<100mm,也>1.2m);水槽之间的间隙与水槽同巷道之间的间隙之和>1.5m,特殊情况>1.8m。

每排水棚中的水槽,所占据巷道宽度之和和与巷道最大宽度的比例:

巷道净断面<10m2,至少为35巷道净断面10-12m2,至少为50%,净断面>12m2,至少为65%。

(8)首排水棚距工作面的距离,必须保持60-200m范围内。

(9)水棚应设置在巷道的直线段内;水棚与巷道的交叉口、转弯处、变坡处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50m。

(10)悬挂隔爆水袋的挂钩,其角度要大于750,如图所示,以便受爆炸冲击波作用时能够顺利脱钩,使水倾洒弥漫与巷道中。

二、井下火灾

内因火灾(可燃物在相应条件下氧化自燃);

外因火灾(可燃物在在外界条件下引燃)。

灾前对策:

防止起火、控制火源;

灾后对策:

报警、控制、灭火、避难。

提高回采率:

减少自燃物质基础;

限制空气,减少供氧条件。

直接灭火(水、泡沫、干粉等);

隔绝灭火(封闭);

均压灭火(增阻减风);

隋气灭火(液氮、CO2等)。

易自燃

(四)煤的自燃倾向分类自燃变化的变质程度和化学成份等因素影响。

不易自燃

风量减少;

风流逆转。

风量变化;

风流变化。

集中运输大巷和总回风巷支护不可燃;

采煤工作面采用后退式;

回采期小于发火期;

采空区及时处理(灌浆);

构筑防火门;

处理好冒顶区。

视力感觉:

雾气产生;

气味感觉:

煤油、汽油、节油、焦油味;

温度感觉:

水温增加;

疲劳感觉:

CO、CO2的作用。

火区内空气温度小于30°或小于常温;

火区内氧气降到5%以下;

火区内H4C2、H2C2、CO、稳定比0.001%以下。

火区内温度在25℃或常温以下;

上述各指标稳定在1个月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