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模拟题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3261147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2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模拟题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化学模拟题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化学模拟题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化学模拟题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化学模拟题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模拟题3.docx

《化学模拟题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模拟题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模拟题3.docx

化学模拟题3

扬州市第一次中考模拟试卷九年级化学试题

2008.4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lC:

12N:

14O:

16Fe:

56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将第Ⅰ卷上每小题所选答案填在第Ⅱ卷相应的位置上,在第Ⅰ卷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请将第Ⅱ卷交给监考人员。

Ⅰ卷(选择题共40分)

一、单项选择(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煤B.石油C.水煤气D.甲烷

2.下列生产过程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沼气生产B.石油蒸馏C.转炉炼钢D.高炉炼铁

3.根据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可以防锈

B.可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泄漏

C.用铁锅烹饪会在食物中留有人体需要的铁元素

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4.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Zn+H2SO4==ZnSO4+H2↑B.Ca(OH)2+2HCl==CaCl2+2H2O

C.3CO+Fe2O3

2Fe+3CO2D.2KMnO4

K2MnO4+MnO2+O2↑

5.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不正确的是

A.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B.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

C.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

D.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6.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

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A.降低着火点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D.沿通道扩散浓烟

7.下列消息中你认为缺乏科学依据的是

A.某“大师”通过“发功”,能使铝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金片

B.有人在饭店的房间内使用木炭火锅,导致煤气中毒

C.有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取物品时,窒息而死

D.市售纯净水清洁、纯净,但长期饮用对健康无益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铁则生成黑色铁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白色烟雾,同时在石棉网上得到一种白色固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暗红色的光并放热

D.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发光放热

9.若用实验证明CuCl2溶液显蓝色不是由Cl-离子造成的,下列实验无意义的是

A.观察KCl溶液的颜色

B.向CuCl2溶液中滴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消失

C.向CuCl2溶液中滴加适量无色硝酸银溶液,振荡后静置,溶液蓝色未消失

D.加水稀释CuCl2溶液后蓝色变浅

10.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过量的红磷在充满空气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可除去容器内的氧气

B.“曾青得铁则化为铜”是指将铁片放入氯化铜、硝酸铜等溶液中都可置换出铜

C.用紫色包菜汁可鉴别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D.使用活性炭净化自然界的水,可得到软水

11.正常人胃液的pH在0.9~1.5之间,胃酸(一般以盐酸表示)过多,则需要治疗。

一般可用含MgCO3或NaHCO3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

这主要是由于

A.碳酸镁、碳酸氢钠都属于盐

B.碳酸镁、碳酸氢钠都属于碱

C.Na+和Mg2+都是人体中的必需元素

D.MgCO3、NaHCO3与胃酸作用生成易分解的弱酸碳酸

12.人尿中含氮0.93%,如这些氮只存在于尿素中,则人尿中含尿素[CO(NH2)2]的质量分数为

A.0.20%B.1.00%C.1.99%D.0.02%

1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加碘食盐”、“增铁酱油”、“高钙牛奶”、“富硒茶叶”、“含氟牙膏”等商品。

这里的碘、铁、钙、硒、氟应理解为

A.元素B.单质C.分子D.氧化物

14.2004年5月,某市发生了一起亚硝酸钠中毒事件。

亚硝酸钠外观酷似食盐,有咸味,加热会分解,放出有臭味的气体。

请结合下表信息判断,下列区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亚硝酸钠(NaNO2)

氯化钠(NaCl)

跟稀盐酸作用

放出红棕色的气体

无反应

跟硝酸银溶液作用

生成浅黄色沉淀

生成白色沉淀

 

A.滴加稀盐酸B.加热C.滴加硝酸银溶液D.加水溶解

15.潜艇里常使用一种化合物,将CO2转化为O2同时生成Na2CO3,据此推断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一定含有Na、C、OB.一定含有Na、C

C.一定含有Na、OD.一定含有Na

二、不定项选择(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错选、多选均不给分,漏选给1分)

16.乙醇汽油是由乙醇(C2H6O)与汽油(主要成分可表示为C8H18)按1:

9的比例混合而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可由粮食转化而来,是可再生能源

B.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价格昂贵的多

C.产生同样多的二氧化碳,乙醇比汽油燃烧消耗氧气多

D.乙醇汽油比普通汽油更环保

17.若每天食用充足的蔬菜、水果,除了摄取多种维生素之外,还可以使人体补充钾、镁元素。

人体血液中钾元素含量偏低,将会影响肌肉和神经功能:

可表现为身体乏力,神精恍惚,医学上称为低血钾症。

医生在治疗时需要给病人补充钾元素。

根据你学过的有关化学和生物知识并结合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你认为适合人体补充钾元素的一种化合物是

A.KNO3B.KIO3C.KClD.KOH

18.已知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工业制HNO3的尾气含NO2和NO,通常用NaOH吸收,能够发生的所有反应方程式为:

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2+NaNO3+H2O。

NO2与NO的体积比为下列值时,不能被完全吸收的是

A.1:

1B.2:

1C.1:

2D.4:

1

19.2005年7月,美国“深度撞击”飞行器成功炮轰坦普尔1号彗星,其撞击器采用的是一种含铍(一种金属)3%的铜合金。

关于合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金是化合物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

C.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

D.合金只能由金属与金属熔合而成

20.如图,将气体X和气体Y同时通入液体Z,最终一定能看到液体变浑浊的是

X

Y

Z

A

O2

CO

石灰水

B

HCl

CO2

石灰水

C

CO2

CO

氯化钙溶液

D

HCl

H2

硝酸银溶液

 

九年级化学试题

题号

第Ⅰ卷

第Ⅱ卷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第Ⅰ卷一、二两大项选择题答案必须全部填在下表中,写在其他地方不得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得分

评卷人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0分)

三、填空(本题5小题,每空1分,共34分)

21.用数字和符号表示

(1)两个氧原子;

(2)三个双氧水分子;(3)2个碳酸根离子;(4)五氧化二磷中磷元素显正五价。

2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请从“A.氢气B.纯碱C.氮气D.干冰E.石油F.烧碱G.尿素H.聚氯乙烯”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

(1)被称为理想的“绿色能源”是_____;

(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物质是_____;

(3)侯氏联合制碱法中的“碱”是______;(4)被誉为“工业的血液”的是______;

(5)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_______。

23.现有试管、漏斗、酒精灯、集气瓶、玻璃棒、药匙、滴管等仪器,请为下列实验操作各选一种:

(1)用于转移液体引流的是;

(2)用作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反应容器是;(3)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4)用于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的是__________。

24.我国劳动人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懂得钢铁冶炼,铁也是生活中使用最为广泛的金属,目前我国钢铁产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一。

下面是一组有关铁的问题,请你用所学化学知识加以回答:

(1)铁是地壳中含量第位的元素;

(2)铁可以拉成铁丝,压成铁片,这是利用了铁的性;在公路上行驶的油罐车尾部经常有一条铁链拖在地面上,这是利用了铁的性;家里铁制炊具要有木柄或塑料柄,这是因为铁有很好的性;

(3)焊接钢管时,经常用硫酸铜溶液在钢管表面画交叉线,然后根据出现的红线对准焊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反应原理。

(4)颗粒大小达到纳米级的单质铁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俗称纳米铁。

在高温环境下,用H2和FeCl2反应,可以生成纳米铁和一种易溶于水显强酸性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纳米铁粉在空气中受撞击时会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你写出纳米铁和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小恒同学在做盐酸和锈铁钉反应实验时,发现含锈的铁钉表面出现了气泡,你觉得原因是。

25.下表为某品牌奶粉中标签中的主要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

蛋白质

(g)

乳糖

(g)

脂肪

(g)

(mg)

(mg)

(mg)

(mg)

维生素A

(国际单位)

每100克含

≥22

≤50

22—26

≥1100

8—18

≥550

3—6

≥1100

(1)上表中未出现六大类营养素中的。

(2)上表出现了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3)人体健康离不开钙元素。

下列有关钙元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①幼儿缺钙会得呆小症

②青少年缺钙会得佝偻病和发育不良

③成年人比幼儿和青少年需要摄入更多量的钙

④老年人缺钙会发生骨质疏松,容易骨折

26.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杂质的原理(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⑴KCl(K2CO3);

⑵CO(CO2);

⑶金属铜(金属锌)。

27.无土栽培是一种在营养液中培育植物的农业高新技术,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某课外实验小组要配制1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4﹪的硝酸钾溶液用于配制营养液。

(1)需硝酸钾g,需水mL(水的密度是1.0g/cm3)

(2)接下来配制此硝酸钾溶液的步骤为和;配制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3)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最低处,其它操作均正确,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填>或<或=)。

得分

评卷人

四、分析说明(本题共1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28.某实验小组欲用10克胆矾制取氧化铜并证明氧化铜能加快H2O2的分解。

Ⅰ.请你完成他们制取氧化铜的实验步骤。

(1)称取10克胆矾,将其放入小烧杯中,再。

(2)向步骤

(1)中的烧杯内滴加溶液,直至产生大量的沉淀。

(3)检验硫酸铜是否被作用完全,操作方法是

(4)将步骤

(2)所得的混合物加热至沉淀全部变为黑色氧化铜。

(5)再将步骤(4)所得混合物过滤、洗涤、烘干后研细;验证是否洗净沉淀中硫酸根离子的方法是

Ⅱ.小明设计了右图实验装置来证明氧化铜能加快双氧水(浓度约7%)的分解并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进行比较(即比较反应速率)。

用图示装置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其它可能影响实验因素均已忽略,相关数据如下:

实验序号

双氧水体积

催化剂

待测数据

15mL

15mL

CuO(0.5g)

15mL

MnO2(0.5g)

(1)从设计装置来看,有一个明显的缺陷,你认为如何纠正。

(2)从设计原理看,实验中的“待测数据”可以是指。

(3)实验时气体收集在图Ⅱ的球型漏斗中。

若要保证读取的气体体积没有误差,在读数前应进行的操作是。

若要检验产生的气体是氧气,应打开单孔橡皮塞,。

(4)为探究CuO在实验②中是否起催化作用,除与①比较外,还需补做下列实验(不必写具体操作):

a.证明CuO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b.。

Ⅲ.为证明氧化铜的化学性质在加入双氧水前后没有发生改变,你设计验证的实验是。

得分

评卷人

五、综合探究(本题共1小题,除说明的外其余每空1分,共16分)

29.Fe(OH)3是一种红褐色沉淀,Fe(OH)2却是一种白色沉淀,它们都可以在水中通过发生复分解反应来制得,比如:

FeCl3+NaOH—A↓+NaCl,则A沉淀是。

由于Fe(OH)2不稳定,在水中,只要有一点氧气就极易发生反应生成Fe(OH)3,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因而在溶液中较难制得纯净的Fe(OH)2。

若按照常规的正确方法向FeCl2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只能看到灰绿色沉淀。

你认为灰绿色沉淀最可能的成分是。

用下面两种精心设计的方法可以制得白色的Fe(OH)2沉淀。

方法一:

用不含氧气的蒸馏水配置FeSO4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反应制备。

(1)除去蒸馏水中溶解的氧气,常采用的方法。

(2)先在试管中注入FeSO4溶液后,还要在试管中滴入,然后再考虑加入NaOH溶液,实验更容易获得成功。

(3)生成白色沉淀的操作是用长滴管吸取不含O2的NaOH溶液,插入FeSO4溶液液面下,再挤出NaOH溶液,这样操作的理由是

方法二:

用右图装置来制备。

(1)在装置Ι中加入Fe和稀H2SO4,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在装置Ⅱ中加入NaOH浓溶液。

(3)为了制得白色Fe(OH)2沉淀,在装置Ι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橡胶塞,反应一段时间后再夹紧止水夹,在夹紧止水夹之前的实验步骤是,写出夹紧止水夹后Ⅱ中的反应方程式、。

(4)这样生成的Fe(OH)2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原因是

(5)将18克Fe(OH)2在空气中高温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为止,最终得到16克只含有Fe、O元素的剩余固体,请你通过计算来确认该固体的化学式。

(3分)

 

[反思与应用]:

(1)在化学实验中对于滴管到底能否伸入容器口内部去滴液体你的看法是

(2)请你提出一个有关化学的常规情况下认为不可以,但改变了条件后却可以打破常规的例子

 

九年级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第Ι卷1.D2.B3.C4.A5.D6.C7.A8.C9.D10.D11.D12.C13.A14.D15.C16.AD17.C18.C19.AD20.D

+5

第Ⅱ卷

21.

(1)2O 

(2)3H2O2 (3)2CO32- (4)P2O5

22.

(1)A 

(2)D (3)B (4)E (5)C

23.

(1)玻璃棒 

(2)集气瓶 (3)试管 (4)药匙

高温

A

高温

24.

(1)4 

(2)延展性 导电性 导热性 (3)Fe+CuSO4=FeSO4+Cu

(4)FeCl2+H2===Fe+2HCl 3Fe+2O2=Fe3O4Fe+2HCl=FeCl2+H2↑

(5)盐酸通过疏松多空的铁锈与里面的铁发生反应生成了氢气

25.

(1)水 

(2)2 (3)①③

26.

(1)K2CO3+2HCl=2KCl+CO2↑+H2O 

(2)2NaOH+CO2=Na2CO3+H2O

(3)Zn+CuSO4=ZnSO4+Cu

27.

(1)2.1147.9

(2)称量 溶解 玻璃棒(3)>

28.Ⅰ

(1)加水溶解 

(2)氢氧化钠 (3)静置后,在上层清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看是否有蓝色沉淀或其它正确方法

(5)取洗涤液向其中滴入BaCl2溶液看是否有白色沉淀出现

(1)将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 

(2)等时间内生成氧气的体积 (3)上下移动量气管使球型漏斗液面与量气管液面相平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漏斗口处看木条是否复燃 (4)CuO质量没有改变

Ⅲ取样,加入稀硫酸是否完全溶解,溶液变成蓝色或其它正确方法

29.Fe(OH)34Fe(OH)2+O2+2H2O=4Fe(OH)3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

方法一:

(1)煮沸 

(2)少量植物油 (3)防止氧气进入溶液中或防止Fe(OH)2与O2接触或其它正确方法

方法二:

(1)Fe+H2SO4=FeSO4+H2↑ (3)在A处收集氢气进行验纯

H2SO4+2NaOH=Na2SO4+H2OFeSO4+2NaOH=Fe(OH)2↓+Na2SO4 (4)隔绝了氧气(5)Fe2O3(计算略,求出铁、氧的质量和化学式各得1分)

反思与应用:

(1)如果是滴瓶上的专用滴管不可以,若是另取的滴管则可以

(2)答案合理均可

注:

若有其它合理答案,均可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